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國家最好看的風景
就是這個國家的年輕人
堅定理想信念,站穩人民立場
練就過硬本領,投身強國偉業
新時代的青年
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
責任勇挑肩上
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鬥
當前宜賓正在如期建成全省經濟副中心
加快建成成渝地區經濟副中心
宜賓青年正在各行各業發光發熱
在新徵程的洗禮中彰顯青春價值
接下來快跟團團一起來了解
2020年度宜賓新青年·上封面
封面人物展示吧!
「今年我們的穀子36萬斤,牛骨頭大米有21萬斤,每斤8元,產值就達168萬元。大米10月底就賣得差不多了,供不應求。」11月11日,在四川省宜賓市南溪區江南鎮白塔村,駐村的第一書記申煜驕傲地向記者介紹了今年該村的地理標識證明商標「馬家牛骨頭大米」的情況。
近日,申煜榮獲了2019年宜賓市脫貧攻堅獎先進個人「貢獻獎」。
「當時那個項目,有很多農戶不願意把自己的土地拿出來,我們駐村工作組、村上幹部就輪番給他們做工作。」申煜認為,村上要發展產業,重要的是先做通村民的思想。「農村工作最難點就是思想,所以說『扶貧要扶智,先從思想開始作手』。思想做通了,發展產業就會水到渠成。」
之前他喜歡穿鮮豔的運動裝,為了和村民打成一片,申煜到村後就再也不穿顏色比較鮮亮的衣服,而是和他們一起都是穿灰土色衣服。「這樣從感官,從第一眼觀上面,他們的思想就是『你就像我這裡出來的人,所以從第一眼觀上面』。」申煜還從語言方面入手,開玩笑、學說土話等,慢慢地就拉近了距離,成了村民們的知心人。
村裡的殘疾人有四五戶,申煜在村上殘疾人身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並針對每戶殘疾人的特點,幫扶他們走上脫貧路。白塔村二組貧困戶曾治琴,身患重病,丈夫很早就去世,一個人帶著兩個孩子,生活十分困難,在申煜的幫助下,開起了農家樂,還利用條件做起了園藝,如今生活有了很大改善。
在申煜的帶動下,如今白塔村村民主動投人到經濟建設和發展中,大家積極學習技術,發展種養植產業。申煜積極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成為農村土專家,和村民們一起,抓牛屎,聞底肥,栽樹苗,建水池。特別在樹苗栽種中,申煜發明了用牛糞做底肥的種植法,大大提高了幼苗的成活率。
2017年經省級驗收,整村退出貧困村。2018年底,成立了村集體經濟公司,當年集體經濟收入3萬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8350元。2019年,實現村集體產值162萬元,農戶人均在集體經濟中收益32.1元。2020年,集體經濟優質發展,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達到9218元,綜合實力顯著提升,村集體經濟邁入南溪區同類村前列。
如今,白塔村村民的日子越過越好,產業也在逐步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和村民收入逐年增加。對白塔村的下一步發展,申煜和村民們一起,都充滿了信心。「接下來村上要大力發展生豬養殖、水果、牛骨頭大米三大產業,讓我們的產品走向全省、全國,乃至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