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公務員考試筆試內容包括:行政職業能力測試以及申論,對於申論而言,主要是以4道題為主,3道客觀題,1道大作文,掌握的內容在於平時的積累,比如申論熱點、申論範文,接下來甘肅中公教育將會為大家持續更新申論技巧,望大家及時查看並積累,下面是2021年甘肅申論技巧:申論評論型綜合分析題的作答技巧。
2021省考備考已到重要的階段,今天中公教育跟大家一起來看一下申論題型中的綜合分析題,這個題型的考察頻率雖然不高,但是依然需要考生掌握答題技巧,今天中公教育結合一個具體的題目,並從理論方面,幫助同學們對綜合分析題有更進一步的了解,掌握綜合分析題型的作答方法。
一、審題:找到答題重點
例如:新技術的使用能否突破社會結構的屏障,是很多人關心的問題。根據給定資料2,談談你的看法。
要求:(1)觀點明確,有理有據;(2)論述全面,語言簡明;(3)不超過250字。
此題中的問法是「談談看法」,分析對象是「新技術的使用能否突破社會結構的屏障」。這就是典型的評論型綜合分析。再比如:給定資料「中J市城市管理執法支隊所開展的春聯春貼專項整治活動,遭到網民質疑和民間輿論的抵制」請你對這一事件做出評析。第一題的分析對象是「管理執法支隊所開展的春聯春貼專項整治活動」,問法是「評析」。此題也是評論型綜合分析。總的來講,談對分析對象(現象、做法、觀點等)的看法、評價、評析、觀點都可以歸為評論型的綜合分析。
二、找點:根據材料給定的範圍尋找要點
根據材料範圍,明確分析的對象。梳理材料與分析對象有關的所有要點(一般涉及表現、原因、意義、危害、對策、案例等),綜合利用閱讀方法,找全找準要點。在尋找的要點上歸納合併,形成作答要點。
根據上文的題幹,這則的材料主要講了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段至第三段:介紹文章背景新技術
第四段:引入馬太效應,並加以解釋是遇強者越強,遇弱者越弱。
第五段:表達了作者的觀點,新技術在某種程度上可以填平普通人和掌控者之間的某種鴻溝,新技術能否穿透社會結構的屏障,還要在未來的研究中繼續觀察。
第六段至第十段:主要介紹了新技術的好處主要表現為一是可以便利人們生活,二是拓寬視野、轉變意識、有表達渠道,三是建立維權組織、獲得外界聲援和幫助、權益獲得關注。
最後兩段:總結前文,因此過度誇大信息技術的作用,因為線上和線下一定要結合起來才會有作用。
三、加工:使答案呈現的更加有條理,更規範
1.邏輯上加工
整體呈現提出觀點、論證分析、落實總結三部分,同時按照每種題型的寫作邏輯進行調整。
例如上文題乾材料:
提出觀點:新技術在一定程度上填平了普通人和信息壟斷者之間的鴻溝,但能否穿透社會結構的屏障要在未來的研究中繼續觀察。
論證分析:一方面,新技術帶來一些改變,一是給農民工的生活、交往和就業帶來便利。二是能夠拓展視野、轉變意識、擴寬表達渠道。三是能夠即時調用信息、知識和經驗,建立維權組織,獲得外界的聲援和幫助。
總結:因此,不能誇大信息技術的作用,應將新技術與線下的社會組織、關係實現結合
四、書寫
1.卷面整潔
2.字跡工整
3.邏輯清晰:總-分-總
新技術在一定程度上填平了普通人和信息壟斷者之間的鴻溝,但能否穿透社會結構的屏障要在未來的研究中繼續觀察。一方面,新技術帶來一些改變,一是給農民工的生活、交往和就業帶來便利。二是能夠拓展視野、轉變意識、擴寬表達渠道。三是能夠即時調用信息、知識和經驗,建立維權組織,獲得外界的聲援和幫助。但另一方面,新技術未能與線下的人際網絡、社會關係和工廠、企業組織管理機構直接關聯。並且存在馬太效應,普通人和信息壟斷者之間的差異實際被拉大了。因此,不能誇大信息技術的作用,應將新技術與線下的社會組織、關係實現結合。
註:本站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轉載請保留出處及源文件地址。
(責任編輯:李佳蒙)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於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