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特教練》觀後感

2021-02-18 三萬英尺踐行記

《卡特教練》是2005年由託馬斯.卡特執導,塞繆爾.傑克遜、羅伯.布朗等主演的劇情片。影片根據高中籃球教練肯·卡特的真實故事改編,講述一支屢戰屢敗的RICHMOND籃球隊在教練卡特的帶領下,逆襲成為無兄弟不籃球、遇強則強的勵志故事。

重溫經典,發現了一些之前沒有發現的寶藏。

電影中

教練在圖書館給籃球隊員講數據

RICHMOND高中50%畢業率,畢業生中6%上大學,美國33%的18-24歲黑人男性被捕入獄,看看你身邊的人,你們中有一個會被捕入獄。在RICHMOND長大,80%更可能進監獄而不是上大學。我要你們回家,今晚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審視你們父母的生活,自問「我還能更好嗎?」如果答案是「yes」,明天來這裡見我。

教練在聽證會面對法官與家長們的闡述

15-17歲的籃球運動員如果不能尊重籃球合同上的簡單規則,他們裡犯法還有多長時間?30年前,我在RICHMOND打球,我的隊友有的進了監獄,有的死去。

卡特教練在給隊員和家長們展現「恐懼」,不論他們對恐懼是選擇性忽略,還是一無所知,這些話至少讓他們看到「恐懼」,啟發思考。

電影中

卡特教練在比賽中看到Timo Cruz場上很「緊」,發揮失常,就質問「Timo Cruz,你在恐懼什麼?」賽後,隊員們都很納悶,為什麼教練總問他們這個問題。

全體隊員從圖書館搬至體育館學習,以完成卡特教練對他們的學習要求,真誠挽留卡特教練。Timo Cruz 回答了「恐懼」的問題

「我們最怕的不是別人看不起我們,我們最怕的是我們前途無量,我們真正怕的是我們光明的一面,不是我們陰暗的一面,隨波逐流者一世徒勞,沒有努力就不會有成就 。你身邊的人也會因此為你自豪,我們都是前途無量,不光是我們,所有人都一樣,讓我們發揮潛能,我們身邊的人自然而然的也會效仿 ,讓我們自己從恐懼中解脫出來,我們的行為也能讓他人解脫 。」

人在極度恐懼時,全身癱軟甚至昏厥,喪失運動能力;

籃球運動員場下訓練投籃命中率75%,上場比賽投籃命中率42%,天王山之戰29%,準絕殺6%;

卡特教練的質問「你在恐懼什麼?」,啟發球員直面內心恐懼,激發實際行動去戰勝內心恐懼。壓力越大,心中恐懼會演變成各種情緒,自卑、狂妄、猜忌、猶疑,最終會讓動作變形,喪失戰鬥意志與能力。

恐懼,是人類進化幾萬年,譜寫進基因裡的,是人類的探測、識別、預警機制。

小孩子從來沒見過懸崖,趴在床邊也會識別掉下去的危險。人類在進化過程中,長期的生存場景將某些認知嵌入我們的基因裡。

法國總統戴高樂講過「恐懼是萬惡之源。」

自卑,恐懼外界的批評或不認可;嫉妒,一切不寬容都來自恐懼;貪婪,恐懼導致不停收取儲藏資源,以備不時之需;殘暴兇惡的劊子手,因為身懷恐懼而極端殘忍。

人的成長,在恐懼中一次次破而立。

面對巨大挑戰,如疫情來襲,恐懼讓我們忐忑不安,躊躇不前。恐懼衍生出來的各種情緒極大地扭曲我們的認知,有時候甚至是釜底抽薪式地,讓整個認知陷入坍塌和癱瘓狀態。然而,不管主動還是被動,當我們邁過去的時候,發現原來如此。

在面對新冠疫情挑戰,曾經戰勝非典的經歷會驅散恐懼,讓注意力更集中應對不確定的變化。就如眉州東坡餐飲連鎖100多家店,有過戰非典,保奧運的經歷,此次新冠疫情危機中表現出色,不關店照常營業,軍中無戲言,業務創新,激活供應鏈潛能,團隊爆發潛能。

恐懼是寫在人類基因裡,永生相伴。卡特教練啟發隊員去戰勝心中恐懼,是跨越一個坎兒,而人生就是在不斷地跨過一個個坎兒,所謂認知升級,就是一次次突破內心恐懼。

王陽明說「去山中賊易,去心中賊難」,他把「恐懼」這種幹擾思考判斷、破壞認知的各種雜質,稱之為「心中賊」。王陽明的「龍場悟道」,就是一次經典的戰勝恐懼的戰鬥。

王陽明一路被廷杖、貶官、追殺、投江詐死逃脫、山林遇虎……歷盡種種不幸,抵達貴州龍場,除了毒蛇猛獸就是語言不通的原住民,又目睹發配至此的父子二人與隨從一天之內中瘴毒死去。

在極度絕望之下,王陽明躺入石棺裡想,「如果此刻我死了會是什麼樣?」

面死而生,當「怕無可怕」進入極度絕望以後,就什麼都不怕了。

這時候,王陽明意識到:他不需要任何外界的東西來給自己打強心針,來支撐自己。恐懼被驅散,其內心生出一股強大的力量。

據記載,當時他從石棺裡出來,面對群山狂喜大吼「吾性自足,何待外求。」

恐懼是認知的天敵,認知提升的每一點進步,都是建立在戰勝恐懼的基礎上。

現實中,我們時常遭遇挫敗,不必氣餒,向內求,找到「自己到底在怕什麼?」,嘗試做出恐懼絕望之中的選擇。

踐行中,如果不把「恐懼」這個攔路虎幹掉,任何認知和行為都會深受其害,輕則扭曲變形,重則蕩然無存。恐懼就如硫酸一般,任何認知掉進去,很快會化於無形。

思想實驗結論與現實困境之間的路,必須親自一步步挪過去。恐懼,唯有用實際行動去戰勝,儘管會付出一些代價,那是成長的代價。

As we are liberated from our own fear。

                 餘祥

2020.04.14於上海

PS: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卡特教練》觀後感——成功的步伐
    卡特教練憑什麼我看好的隊伍會輸,憑什麼這支充滿活力的隊伍會輸,憑什麼......我再發出質問的聲音,我也在懷疑自己的眼神......滿天星的問號在我腦海中浮現,一個鏡頭的轉換——「卡特教練,我們高新聘請您,不過我們是有約定的
  • 「卡特教練」能教我們什麼?|電影推薦
    (圖片來源於網絡)籃球是一項普及率非常高,又風靡全球的運動,為了讓大家感受籃球運動的魅力,提高大家對籃球的認識,我為大家推薦兩部真人真事改編後搬上銀幕的籃球電影。類型: 劇情 / 運動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 德國語言: 英語上映日期: 2005-01-14片長: 136 分鐘又名: 鐵血教練 / 放牛班的嚴冬IMDb連結: tt0393162(影片信息來源@豆瓣)「卡特教練」講了一名有著赫赫戰績的黑人教練是如何把一幫無心向學的貧民區「體育仔」用一紙協議,不惜禁賽,讓他們通過嚴格的訓練和刻苦的學習
  • 《卡特教練》賞析
    這是一個教練,通過籃球改變一群高中生的命運的故事。當家人、學校及社會各界,對這群孩子都不抱任何希望的時候,就連他們自己不知道自己除了打籃球還能幹什麼的時候,卡特毅然選擇了做這群孩子的教練。卡特教練在整個過程中遇到了無數的麻煩,但是有一點始終堅持,始終堅持最初的約定,哪怕因此失去幾個最好的隊員。
  • 如果Sun的教練是卡特
    「卡特教練」是美國同名勵志電影中的主人公。他們之間也許永遠無法相遇,但看過sun的故事和《卡特教練》之後,你會自然而然的將他們聯繫在一起。Sun的故事網上俯拾皆是,《卡特教練》國內沒有公映,有必要贅述一二。本片取材於真實事件,其故事背景置於有色人種聚居區,此地槍枝、毒品泛濫,籃球是少年唯一健康的愛好,也是他們通往成功的唯一選擇。
  • 《卡特教練》
    《卡特教練》一名籃球教練,通過籃球改變了一群孩子們命運的故事,而這個世界最打動人的或許就是:用一個生命點亮另一個生命吧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再也沒有享受過籃球的快樂了!場上:一次又一次的敗仗,辱罵對手,抱怨隊友。場下:問題學生,成績墊底,整日逃課。能去上課就算是老天爺開了天眼!
  • 經典‖卡特教練
    影片名稱:卡特教練 上映時間:2005年 劇情簡介 該影片是根據高中籃球隊教練肯·卡特的真實故事改編而成。
  • 觀《卡特教練》有感
    周末電影之夜,和兒子一起觀賞了《卡特教練》,一部由卡特教練帶領美國一高中籃球隊成長的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卡特教練的偉大之處在於他教練打球並不僅僅為了球隊贏得比賽,而是拯救生命,幫助孩子們開啟未來之門。我被深深感動。
  • 傳奇教練——觀影《卡特教練》
    首先卡特教練執教的球隊中幾乎都是黑人孩子,唯一的一個白人,他的父親也入獄了。而且我們看到他們活動的場所中,毒品交易,甚至持槍,殺人等現象也有體現,而在他所執教的Richmond高中,每年的畢業率只有50%,而上大學的只有6%,這一切都說明這些學生們生活的地區是美國低層街區的社會環境。
  • 《卡特教練》電影影評
    雖然劇情比較老套,但是導演比較聰明的一點是並沒有花過多的時間去講籃球戰術以及去表現隊員們的勤奮,而是把大多數的精力用於刻畫塑造卡特教練本人上面。這即突出了主題,又豐富了卡特整個的人物特徵。這是本片與其他一些勵志片的不同之處。在這裡不得不說薩繆爾傑克遜的表演確實相當給力,張弛有度,進退自如,將卡特的火爆脾氣詮釋得膽大心細淋漓盡致。
  • 影評 | 《卡特教練》
    正是這樣一句話引起了我的沉思,在我們付出了足夠多的努力的時候,也許最終追求的結果並不是我們所預料的那樣,對於里奇蒙隊伍來說,他們在這場比賽失利了,這宣告了他們本賽季生涯的結束,可是另一方面,不僅僅是打籃球,卡特對他們在學業上的要求卻給他們的未來指明了方向,他們都成功地考上了大學,這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是更大的成功。
  • 賽場內外誨人不倦——《卡特教練》
    《卡特教練》是一部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勵志題材電影。影片源於肯·卡特的真實故事。1959年肯·卡特在美國密西西比的芬伍德出生,在一個關係密切的大家庭和社區中長大。1973~1977 年青年時期,他在里奇蒙中學籃球隊打球,創下得分、助攻和搶斷最高記錄。就像影片中提到的一樣,這些記錄直到 20 年後他出任里奇蒙中學籃球教練時仍無人打破。
  • 《卡特教練》告訴了我們什麼
    電影《卡特教練》根據高中籃球隊教練肯卡特(KenCarter)的真實故事改編而成。影片講述的是里奇蒙高中籃球隊,在卡特教練執教下,由一個屢戰屢敗的魚腩弱旅,變為一支戰無不勝的強隊,以及球隊隊員成長的故事。
  • 《卡特教練》,從籃球中學會做人!
    由託馬斯·卡特執導,塞繆爾·傑克遜等主演的《卡特教練》於2005年1月14日在美國上映。該片根據高中籃球隊教練肯·卡特的真實故事改編,講述了一支屢戰屢敗的籃球隊在教練卡特的帶領下改頭換面成為無人能敵的常勝將軍的故事。
  • 《卡特教練》:超越籃球的人生導師
    | 1 | 《卡特教練》改編自美國加州里奇蒙高中籃球隊教練肯·卡特的真實事件,講述了卡特教練帶領一幫乳臭未乾的小夥子們蛻變的故事。卡特教練小時候就是從里奇蒙高中走出來的球員。剛接手球隊的時候,他就要求所有的球員尊稱他人為先生/女士、他要全隊所有人的學習成績要達標,他還要求出席正式比賽的時候要穿西裝打領帶……所有人,包括學生家長,甚至校長,都無法理解卡特教練這一系列看似匪夷所思的要求。不過,畢竟卡特教練是經歷過大場面的人,他對種種質疑絲毫不在乎。
  • 《卡特教練》:輸掉的是比賽,贏得的是人生
    作為籃球題材的電影,我原本以為這又是一個一群屌絲逆襲的故事,通過教練的訓練然後打敗了所有的競爭對手,是一步青春勵志的超級大爽片。但是等小盒子看完以後才知道自己錯了,這部影片所傳遞的信息,具有更深層次的意義和社會價值。《卡特教練》於2005年1月上映,在取得不俗票房之餘還收穫了極高的口碑。
  • 《卡特教練》——教育的意義
    規則意識卡特教練區別於其他教練拿隊員們當做孩子的訓練方式,而是平等的稱呼他們為sir也就是先生,並採用了籤訂合同,規範化的訓練模式。籤訂合同事實上是他們所接受的第一堂教育課——樹立規則意識。卡特教練深知,只有用遵守社會規則也即是社會共同價值的方式努力才能得到尊重和平等,而他曾經的那些隊友,和面前的這群隊員,正是因為沒有規則意識,才以為眼前的一切獲取都不需要為之付出代價,才以為只要人云亦云就不會受到處罰,最終走向了與社會對立和犯罪。正是為了挽救這種悲劇的不斷重演,卡特教練才看似小題大做的為了一紙合同始終堅持他的原則。
  • 《卡特教練》:不僅僅關於籃球
    今天的主角是《卡特教練》,這是我心中最好的籃球電影,它講了籃球,又不僅僅講了籃球。 故事發生在叫做RICHMOND的小城,居民多為黑人,經濟不好,治安也不好。 RICHMOND高中的籃球隊,去年整個賽季只取得了4勝22負的墊底戰績。
  • 《卡特教練》——體育界的勵志電影推薦!
    今天的主角是:Coach Carter——《卡特教練》01電影簡述《卡特教練》是一部育勵志#電影#講述了大學籃球教練卡特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帶領球隊徵戰全國錦標賽的故事這部影片的不同點就在於他不是一位的貫穿大家要如何努力如何不斷的訓練提升自己而是著重凸顯了教育的重要性即使球隊獲得了13連勝卡特還是因麾下球員在校成績不佳決定暫停訓練讓所有運動員複習功課直到學分達標為止卡特教練不僅僅只是一名籃球教練
  • 由《卡特教練》引發對體育教育的思考
    《卡特教練》是一部關於籃球的電影,關於體育的電影,影片向我們講述了一支屢戰屢敗的籃球隊在教練卡特的帶領下改頭換面成為無人能敵的常勝將軍的故事。我一直認為體育是塑造一個人最好的教育之一,體育不僅僅可以賦以人強壯的體魄,更重要的是,體育可以塑造人的精神。
  • 我看了《卡特教練》之後,無規矩不成方圓
    昨天下午公司針對情況,組織大家一起觀看了一場很生動很形象的影片——卡特教練。至於每個人從中看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得到了什麼,都只有自己清楚。對自己而言,印象比較深刻的幾個鏡頭,足以讓我體會至深!首先是卡特教練 的兒子遲到時——在兒子不知制度情況下,也被公平的懲罰做500線下跑,不過兒子竟然做了,屬於遵從照做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