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美國經濟:美聯儲預警中期風險,催促國會「動起來」

2020-12-23 中國青年網

當地時間12月16日,美聯儲宣布維持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在0~0.25%,並承諾維持資產購買計劃不變。對於市場關注的經濟判斷,美聯儲指出,為應對新冠疫情對美國中期經濟前景構成的巨大風險,美聯儲將動用所有工具支持美國經濟。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當天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美國經濟前景面臨不確定性,接下來的幾個月將充滿挑戰,他再度呼籲國會行動起來,為美國經濟提供更多財政支持。

△彭博社報導,美聯儲將維持債券購買計劃,直至經濟出現實質性進展

美聯儲:疫情威脅中期經濟前景

美聯儲12月16日結束為期兩天的政策會議,在會後發表的貨幣政策聲明中,美聯儲稱將基金利率維持在0~0.25%的區間不變,繼續每月至少購買1200億美元債券,直至在實現最大就業和價格穩定目標方面取得實質性進展。美聯儲認為,資產購買計劃有助於促進平穩的市場運作和寬鬆的金融條件,從而支持信貸流向家庭和企業。

美聯儲在聲明中稱,新冠疫情正給美國乃至全世界造成巨大的民生和經濟困難。經濟活動和就業繼續復甦,但仍遠低於年初的水平。需求疲軟和此前石油價格的下跌,一直抑制著消費價格上漲。美國經濟的走向,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疫情的進展。當前的公共衛生危機將在近期繼續拖累經濟活動、就業和通貨膨脹,並對中期經濟前景構成相當大的風險。

美聯儲表示,在評估適當的貨幣政策立場時,將繼續監測後續信息對經濟前景的影響。如果出現可能阻礙目標實現的風險,美聯儲將準備適當調整貨幣政策立場。它的評估將考慮廣泛的信息,包括公共衛生信息、勞動力市場狀況指標、通脹壓力與通脹預期指標,以及金融和國際動態。

在政策會議後的記者會上,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表示,近幾個月來,美國經濟改善的步伐有所放緩,經濟前景面臨不確定性,未來將取決於疫情的進展。目前確診病例激增仍令人擔憂,在人們確信能夠安全從事各類活動之前,美國經濟不可能全面復甦。

鮑威爾還警告道,接下來的幾個月將充滿挑戰,許多美國人仍在排隊領取食物,一些小企業也在掙扎求生,在看到隧道盡頭的光明之前,如果人們因為無法再堅持幾個月而失去生計,將是非常糟糕的。

△彭博社評論稱,鮑威爾看到了美聯儲的局限性,並向國會尋求支持

美聯儲能力有限 呼籲國會支持卻屢遭「討價還價」

對於市場關注的政策支持,鮑威爾在12月16日的記者會上再度呼籲美國國會提供更多幫助,稱現在出臺財政政策的理由是非常充分的。他還表示,短期內經濟復甦如果出現任何惡化,都能通過國會和白宮的直接支出來更好解決,而非改變利率政策,特別是考慮到貨幣政策調整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對經濟產生影響。

事實上,鮑威爾已經多次呼籲國會「動起來」——通過新一輪財政刺激措施,幫助美國經濟在疫情肆虐之際度過寒冬。他和其他多位美聯儲官員反覆強調,如果沒有新一輪紓困措施,消除疫情造成的經濟損害將會更加困難。

分析認為,美聯儲之所以頻頻呼籲國會出臺財政政策,是因為它認為僅靠貨幣政策無法獨自支撐經濟復甦,因為美聯儲只能放貸,卻不能直接出錢幫助企業和家庭,只有財政政策才能向低收入家庭和失業者提供福利。

但截至12月16日,美國國會領導人仍在就新一輪紓困法案細節討價還價。如果未能及時出臺紓困法案,將會造成一系列「紓困斷崖」效應,導致上百萬失業者失去最後的補助,許多美國人將會面臨被房東逐出家門的命運,以及上萬家企業因為稅收優惠到期被迫裁員。此外,隨著「紓困斷崖」對消費者支出形成拖累,美國經濟的復甦步伐也將受到影響。

△《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消費者支出在假日購物季初期受到抑制

美國11月零售額環比下滑 抗疫不力致全美消費疲軟

在疫情仍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情況下,美國商務部12月16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美國11月零售額環比下滑1.1%,給經濟形勢再度蒙上了一層陰影。

《華爾街日報》分析稱,美國11月零售額自4月以來首次環比下滑,與疫情惡化導致新的商業限制措施有關,在這種情況下,美國消費者支出減少,特別是在假日季減少購物。

具體到細分領域,可以發現普遍疲軟的現象,其中11月汽車銷售額下滑1.7%,電子產品銷售額下滑3.5%,服飾銷售額下滑6.8%。由於許多地區都實施了新的限制措施,餐廳和酒吧遭到重創,11月銷售額下滑4%。而在包括「黑色星期五」在內的第一撥假日購物季中,美國消費者支出也低於去年同期水平,這主要與疫情期間實體店客流量減少有關。

由於商業限制措施持續對美國經濟構成風險,市場一直關注美聯儲會否改變其持有的國債組成,猜測其會否購買更多長期國債,以壓低長期收益率。但鮑威爾在12月16日的記者會上稱,美聯儲認為這些改變目前並不合適,因為長期利率已經很低,「表現不佳的經濟領域陷入困境的原因不是高利率,而是受到疫情影響。」他已多次強調,在人們感到安全之前,美國經濟不可能全面復甦。(央視記者 顧鄉)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相關焦點

  • 北美觀察丨疫情下的美國經濟:美聯儲預警中期風險,催促國會「動...
    △彭博社報導,美聯儲將維持債券購買計劃,直至經濟出現實質性進展美聯儲:疫情威脅中期經濟前景美聯儲12月16日結束為期兩天的政策會議,在會後發表的貨幣政策聲明中,當前的公共衛生危機將在近期繼續拖累經濟活動、就業和通貨膨脹,並對中期經濟前景構成相當大的風險。美聯儲表示,在評估適當的貨幣政策立場時,將繼續監測後續信息對經濟前景的影響。如果出現可能阻礙目標實現的風險,美聯儲將準備適當調整貨幣政策立場。它的評估將考慮廣泛的信息,包括公共衛生信息、勞動力市場狀況指標、通脹壓力與通脹預期指標,以及金融和國際動態。
  • 疫情下的美國經濟:美聯儲孤掌難鳴,頻喊國會幫忙
    當地時間9月16日,美聯儲結束為期兩天的政策會議。在會後發表的貨幣政策聲明中,美聯儲預計將維持貨幣政策的寬鬆立場,直到在長期內實現2%的平均通脹目標。根據會後公布的點陣圖,美聯儲將至少維持接近零的利率水平到2023年,此後才會考慮加息。與此同時,為了支持經濟復甦,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會後的新聞發布會上再度呼籲,希望國會能夠出臺更多財政刺激措施。
  • 疫情下的美國經濟:美聯儲孤掌難鳴 頻喊國會幫忙
    當地時間9月16日,美聯儲結束為期兩天的政策會議。在會後發表的貨幣政策聲明中,美聯儲預計將維持貨幣政策的寬鬆立場,直到在長期內實現2%的平均通脹目標。根據會後公布的點陣圖,美聯儲將至少維持接近零的利率水平到2023年,此後才會考慮加息。與此同時,為了支持經濟復甦,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會後的新聞發布會上再度呼籲,希望國會能夠出臺更多財政刺激措施。
  • 專家:美聯儲加息中期風險與阻力仍存在
    北京時間3月22日,美聯儲2018年以來首次加息落地,利率區間上調25BP至1.5-1.75%。對於美聯儲加息,市場是有充分預期的,但關於加息的次數則存在一些爭論。短期因素看,美聯儲年內加息步伐加快有基礎條件,但同時未來市場風險加大也會限制加息。
  • 今年最後一次美聯儲決議來襲!疫苗強化中期經濟預期,購債計劃會否...
    感恩節後新冠肺炎疫情傳播的加速令經濟復甦前景面臨嚴峻考驗,在美國國會兩黨為刺激法案展開激烈辯論之時,美聯儲是否將調整貨幣政策和資產購買計劃以進一步支持經濟引起廣泛關注,同時最新季度經濟預測概要也將成為焦點。
  • 黃金逼近千九關口 美聯儲看不慣國會的「甩手掌柜」做派
    但大多數美國人將要等上幾個月才能接種新冠疫苗。這距離實現群體免疫還很遙遠,因此未來幾個月,戴口罩和保持社交距離仍是控制疫情的必要措施。市場被對疫苗開發的樂觀情緒和對新冠感染率上升的擔憂這兩種情緒拉扯。美國上周初請失業金人數意外上升,新冠疫情持續蔓延,令企業運營受到影響,這進一步證明美國經濟從疫情衰退中復甦步履蹣跚。
  • 美聯儲再出重拳,白宮第四輪刺激也在路上!G20重磅發聲,執行...
    北京時間31日深夜,全球依然在為疫情為戰!近兩個交易日,雖然全球市場波幅逐步回歸正常,但流動性的擾動仍未平息。美元指數近兩個交易日又出現反彈勢頭;原油價格戰的問題出現曙光,但並未完全解決。全球疫情仍在不斷擴張,有關糧食危機的預警又漸漸多了起來。
  • 美聯儲持穩利率 上調經濟增長預期和來年通脹預期 金價短線回落
    美聯儲預計將維持寬鬆政策,直到通脹在一段時間內適度高於2%,以使長期通脹均值達到2%,且較長期通脹預期仍然牢牢錨定在2%。美聯儲稱,需求疲軟以及油價抑制著消費者價格通脹,經濟活動和就業持續復甦,但新冠病毒大流行對中期經濟前景構成相當大的風險。
  • 美聯儲做出妥協後 國會準備就疫情救助計劃進行投票
    來源:金融界網站美國國會周日似乎準備就一項9000億美元的冠狀病毒援助計劃進行投票,此前參議員們在深夜達成妥協,以掃除最後的障礙之一,即圍繞美聯儲流行病貸款權限的爭議。參議院民主黨領袖舒默周六晚間在美國國會對記者表示:「如果事情繼續沿著這條道路發展,沒有任何阻礙,我們明天就可以投票了。」國會領導人計劃在1.4萬億美元的支出法案的基礎上,為2021年9月之前的政府項目提供資金。新冠病毒救助計劃包括向個人直接支付600美元,以及每周300美元的失業補助。
  • 廣發海外:美聯儲結構性縮表風險可控 繼續看好中期港股牛市
    綜合以上分析,美聯儲短期工具退出或加大市場波動,但在國債與MBS購買持續的背景下,美股出現大幅下跌的概率同樣有限。投資策略:美聯儲結構性縮表風險可控,繼續看好中期港股牛市。「美元弱、港元強、人民幣反彈」的匯率條件利於資金流入與盈利預期上修,但短期需注意中美在科技領域產生摩擦對市場的負面影響。
  • 美國經濟增長面臨不確定性,美聯儲尋求加強支援;① 一年前,美聯儲...
    美國經濟增長面臨不確定性,美聯儲尋求加強支援;① 一年前,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向其他央行官員發出警告,稱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帶來極大風險,同時在面臨這些未知因素時缺乏貨幣政策如何應對的先例;鮑威爾本周準備在美聯儲年度央行官員大會上發表演說之際,當前的不確定性以及對經濟成長造成的威脅比以往都更為嚴重;② 如今到處充斥著不確定性,包括新冠病毒擴散速度會有多快、還會有多少人死於新冠病毒
  • 疫情導致美國銀「硬幣荒」 美聯儲主席:經濟停擺硬幣流通出現停滯
    來源:環球網原標題:疫情導致美國銀行「硬幣荒」,美聯儲主席:經濟停擺硬幣流通出現停滯【環球時報綜合報導】路透社18日報導稱,新冠肺炎疫情正導致美國出現一場「硬幣荒」——疫情期間,全美幾乎所有銀行都出現了硬幣儲備不足的情況
  • 美國經濟會長期衰退還是逐步復甦?美聯儲內部分歧加劇,復甦可持續...
    來源:匯通網匯通網訊——從美聯儲到華爾街大型企業的分析師試圖探知一些未知數,比如疫情發展形勢以及分裂的國會是否能夠就支出議案達成妥協。這些因素交雜在一起,令分析師們對美國經濟趨勢的預測結果出現嚴重分歧。
  • 美聯儲眼中的美國經濟:長期低通脹、零利率、較高失業率
    風險提示:全球經濟復甦不及預期,公共衛生事件進一步惡化,地緣政治摩擦加劇。正文美聯儲6月份FOMC會議決定維持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0%-0.25%,維持超額準備金率(IOER)在0.1%不變,符合市場預期。
  • 2021,「美國風險」威脅全球
    作為世界頭號大國,「美國風險」將威脅全球的和平與穩定。(小標題)政治分裂風險持續2021年的美國以一場極度政治分裂的危機開場:1月6日,國會山騷亂事件掀起猛烈風暴,政黨、社會、民眾對立情緒的「火藥桶」集中爆發,給美國形象蒙上巨大陰影,也給美國抗擊疫情、經濟復甦等帶來更多不確定性。
  • 年內最後一次美聯儲決議有五大看點 美聯儲手握哪些工具?
    一些投資者和經濟學家一直在給美聯儲施加壓力,要求它採取更多措施。在美國國債收益率上升以及財政部新發行大量較長期債券的背景下,美聯儲可能會將大部分債券購買轉向較長期債券。一些人擔心,如果美聯儲遲遲不做這種改變,在經濟復甦開始步履蹣跚之際,美國公司的借貸成本可能會開始緩慢上升。
  • 疫情下的美國經濟:紓困法案被罵上了熱搜,國會議員壓力山大
    當地時間12月21日晚間,美國國會眾議院投票通過新冠疫情紓困法案,預計接下來的參議院投票將持續到深夜,標誌著一場鏖戰數月的兩黨爭鬥終於告一段落。不過,多名議員已經表示,沒人認為這項立法是完美的,為了應對疫情反彈和經濟疲軟,需要在未來出臺更多紓困措施。
  • ...當時正值新冠疫情繼續拖累美國經濟之際。鮑威爾與高盛的David...
    2020-09-05 03:16:11來源:FX168 【美聯儲日程表顯示鮑威爾在7月與高盛CEO和兩位前美聯儲主席進行了交談
  • 未來兩周,美國國會疫情援助方案談判進入「衝刺期」
    有分析師認為,目前來看,這份報告還不至於嚴重到促使投資者對整個美國經濟的前景重新評估。BMO Capital Markets美國利率策略主管伊恩·林根(Ian Lyngen)稱,勞動參與率「並非人們在現復甦階段所希望看到的趨勢」,「顯然,疫情的反覆和封鎖措施正在產生影響,但並沒有重塑市場的預期。」
  • 經濟學家福爾曼:國會應雪中送炭 美國經濟等不起了
    前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知名經濟學家傑森·福爾曼撰文指出,國會應儘快通過新一輪救助方案,美國經濟等不到新總統就職的那天,民眾只是在當下這個特殊階段需要政府雪中送炭,不是明年。以下為文章全文:美國經濟的復甦步伐比大多數經濟學家預想的要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