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深圳40年:有理想的人共同成就理想的城

2020-12-14 MBA中國網

2020年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習近平總書記指出,40年來,深圳實現了由一座落後的邊陲小鎮到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化大都市的歷史性跨越。驚人轉變的背後,離不開「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幹」的作風。

這既是深圳發展的真實寫照,也是企業成長的「深圳模式」,更是一個城市的奮鬥樣本。

40年間,有數以千計的長江人選擇深圳這個創新舞臺,在這裡揮灑自己的青春和熱情,書寫著「春天的故事」,並發出領潮者的瞭望之聲。

在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員會2020年頒布的「深圳創新企業70強」榜單中,長江商學院校友企業14家,佔比20%;2020年《財富》中國500強企業中,長江校友企業上榜70家,其中20%的校友企業在深圳;而《財富》世界500強榜單中有8家深圳企業上榜,其中長江校友企業獨佔3席,佔比近四成!

鮮為人知的是,十八年前,長江商學院萌芽發端於廣東。猶記長江商學院2011深圳論壇上,時任深圳市副市長的唐傑表示,深圳有幸迎來了長江商學院,長江商學院也有幸選擇了深圳。深圳不僅有華為、中興,還有眾多正在高速成長的創新型企業,希望長江未來為深圳培養出更多更好的創新型企業家,為深圳加快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發揮作用。

確實,引領式創新,正是長江一貫秉承的獨特價值;獨具全球視野、人文底蘊與社會擔當的創新精神,正是長江希望培養的企業家範式。

站在2020年底,回望深圳四十年,我們看到以李東生、高雲峰、陳一丹、王雷、王茂林等為代表的50年代至90年代的幾代長江人,在實業創新、科技創新、社會創新、興趣創新等不同的創新維度上,走出了一條「長江一帆遠,落日五湖春」的大風流創新之路。

五十年代企業家李東生:

惟變革者新,惟創新者強,

惟變革創新者贏!

李東生,TCL集團董事長兼CEO,長江商學院CEO首期校友

李東生,1957年生人。38年間,他帶領TCL集團,從一家作坊式的地方小企業,發展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跨國公司,開創了中國企業國際化之先河。李東生常說:

惟變革者新,惟創新者強,惟變革創新者贏!」

變革、創新這四個字,凝結了李東生帶領TCL一路走來的所有心血。

1982年,華南理工大學無線電78級畢業生李東生放棄了「鐵飯碗」,回到家鄉廣東惠州,以工程師的身份進入TTK家庭電器有限公司。這是一家只有40人的企業,但那時已算是惠州跟電子沾邊的「大廠」了,這也是TCL的前身。

TCL雖然誕生於惠州,但國際化業務是從深圳啟程的。1996年TCL收購了位於蛇口的港資企業陸氏彩電工廠,開創了國內企業兼併港資企業的先河。1999年,陸氏越南工廠也併入TCL的業務版圖。自此,TCL以深圳為「橋頭堡」,開啟了全球化經營的徵程。

然而,TCL的國際化徵程並非一帆風順。最大的挑戰是2004年與法國湯姆遜、阿爾卡特等一系列蛇吞象的國際併購。這兩次國際併購讓TCL揚名全球,但這風光背後也暗藏了無數的兇險。

李東生回憶,2005、2006年的時候,差不多有大半年,他是靠安眠藥才能睡得著,「當時的代價非常大,困難挑戰非常大,差點沒有活過來。」

2006年上半年,TCL公司虧損7.38億元,在走國際化的道路上受到了嚴重的創傷。在人們的爭議中,痛定思痛之後,李東生在2006年,寫下了著名的《鷹的重生》。

李東生寫道:

刀尖向內,對自己和整個組織進行觸及靈魂的自我剖析,並且對外界公開。這種勇氣和魄力,在一般人看來很難想像。

正是這種反思和不斷變革創新的精神,幫助TCL走出泥潭,並進一步優化了國際化的路徑:一定要在技術創新方面趕上世界水平。

2017年,TCL的海外業務收入在總銷售收入中佔比超過50%,TCL完成鷹的重生。2018年,李東生獲頒國家「改革開放40年百名傑出民營企業家」榮譽稱號,得到國家表彰。

企業家能夠幾十年堅持下來,一定要能夠享受做企業的這種快樂。肯定有挑戰、有困難、有彷徨、也有痛苦。但更多的時候是每一次成功給你帶來的喜悅。」李東生說。

享受做企業的過程,讓他從不疲倦和懈怠。繼入讀長江商學院CEO首期班之後,61歲的李東生又報了一個為期四年的博士課程:

我一定要跟上形勢,所以一定要不斷的變革創新。」

「如果不是企業有一個變革創新的文化基因在推動,TCL可能很難走到今天。」他強調。

六十年代企業家高雲峰:

科技創新為本,研發人才是關鍵,

賽馬不相馬

高雲峰,大族雷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長江商學院企業家學者項目首期學員、CEO四期校友

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之際,深圳市委和市政府對40名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創新創業人物和先進模範人物進行表彰。其中,長江商學院校友高雲峰榮列其中。

大族雷射是深圳國際知名科技企業最具代表的企業之一。這家土生土長的深圳企業,經過二十餘年的發展,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工業雷射設備生產企業,科研實力雄厚,擁有近4000項國內外專利,多項核心技術國際領先。

20多年前,做過教師,也曾在電腦公司任過職的高雲峰辭去老家的工作,南下深圳。

擁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飛行器設計專業學士學位的高雲峰,有「機器迷」之稱,經常幫朋友維修進口的雷射設備。久而久之,掌握了設備原理的他嘗試自己組裝了一臺雷射機,並通過對外出售賺到第一桶金。

上世紀90年代,高雲峰創辦大族雷射。在24年時間裡,大族實業即從一個小作坊變為全球第三的雷射巨頭,年營收超過百億人民幣。大族雷射之所以發展如此順利,主要得益於其重視新科技的研發以及對研發人才的重視。

從創立第一天開始,大族雷射就形成了一個「啞鈴型」人員結構,研發人員一直佔總員工的1/3,經過多年的積累沉澱,目前公司擁有一支涵蓋雷射光源、自動化系統集成、直線電機、視覺識別、計算機軟體和機械控制等多方面複合研發隊伍約4500人,擁有近4000項國內外專利,多項核心技術處於國際領先水平。

作為一名覆蓋產學研多領域的專家型創業企業家,高雲峰對於高科技創新有很深刻的理解:

高科技創新就是要進入無人區,這個無人區是前無古人的,而且是不成熟的。如果它已經成熟了,你再投巨資複製它,這不是高科技。買現成設備做訂單加工,這種成熟科技的抗風險能力非常弱,而且可替代性強,可以在中國生產,也可以在越南生產,非常容易替代。」

企業該如何高科技創新呢?高雲峰認為:技術研發很重要,人才很關鍵,要「賽馬不相馬」。

在高雲峰看來,競爭是人才唯一的評判標準,沒有競爭就沒有人才。

也許,正是這種狼性和狠勁,才成就了今天的大族雷射。而大族雷射,又不過是深圳四十年間成就的四百餘家上市公司的縮影。

七十年代企業家陳一丹:

社會創新,擇善而從,

取法乎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陳一丹,騰訊公司主要創始人之一,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發起人兼榮譽理事長,武漢學院創辦人,「一丹獎」創辦人,長江商學院企業家學者項目校友

辦企業、做公益、投身教育,是陳一丹前半生歷經的三個階段。循此苦旅,每一步,他都走出了不一樣的向善使命。

作為騰訊的主要創始人之一,陳一丹回首騰訊創辦之初:

但即便如此,他們也常捫心自問:「騰訊價值何在?」

隨著騰訊的一步步發展,它的定位、責任和使命也越來越清晰:偉大的企業不應止步於商業上的成功。且商業上越是成功,則越應該對所在社會的影響力更大、反哺力道更強,承擔更大的責任。

2006年,在陳一丹的組織策劃下,騰訊投入超過2000萬元人民幣啟動了「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推動了網際網路平臺與公益慈善事業的深度融合,由此開啟了中國公益慈善的網際網路時代。而陳一丹也被譽為「網際網路公益第一人」、「中國網際網路公益教父」。

談及騰訊公益基金會的初心,陳一丹說:

世界的改變,不是少數人做了很多,而是每個人做了一點點。」

幾乎與創辦基金會同一時間,陳一丹首期投資20億元又在武漢做了一塊高等教育的試驗田——武漢學院。他認為:

「社會進步,歸根結底靠教育。」陳一丹強調。

2016年,陳一丹又宣布捐贈25億港元設立全球最具規模的教育獎項「一丹獎」,表彰全球範圍內對拉平教育鴻溝、貫徹普遍受教權做出突出貢獻的個人。

在長江商學院2017畢業暨開學典禮上,陳一丹深情說道:

做有價值的事,並樂在其中,與我而言,正是生命的本真、幸福的源泉。」

2019年,歷經近7年的研習,陳一丹成為長江商學院企業家學者項目的首期畢業生並獲得博士學位。他說:

八十、九十年代企業家王雷&王茂林:

科技向善,為興趣擔當而創新

王雷,深圳正浩創新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長江商學院智造創業MBA二期班學員;王茂林,斯坦德機器人(深圳)有限公司合伙人,長江商學院智造創業MBA首期班學員

作為全國最年輕的城市,深圳常住人口平均年齡僅32.5歲,各地年輕人選擇來此奮鬥、紮根,個人命運與城市發展交相輝映。

而深圳顯然又是創客和硬體創業的天堂:這裡不僅有完善的電子產業鏈,低廉的人力和設備成本,而且幾乎所有資源都集中在方圓幾十公裡的區域。

本科全獎畢業於香港理工大學,博士畢業於香港大學,曾是大疆創始成員之一的王雷,便選擇在深圳創立了自己的公司——正浩創新科技有限公司(品牌名:EcoFlow)。截止2020年初,EcoFlow推出的移動儲能系列產品在日本Makuake創造了歷史最高眾籌記錄,金額超過2.8億日元。

出生於93年的王茂林是斯坦德機器人有限公司合伙人,「我一直留在深圳,是因為這裡有非常公開、透明、公平的環境。」

在王茂林看來,年輕人更想要一個有競爭性的舞臺,靠技術競爭,「深圳具有這樣的氛圍、規則和人才。」

如今,斯坦德機器人已成功申請了數十項專利等智慧財產權。華為、中興、富士康等企業的工業物流領域已裝配他們的機器人產品。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新興一代智造創業的佼佼者,王雷和王茂林都是長江商學院智造創業MBA項目(METI)的學員。

為中國經濟的轉型升級,培養新一代真正具有創新能力的企業家和創業者,也更想帶著學者的人文關懷來推進科技創新、科技進步,最終能為人類帶來普遍的福祉。」

長江商學院智造創業MBA項目(METI)項目發起人甘潔教授如是表示。

我們欣喜地看到,作為初創企業,METI學員在2020年初武漢疫情最艱難的時期,也承擔起了企業家應有的擔當。

2020年2月初,武漢前線方艙醫院告急:因接診病人數量激增、收治力度持續擴張,各類醫療設備、IT設備、取暖設備等都急需電源供應。王雷二話不說,在僅僅不到48小時的時間,價值近140萬的1004臺移動儲能設備就裝車運往了武漢。這是王雷搜羅整個公司上下,全部的庫存。

這些設備像是雪中送炭,確保方艙醫院的救治工作供電和醫護人員、患者生活供電順利、安全地進行。

王雷在朋友圈中寫道:「我對世界充滿深沉的敬畏和好奇。願早日康復,願疫情早日結束。」

科技向善是王雷創業的初心,他說:

科技能夠讓不可能逐漸變成可能,讓需要幫助的人一點點看到希望。我願意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做好點滴,這微小的可能雖然對整個社會的提升是微觀的,但無數個科創企業的點滴積累起來,我們國家的人民生活也就一點點變得更美好了。」

他強調:

從50後李東生們、60後高雲峰們,再到70後陳一丹們,以至現在的80後、90後新生代創業者們,40年風起雲湧的深圳歷程,也是幾代人篳路藍縷的成長軌跡。

一批批建設者用世人矚目的「深圳速度」和「深圳模式」,創造出了「深圳奇蹟」,將一個小漁村變成了一座充滿魅力、動力、活力、創新力的國際化創新型城市。

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在深圳這片極具開拓創新精神和前沿商業實踐的沃土上,長江商學院依託世界級全職教授團隊和全球資源整合平臺的優勢,不斷原創著一系列紮根本土實踐的中國管理智慧;不斷探索著諸如粵港澳大灣區EMBA、智造創業MBA等助力國家大勢發展的課程項目;不斷搭建著長江青投論壇、全球科技創新者大會等極具前瞻性的全球創新平臺,培育著一代又一代極具創新精神與創新能力的企業家。

面向未來,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國家重大發展戰略,深圳是大灣區建設的重要引擎。長江商學院將一以貫之地以產學研深度融合的創新優勢,為粵港澳大灣區的一體建設,為將深圳打造成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全球科技創新中心培育英才,為推動中國的崛起與民族復興貢獻長江方案和智慧。

相關焦點

  • 寧波衝進中國「理想之城榜」前十 這些維度很亮眼
    什麼樣的城市,才是人們心中的理想之城?近日,南方周末城市(區域)研究中心發布了第一期《理想之城榜》,他們嘗試將「幸福生活」量化,運用指標模型描繪城市的「幸福感」,呈現人們心中的理想之城。榜單認為,滿足人們幸福生活的需求,是衡量城市「理想值」更重要的砝碼。
  • 58同城、安居客2020年深圳Q1理想安居指數:龍崗區和寶安區購房需求...
    近日,58同城、安居客發布了《2020年深圳一季度理想安居指數報告》,報告通過深圳政策、市場表現、用戶行為及偏好等多維度,給購房者帶來最前沿、詳實的樓市發展情況。
  • 人文學府未來城 教育理想美好兌現
    真正實現將菁英教育「搬到」家門口讓生活與名校更近一步以高起點涵養人生境界 撫育才俊人傑,成就精彩人生(示意圖)唐山二中教育集團 三所名校 全優教育唐山二中是唐山市重點中學,辦學理念先進,師資力量雄厚,教育教學整體水平處於全市前列,形成了具有較強影響力的「唐山二中」教育品牌和教育集團,目前唐山二中教育集團旗下有唐山市第二中學、唐山二中實驗學校(原唐山智仁高級中學)與遷西縣第一中學。
  • 致敬40年!「逐夢·先行——慶祝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文藝晚會...
    晚會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通過紀實短片與舞臺表演相結合的創新藝術語彙,充分展示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取得的輝煌成就。方正大氣、真摯自然、新穎獨到的晚會呈現令人耳目一新,贏得滿堂喝彩。
  • 天貓又出雙11新玩法,天貓理想之城狂歡盛典打卡走起
    NO,11月2日天貓理想之城在11城11街的超火爆線下活動告訴我們,雙11還可以這麼玩。11月1日-11日,天貓聯動城市共同構建「天貓理想之城」,以11個城市、11條美食街迥異且各具特色的文化為靈感點,攜手超級IP、10大行業、11位城市許願官、百大品牌,以創新技術與創新行業趨勢全景體驗,觸達核心一線及新一線城市用戶的理想生活新體驗,開啟城市狂歡。
  • 【地評線】南方網評:消除貧困是人類共同理想
    中國的減貧成就不但意味著人民福祉的重大改善,標誌著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裡程碑,也加快了全球減貧進程,增強了全世界消除絕對貧困、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的信心。   「消除貧困是人類共同理想。」12月14日,人類減貧經驗國際論壇在北京開幕。
  • 40名人才,40句祝福,深圳人才同賀特區40歲生快!
    今天是深圳經濟特區40周歲生日。40年城市蝶變,創造世界奇蹟;40年創新不息,書寫壯麗史詩;40年人才驅動,厚植髮展沃土。今天,「人才深圳」特別邀請了各年齡段在深工作的40位人才為深圳送上祝福寄語,衷心祝福特區生日快樂!共同致敬特區成立40周年!
  • 深圳建築設計40年
    來源:經濟日報↑深圳最高的建築:平安金融中心,2016年建築設計:KPF深圳事務所(攝影:Tim Griffith)深圳是人類建城歷史上的一個特例,這座只有40歲的城市仿佛在一夜之間由人「造」成,與歷史悠久的北上廣被共同划進一線城市。
  • 深圳40年,感謝40「人」
    引語 特區40年,深圳璀璨絢麗,一片流水溢彩。 儘管逆全球化讓人擔憂,但擋不住這座城市的青春蓬勃。 在這狂飆突進的特區40年中,滄海桑田,山河變幻。
  • 【每日一習話】秉持共同理想 堅持共同奮鬥
    習近平:中國共產黨同各民主黨派秉持共同理想、堅持共同奮鬥,匯聚成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磅礴合力。  這句話出自習近平總書記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的民進、農工黨、九三學社委員並參加聯組會時的講話。
  • 「城」就中國②|闖蕩深圳的香港人何耀威:我與這座城市共同成長
    新民晚報「上海時刻」出品【新民晚報·新民網】在新中國的國家建設和工業化進程中,不同時期湧現了不同的「城」,這些城代表了一個領域、一個行業的崛起和輝煌。進入新時代,新湧現的「科技城」「創新城」「未來城」等展現了經濟社會新的發展面貌,代表了國家未來的發展方向。
  • 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初心的本質要求
    早在2013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指明衡量一名共產黨員、一名領導幹部是否具有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的客觀標準時,就把「能否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作為四條標準的第一條。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就要牢記我們黨從成立起就把為共產主義、社會主義而奮鬥確定為自己的綱領,堅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不斷把為崇高理想奮鬥的偉大實踐推向前進。」隨後又強調指出:「共產黨人堅持的初心,就是對共產主義理想的堅定信仰,就是對黨和人民事業的永遠忠誠。」這些重要論述,都堅持了理想信念與共產黨人初心的一致性。
  • 40萬以內,嵐圖要拳打理想腳踢蔚來?_易車網
    12月18日,嵐圖首款產品FREE在深圳首次亮相。新車定位中大型智能電動SUV,擁有4種智能座艙模式,全系標配高級智能駕駛輔助系統,可實現20項智能駕駛輔助功能。官方宣布新車售價將在40萬以內,並正式開啟預定。
  • 為美好而來,永定河孔雀成就居住者對生活的理想
    孔雀城悅未來無聲的厚禮,是不經意間的又一個溫暖,也讓空氣裡氤氳著37℃的關懷。滿足一個"家"的需求,不僅僅是一座房子,還包括用心付出,築造更溫馨的家,成就居住者對生活的理想。
  • 深圳特區40年 企業大數據見證深圳科技創新成就
    原標題:深圳特區40年,企業大數據見證深圳科技創新成就   8月26日,是深圳特區成立40周年的日子。
  • 大江大河2路司長和宋運輝談成年人理想:我們有著共同的理想
    這個路司長真的不簡單,和宋運輝一樣,也是有志青年,徹徹底底的一個「不拼爹、不靠背景」的勵志青年,他和宋運輝有著共同的理想,那是把我們的化工事業搞上去,趕上甚至超過發達國家!「成年人談理想有點矯情」,路司長如是說。我認為,理想就是人生導航。孩童是這樣,那麼成年人同樣也是這樣的。沒有這個「人生導航」,人生毫無目的、也毫無意義的。
  • 中建鈺和城營銷中心已開放,主城之上煥新都薈理想生活
    什麼樣的城市配套與建築,能成就都市菁英的理想生活?主城之上,中建·鈺和城給出了答案。10月1日,中建·鈺和城營銷中心盛大開放,一場國慶長假的鮮潮生活節,煥新主城日常,啟幕鮮潮未來。  中建信和戰略作品,為煥新主城而來  主城繁華與時代同步,但生活模式卻無法及時更新。
  • 嵐圖的「武德」:和理想「稱兄道弟」
    很巧,12月18日,在理想ONE完成3萬輛交付的時候,突然發現身邊多了一個「同一戰壕的兄弟」。同日,東風汽車旗下高端新能源品牌嵐圖汽車的首款車型——嵐圖FREE在深圳正式發布,並同步開啟預訂。在最「理想」的賽道,共同實現電動「藍圖」。理想汽車掌舵人李想的回應,也頗為耐人尋味,他說:「在一個領域有認真用心的新選手進入,絕對是好事情,可以快速增加這個領域的關注度和消費者的信心。」李想還爆了個小料,稱理想和藍圖私下長期一直在交流。
  • 理想信念是精神力量的源泉
    對共產黨人來說,就在崇高的理想信念。而在這些偉大精神當中,一以貫之的就是堅定的理想信念。它是共產黨人的精神高地,是共產黨人為之奮鬥的崇高目標。正是這一理想信念,鼓舞著一代代共產黨人不屈不撓、奮力前行。黨的遠大理想是實現共產主義。嘉興南湖紅船,見證了共產主義理想的揚帆啟航。
  • 「每日一習話」秉持共同理想 堅持共同奮鬥
    習近平:中國共產黨同各民主黨派秉持共同理想、堅持共同奮鬥,匯聚成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磅礴合力。這句話出自習近平總書記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的民進、農工黨、九三學社委員並參加聯組會時的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