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的人類開發活動以及相關影響,如棲息地的喪失、捕獵、入侵物種或病原體的傳播等,都對生物多樣性造成了嚴重的負面影響,這也是目前哺乳動物種群數量持續減少的主要原因之一[1]。
不僅是這些外部因素,物種的減少和消失也會受某些生物特徵的影響[2],尤其是大型肉食性動物,牠們更容易受到生存威脅[3]。
例如許多大型肉食性動物對空間的要求很高,導致種群密度很低,即使是大型保護區也往往太小,無法容納足夠的種群[4]。
Carlos Eduardo Fragoso / WWF-Brasil
此外,肉食性動物大多數移動範圍較大,牠們可能會在保護區邊界之外與人類社區接觸,包括捕食牲畜甚至傷害人類,這也導致了與人類發生直接衝突的風險。
今天熊貓君要來介紹的美洲豹(或稱美洲虎)就面臨著這樣的危機……
認識美洲豹
美洲豹(Panthera onca),擁有許多頭銜:牠是亞馬孫地區的主要捕食者之一,是美洲大陸上體型最大的貓科動物,也是世界上現存僅次於虎和獅子的第三大貓科動物。
從阿根廷北部一直延伸到墨西哥[5],都有牠們的足跡,至少部分覆蓋了十九個國家,並在其生活的生態系統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對生物多樣性保護具有顯著的傘型效應。
在當地,民眾對該物種的態度和看法是模稜兩可的。對許多土著部落來說,美洲豹有著強烈的神話色彩[6],也因其美麗和力量而廣受讚賞;但也有民眾擔憂美洲豹會捕食他們的牲畜甚至傷害人類,但其實美洲豹無端攻擊人類的行為被證實是很罕見的。
Y.-J. Rey-Millet / WWF
不幸的是,由於棲息地的喪失與破碎化、與捕食牲畜相關的報復性獵殺、對人類安危的擔憂、戰利品和身體部分的非法貿易等原因,美洲豹正受到嚴重的生存威脅。
在過去的一百年裡,由於森林被過度開發和農業用地轉化,美洲豹失去了大約50%的歷史活動範圍[7],導致一些國家的美洲豹數量減少甚至滅絕。
據估計,目前僅剩下約700萬平方公裡的熱帶和亞熱帶棲息地,保留這些生態系統不僅對美洲豹保育工作有幫助,而且還具有巨大的經濟價值。
雖然還沒有進行過全面的經濟評估,但僅巴西境內的美洲豹棲息地所提供的一些重要生態系統服務就超過了每年40億美元的經濟價值,其中包括水力發電、畜牧業、農業、旅遊業等等。
Bruno Bariani / WWF-Brazil
同時,美洲豹也是健康生態系統的一個重要指標,以美洲豹為重點的保育工作可以成為有效的保護傘,包括棲息地保護等,這也對雨林保護和緩解氣候變化十分重要。
因此,牠們不僅是保護野生動物的基本,更是保護當地居民與社區的生計和福祉的基本。
熊貓君在行動
考慮到這些問題, WWF哥倫比亞辦公室、來自厄瓜多和秘魯的科學家、以及當地研究人員和社區共同進行了一項為期兩年多的研究[8],證明了保護區和土著土地在維持熱帶雨林中陸生脊椎動物(如美洲豹)的生存方面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因此,從長遠來看,與美洲豹共享棲息地的土著和當地社區攜手合作是非常重要的。他們對該地區的了解將成為重要的保育指南,這也是為什麼WWF鼓勵讓當地社區參與到保育和研究工作中來。
Staffan Widstrand / WWF
WWF也作為「Jaguar 2030 Roadmap」區域計劃的參與方之一,一直致力於推進大陸景觀網絡的建立,保護區內部以及保護區之間的連通性將得以加強。
在確保美洲豹、牠們的棲息地以及牠們提供的生態系統服務的同時,與這些貓科動物共享一片棲息地的當地社區也會受益。
資料翻譯&整理:鵝子
排版:捷西
本文數據資料來源:
Study suggests that protected and indigenous areas are key to conserving jaguars in the amazon(2020)
[1] Cardillo, M., Purvis, A., Sechrest, W., Gittleman, J.L., Bielby, J., Mace, G.M., 2004. Human population density and extinction risk in the world's carnivores. PLoS Biology 2, e197.
[2] Cardillo, M., Mace, G.M., Jones, K.E., Bielby, J., Bininda-Emonds, O.R.P., Sechrest, W., Orme, C.D.L., Purvis, A., 2005. Multiple causes of high extinction risk in large mammal species. Science 309, 1239-1241.
[3] The status of the world’s land and marine mammals: diversity, threat and knowledge (2008). Science 322, 225-230.
[4] Grumbine, R.E., 1990. Viable populations, reserve size, and federal lands management: a critique. Conservation Biology 4, 127-134.
[5] Zeller, K., 2007. Jaguars in the new millennium data set update: the state of the jaguar in 2006. Wildlife Conservation Society, New York, USA.
[6] Benson E.P., 1998. The lord, the ruler: jaguar symbolism in the Americas, in: Saunders, N.J. (Ed.), Icons of power: feline symbolism in the Americas. Routledge, London, UK, pp. 53- 76.
[7] Sanderson, E.W., Redford, R.H., Chetkiewicz, C.B., Medellin, R., Rabinowitz, A., Robinson, J., Taber, A., 2002. Planning to save a species: the jaguar as a model. Conservation Biology 16, 58-72.
[8] https://www.wwf.org.pe/en/?uNewsID=363913
喜歡今天的內容嗎?喜歡就點個分享、點讚、在看叭~
點分享
點點讚
點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