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5時許,在上海徐匯區一遊泳學校的羽毛球場地上,一名年近60的愛好者在打球中突感不適,躺下休息,後叫120送入附近醫院搶救,終因搶救無效去世。(圖文無關)
據反映人介紹:這名華姓男子當時在一個羽毛球打球群裡,沒想到的是:平時給人的印象是身體不錯、偶爾還能參加跑步,跑上個10公裡左右。
事發時,他打球後突感不適、便躺在羽毛球場邊上,一開始時神智還比較清晰,其他人見狀趕緊叫來場館的人員對其進行施救,測量脈搏發現起心跳微弱,隨即撥打120急救電話,但並不清楚其過往病史,隨後,該男子被送往中山醫院搶救,但不幸的是,該男子打羽毛球的地方雖然距離中山醫院很近,但最終無力回天、宣告死亡。
記者採訪了中山醫院心內科醫生王翔飛,王醫生介紹:如今,隨著生活條件改善、運動已經成為許多人強身健體的一種方式,也是對健康追求的一種需求。
「好比冬天每天的氣候罷,你沒法把今天的溫度加在昨天的上面,好等明天積成個和暖的春日」——錢鍾書《圍城》。運動亦如此般,對健康而言也是一種需求,衰退中的身體素質如果沒有足夠強度的運動來激活,必將進行性衰退,王醫生說: 運動鍛鍊是把雙刃劍,對於不大活動的人群,鼓勵運動鍛鍊;但是,對於頻繁運動的人群,需要警惕運動過量。
王醫生說:從表象上來看:該男子表徵上看上去像心梗。心梗隨著年齡的增長發病率會隨之增長,心梗的病發因素主要跟三高有關「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壓」,再加上吸菸,這些是導致心梗的最危險的因素。當然,還有「高齡」,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年齡大了之後運動能力下降,心梗的風險就會增大。
這兩年因為打球猝死的事情實在太多了。比如去年3月幾名協和醫生正在東單羽毛球館打球,發現隔壁籃球場一中年男性突然倒地。幾位醫生跑過去,發現是心跳驟停,隨即呼叫120,同時立即開始心肺復甦。球館裡正好配備了自動除顫儀(AED),先後除顫四次,復甦總計十餘分鐘,終於轉為自主心律,120迅速將病人就近轉到同仁醫院急診,半個多小時後病人已經甦醒並能夠講話了。
藍姐想說這位被救治成功的大哥是足夠幸運
這是前兩年魔都一球友在打球過程中突然倒地,後送醫院搶救無效過世,年僅四十幾歲,令人扼腕嘆息。
這是位於閔行區莘松路1398號名叫羽空間場館舉行的一場再平常不過的俱樂部活動,晚八點左右,這位球友打球中突然倒地,昏迷不醒,動圖顯示經過緊急處理後有間歇性的甦醒,送醫院搶救後於晚8點48分醫治無效去世。球友年僅40出頭,有高血壓史,關鍵是打球前有喝酒,這是導致最終撒手人寰最主要的原因。藍姐曾經推送過一期文章☞羽毛球運動三大剋星,酒排在第一位 如果有加以重視,也不至於對自己不負責任。
無獨有偶,就在去年11月6日, 同樣是上海的一家俱樂部在正常組織活動過程中,一名45歲左右有心臟病史的男性球友突然暈倒,心臟驟停,120到現場搶救無效撒手人寰。!
以下內容,藍姐真的推薦你認真學習,
關鍵時刻可能會救命
其實猝死的都是有潛在危險的不健康人,喝酒、運動、情緒激動等只是導火索,讓平時潛在的炸彈爆炸而已。所以並不是運動導致心臟病,而是運動導致發作。
還有醫生建議,像籃球、足球、長跑等運動,有先天性心臟病和風溼性心臟病患者、高血壓和腦血管疾病患者、心肌炎和感冒患者、有冠心病家族史與嚴重心律失常者、血糖不穩定的糖尿病患者儘量不要參加。
運動猝死10分鐘內 是黃金搶救時間
10分鐘黃金搶救時間
醫生說,運動性猝死發生的10分鐘內,如果沒有得到及時救治,患者死亡的機率將大大增加。
搶救運動猝死的方法
將意識喪失者平臥在地,採取正確的胸外按壓和人工呼吸,直到專業醫護人員趕到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