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四川】國家級非遺先市醬油:探秘中國醬油傳統釀造技藝

2021-02-17 川越海峽

先市鎮,位於川南黔北結合部、赤水河畔瀘州合江縣,建立於1893年的百年老作坊「江漢源」醬油作坊遵循古老的醬油釀造法則,為人們的餐桌上提供著美味的醬油。不要小看這尋常的調味品,先市醬油被專家學者譽為「中國醬油傳統釀造的活化石」,是珍貴的文化遺產,2014年,先市醬油傳統釀製技藝被國務院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先市醬油釀製的原料是黃豆、小麥、食鹽和水。當地傳統種植的大豆、小麥生長期長,顆粒飽滿,富含蛋白質,出油率高,赤水河畔地下水,水質清冽,富含多種有益於人體健康的微量元素和偏矽酸等天然礦物質,為優質醬油釀製提供良好物質基礎。

先市醬油傳統釀製技藝傳承人馬超介紹,先市醬油傳統釀製技藝繼承和弘揚我國傳統醬油釀造經典古法的法則、規範及世代相傳的手工釀製技藝,它主要包括:大豆整粒蒸燜、天然野生菌種制曲、長周期曬露發酵、自然浸出法取油、暴曬濃縮油體等。


(▲百年老作坊,圖中大桶用來蒸煮黃豆。)

先市鎮,位於川南黔北結合部,古老的赤水河縱貫全境,是多元文化交流之地。先市在與川南黔北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長期交流、滲透、競爭、融合的過程中,食品文化不斷發展,逐步創立了獨特的醬油釀製技藝藝體系,所產醬油具有「醬香濃鬱,色澤棕紅,體態澄清,味道鮮美,掛碗不沾碗,久儲不變質」的優良品格,以至清末在川南黔北渝西地區形成了「先市豆油,仁懷醋」的順口溜。

先市鎮為歷史文化古鎮,始建於唐代,因貞元年間(785-805)號稱「神童」的先汪而得名。先汪中舉為進士後曾任合江縣令,退居後在筆架山講學,古鎮有唐代先汪墓。此外,還有建於清代乾隆四十五年(1780)的佛龍石拱橋、古寨門、古碼頭等多處文化古蹟。先市古街道歷史風貌保存較好,2013年3月被國務院公布為「茶馬古道」川黔通道的重鎮。


(▲黃豆經浸泡、蒸煮、加豆料麵粉和曲之後再日曬夜露。)

據《合江縣誌》(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1993年版)稱,先市醬園始於明末清初。清代乾隆元年(1736),隨著川黔官辦鹽岸的建立,赤水河鹽運興盛,先市鎮鹽商船戶、縴夫雲集,醬油作坊增多。赤水河流傳的船工號子「赤水河,萬古流。上釀酒,下釀油。船工苦,船工愁,好在不缺酒和(醬)油」,反映了古代赤水河區域醬油業的興盛,也表明赤水河不僅有茅臺、郎酒等美酒,更孕育出傳統佳釀,即先市醬油。

清代光緒十九年(1893),先市鎮鄉紳袁映濱(字海宗)創業「江漢源」醬園。為促進醬園業興旺,在釀造、制曲、發酵時,在廠區內三官廟祭祀天官、地官和水官,以保佑制曲、發酵過程中氣候、溫度、溼度等適中,保證醬油品質好、出油率高。     


(▲經長時間沉澱後,採用自然浸出法取油。)

民國中期,「江漢源」醬園與鎮上另兩家醬園廠合夥經營,更名為「同仁合號」(此招牌至今保存完整)。「同仁合號」醬園有天然曬露發酵缸600多口遺存至今;並有多家醬油銷售店鋪,其中一家至今仍在經營。民國期間,先市醬油遠銷香港。                        

1956年,「同仁合號」醬園經公私合營,更名為「同仁合號先市醬園廠」;上世紀60年代末,「同仁合號先市醬園廠」改制為國營「瀘州市合江先市釀造食品廠」;2000年改制為民營;2014年更名為「合江縣先市釀造食品有限公司」並沿用至今。


(▲如今的先市醬油源自建立於1893年的百年老作坊「江漢源」醬油作坊。)

先市醬油釀製技藝的基本內容為醬油釀造過程中傳統的、特定的法則、規程及世代相傳的技藝。這一傳統釀製技藝的大豆整粒蒸悶、多野生菌種制曲、高鹽稀固發酵、長周期自然曬露以及「秋子」浸出等法則,與其他釀造工藝有著根本的區別。先市釀造食品廠―百多年的醬油老廠房和600 多口百年以上的曬露缸,是先市醬油釀製技藝的重要載體,也是罕見的醬油釀造歷史文化的意義符號。先市醬油釀製技藝是赤水河流域乃至更大範圍地區醬油技術、醬油文化的獨特典型,對這一地區的醬油業的發展有著積極的影響。


(▲圖為天然制麴車間。)


(▲圖為曬露場的曬露缸。)


(▲圖為天然曬露場。)

 來源 | 人民網四川頻道

覺得不錯,在下方給小編點個↓↓↓


相關焦點

  • 源於中國的日本醬油,為何可以行銷世界?中國醬油和日本醬油的區別在哪?日本百年醬油廠最近還推出了 「透明醬油」?
    幾百年來萬字醬油一直保持著傳統的釀造技術,食鹽本身會抑制雜菌的繁殖,使醬油易於保存。不用說防腐劑,甚至連味精都不添加。因為萬字醬油沒有添加多餘的雜味,所以會顯得鹽味比較突出。不使用任何添加物,完全靠純釀造,釀造時間要長達半年。高級醬油需要花費一年以上時間釀造及成熟。在現代的社會裡,龜甲萬公司相信自然和傳統的結合才是最美好的東西。日本匠人堅信,「純正的醬油是不需要多餘的味道的」。
  • 同樣是醬油, 中國與日本的醬油差在哪? 為何外廚喜歡用日本醬油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醬油並非只有中國使用,在很多外國餐廳裡面也有用到,不過在高級的飯店,酒店的後廚裡,大部分是使用的日本醬油,尤其是外國廚師更是如此,這是為什麼呢?同樣是醬油,中國與日本的醬油差在哪?為何外廚喜歡用日本醬油。
  • 萬字醬油(龜甲萬) 純釀造無添加醬油
    亀甲萬醬油已經擁有超過300多年的醬油釀造經驗,堅持天然原釀的企業理念,更健康,更安全。
  • 純手工晾曬釀造的有機醬油,你吃過嗎?
    醬油是中國的傳統調味品,俗稱豉油,主要由大豆、澱粉、小麥、食鹽經過制油、發酵等程序釀製而成,以鹹味為主,能增加和改善菜餚的口味
  • 福建:一碟醬油傳承家鄉味
    摘要:福建省晉江市的閩古醬園曬場,曬場的老主人是年過八旬的守缸人吳宗洲,他通過自己的摸索,研究出一套傳統古法醬油釀造技術。如今老人又將技藝傳給了孫子,只為守住老工藝發展新思路。
  • 李錦記兩款醬油榮獲《原釀本味醬油證明商標》
    12月8日,知名國際醬料品牌李錦記兩款熱銷產品「原釀本味鮮醬油」及「零添加醇味鮮特級釀造醬油」榮獲由中國食品工業協會頒發的《原釀本味醬油證明商標》,自此兩款認證產品可正式啟用「原釀本味醬油」證明商標,這也是目前我國醬油行業唯一受國家法律保護的產品證明商標。
  • 走進醋和醬油的世界,感受它們的千年釀造工藝!
    「醋和醬油到底是怎麼釀造出來的呢?」「醋為什麼是酸的?」「醬油為什麼是鹹的?」想知道答案嗎?中國是世界上穀物釀醋最早的國家,早在公元前8世紀就己有了醋的文字記載。春秋戰國時期,已有專門釀醋的作坊,到漢代時,醋開始普遍生產。南北朝時,食醋的產量和銷量都已很大,其時的名著《齊民要術》曾系統地總結了我國勞動人民,從上古到北魏時期的制醋經驗和成就,書中共收載了22種制醋方法,這也是我國現存史料中,對糧食釀造醋的最早記載。
  • 什麼樣的醬油才是好醬油?
    知道不,很久以前,醬油是用肉做的,是高大上的食材。後  而「配製」醬油,是用50%以上的釀造醬油添加一些植物蛋白水解液和食品添加劑,含有對人體健康不利的氯丙醇,不適合長期使用。日式醬油日本有豐富的醬油品種,口味細膩,完美融合了5種味道的調味料。在日本,醬油誕生於鎌倉時代。
  • 好記有機醬油爭先立潮頭,2020年有機釀造醬油認證量突破新高!
    三千年前,「醢」[hǎi],即「醬油」最早出現在周代文獻中。三千年來,醬油已經成為中餐味道之魂,是千千萬萬中國家庭的餐桌剛需品,其品質關係到億萬人的飲食質量和身體健康。好記有機醬油矢志不渝的為國人提供天然色、鮮、香的高品質調味品,其以衛生生產高標準為國人餐桌品質護航。
  • 醬油真的會長蛆嗎?好醬油該怎麼選?
    早在三千多年前,醬油就是中國古代皇帝御用的調味品,最早的醬油是由鮮肉醃製而成,與現今的魚露製造過程相近,因為風味絕佳漸漸流傳到民間,後來發現大豆製成風味相似且便宜,才廣為流傳食用
  • 日本著名醬油大賞
    日本的一些釀造專家常稱,「中國唐朝鑑真和尚給日本帶來了醬油技術。」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廚影美食。據說,鑑真和尚第六次東渡日本後,在奈良建造唐招提寺時,除了佛法也將中醫、製糖、豆腐等生活技能一應傳授給了奈良的當地人,其中就包含了醬油的製作方法。
  • 排這麼長的隊,就為吃上一口醬油冰淇淋!
    而且,不是隨隨便便都能排隊的,你得先領到號。雖然是醬油冰淇淋,但是可以看到,冰淇淋是淡淡的奶黃色,並不是醬油色。雖然醬油+冰淇淋的組合聽上去有點「黑暗料理」,但嘗起來卻味道很不錯,是淡淡的鹹,帶著一點醬油的醬香味。
  • 這十幾種精品醬油,沒多少人全見過!
    醬油▼醬油俗稱豉油,傳統釀造醬油主要由大豆、小麥、食鹽經過制油、發酵等程序釀製而成的。醬油的成分比較複雜,除食鹽的成分外,還有多種胺基酸、糖類、有機酸、色素及香料等成分。醬油膏日本醬油從唐朝開始,醬油釀造技藝傳進了日本。隨著技藝的不斷完善,日本醬油也成為後廚調料的一種選擇。日本醬油根據釀造技藝的不同,可以分為濃口醬油、淡口醬油、溜醬油、再發酵醬油和日式白醬油。
  • 在廈門,有一種震撼叫「亞洲最大醬油晾曬場」!這場面你一定沒見過!
    始終堅持以  傳統古法制醬工藝生產醬料  並用於罐頭生產  古龍申請的廈門醬油古法釀造技藝  還被列入了  「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  2013年初向公眾開放  傳統文化的魅力  每年都吸引了很多研學遊團隊  組織前來參觀  甚至還吸引了  美國國家地理頻道《寰行中國》
  • 好記食品釀造股份有限公司年產10萬噸有機醬油項目投產
    5月19日訊好記食品釀造股份有限公司年產10萬噸有機「好記醬油」12月21日投產。蘇景華、廉京燮、鹹博武、陳維順、李樹順、孫金剛、劉建新、張成等領導及中國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促進會副理事長宋旭、大連景耀集團董事長王景毅、好記食品釀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曹東旭、好記食品釀造股份有限公司技術研究院院長周明印出席投產儀式。縣長廉京燮主持投產儀式。
  • 中國有醬油,人們為什麼還要去日本打醬油?
    「抽」字來源於醬油的傳統釀造工藝——原料在醬缸中發酵,醬油原汁會慢慢滲出,因為醬缸不能傾倒,所以就要把原液「抽」出來。但拋開高端醬油,我們仍可以從釀造工藝、生產方法上對兩國普通醬油進行一個粗略的比較。中國市場上的醬油主要包括釀造醬油和配製醬油兩種。釀造醬油是指以大豆(餅粕)、小麥和(或)麩皮等為原料,經微生物發酵製成的具有特殊色、香、味的液體調味品;配製醬油是指以釀造醬油為主體,與酸水解植物蛋白調味液、食品添加劑等配製而成的液體調味品。
  • 魯花黑豆醬油好不好?看看國家隊的選擇你就知道了
    原標題:魯花黑豆醬油好不好?看看國家隊的選擇你就知道了1月12日,魯花黑豆醬油被選定為「體育·訓練局國家隊運動員備戰保障產品」籤約授牌儀式在京舉行。魯花集團旗下山東魯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黑豆醬油,將作為「國家隊運動員吃的醬油」為運動健兒提供飲食健康方面的保障,助力國家體育事業蓬勃發展。
  • 生抽、老抽、味極鮮......這些醬油究竟有什麼區別?
    日本考古學者林巳奈夫,在他所寫的《漢代的文物》一書中記錄了用豆子汲取醬油的方式,和我們現在古法釀造醬油的方式一樣,在豆醬中插入一個編織的長竹筐,至缸底抽取醬油,生抽、老抽的名字也是由此而來的。用傳統方法釀造醬油,首先要將黃豆與麵粉混合,等待初次發酵形成豆胚,然後放入瓦缸,注入鹽水,經過長時間的發酵沉澱,在米麴黴的幫助下,轉化為帶給人鮮味體驗的胺基酸。釀
  • 一瓶醬油4000億元!這個窮小子打了38年醬油,成中國頂級富豪
    從「打醬油」出身的小人物到中國頂級富豪,年過花甲的龐康鮮少出現在公眾視線中,個人公開照片也只有幾張,如自家釀造的醬油一樣神秘。|作者:二水 環球人物一瓶醬油價值4000億元!從「打醬油」出身的小人物到中國頂級富豪,年過花甲的龐康鮮少出現在公眾視線中,如自家釀造的醬油一樣神秘。投資20多億做醬油今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讓餐飲行業受到影響,相關供應鏈也受到波及,海天卻成為資本市場的奇兵,從年初至今已上漲近40%,市值暴漲1134億元。
  • 談談日本醬油
    想想醬油起源於我國,卻被日本發揚光大,確實汗顏。  為了寫這篇,查了一下醬油的起源:      中國醬油的前身是醬。據史書記載,中國在周朝時期就有利用肉類、魚類為原料,生產多種多樣的醬,統稱為「醢」。人們在制醬的同時,發現醬的汁液具有一種特殊的香味,這就是最早的醬油,和現在魚露的製作方法類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