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老虎》作於1976年,屬於古龍的晚期作品,是他試圖力挽狂瀾卻終於又重蹈覆轍的作品,字裡行間總透著歷經巔峰之後的精純、老到、與疲憊,但即使從沒有完成的部分來看,並無愧於經典二字。
《白玉老虎》可說是「無間道」版的武俠小說,牽及「大風堂」、「霹靂堂」及「唐門」的鬥爭故事。本書以「大風堂」為主體。「大風堂」的三巨頭是趙簡、上官刃及司空曉風。
《白玉老虎》主要講述了「大風堂」少主趙無忌大婚的黃道吉日,其父趙簡卻在書房內遭人割其頭顱。結義兄弟上官刃同時也不知所終,種種線索顯示,殺人者很可能是上官刃。趙無忌尚未洞房,撇下新婚的妻子衛鳳娘找尋仇人復仇。趙無忌自知武藝不足,於是苦心孤詣,裝傻扮呆,從「非人間」學成武藝。背負殺父之仇的趙無忌則要伺機取得「唐門」信任,混入「唐家堡」做臥底,殺死上官刃,為父復仇。出發前他獲知唐家堡內有代號「西施」的大風堂臥底,而上官刃帶走的白玉老虎中亦隱藏一件大風堂的秘事。趙無忌數次在「唐家堡」遇到驚險,都得人幫助,化險為夷,避免揭露臥底的身份。但那人是誰?趙無忌終於與上官刃面對面交鋒了,動手前他送上了司空曉風轉交的「白玉老虎」,白玉老虎是空心的,一捏之下便粉碎,秘密終於揭露了……
《白玉老虎》的故事是男人的故事,只有男人才會想出這種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毒計。
古龍也在《白玉老虎》的後記說明了,「白玉老虎這故事,寫的是一個人內心的衝突,情感與理智的衝突,情感與責任的衝突,情感與仇恨的衝突。」
《白玉老虎》的一個重大亮點,還在於它塑造出一個不朽的門派:唐門。在現代的武俠作品中,對於幫派的描寫數不勝數,唐門已經成為相當經典的門派被流傳下來,它雖然不是《白玉老虎》裡最早出現的,在那本書裡的描寫卻是最吸引人的。
《白玉老虎》最後的一個死結,是復仇者與仇人之間的一個死結,是趙無忌和上官刃之間的一個死結,這個死結即使解開,故事還遠遠沒有結束。小說寫的並非只是古龍說的是「趙無忌一個人內心的衝突」,局中的人物還有很多,衛鳳娘、趙千千、上官憐憐、曲平、唐玉、唐缺、唐傲、雷震天,甚至還有小雷、柳三更、軒轅一光、地藏、蕭東樓等等。他們都是這個局中的人物,他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心情,都有自己的故事,他們並沒有都在這個「死結」面前「會師」。因此,這不是結尾。
《白玉老虎》的續作很多,較為出名的是古龍的大弟子丁情的《白玉雕龍》,但這部作品卻認為是狗尾續貂之作!還有一部古龍名的《大風堂·唐門·霹靂彈》,也是講述趙無忌聯絡各方勢力最終消滅唐門的故事。對於這些續作,一句話深得我心:續作有很多,但《白玉老虎》只有一個。
聲明:本文由青莓時代創作,舊武俠書在這裡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