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下半場為自己活

2020-12-14 巧利lixiauyog

美玉,在三線城市,有個讓人羨慕的工作,早上把公園的綠植澆澆水,下午也不用上班,這樣的工作沒壓力,也不用技術,工資還很高鐵飯碗。

美玉人長得還行,同單位的一位張大姐看上,把她介紹給自己的兒子,當媳婦。

張大姐家,丈夫當官的家境還好,一個兒子,兩個女兒,張大姐的媽媽跟她住,做飯,買菜,帶大三個孩子,這個外婆做得整整有條。

他兒子自己談了一喜歡的女孩。

張大姐不同意說女孩職業不好,

硬把他們拆散。兒子也說不過媽媽。最後同意跟美玉結婚。婚後生一個兒子。

張大姐退休了,她媽媽也老走了。張大姐夫妻決定到南方的海邊城市生活,在這裡賣房定居,她的兒子,孫子也一起來。

美玉自己一個人在三線城市上班,她婆婆的空房子就給她出租,她結婚時也有房子,但房子都是她婆婆房產,我這樣過了二三年。

不知道他老公的離開,對她的愛有多少,美玉做了一個決定,辭職去跟丈夫孩子和公婆一起生活

婆婆本來就不太會做家務,這下正好有人做飯,做家務。

在家做家務是沒工資,買菜,買大人小孩衣服,都得伸手向別人要錢,久而久之婆婆的臉色不好看的。

沒有收入的人,自然也也不敢為自己花錢。任臉色衰老。任衣服破舊。十幾年就這樣付出。

總以為這樣無怨無悔的付出。能夠換得人生後半輩子歸宿。可總是事以願違。

五十歲的這年她離婚了,人生何去何從,沒有技術,這麼多年脫離了工作崗位。50歲的人生重頭開始,以後的人生為自己活。

張大姐逢人就說。我媳婦淨身出戶。我不會給她半毛錢。

一個女人為這個家庭付出這麼多青春和汗水,愛情沒了,就沒有一點的親情嗎?

不愛了也要關心一下,一個人前行有足夠的溫飽和住宿的能力嗎!不愛了也希望對方生活無憂無煩惱。難道她流露街頭你就臉上有光彩,

如果你還會做家務,那應該找個發工資的,你的人生才有保障。

以前的人生付出無怨無悔,往後的人生自己掌握好,為自己而活。

愛過付出過,也明白了成長,前行的路迎著陽光鮮花,保持最美的心態活出自我。

相關焦點

  • 人生下半場,想怎麼活就怎麼活
    在這有限的時間裡,我們要活得快樂,活得開心,把自己的生活經營得幸福美滿。固然平淡,固然平凡,但至少每一天都活得有意義。我們要好好地珍惜人生中的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不浪費,也不遺憾懊悔,要讓每一個逝去的日子都值得。所以,儘管是走到了人生的下半場,但你更要及時醒悟,牢牢地把握住生命中的每一個美妙時光,活在當下,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
  • 人生有使命,上半場看自己,下半場看子孫
    因為,我們每一個人,都要承天運之命,為自己的三世因果負責,所以發生的一切都是自作自受,也都是最好的安排。一切煩惱和痛苦,都不應該怨天尤人,只能怨我們自己。如果我們知道了因果背後的真相,當然就沒有煩惱和痛苦了,就會想得開,非常自願地接受種種的業報,早還早輕鬆,早受早了債。受苦就是消業,享福就是減命,福儘自亡,又一個輪迴。
  • 人到中年,請為自己而活,別為面子而活
    但其實,人到中年以後,並不需要活得這麼累,不用把別人的眼光當成一回事,當你不再為了面子東奔西跑的時候,你會發現原來生活是如此輕鬆的,為自己而活,放棄那些虛偽無謂的東西。 01、做人,別為面子而活 杜月笙曾說過:「人生要吃好三碗面,一是體面,二是場面,三是情面。」
  • 方媛被嘲淪落商場撈金:人生到了下半場,敵人只剩下自己
    很多女人都覺得嫁入了豪門,自己一生就可以衣食無憂,但方媛卻不是這麼想的,即使是在孕育女兒時期,她依舊堅持自己的網紅事業,讓自己的價值得到最大發揮。 就拿當下來說,她明明知道自己會被嘲笑,但她依然放下了面子掙錢,她在守護的是自己的尊嚴。
  • 王維:人生下半場,千萬別矯情
    王維在《偶然作》中稱:「小妹日長成,兄弟未有娶。家貧祿既薄,儲蓄非有素。」王維父親早亡,長兄如父,人到中年,作為一家之主的他,自然要挑起照顧整個家族的重擔。「新豐美酒鬥十千,鹹陽遊俠多少年。」從這一刻開始,那個「孰知不向邊庭苦,縱死猶聞俠骨香」的少年從王維的心底褪去了鋒芒。他放下狀元郎的架子,也不再恃才傲物。
  • 珍惜時間,你的人生,只為自己而活!
    我問她駐顏的秘訣,她笑笑說:也沒有什麼秘訣,就是運動和心態好,我原來渾身疼,後來也是通過運動鍛鍊好的;我原來總是為別人考慮,到頭來卻沒有一個人為我考慮過,後來也是想通了,幹嘛要為別人考慮那麼多,我以後要為自己而活,怎麼開心怎麼活。一輩子按照一百歲來算的話,也不過是三萬多天,眨眼就過,幹嘛委屈自己。聽小姨神採飛揚地侃侃而談,我不禁對小姨的一套理論佩服至極。
  • 《奪冠》:人生挑戰很多,要趁早為自己活
    人生難免蹉跎,要趁早為自己活。先活出自己,再惠及旁人。對於每個人來說,越早明白這個道理,越是能夠拋開各種束縛和包袱,坦坦蕩蕩為自己奮鬥,為自己加油,允許只考慮自己,也接受他人沒那麼賢聖。趁早放下那些虛無的利他主義,先管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然後,行有餘力,則出手助人,甚至投身公益。
  • 不在意別人的眼光,為自己而活的星座: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釋
    獅子座:我的人生,我做主獅子座,屬於火象星座,極具爆發力,個性鮮明,跟別人很不一樣,他們肆意,張揚,活得隨性,不願意受到束縛,同情心重,討厭不公平,目標性強,做事雷厲風行。他們的人生信條就是,自己的人生自己做主。
  • 人生下半場,有些朋友就不要再聯繫了,沒有必要
    身邊的朋友來來走走,誰對你真心,誰為你雪中送炭,誰落井下石,誰傷口上面撒鹽,你都會看得清清楚楚。人生下半場,有些朋友就不要再聯繫了,完全沒有必要。有一些人請進你的生命當中,是給自己添堵的,這樣的人就應該清理出去。有一些人和你做朋友,只是別有企圖,甚至是為了佔你身上便宜,這樣的人,也沒有再做朋友的必要。
  • 感悟人生:內心豐盈的人,活在自己心裡,而不是活在別人嘴裡!
    其實,抽打自己心的不是別人輕視的眼神,而是自己那顆想要反擊的心。用尖刀割在自己心得,也不是別人貶低的語言,而是自己沒得去堵住別人嘴的事實。人生不能只在熱鬧的人群中東張西望,還要有在孤獨寂寞的時候去沉靜。東張西望是為了發現學習,成長自己的人生,沉靜是為了感悟人生,豐盈內心。
  • 人生上半場多點認真,下半場才能活得輕鬆
    人們常說,40歲是人生的一條分界線。人生的上半場結束了,下半場即將拉開帷幕。比賽剛開始的時候,各種戰略戰術先試試看,反正自己有的是時間,不好用隨時可以換。沒想到,時間一晃來到了下半場,眼看著時間不多,才突然發現自己連對方的球門在哪兒都不知道。於是,出現了中年危機。社會學家做過一個調查,找了一群二十多歲的年輕人,讓他們暢想自己40歲之後的生活。
  • 大衛人生的下半場
    很多人奮鬥了大半生,有很好的成果,但是到了人生的下半場,因為舒坦了,一個不慎就再回頭己百年身。所以有的人把男人的中年階段起了個名字,就是中年危機。大衛人生的前半場,雖然有點辛苦,但是他活得十分精彩,也充滿了神同在的恩典。但是經過了與拔示巴這一段,神恕他死罪,卻難逃活罪。
  • 人生怎麼活、才會活出自己的意義與價值?(值得深思)
    而大多數普通人還是每天都在為生活生計忙碌著,但重複的無效的忙碌,對你只能是越活越累,人都想活得輕鬆,但實際有幾個人能活的輕鬆,就像現在網絡上流行的一句話,我光是為了「活著」就已經拼勁了全力!還哪來的力氣去追求什麼夢想、多麼現實與諷刺的一句話,說的不一定全對但很現實!
  • 陶虹談過氣:人生下半場,拼的是心態
    日前,陶虹在某節目裡坦言淡出後再回歸,曾經仰視自己的人可以對自己視而不見,而且「不是一個是一堆」,感受到了所謂「人情冷暖」也意識到自己成了過氣女演員。 隨後她反問自己「到底失落什麼」,從而體悟到「別人對我視而不見,沒有在看著我的生活,這不就是曾經我所渴望的嗎?!」
  • 楊叢菡——人生沒有定義,活出自己
    楊叢菡——人生沒有定義,活出自己 時間:2020-12-25 18:17:27 來源:蘇州長尾兔網 ​楊叢菡在高二時出國留學於瑞士,2018年前往澳大利亞就讀於雪梨大學。一直在國外學習的經歷使楊叢菡更加的獨立,對自己的未來,楊叢菡有更多的想法,她說「人生沒有定義,要活出自己」。
  • 為自己活,活出個我不後悔
    人生是束縛亦或自由,都是隨時間的輪轉慢慢成長變化。年少的時候,我們差不多都在為別人而活,為苦口婆心的父母活,為循循善誘的師長活,為許多觀念,許多傳統的約束力而活。年歲遞增,我們成長,我們有心事。我們戀愛,彼此太依戀,但我們可以漸漸掙脫外在的限制與束縛,開始懂得為自己活,照自己的方式做自己喜歡的事。不在乎別人的批評意見,不在乎別人的詆毀流言,只在乎那一份隨心所欲的舒坦自然。年華初春難回,我們的成長,我們的心事也塵封起來。這時的我們,已經過了大悲大喜的歲月,已經過了傷感流淚的年華,知道了成長聚散原來是這樣的自然和順理成章。
  • 《一個人的朝聖》長期扮演人生的各種角色,你可曾為自己活一次?
    人生的角色這麼多,也許我們從來都沒有想過,為什麼我們的人生一定要走這條軌道?如果換一條能否走得更好,我們或多或少的受著身邊各種各樣的人的影響,逐漸變成了眼前的樣子。然後疲於應付各種關係,感覺心累。那時才回過頭來想想,一直都是在扮演著各種角色,一直都在為別人而活,我們可曾為自己而活一次呢?
  • 「天后」鄭潔的人生下半場
    現在我們開始了人生的下半場。人生的下半場是我們一生的黃金時代,事實上,下半場可以成為我們人生的「文藝復興時期」,因為一場球賽的勝利,雖然與上半場有關係,但是不是取決於上半場,而是取決於下半場。2000年,第一次亮相ITF賽場,開啟自己的職業生涯。
  • 人生最好的活法:不是活在別人的期待中,而是敢於活出自己的光芒
    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後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 我們總是喜歡活在別人的期待中,渴望得到別人的認同,也希望別人能喜歡自己,但是這樣的過程不僅漫長而且帶著勞累,最重要的就是在這樣的過程中我們容易迷失自己,忽略自己,沒有活出自己的期待,沒有讓自己快樂起來。
  • 什麼才算是為自己而活?
    社會發展到今天,一直有一個問題縈繞著大部分的人:怎麼才能為自己而活?為什麼有那麼多的人,覺得自己的生活是在為別人而活?不是為家庭為父母,就是為妻子為兒女;很奇怪,無論怎樣錢多錢少,怎樣體面風光,就總有很多人覺得這是自己不要的生活,是迫於生計與責任,才不得不這樣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