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因績效工資被無故剋扣提出辭職 公司被判支付補償金

2020-12-23 澎湃新聞

《勞動合同法》第38條規定,用人單位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酈明道(化名)因公司連續兩個月扣除其績效考核工資且不說明理由,他主動向公司郵寄送達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要求在解除雙方之間勞動關係的同時,由公司向其支付離職經濟補償金30餘萬元。

隨後,因到新單位入職需要,酈明道要求公司向其出具離職證明。公司在向其出具該證明時,註明其系主動離職。由此,在後來的勞動爭議訴訟中,公司以其系主動離職為由拒絕支付經濟補償金。

「一般來說,員工主動離職時用人單位可以不支付經濟補償。而我的情況是公司無故剋扣工資所致,雖系主動離職但在性質上是被迫的,公司不得錯誤理解主動離職概念,拒絕向我給付經濟補償。」酈明道說,12月18日,二審法院終審判決支持了他的這一訴訟請求。

績效工資無故被扣

員工提出解除合同

酈明道今年38歲。從2007年5月16日入職算起,到2019年5月22日提出離職,他整整在公司工作了13年。

「作為一名老員工,離開熟悉的工作環境與同事,我心裡有點不舍,但又不得不離去。」酈明道說,在職期間,他曾與公司籤訂過多份勞動合同。最後一份勞動合同是2017年10月18日籤訂的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該合同約定其工作崗位是高級經理。

酈明道的月工資標準為稅前26000元,其中包括績效工資7800元。一般情況下,公司在每月5日發放上月工資。在每季度結束後,公司會對其工作完成情況進行績效考核。然後,根據每季度考核結果確定下一季度績效工資發放數額。

酈明道說,去年5月,他發現公司未足額支付其2019年4-5月期間的績效工資。他的工資條顯示:2019年4月至5月期間,每月工資構成中均標註「獎扣績效-3900」。經核算,公司少發了他這兩個月份的績效工資,合計7800元。

對此,公司的解釋是酈明道未按績效考核指標完成第一季度工作。

為證明其主張,公司提交員工手冊、績效考核表等予以證明。其中,員工手冊第5條顯示:考核結果為待改進C的,績效工資發放比例為50%,在下一考核周期內兌現。績效考核表上載明了酈明道的第一季度計劃完成結果、實際完成結果自述,但沒有考核結果,落款處也沒有酈明道籤字。

酈明道認可上述證據的真實性。可是,公司不能提交相應證據,證明其曾向酈明道告知第一季度考核結果。由此,酈明道認為公司屬無故剋扣工資並提出離職,要求公司向其支付離職經濟補償金。

以主動辭職為藉口

公司拒付經濟補償

酈明道說,因為公司拒不說明剋扣工資原因,他於2019年5月22日通過電子郵件和郵寄快遞方式向公司送達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該通知的主要內容是:「本人酈明道自2007年7月16日入職公司,並擔任經理一職。現因公司於2019年3月未經本人同意,擅自將本人更換至金融事業部工作,還擅自將本人績效工資扣除。由於公司不能給出扣除工資的合適理由,本人即日起與公司解除勞動關係。」

此後,酈明道申請勞動爭議仲裁。

仲裁庭審時,公司認可收到上述電子郵件,且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內容與酈明道提交的一致。但是,公司主張雙方解除勞動合同系酈明道因個人原因引起,是他主動提出離職的。

為此,公司提交離職證明存根,證明酈明道離職原因為個人原因。該證明下方載有「確認已領取離職證明」「離職員工籤字」等字樣。其中,「離職員工籤字」處有酈明道籤字。

仲裁機構審理後,裁決確認雙方於2007年7月16日至2019年5月22日期間存在勞動關係,公司應當支付酈明道2019年3月26日至2019年5月22日期間績效工資7800元、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304812元。

公司認可仲裁第一項結果,不服其他仲裁裁決結果,並於法定期限內向一審法院提起訴訟。

公司訴稱,酈明道的績效工資為浮動工資,由公司根據其績效考核結果進行發放。事實上,公司已經按照酈明道的績效考核結果足額支付工資。因此,無需再行發放。

公司認為,從酈明道籤署的離職證明存根可以看出,其系因個人原因離職,按照相關法律規定,公司不同意向其支付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

酈明道辯稱,其同意仲裁裁決結果,不同意公司的訴求,而且公司確存在無故扣除績效工資的情形。

酈明道說,雙方勞動關係於2019年5月22日解除後,其要求開具離職證明,公司拖著不開具,進而導致他無法入職新公司。無奈,他才在離職證明存根上簽了字。

不能說明扣薪原因

公司被判支付補償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6條規定,在勞動爭議糾紛案件中,因用人單位作出開除、除名、辭退、解除勞動合同、減少勞動報酬、計算勞動者工作年限等決定而發生勞動爭議的,由用人單位負舉證責任。

根據上述規定,公司主張酈明道未按績效考核指標完成第一季度工作方扣減2019年4月至5月期間績效工資,其理應就扣減理由及依據承擔舉證責任。而公司提交的績效考核表雖載有計劃完成結果、實際完成結果自述,但沒有考核結果,落款處沒有酈明道籤字,在公司未能就酈明道第一季度考核結果合格與否提交相應證據,亦未就其已將考核結果告知酈明道提交證據予以證明的情況下,一審法院認為公司扣減酈明道績效工資的依據不足,應當向其支付相應期間的績效工資7800元。

公司主張酈明道系因個人原因離職,並提交離職證明存根予以佐證,但眾所周知,離職證明系用人單位向勞動者出具的用於證明雙方勞動關係已解除的證明文件,並非勞動者向用人單位所表達解除勞動關係之意思表示的通知。加之,離職證明存根中在「離職員工籤字」上方已載明「確認已領取離職證明」字樣,由此可見,酈明道在離職證明中簽字,僅可證明其已籤領離職證明,不足以證明其系因個人原因離職。

如前所述,公司的扣減酈明道績效工資依據不足,確屬未及時足額支付工資情形,酈明道以此為由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符合法律規定。現公司認可收到酈明道解除勞動關係通知書,一審法院認定酈明道系因公司未足額支付工資提出離職。根據《勞動合同法》第38條、第46條、第47條規定,公司應當向酈明道支付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經核算,仲裁裁決的經濟補償金未高於法定標準,對該項仲裁裁決結果一審法院予以確認。

綜上所述,一審法院作出了與裁決內容一致的判決。

公司不服一審判決,訴請二審法院予以撤銷。公司的理由有三:

一是雙方一直在執行公司制度,由公司對酈明道績效考核並根據結果發放績效工資。因雙方對制度實施均無異議,以往也沒有酈明道籤字確認,所以,不能因為此次沒有籤字確認就否認此次績效結果,否認公司慣常做法。酈明道作為工作較長時間的員工對公司制度實施是知情的。

二是績效工資屬浮動工資,公司考核並發放該部分工資是內部對接與溝通行為,無需向員工公示。酈明道未完成業績目標,不予發放績效工資合法合理。

三是酈明道系個人原因離職,公司不應支付經濟補償金。

二審法院認為,雙方當事人爭議的主要焦點是公司扣減酈明道績效工資是否有合理依據。本案中,公司提交的績效考核表雖記錄了計劃完成結果、實際完成結果自述,但沒有考核結果的表述,且並無酈明道本人籤字,一、二審審理期間,酈明道均不認可公司扣減績效工資做法,鑑於公司並未提交充分證據證明酈明道第一季度考核結果是否合格,亦未提交證據證明其已將考核結果告知酈明道,一審法院據此認定公司無故扣減酈明道績效工資並無不當。

因公司未足額發放酈明道績效工資,酈明道提出解除合同,公司應按照法律規定支付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一審法院對勞動合同解除後的處理亦無不當。公司關於其並未欠付酈明道績效工資,離職系酈明道個人原因,其不應據此支付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的上訴理由缺乏事實及法律依據,二審法院均不予採納。

鑑於一審法院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及處理結果正確,二審法院判決駁回公司上訴,維持原判。

□本報記者 趙新政

相關焦點

  • 員工因績效工資被無故剋扣提出辭職 公司被判支付離職經濟補償金
    公司在向其出具該證明時,註明其系主動離職。由此,在後來的勞動爭議訴訟中,公司以其系主動離職為由拒絕支付經濟補償金。「一般來說,員工主動離職時用人單位可以不支付經濟補償。而我的情況是公司無故剋扣工資所致,雖系主動離職但在性質上是被迫的,公司不得錯誤理解主動離職概念,拒絕向我給付經濟補償。」酈明道說,12月18日,二審法院終審判決支持了他的這一訴訟請求。
  • 深圳勞務派遣工遭公司無故剋扣工資,怎麼處理?
    導讀:《勞動法》當中明確規定,「工資應該以貨幣的形式按照月度支付給公司的勞動者,不能剋扣或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那麼如果我們遇到了公司剋扣工員工的工資,我們員工應該怎麼來進行處理呢?該公司於2015年05月01日再次與王先生籤訂固定期限書面勞動合同,合同期限至2020年04月30日止。2019年10月14日,王先生向該公司提出補繳社保申請,另以各被申請人存在「無故剋扣、未及時足額支付本人勞動報酬」、「未依法繳納社會保險」為由,於2019年11月25日向各被申請人法定住所郵寄了《被迫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
  • 主動辭職的員工,用一個「笨」方法,成功拿到了應得的補償金
    「公司這種做法完全不符合規定,所以我就去告了他們,拿到了應得的補償金。」很多人都認為,只要員工主動選擇辭職,那麼公司就不需要給他任何經濟賠償了,可是事實是這樣嗎?根據勞動法的規定,只要你屬於以下兩種情況,哪怕你主動辭職,都能獲得經濟賠償。一、公司存在惡意剋扣、拖欠工資的行為身處職場,不少人都曾經遇到過那種不及時發工資,或者說隨意剋扣員工工資的公司。
  • 公司拖延支付工資或剋扣工資,你該如何維權?
    一位網友諮詢,公司一直拖工資,15號發工資,拖到20號,又拖!怎麼辦?其實,在現實生活中,員工辛辛苦苦地為公司工作,公司不是找這樣的理由拖延支付工資,就是找那樣的理由剋扣工資,理由千奇百怪、五花八門。作為員工的你除了憤怒,失望。
  • 公司能剋扣員工的工資嗎?
    【提出問題】有的公司對員工的管理很隨意,隨意下個文件或者者沒有文件,就對員工進行罰款或者扣除工資,影響不好。公司對員工的工資能不能隨意扣除,怎麼扣除才合法,是員工和公司都關心的問題。下面筆者結合一個判例說明一下這個問題。僅是筆者個人意見,不足之處,請提出意見。
  • 公司扣員工工資合法,只要符合這些條件!
    工資是大家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一般企業都有薪酬績效制度,員工每月工作突出有獎金,目標不達標也要扣工資。勞動法有明確規定:「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
  • 勞動法規定,單位辭退這4種類型的員工,無需支付經濟補償金!
    昨天跟一位同事在聊天,當聊到如果公司拖欠工資,員工可以依據《勞動合同法》第38條規定主動提出辭職,並且要求公司支付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金,隨後同事的要求下,我又說了幾種主動辭職還能拿經濟補償金的情況,聽的他嘖嘖稱奇。
  • 公司推遲工資發放時間七天,被判支付經濟補償金兩萬多
    引言: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工資發放的時間後,不應隨意拖延,否則員工有權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並要求支付經濟補償金。(三)員工被迫解除勞動關係2015年11月10日,李某向皮具公司發出《解除勞動關係通知書》,載明:1.茲因公司長期拖延發放員工工資,損害到勞動者的利益。
  • 為什麼很多公司都不直接開除員工,而是讓員工主動提出離職?
    就目前大部分的公司操作上來說,即使是因為員工工作表現不好、公司架構調整等原因需要勸退員工時,大部分公司都不會選擇以公司的名義直接勸退、辭退、開除員工,而是和員工溝通一致,讓員工寫辭職申請,處理為員工主動提出辭職。公司之所以會這麼做,原因如下:一、直接勸退、辭退、開除,處理起來比較麻煩。
  • 職工提出辭職 用人單位批准,能否主張經濟補償金
    於是,陶先生找到公司人力資源部,提出自己因業績不理想,準備解除勞動合同,人力資源部經理告訴陶,公司也正準備撤銷其所在部門,表示支持陶先生尋找更合適的工作機會。最後陶先生下定決心辭職,並遞交了辭職申請書,公司很快予以批准,雙方解除了勞動合同。
  • 自願辭職或被迫辭職,古蘇法協助11名工人返還經濟補償金
    法小援公司與員工協商一致解除勞動關係的是否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什麼情況下公司需要支付經濟賠償金?如果公司讓員工自己提出離職,是不是就可以合理躲避應該承擔的責任?面對所謂自願離職的「證據」,勞動者應該如何維權?且看下面這起姑蘇區法律援助中心辦理的援助案件。
  • 公司強制員工休息,逼迫員工辭職,從而不支付賠償金,如何應對?
    ,從而達到不支付補償金的目的!由於公司經常剋扣高溫津貼,崗位獎金,未足額及時支付勞動報酬,林建興為維護合法權利,申請仲裁!在仲裁時,公司也向林建興發了終止勞動關係的通知書,仲裁支持了林某關於經濟補償金的請求!
  • 用人單位惡意剋扣工資?聰明的員工這樣做,能拿到加倍賠償金
    哪些情形下,勞動者申請勞動仲裁,可以要求單位支付加倍賠償金?木xx·日傑甫(維吾爾族,以下簡稱小木)是某棗業公司員工,2015年12月至2016年5月,公司未向員工發放工資。小木等30名員工向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要求公司支付拖欠的工資以及支付加倍賠償金。
  • 油耗太多要扣司機工資?13位司機狀告公司剋扣工資勝訴
    此外,陳師傅入職以來每天工作時間達16小時,除了春節三天假期外,陳師傅處於全年無休的工作狀態,物流公司從未支付其在法定節假日加班工資及未休年休假期間工資。雖然陳師傅、蘇師傅等13位司機遭遇用人單位如此惡意剋扣工資、虧欠工資,但因為這些司機來自不同地區,且他們自身經濟又十分拮据,沒有能力支付法律服務費用。所以,這13位司機遇到這種情況不知如何維權,其中有幾位司機表示要信訪。
  • 你能否以加班時間過長提出辭職,並要求經濟補償金?
    最近某知名公司員工加班後猝死的新聞點燃了整個網際網路。同時也引發了諸多網友對用人單位任意延長勞動者工作時間的大討論。那麼作為勞動者,如果發現用人單位延長勞動時間的行為已經超過了法定限度,勞動者能否提出辭職,如果提出辭職的話,勞動者是否有權要求用人單位支付經濟補償金呢?
  • 公司辭退員工需要支付多少補償?附不同情形下的詳細補償標準
    法律規定公司向員工支付經濟補償的初衷是公司原因導致員工失業,給予員工一定經濟補償度過失業難關。如果是員工主動提出離職,公司就沒義務向員工支付經濟補償了。但員工因為公司存在以下情形主動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除外,這些情形下員工屬於被迫解除勞動合同,公司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
  • 聽律法律解讀:離職後公司無緣無故剋扣工資!
    導讀:有粉絲在聽律小程序上諮詢離職後,公司扣我的工資,沒有犯錯,這種情況怎麼處理?(三)如果單位存在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你勞動,或者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你人身安全,你可以立即離開單位,還可以向單位主張經濟補償金。
  • 公司拖欠工資我們該怎麼討回?
    在當今社會,拖欠工資的現象已經層出不窮,由於公司拖欠工資,有些勞動者同時在犯愁自己辛辛苦苦賺來的工資豈不是要打水漂?針對這個問題我來給大家解答此問題。 現在為你詳細介紹一下什麼是拖欠工資,公司到底多久不發工資才構成拖欠工資?又該如何去追討屬於自己的工資?
  • 剋扣加班工資,仲裁調解化糾紛
    基本案情:吳女士自2017年12月22日入職深圳某培訓中心,擔任儲備校長一職,工資結構為:基本工資+績效獎金+話費補貼50元,績效獎金包括固定的月度獎金、季度績效獎金、半年度績效獎金及年度績效獎金。其中2018年8月至9月有稅前補款2975元,2018年10月份以前(含10月份)月度績效獎金固定為2800元/月,2018年11月開始公司無故將每月績效獎金降為1900元/月,2019年4月開始月度績效獎金增為2000元/月。吳女士在該培訓中心工作期間,該培訓中心經常安排吳女士加班,但該培訓中心未足額支付吳女士加班工資。
  • 用人單位無故剋扣工資可以申請被迫解除勞動合同嗎
    導讀:雖然《勞動合同法》有規定,用人單位不能無故拖欠或剋扣勞動者的工資,然而如今還是有很多公司存在這種違法的現象。最近我們也接到了很多用戶的諮詢,表示自己的公司存在著無故剋扣工資的跡象,但卻不知道該如何處理,今天我們將通過一則案例,來和各位分析一下,當碰到用人單位無故拖欠或剋扣工資的時候,該如何通過正確的方式維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