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冠》中鞏俐一句話,道出了多少孩子的現狀「活著究竟為什麼」

2020-11-03 萱萱媽xxm

《奪冠》是一部記錄女排的電影,原本不怎麼喜歡體育節目的我,看得熱血沸騰、淚流滿面。

除了感慨陳凱歌導演細膩的表現手法和演員的精湛表演外,還有一點是不可被忽視的,它很寫實。

在鞏俐飾演的郎平一角色中,郎平重新出山,出任新一屆中國女排教練,面對一群無「女排精神」的女排隊員時,她說:「現在條件好了,但你們心裡卻空了」,只一句話,便道出了多少孩子的現狀?

01 「我」究竟為什麼而活

朱婷是很有天賦的一位運動員,但在場上的表現一直很差強人意,當郎平問她為什麼打排球時,她說:因為家裡貧困,打排球可以減輕父母經濟壓力。

是啊,我們有多少孩子是為了父母而活,又有多少孩子是活在父母的理想裡。

一位母親向我哭訴,孩子學習成績不好,給孩子報輔導班一直不見成效。在家不是躺在床上玩手機,就是歪在沙發上玩手機,晚上2、3點不睡,中午12點不起。

我問孩子,學習是為了什麼?

孩子答,為了讓父母高興。

再問孩子,你以後有什麼打算?

孩子目光呆滯地說:不知道。

我說咱們換一個話題,那你喜歡什麼?

孩子認真地想了很久,跟我說,我沒有喜歡的。

我很詫異,你好好想想,你真沒一樣喜歡的?手機遊戲也算。

孩子搖搖頭說,沒有。

連興趣愛好都沒有的孩子,丟了自己,丟了心,正如鞏俐那句話:「心空了」。

我相信這並不是個例,就我身邊很多孩子問到以後想有什麼規劃時,很少有孩子能很有邏輯、很有思想地說出,「我」究竟為什麼而活?不是孩子把自己弄丟了,而是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把孩子的心弄丟了。

02 允許孩子成為他自己,孩子才能最終「奪冠」

在電影中有這麼一個橋段,朱婷說:郎平是她的偶像,她要成為郎平。

郎平用自己的方式理解她、包容她並不斷地激勵她,在最後取得冠軍時,郎平說:你不用成為我,你就是你自己。

也許這就是陳忠和放棄競選的主要原因,不是郎平能帶來「女排精神」,而是郎平能幫助這幫年輕的隊員們尋找屬於自己的女排精神。

在郎平當運動員那個年代,由於環境、條件受限,她們只有用最原始的方式壓榨自己,最終換來的一身的傷痛。而面對學員時,郎平希望她們能輕鬆快樂地打排球,不用背負太多東西,還開玩笑地問到:「怎麼不去談戀愛」?

這就是郎平對「女排精神」的全新注釋,人只有成為他自己,才能有堅定的信念,才能有靈魂。

正如教育專家尹建莉在《最美的教育最簡單》中說:「真正高層次的教育,是讓孩子做自己,成為自由的人,做一個他自己原本期待和喜歡的樣子。」

而一個能做自己的孩子,一定是眼中有光、心中有愛,遲早會超越自己,為自己「奪冠」。

寫在最後: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有太多的不被允許,他們帶著任務,帶著父母的期待,可他們不是提線木偶,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當自己的想法和父母的行為模式發生碰觸時,沒有多少反抗權力的孩子最終弄丟了自己。

《奪冠》這部電影用視覺化的形式呈現出兩個時代的碰觸,誠然時代在進步,不在是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年代了,而電影中表現出「女排精神」的一次轉型,也因是「傳統思想」上的一次轉型,正如孫瑞雪在《完整的成長》中說:「讓孩子成為他自己,這是人成長的核心,也是教育的最核心!」

↓↓↓點擊「了解更多」查看更多文章

相關焦點

  • 《奪冠》鞏俐飾演郎平被吐槽?放下對鞏俐的成見吧
    但在電影中,由鞏俐飾演01鞏俐的國籍是新加坡籍,這是事實!無論《奪冠》是商業片,還是藝術片,但它講的是中國女排的故事,電影中大量的情節,角色,都是有原型,是在現實中真實存在的。前幾年臺灣金馬獎上,出現了對我們國家主權不好的事情,鞏俐是寧願不給那些大導演面子,也帶頭在現場正面抵制這些行為!這樣的鞏俐,不應該瘋狂被吐槽吧!02對於《奪冠》來說,鞏俐是「物超所值」的演員!
  • 張藝謀最優秀的電影《活著》,讓葛優獲得坎城影帝,鞏俐走向世界
    勉強推薦一部最能代表中國人的電影,最能代表這個溫和純良民族的電影——《活著》。 《活著》改編自餘華的同名小說,以富家少爺徐福貴的人生歷程為主線,用近乎白描的敘事方式記錄了建國前到建國後被歷史洪流裹挾著前進形形色色的小人物。電影基本上是還原了原著的核心,葛優和鞏俐確實也奉獻了不俗的演技,徐福貴對生活的一步步絕望和妥協在電影中也展現的非常好。
  • 不愧是鞏俐
    「人」的主題的永恆追求,我們在群像戲《奪冠》中,看到了一個個真實的人。 《奪冠》中所有的故事,都是已知,想要拍出激動人心的效果並不容易,敘事方面我不滿意,過於中規中矩,以及強行煽情,甚至比不上去年國慶獻禮片《我和我的祖國》中,徐崢拍到的同名短片。
  • 看完《奪冠》,才知道鞏俐為什麼被稱作「鞏皇」
    鞏俐演的郎平還原度非常高,很傳神。值得一看。剛剛看完鞏俐在《花木蘭》裡演完這個古怪的女巫,又看了在《奪冠》裡演的郎平。真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有時候真不是演員演的不好,實在是這個角色就是這麼設定的。《奪冠》為了還原中國女排奪冠的比賽。都是用的真人去演真人。讓朱婷、張常寧、惠若琪本色出演他們當年奪冠時的場景。
  • 鞏俐曾給出對奪冠的承諾:讓郎平走向世界!難怪陳可辛只中意鞏俐
    好的演員不是像誰演誰而是演誰像誰,這句話放到鞏俐身上一點都沒錯,她演出了郎平的神韻,明明在真實生活中,任誰都不會把郎平和鞏俐聯繫到一起,可當鞏俐出演郎平的時候你又不得不承認,
  • 鞏俐曾給出對奪冠的承諾:讓郎平走向世界!難怪陳可辛只中意鞏俐
    《奪冠》已經上映,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第一時間走進電影院呢?郎平的神韻,明明在真實生活中,任誰都不會把郎平和鞏俐聯繫到一起,可當鞏俐出演郎平的時候你又不得不承認,鞏俐就是郎平。,鞏俐本人也是很有野心的,她佩服郎平也喜歡這個角色,所以更想將這個角色演好,因而在前期下了苦功夫去琢磨這個角色,如此才能在電影中演得那麼好。
  • 《奪冠》為什麼以郎平為主線?鞏俐演技獲贊,再現中國女排精神!
    9月25日電影《奪冠》一上映就迫不及待的去買票,本來在2020春節就應該上映的影片,因為疫情等原因不得不推遲,不過由於本身就喜歡中國女排,再加上找鞏俐來飾演就更加的期待了。其實看了這部電影的很多觀眾也表示介紹郎平的內容太多了:怎麼不直接起名叫郎平傳呢?
  • 《奪冠》引人淚目,鞏俐告訴我們,什麼才是女排精神
    毫無疑問《奪冠》稱得上現在最棒的國民電影,最強的體育類電影。、中VS美、中VS巴這三場比賽中。現在的年輕人已經很難想像,1972年的女排,她們的訓練付出了多少"血"。當時的訓練館,都是用竹子簡易搭建的,地面是用土、灰、鹽混水壓平的。幾乎每次撲倒救球,身上都會被戳傷。就是這樣每天都要拿命練16個小時,形成了第一代的女排精神。
  • 《奪冠》背後的故事:鞏俐和郎平女兒白浪再現鮮活「鐵榔頭」
    鞏俐飾演的郎平坐在美國隊的教練席上,不息的扣球聲中,中國女排三十餘年的沉浮圖景被緩緩打開。郎平,不好演。「這部電影可謂一波三折,片中幾乎所有的演員都至少拒絕過三次。」今年年初,電影《奪冠》首映時,導演陳可辛曾說過這麼一句話。
  • 《奪冠》中的中國女排精神看鞏俐與郎平有幾分相似經歷
    17歲的鞏俐在那個排球場上她只是作為替補出現。,連續考了三年,因為家裡條件不好,她一邊打工賺錢一邊準備文化課複習,一直到第三年,才考過了藝術專業而文化課還是差11分,當時的評委看重了鞏俐的表演以特招的身份將她招入中戲。
  • 章子怡對《奪冠》發表了評論,並表示讚賞鞏俐的性能
    2020-12-24 14:30:49 來源: 精彩屋 舉報   章子怡寫了微博她看到了《奪冠
  • 電影《奪冠》上映半天狂收3000萬票房,鞏俐演技炸裂
    9月25日,電影《奪冠》終於上映了,這部電影從去年就在宣傳了,原本應該是春節檔的力作之一,後來推遲上映,再到《中國女排》改名,最後又由於疫情而無限延期。《奪冠》這部電影的上映之路像極了女排姑娘們的經歷,可謂是一波三折,跌宕起伏。可能有人會為之擔心,這種體育題材的電影,無非就是努力拼搏喊喊口號之類的,一般都是套路。
  • 人為什麼要活著,生存的意義究竟何在?
    人為什麼要活著突然之間,有個想法在腦海中漂浮了起來,七個字:人為什麼要活著?感覺很奇怪。那你去死吧!根據推理,看完上一段落的讀者,自然而然的心底默念:那你去死吧!也許,你還沒有理解我的意思。人為什麼要活著,生存的意義究竟何在?
  • 《奪冠》為什麼令人熱淚盈眶?鞏俐演絕了郎平,電影真實感人
    觀眾期盼已久的《奪冠》如期而至,看完電影,女排的拼搏精神振奮人心,激烈的較量中勇奪冠軍瞬間讓人熱血沸騰,榮耀背後的血汗令人熱淚盈眶,觀眾好評如潮!有觀眾直言「在冷冷清清的電影院想要忍住抽泣的聲音,結果還是哭成了傻子」,也有觀眾讚嘆「幾度哽咽,用我的眼淚證明,值得N刷」。
  • 5個「謀女郎」現狀,鞏俐章子怡揚名國際,她卻選擇退圈結婚生子
    時光如梭,如今這麼多年過去了,曾經的「謀女郎」們的現狀是怎麼樣了呢?1.鞏俐1987年,鞏俐首次被導演張藝謀選中出演抗戰愛情片《紅高粱》中女主角「九兒」,從而正式進入娛樂圈開啟了與張藝謀長達十五年的合作旅程,該片獲得第3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成為華語影壇首部獲得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獎的 ,且同時獲得了1988年中國電影金雞獎與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影片。
  • 從鞏俐到郎平,《奪冠》完美演繹「中國女排」的精神內核
    原名《中國女排》的電影《奪冠》,從2018年10月開機開始,經歷了一系列的延期、改名、改檔風波,終於在期盼中上映了。9月25日首映當天,僅僅6個小時,票房近5700多萬,擠下《八佰》奪得單日票房第一的寶座。
  • 鞏俐憑什麼這麼牛!華語電影的兩座高峰,她都是唯一女主
    這是導演陳可辛在電影《奪冠》上映期間說的一句話。 僅憑電影中的一個背影就讓人驚嘆的鞏俐。 這是電影《奪冠》裡鞏俐扮演的郎平說的一句臺詞,這句臺詞是郎平,也是鞏俐自己,鞏俐的每一次都是動真格。 那個被大家津津樂道的練扔扇子的故事已經講了很多遍了,但還是要說,為了《藝伎回憶錄》中的一個專業人士才能做到的鏡頭,鞏俐在5個月的時間裡每天2000遍的練習,30萬次只為了十幾秒的鏡頭,不管是怎樣的算法,都是一筆不划算的買賣。
  • 鞏俐的成就是他人攀越不了的高峰,成為娛樂圈「鞏皇」的她到底經歷...
    電影《奪冠》終於上映了,備受期待的一部電影遲到了近一年的時間,但是電影帶給觀眾的撼和感動卻沒有因為等待的時間變小。 如今電影已經上映幾天,有十萬多人在豆瓣上打出7.3的成績。對於導演陳可辛來說,電影不算是所有作品中最好的,但是也在他的基本水平之上。
  • 電影《奪冠》預售票房「奪冠」!鞏俐、黃渤、白浪、朱婷大放異彩
    半島全媒體記者 黃靖斐「朱婷,為什麼打球?」鞏俐所飾郎指導大聲問朱婷,朱婷回覆:「成為你!」9月21日,電影《奪冠》(原名《中國女排》)發布時代版預告,郎平和朱婷大放異彩,引領中國女排兩個時代的兩位主攻手,在逆風中頑強成長。
  • 鞏俐「奪冠」,神還原郎平,「表演是我唯一會做的事」
    可以說,《奪冠》不只是女排的故事,更是中國的故事。「頑強戰鬥、永遠拼搏」,不僅僅是女排精神,也是我們的民族精神!經過兩年緊張的備戰,鞏俐再次參加了高考,但分數與藝術院校錄取標準相差11分。不過幸好招生組的老師被她天賦異稟的演技打動,以「特招生」的身份對她進行了特別錄取,鞏俐這才得以進入中戲念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