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脫貧啦》主創蘇志付(左三)、巫碧燕(左二)在現場分享創作故事。
本報記者 閆松 攝
本報訊 (記者閆松)當脫貧攻堅題材遇上紀實攝影、「非虛構寫作」,會發生怎樣奇妙的化學反應?12月18日,廣西美術出版社新書《我們脫貧啦——第一書記鏡頭中的定坡村變遷》在2020年廣西書展上舉辦圖書分享會,作者、編輯和書中人物共同「解密」圖書的創作故事。
《我們脫貧啦》是一部用圖片和文字打造的紀實圖書。全書的主角是廣西百色市德保縣東凌鎮定坡村的瑤族、壯族村民,他們中有孤寡老人、老獵人、手藝人、年輕人、文化人……廣西壯族自治區人大常委會辦公廳派駐定坡村的第一書記蘇志付和《南國早報》記者巫碧燕,通過3年的記錄、觀察,用20餘個圖文故事,講述主角們在脫貧攻堅戰中的抉擇、變化、所思所想。
作為攝影主創,蘇志付介紹說:「書中的每一張照片都標註了拍攝日期,以完整、真實地呈現村民在脫貧攻堅戰中實實在在的變化。而且,書中主角們也參與到了圖書的出版過程中,比如書名『我們脫貧啦』就是定坡村老支書蘭紹輝寫的,並由定坡村小學校長黃煉翻譯成瑤語,村主任蘭紹松參與全書地名、人名的核對工作。」
本書文字主創巫碧燕到貧困村民家中與他們同吃同住,她說:「『非虛構寫作』的特色就是細節很多、很細,並以此打動人,可以說『七分採三分寫』。幸虧有和村民打成一片的蘇書記,我才得以零距離了解他們的內心想法。」
在分享會後的籤售環節,一名觀眾買了兩本《我們脫貧啦》,他說,主創們的講述充滿了畫面感,所以,很想看看用新寫法、新拍攝方法呈現的脫貧攻堅主旋律作品。他還要給孩子帶一本,讓她也感受一下鄉村真實的面貌。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