《卡特教練》:美國籃球勵志電影的背後是人文精神的詮釋

2020-12-08 阿若情肆

我相信不是每一個人都喜歡打籃球,所以也許很多人都不知道這部以籃球為主題的電影;但是我相信每一個人都需要團隊的支持、鼓勵,需要一種來自內心深處的感動。這是一個教練,通過籃球改變一群高中生的命運的故事。

《卡特教練》又名《鐵血教練 》、《放牛班的嚴冬》,根據高中籃球隊教練肯·卡特的真實故事改編而成。劇情還原了當時美國黑社會活動、享樂主義盛行,黑人生活貧窮、出路無望的社會生活。體育加勵志,這樣的內容永遠都有市場。但令人有些意外的是,這部電影從導演到主演,幾乎全部都是黑人。豆瓣評分8.5,可見大家對這部劇的喜愛。

該片講述了一位高中籃球教練卡特執教一支曾經給他留下光輝戰績但如今卻屢戰屢敗的里奇蒙高中籃球隊,通過他特有的訓練方式和教育理念,使球隊贏得了一場又一場的勝利。最終讓球隊這些性格反叛、舉止粗魯、沒有理想的大男孩們在籃球中超越自我,蛻變成無論是在球技、人品還是學業上都很出色的大男人,指引著隊員尋找到人生的方向。

《卡特教練》突破了傳統好萊塢體育勵志電影強調個人英雄主義的敘事模式,採用多元的敘事主題,更好地詮釋了體育的真實與人性,創造出了一個更複雜,更有節奏感,更有層次、更符合現代人口味的作品。本文我將從影片的背景、敘事、主題和人文精神的詮釋四個方面來深層解讀這部籃球勵志電影。

01、真實背景:以真實人物的生平為創作起點,相比以虛構題材創作的電影,顯得與眾不同,別有風格

《卡特教練》它來源於肯·卡特的真實故事,他1959年出生於美國密西西比的芬伍德,生長在一個關係密切的大家庭和社區中。1973~1977 年在里奇蒙中學籃球隊打球,創下得分、助攻和搶斷最高記錄。而這些記錄直到 20 年後他出任里奇蒙中學籃球教練時仍無人打破。

影片《卡特教練》就是以其 1999年執教過程發生的停訓事件為核心,表現卡特教練對體育教育的堅持和艱難踐行。停訓事件使卡特教練名聲大震,引起全國媒體關注,並廣泛報導。2002年以後,他聲名鵲起,成為影響美國10個著名的黑人之一。

影片根據真人真事,以人物的生平業績為依據,來編寫故事,設置情節,結構劇本。藝術家在創作傳記片時要掌握大批的文獻資料,儘量獲取第一手材料,而不能憑空去設想和杜撰。《卡特教練》以肯·卡特的生平為創作起點,相比以虛構題材創作的電影,顯得與眾不同,別有風格。

①真實與虛構糅合:在情節的塑造上,突出故事的真實性

著名導演羅姆在拍攝《列寧在巴黎》時曾說,

「沒有虛構,就沒有藝術」。

電影作為一種藝術,必然會有創作者審美意識的融入以及他對歷史的獨特看法,在細節的呈現和心理的刻畫上,想像性虛構不可避免。這種虛構不是無釐頭的延伸和偏離事實的編造,而是基於史而臻於影的創作,是在史料基礎上的合理潤飾和加工,表達出創作者以影像重現人物真實時的哲學和文化思考,以及把人物放在現實語境中實現的史詩般超越。

真實的卡特畢業後在里奇蒙開了一家體育用品商店、一家理髮店和一家髮廊。在成為一名成功的商人之後他開始追逐夢想——通過籃球訓練幫助孩子們努力成才。1997年卡特受聘為里奇蒙中學男籃教練時提出的唯一條件是全權管理球隊。這些在影片都完全呈現出來。

《卡特教練》講述的是真人真事,但卻不必背負完全遵循歷史的要求。大多數傳記電影來源於傳記小說的改編,或由職業編劇對敘事文本進行符合觀眾審美的潤飾,觀眾也能以較為寬容的態度看待傳記電影的真實性,因此,《卡特教練》是真實與虛構的糅合。

②偉大與平凡輝映:採用人性化視角,把卡特教練塑造的有血有肉

美國人物傳記電影愈來愈成熟,漸漸地遠離了對偉人的虔誠處理,不搞「高大全」,而是將其還原為集平凡、偉大於一身的真實之人,一個和普通人一樣也會受傳統束縛、受信仰引導、受家庭牽制的人。

導演在這部影片中並沒有以仰拍、環拍的技法賦予主角光環,而是採用人性化視角,把卡特教練塑造的有血有肉。他的教育理念、人文精神在流暢的敘事中鋪展在觀眾面前,他有聖人所獨有的「教體結合」的高遠,為校長和家長的種種愚妄與自私行徑哀痛、憤怒,為學生的成績和社會高失業率深深憂慮。

然而,偉人並不是完人,影片也直面描繪他和兒子之間的分歧,與妻子爽約的情節,將他的激進的性格和暴躁的脾氣完全顯露,並沒有迴避他在停訓事件的一意孤行和執拗的性格。

在我來看,導演以拉近與觀眾的心理距離,尋求觀眾的理解和接納,讓偉人獨特的個人經歷產生與觀眾對話的能力,以細雨潤物的方式發揮其現代啟示性,在個人對自我的反思和審視中潛移默化地傳承出某種價值觀。

③大事記與碎片化交融:影片採用精簡的編劇模式和微觀化的視野將濃縮的精華呈現給觀眾

傳記電影的時長限制意味著要在短短的兩三個小時內將一個人的一生講述的清晰明了,勢必會選擇那些相對重要的事情突出描寫,而不能完全按照「從搖籃到墳墓」的範式展開敘事。

一部只有2小時的電影,沒有可能展現出卡特的一生,影片所能做的,只是儘量忠實的表現其精神的精髓。影片以小見大,作為歷史人物眾多肖像畫中的一幅,影片只篩選最能展現傳主個性魅力和性格特徵的事件來刻畫,採用精簡的編劇模式和微觀化的視野將濃縮的精華呈現給觀眾。

02、敘事方式:導演託馬斯·卡特以顛覆性的敘事模式、敘事主題、敘事風格完美地演繹了與眾不同的好萊塢運動題材電影

影片中沒有沿用傳統好萊塢勵志電影中固定的敘事模式,沒有刻意安排在影片情節最艱難或最關鍵時刻出現英雄式的人物來力挽狂瀾,也沒有讓卡特教練帶領團隊在受挫後重新異軍突起。導演託馬斯·卡特以顛覆性的敘事風格完美地演繹了與眾不同的好萊塢運動題材電影,讓我們看到一個不一樣的歷史人物。

①反英雄式的敘事模式:影片擺脫了傳統好萊塢過度依賴個體的情節模式,讓卡特具有更加多面性的性格,為觀眾展示了更加真實的人生

在影片的最後,卡特教練所執教的里奇蒙高中籃球隊在重要的比賽中沒有像傳統好萊塢電影那樣逆轉取勝,而是以一分之差惜敗,觀眾沒有等到卡特教練化腐朽為神奇,取得比賽的最終勝利。

過去的影片在英雄敘事中,塑造的英雄形象呈現出高尚、偉岸、純粹、勇敢、無私、不畏犧牲等典型的英雄特質。而《卡特教練》在敘述籃球隊成長的情景中,沒有像傳統好萊塢勵志影片那樣將卡特教練設定為類似隊員心靈引路者的溫暖或溫情的角色,而是刻畫了他性格的多面性——訓練中一絲不苟,教導中智幽默,生活中友善寬容,被質疑時彷徨苦惱。

他會因為學生的成績不合格,固執地取消了比賽,讓主力球員坐冷板凳,關閉球館停訓後來以辭職相逼等等。在對卡特的敘述刻畫中,電影摒棄了英雄式的讚美或者讚揚,時刻讓他充滿著爭議。這些都為觀眾呈現了一個更為真實的人物性格。影片沒有以教式去灌輸,而是從矛盾與衝突的視角來展現體育背後的教育深意。

在我看來,該片在形式和主題上對傳統的英雄敘事進行了反叛,它關注的不再是崇高、偉大的英雄人物與英雄事跡,而是向人的內部挖掘,剖析人性之惡。更好地為觀眾展示了真實的人性或人生,也讓觀眾在觀影中感受到故事帶來的五味雜陳,就像影片中的比賽一樣,有勝利也必然有失敗,同樣讓人回味無窮。

②多元深層敘事主題:多重層面深刻地解讀體育豐富性和複雜性,延展體育電影社會性與人文性

電影《卡特教練》沒有完全限制在體育、對抗、勵志等常見的好萊塢敘事主題範圍內,而是在這一主線的基礎上,輔以教育、文化、種族主義等副線主題,讓這一勵志影片隱約中顯現著更多的文化內涵。

《卡特教練》將多元化的敘事主題凝聚在一起,但是其中最明顯的敘事主題之一當屬黑人自我身份的追尋。影片中對美國黑人身份的追尋與認同,使得電影展現了運動背後更多的人文情懷和社會深度,也讓電影更加耐人尋味。

影片中,同樣身為黑人的教練卡特總是向黑人隊員克魯斯問道: 「你心裡的恐懼是什麼?」卡特作為電影中籃球隊員的引路人,通過不斷的提問引導著黑人球員思考和看待黑人內心的恐懼。最終在卡特一次次真誠地呼喚與行動,讓這些黑人隊員們逐漸開始找尋迷失、模糊的自我身份。隊員克魯斯在這種黑人身份的追尋中經歷過離隊、歸隊,最終都實現了鳳凰涅槃,認識到黑人們一直以來難以認識到的弱點和模糊的身份定義。最後有4名黑人隊員拿到獎學金上了大學。

電影在勵志的大主題下,以更深刻的主題含義讓美國人認識到: 黑人並不是所謂的天生劣等民族,黑人之所以不自信是緣於其狹隘偏執的自我認同及對競爭的恐懼。只要黑人能夠戰勝內心的恐懼,擁有強烈的主體性及自我存在感,必能發現他們的價值,找回自己應有的身份。

03、主題呈現:好的教育者,能透過制度常理的迷霧,跳出時代和世俗的觀念,給孩子的生命以光

卡特教練以一人之力,改變了美國高中籃球隊中學生的矛盾處境。在那之前,高中時代籃球比賽的勝利可能會是這些孩子一生中最燦爛輝煌的時期,一畢業便不知未來在哪,也許是黑暗的牢房,也許是被槍殺。除了卡特教練外,沒有人考慮過這群孩子的未來,沒有人相信他們可以擁有自己的前途。

卡特教練用魔鬼般的訓練方式,嚴格的要求讓一群散漫滿嘴髒話,球技超爛屢戰屢敗,不思進取只知互相推卸責任的少年,變成了一隊13場戰無不勝的「黑馬」。卡特教練一再強調打籃球只是一項運動特長,目標應該是上大學。奪冠不是全部,育人成材才是最終目標。

當球隊已 13 連勝,並奪得 22 屆灣丘錦標賽冠軍之後,在得知大部分隊員都違背了合約規定,沒有出席全部課程學習,學業成績未達績點之後,他毅然決定禁練,繼而禁賽,把學生趕進了圖書館,向學生解釋禁賽的理由,讓他們明白,只有通過在圖書館的潛心學習,提高學業成績升入大學,才能真正戰勝自己、戰勝社會,贏得未來。

當所有孩子為了文化成績達標,在已經允許籃球訓練的時候搬課桌在體育館自習,當萊爾說「先生,謝謝你,拯救了我」,卡特眼裡也閃出了晶瑩。卡特的眼裡,除了眼前的勝利和失敗,暫時的榮譽和指摘外,還有孩子們的一生。卡特教孩子們贏得比賽,更教孩子們尊重自己,尊重隊友,尊重熱愛籃球運動。

卡特贏了這場戰役,通過言傳身教,將一群桀驁不馴的貧民窟男孩,變成戰勝自我的男人,通過認真學習、打球來改變自己的人生。卡特的光也許只能照亮孩子的高中最後時光,但那光從少年們內心生起後,無論榮辱,終生不滅。教育之力,能救人於泥潭之中,教育之光,能贖人於黑暗之中。

04、人文精神的詮釋:影片蘊含著極為豐富的勵志精神,鼓舞著各個階層的觀眾,去直面困難,超越自我

電影《卡特教練》的主題是圍繞著一位黑人教練帶領學生走向成功的故事內容,但是在運動電影的表象下,卻蘊含著極為豐富的勵志精神,鼓舞著各個階層的觀眾,去直面困難,超越自我。

①去面對你最大的恐懼:我們不該害怕暴露自己的缺點,不該害怕別人的否定,冠軍也許會輸,但是從不低頭

教練經常問一句話:

「你們害怕什麼?」

影片中學生的回答:

「我們害怕什麼?我們最大的恐懼不是因為我們不夠好,我們最大的恐懼是超乎自己想像的能力;我們害怕的其實是自己的光明,而不是黑暗的一面;畏縮的態度不能改變世界,隱藏自己內在的潛能並不會讓你身邊的人覺得更有安全感。」

在我看來,我們最大的敵人不應該是外界環境帶來的阻礙,而是內心深處對於自己的懷疑否定。拿出自信,戰勝自己,去追逐自己的夢想。畏縮的態度只會讓人陷入死循環。每個人都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存在,我們有著自身潛在的力量,這個力量或許還在積蓄,但總有一天它會爆發出來。夢想不怕瘋狂,只要勇於前行。

②像贏家一樣生活:贏得比賽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尊重賽場、尊重對手

在見面的第一天,卡特教練就明確告訴各位隊員,希望他們用贏家的態度打球、去學習、去生活,這種積極的態度會將他們帶向成功。所以當發現初嘗勝利滋味的隊員們竟然在球場上侮辱對手、說髒話的時候,卡特教練很嚴肅地訓斥並懲罰了他們。

在比賽日,隊員還必須穿西裝和打領帶。這些看似與籃球無關的細節,卻是教育中特別重要的部分,甚至是最重要的部分。必須做一個有尊嚴的人,高自尊的人。而高自尊的人是會注重自己在重要場合的儀容儀表,也不隨意說髒話和攻擊別人。

最後在全州大賽中落敗後,隊員們雖然輸了比賽,卻還能禮貌地和對手握手,即使在場上有過糾紛,還是得到了對手的尊重。對方的無理不是放縱自己的理由,贏得比賽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尊重賽場、尊重對手。

③人生不只是輸贏:體育終究不是神話,體育就是人生

在卡特教練的教育下,隊員們開始領悟到團隊與合作精神對於籃球的重要性。特別是當他們在圖書館和體育館認真補課、互相鼓勵、用行動支持教練的做法時,他們懂得了什麼是紀律、什麼是責任、什麼是關愛、什麼是堅持、什麼是互助、什麼是信任、什麼是友情,這恰恰是在比賽的輸贏之外所帶給他們的成長和蛻變,這也正是卡特想要傳達的體育精神和力量。

進入季後賽,遇到最強大的對手,拼盡全力,然後輸掉比賽,痛失冠軍。但輸贏已經不那麼重要了,冠軍亦不那麼重要了。在卡特教練心目中孩子們已經是贏家了,不僅是球場上的,更是人生的。

就像卡特所說:

「我是訓練籃球隊員的,你們卻最終成為學生,我是訓練男孩子的,你們卻最終成為男人。」

這正是電影想要傳達給觀眾的一種信仰:體育終究不是神話,體育就是人生。我們在體育中可能會成功,也可能會失敗。這種在體育中經歷的五味雜陳,才是真實的體育。當大家都能享受體育的過程、坦然面對體育輸贏的時候,這才是對體育本質和精神的正確理解。

寫在最後:

在我看來,影片告訴我們人生不只是輸贏,在體育中我們能夠學會尊重、信任、團結、關愛、合作與擔當;在體育中我們還能夠實現自我與社會身份的認同。同時體育終究不是神話,需要我們重新審視社會現有的體育道德觀。

電影以一個真實的故事改編,樸素地表達了對人生的獨特理解,讓觀眾在短短的一個多小時裡經受了精神的洗禮,同時電影本身也以其獨特的藝術形式和內容超越了好萊塢傳統勵志電影,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歡迎關注@阿若情肆

相關焦點

  • 《卡特教練》:熱血故事的背後,是人生道路的抉擇
    文|嘮嘮豆《卡特教練》由託馬斯·卡特執導的一部熱血電影,於2005年在美國上映。該電影是典型的運動體育型電影,該片上映後就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豆瓣獲得8.5的高分,雖然沒有獲得國際獎,但它卻能在影視界保持15年的高分,可見觀眾對其的喜愛。
  • 無論你是否熱愛籃球,都應該看看這部電影《卡特教練》
    《卡特教練》是由託馬斯·卡特執導,塞繆爾·傑克遜等主演的體育勵志片,該片根據高中籃球教練肯·卡特的真實故事改編,主要講述了一支屢戰屢敗的一支菜鳥球隊在卡特教練的帶領下蛻變成為一支擁有強大凝聚力的球隊的並改變他們人生命運的故事。
  • 《卡特教練》電影影評
    既是勵志題材,同時又是我最喜歡的籃球題材,這樣的作品我當然不會錯過。令人欣喜的是,這部作品同樣也沒有讓我失望。雖然劇情比較老套,但是導演比較聰明的一點是並沒有花過多的時間去講籃球戰術以及去表現隊員們的勤奮,而是把大多數的精力用於刻畫塑造卡特教練本人上面。
  • 《卡特教練》——體育界的勵志電影推薦!
    今天的主角是:Coach Carter——《卡特教練》01電影簡述《卡特教練》是一部育勵志#電影#講述了大學籃球教練卡特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帶領球隊徵戰全國錦標賽的故事這部影片的不同點就在於他不是一位的貫穿大家要如何努力如何不斷的訓練提升自己而是著重凸顯了教育的重要性即使球隊獲得了13連勝卡特還是因麾下球員在校成績不佳決定暫停訓練讓所有運動員複習功課
  • 歪羽毛影院丨《卡特教練》—遇見夢想的可愛
    甜椒:今天為大家介紹的是一部關於籃球與夢想的影片——卡特教練,《卡特教練》這部影片講述的是一個籃球教練卡特和高中籃球隊的故事。在他執教之前,這支球隊無組織、無紀律,隊員沒有責任心、也沒有團隊意識,球隊在比賽中幾乎沒有勝績。而卡特的到來改變了這一切,他制定了球隊的制度,更是規範了球員的行為,他不僅讓球隊步入正軌,取得輝煌的成績,更啟發了球員的心智,讓他們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取得了成功。
  • 《卡特教練》:一部熱血感人的籃球勵志電影
    《卡特教練》,是一部很感動,也很熱血的電影。在一個犯罪率高達40%的城市,孩子們大部分都不愛讀書,學校也有意識的培養學生打籃球,而不重視文化課。擺在這些學生面前的,是兩條路:一. 吸毒、坐牢。在鬥毆中打死別人去坐牢,或者被別人打死。二.考大學,換一種人生。
  • 賽場內外誨人不倦——《卡特教練》
    《卡特教練》是一部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勵志題材電影。影片源於肯·卡特的真實故事。1959年肯·卡特在美國密西西比的芬伍德出生,在一個關係密切的大家庭和社區中長大。1973~1977 年青年時期,他在里奇蒙中學籃球隊打球,創下得分、助攻和搶斷最高記錄。就像影片中提到的一樣,這些記錄直到 20 年後他出任里奇蒙中學籃球教練時仍無人打破。
  • 卡特不只是籃球教練,更是人生導師
    這部豆瓣9.0分,2個多小時的電影,情節刺激流暢不拖沓,人物立體豐富有個性,主題三觀正氣又陽光,同時也讓我看到美國可怕的一面,因為這部電影來源於真實事件的改編。卡特教練受聘於Richmond高中,一所在全美教育評價體系中墊底的學校,他面對的更是一群成績最墊底的籃球球員。
  • 如果Sun的教練是卡特
    「卡特教練」是美國同名勵志電影中的主人公。他們之間也許永遠無法相遇,但看過sun的故事和《卡特教練》之後,你會自然而然的將他們聯繫在一起。Sun的故事網上俯拾皆是,《卡特教練》國內沒有公映,有必要贅述一二。本片取材於真實事件,其故事背景置於有色人種聚居區,此地槍枝、毒品泛濫,籃球是少年唯一健康的愛好,也是他們通往成功的唯一選擇。
  • 影評:《卡特教練》,一群孩子們的人生導師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部關於教練的電影《卡特教練》,這名教練憑藉著一己之力打造了一支超強的籃球隊,在教授他們打球技能的同時也督促了他們的學習,一群桀驁不馴的孩子們在他的帶領下走上了人生的正軌。其實雖然電影名稱是卡特教練,但是這名教練教的不僅僅打球同時也是孩子們人生的導師。電影開場就是一個亂糟糟的籃球館裡,兩方的球員們因為爭執而拉扯在一起,這場比賽也就草草地結束了。
  • 緬懷科比,也重溫這部經典籃球電影
    我們知道科比是籃球巨星,但也許很難理解科比為什麼熱愛籃球。在緬懷科比的同時,也重溫《卡特教練》這部經典籃球電影,它就可以告訴我們,為什麼很多人喜歡籃球。美國里奇蒙高中的籃球隊散漫成績差,在新賽季被打得潰不成軍,著名籃球教練卡特被邀請擔任里奇蒙籃球隊新任教練。故事由此開始。
  • 《卡特教練》:超越籃球的人生導師
    | 1 | 《卡特教練》改編自美國加州里奇蒙高中籃球隊教練肯·卡特的真實事件,講述了卡特教練帶領一幫乳臭未乾的小夥子們蛻變的故事。卡特教練小時候就是從里奇蒙高中走出來的球員。卡特年輕之時創造並一直保持了里奇蒙高中的各項籃球記錄,並成功以籃球生的身份加入到了大學籃球體系。講述蛻變和成長的電影通常都從低谷或者失意的部分開始。影片裡,里奇蒙高中籃球隊在前一年的賽季裡難求一勝,幾乎墊底。卡特教練本可以專心經營自己在當地的店鋪,可對家鄉的熱愛驅使他決定接受球隊並幫助球隊以及球員們更好地發展。
  • 籃球愛好者必看的電影《卡特教練》,一人改變一支球隊
    《卡特教練》是根據高中籃球教練肯·卡特的真實故事改編而成。里奇蒙高中籃球隊在過去的聯賽裡幾乎很少獲勝,是一支屢敗屢戰的隊伍,但這一切在卡特教練來到里奇蒙高中執教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他相信這支隊伍在他的帶領下可以成為最優秀的籃球隊。
  • 圖解電影,你恐懼過自己前途無量嗎?重溫經典電影《卡特教練》
    默爺侃電影越侃越過癮大家好我是默爺今天還是推薦部勵志電影《卡特教練》你最怕的是什麼,年輕人?一群毛躁的籃球小夥一個退役的籃球教練卡特由於經濟原因接受了母校里奇蒙籃球教練的工作他知道這個學校籃球隊的風氣以及糟糕的戰績畢竟球館裡的記錄上就有他的名字可籃球隊的孩子們哪管你那麼多一副吊兒郎當的模樣卡特要求和他們籤訂合同
  • 凌晨四點的洛杉磯你或許沒有看過,但這幾部籃球電影你值得觀賞!
    一位籃球場上的傳奇,單場81分神話無人打破。而今天,黑曼巴則永遠成了記憶……有感於此,筆者整理了幾部有關籃球的經典影片。也以此紀念科比·布萊恩特……《卡特教練》《卡特教練》又名《鐵血教練》或《放牛班的嚴冬》。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一部體育勵志片。
  • 如果你初中就遇到了不止一位卡特教練
    《卡特教練》是由MTV Films出品的體育勵志影片,由託馬斯·卡特執導,塞繆爾·傑克遜等主演,於2005年1月14日在美國上映。該片根據高中籃球隊教練肯·卡特的真實故事改編,講述了一支屢戰屢敗的籃球隊在教練卡特的帶領下改頭換面成為無人能敵的常勝將軍的故事。So,到底是什麼讓這樣一支屢戰屢敗的隊伍最後問鼎美國變成籃球場上的常勝將軍?現在我們先來通過卡特說的話揭開他的團隊無往不勝的神秘面紗!
  • 10部最勵志的籃球電影
    ----在如今這個體育運動風行的年代,籃球運動的推廣更是推向全國,由於受美國NBA的影響,中國的籃球氛圍越來越濃重,在此小編推薦10部籃球勵志電影。01.《籃板球》(Rebound)所有這些記錄已經讓他穩步跨進籃球名人堂,然而,真正讓哈金斯成為同時代最偉大教練之一的,卻是1966年美國大學生籃球聯賽的經典戰役--率領最不被看好的平民隊伍、實力很是平庸的隊員,甚至是全輸的對戰紀錄,身為白人的年輕哈金斯率領歷史上第一支全黑人球員組成的德州西部大學隊,在種族歧視之風盛行的年代擊敗另一支全白人球隊勇奪籃球聯賽冠軍。從此,美國籃壇翻開了嶄新的篇章.
  • 《卡特教練》觀後感
    影片根據高中籃球教練肯·卡特的真實故事改編,講述一支屢戰屢敗的RICHMOND籃球隊在教練卡特的帶領下,逆襲成為無兄弟不籃球、遇強則強的勵志故事。重溫經典,發現了一些之前沒有發現的寶藏。電影中教練在圖書館給籃球隊員講數據RICHMOND高中50%畢業率,畢業生中6%上大學,美國33%的18-24歲黑人男性被捕入獄,看看你身邊的人,你們中有一個會被捕入獄。在RICHMOND長大,80%更可能進監獄而不是上大學。我要你們回家,今晚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審視你們父母的生活,自問「我還能更好嗎?」如果答案是「yes」,明天來這裡見我。
  • 《卡特教練》:不僅僅關於籃球
    最近沒有比賽看了,那不如來看看關於籃球的電影吧。 今天的主角是《卡特教練》,這是我心中最好的籃球電影,它講了籃球,又不僅僅講了籃球。 故事發生在叫做RICHMOND的小城,居民多為黑人,經濟不好,治安也不好。
  • 人生必看的三部經典勵志電影,「墊底」的人生也能光芒萬丈!
    我們為什麼要看勵志電影?不是為了單純地聽一句口號,而是為了從真實的故事裡感受平凡人的不平凡。今天,將要為大家推薦三部勵志電影,趕快收藏起來吧!第三要推薦的是一部2005年劇情、運動片《卡特教練》。相比較前兩部影片,電影《卡特教練》要冷門一些。這部電影和《墊底辣妹》一樣是真人真事改編而來,是根據高中籃球隊教練肯·卡特的真實故事改編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