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兼全國知名民企維維集團創始人、董事長、背後主要股東之一的崔桂亮,卸下了一個重要職位。近日,新京報記者自工商資料獲悉,維維集團發生人事變更,創始人崔桂亮卸任法定代表人,由崔超接任。目前崔超為維維集團法定代表人、董事長兼總經理。新京報記者暫未獲悉崔桂亮和崔超的關係以及崔超的身份。在崔桂亮此番卸任之前,作為維維集團背後股東的維維控股,其股權結構在過去數年頻繁變更,崔桂亮曾在2014年與2016年兩度退出,直至2018年9月重新入股。然而,崔桂亮卻並非維維的實際控制人,掌握控制權的是楊啟典等多名人士。在公司層面,因維維豆奶而著名的維維,近年嘗試多元化並涉獵白酒、地產等產業。不過,步入2019年,維維集團資金風波出現,其甚至違規佔用了上市公司資金累計達9.44億元。在此形勢下,維維在去年發生股權變動,徐州地方國資新盛集團入股。維維股份稱,公司沒有實際控制人。4月22日,記者致電維維股份董秘,電話未獲接通。記者隨後致電維維股份證代,接電人員表示董秘與證代均出差不在,自己是新來員工,對此事不清楚。核心人物楊啟典維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維維集團」)工商信息顯示,其於4月3日發生負責人變更,崔桂亮卸任,由崔超接任。
崔桂亮是維維集團創始人。公開資料顯示,崔桂亮1986年進入銅山縣碾米廠,次年通過競聘擔任廠長,此後試產豆奶粉開始創業。上世紀90年代,維維集團藉助豆奶產品快速發展,並多次參與中央電視臺廣告招標。新京報記者暫未獲悉崔桂亮和崔超的關係。據企查查信息顯示,維維集團之外,崔超還在多家維維繫企業任職或擔任法定代表人。崔超為維維印象城綜合開發有限公司、維維資源(徐州)有限公司、維維豆花香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等企業的法定代表人,並在維維資源有限公司和維維房地產有限公司擔任監事。值得注意的是,維維控股近年來曾經歷多次股權變更,2014年12月,崔桂亮退出,2015年12月重新入股,後於2016年12月再次退出,直至2018年9月又一次成為維維控股的股東之一。
工商資料中披露的維維控股2014年至2017年年報顯示,崔桂亮在這四份年報的報告期末均不是股東,持股比例最高的始終為楊啟典、張桂宣、崔煥禮、胡云峰、曹榮開、魏伯玲、龐政堂七人,且這七人各自持股比例均為7.29%。如此多的股東,誰是實際控制人?崔桂亮又扮演著什麼角色?近日,新京報記者查詢到了一份維維集團2017年6月發行文件顯示,自然人楊啟典、張桂宣、崔煥禮、胡云峰、曹榮開、魏伯玲、龐政堂每人持有維維控股有限公司7.286%的股份,七人合計持有維維控股有限公司51%的股權,並通過一致行動協議實施對維維控股的控制,是發行人最終的實際控制人。
維維集團表示,七人為持股比例較高的職工股東,七人之間不存在親戚關係。決策一致時重大事項通過,核心人物為楊啟典。公開資料顯示,上述人士中,楊啟典1992年加入維維集團,目前仍為維維股份董事長;胡云峰、曹榮開、魏伯玲、龐政堂均是在維維工作二十年上下的老臣,張桂宣與魏伯玲2017年時已退休。新京報記者梳理髮行文件看到,「核心人物」楊啟典此時擔任維維股份董事長,未在七個實際控制人行列中的崔桂亮,則是維維集團董事長。維維集團官網顯示,近來頻繁對外的是維維股份董事長楊啟典。崔桂亮較近一次公開露面是在去年兩會期間,作為全國人大代表的他建議把以徐州為中心的糧食產業上升為江蘇省省級發展戰略,打造出一個國際級的糧食企業集群。2018年,維維股權大變動。維維控股工商信息顯示,2018年9月30日,原股東崔桂民等12名自然人退出,新增股東崔桂亮,維維控股的股東變更為孫欣、龐政堂、張桂宣、胡云峰、魏伯玲、曹榮開、崔桂亮、崔桂周、楊啟典九名自然人。如此多的自然人股東並非都是維維的實際控制人,但實控人名單還是發生了變動,「核心人物」楊啟典再次出現。2018年11月,維維集團發布關於實際控制人發生變更的公告稱,原一致行動人成員之一崔煥禮因年事漸高,已經退休,將其所持維維控股7.29%的股權全部轉讓至楊啟典。上述轉讓於2018年9月30日完成了股權轉讓的工商變更登記手續。由此,維維控股完成此次股東工商變更登記後,楊啟典與魏伯玲、胡云峰、張桂宣、龐政堂、曹榮開等共計六人成為一致行動人;一致行動人合計間接享有維維集團股份5.50億股的權益,佔目前維維集團股份總數的32.910%,權益未發生增加或減少。新京報記者注意到,已是維維控股股東之一的崔桂亮並未被列為維維集團實控人之一。據維維集團披露,截至2019年上半年期末,維維集團控股股東為維維控股,實控人為胡云峰,曹榮開,張桂宣,龐政堂,魏伯玲,楊啟典六人。這六人中楊啟典持股14.57%,其餘五人各持股7.29%,合計持有維維控股51.02%股份。
風波2019在上層股權頻頻變動之際,維維近年來在發展乳業的同時頻頻進行多元化嘗試,如金屬礦業——維維集團曾參股西部礦業,並與中信集團合資成立礦業公司,還曾跨界酒業——先後入股了雙溝酒業、枝江酒業、貴州醇,並曾嘗試花生油與茶葉以及房地產。這些嘗試並未能復刻豆奶產品的成功,而豆奶業務則未見長足增長。企查查顯示,維維集團對外投資了十餘家存續企業,除了上市公司維維股份,還包括信維礦業資源有限公司、江蘇潤豐生化有限公司、徐州銅山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等。截至2019年上半年末,維維集團總資產127.16億元,總負債88.91億元,資產負債率69.92%。多元化嘗試之後,維維集團出現資金風波。維維股份3月25日回復深交所問詢函的公告披露顯示,經上市公司自查,維維集團2019年曾違規佔用上市公司資金累計達9.44億元。據上述公告,近兩年在「去槓桿、去負債」嚴峻的金融市場環境下,民營企業遇到前所未有的融資難題,銀行貸款規模壓縮,股票質押率過高,還款壓力加大,資金短時周轉困難,為避免出現系統性風險波及上市公司,維維集團迫於無奈出現了應急性的短期違規佔用,主要用於償還銀行貸款。2019年1-9月維維股份通過銀行電匯方式與維維集團發生資金往來29筆,累計金額為9.44億元。維維股份表示,公司財務負責人張明揚未經履行內部決策和審議程序,直接和集團財務總監宋曉梅協商進行資金往來,張明揚和宋曉梅系違規佔用事項的主要責任人,其已充分認識到股東違規佔用資金的錯誤及嚴重性,並承諾不再發生類似事件。除了違規佔用上市公司資金外,維維集團還與維維股份頻發關聯交易。最新一筆是在2020年3月中旬,維維股份擬以1.8億元收購維維印象城綜合開發有限公司(下稱「維維印象城」)旗下房產作為上市公司新總部。公告顯示,維維印象城成立於2007年9月4日,近三年主要業務是房地產開發銷售;維維印象城與上市公司之間不存在產權、業務、資產、債權債務、人員等方面的其他關係。維維印象城原系維維股份旗下,是當時維維跨界地產的嘗試之一。公告顯示,2009年至2016年由於行業不景氣,房地產板塊業務已拖累上市公司發展,維維股份於2016年提出聚焦主業、推進大食品戰略,並於同年將包括維維印象城在內的房地產業務轉讓給了維維集團。目前,維維集團所持上市公司股份仍大比例質押。維維股份4月20日公告顯示,維維集團持有上市公司股份數量為2.66億股,佔公司總股本比例為15.91%,維維集團持有公司股份累計質押數量為2.48億股,佔其持股數量比例為93.29%,佔公司總股本比例為14.84%。資金風波中,以楊啟典為核心掌握的維維實控權局面,在2019年發生變化。據維維股份2019年8月公告, 控股股東維維集團與徐州市新盛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新盛集團」)籤署了《股份轉讓協議》,維維集團擬向新盛集團轉讓其所持有的公司28424萬股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17%;全部對價為人民幣9.55億元。。新盛集團由徐州市國資委全資控股,是徐州市屬國有大型投資公司。據披露,新盛集團入股維維股份,主要考慮包括:國有企業幫助非公企業發展、提升上市公司融資能力,優化法人治理結構。新京報記者注意到,此次權益變動前,公司控股股東為維維集團,實際控制人為楊啟典、胡云峰、魏伯玲、曹榮開、張桂宣、龎政堂等六人。其中,仍無崔桂亮的身影。而在此次權益變動後,維維股份由有實際控制人變更為無實際控制人。維維集團將所持維維股份的部分股權轉讓給國資之後,其自身背後的股權架構亦大幅變化。工商資料顯示,2019年12月25日,維維控股的股東進一步縮減,龐政堂、張桂宣、魏伯玲、曹榮開四人退出,目前股東為五名自然人崔桂亮(持股58.14%)、崔桂周(持股15%)、楊啟典(持股14.57%)、胡云峰(持股7.29%)、孫欣(持股5%)。新京報記者 趙毅波 朱玥怡 編輯 李薇佳 校對 柳寶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