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讓你感動到死的甲子園少年們

2021-01-08 手機鳳凰網

原標題:那些讓你感動到死的甲子園少年們

繼挺入今年世界盃決賽的日本隊之後,最近又被日本的高中棒球聯賽「夏季甲子園」刷屏了。

尤其是今年讓整個日本為之沸騰的,挺進決賽的草根隊伍「金足農業高校」,以及他們的王牌投手,吉田輝星。

毫不誇張地說,這支球隊,和這個投手,都值得吹個三天兩天的。

金足農業高校,位於日本東北的秋田縣,這是一所以農業為主的高中,不起眼,全校只有500多人。且因為專業限制,校園內最常見的,不是什麼棒球場,而是遍布的試驗稻田和教學用牲口棚。

甲子園的賽場,作為全日本高中棒球少年們最夢寐以求的舞臺,參賽的高中生球員們要從全國4000多所高校中優勝劣汰,最終選出40多支隊伍在甲子園進行最後的角逐。

很難想像,一個每天學習種田和養豬的學校,如何在殘酷的單淘汰賽制中,一路披荊斬棘,打敗各路傳統棒球豪門高校,最終殺入總決賽,成功逆襲為本屆最大黑馬。

金足農的隊伍有多「業餘」呢?

在夏季甲子園100屆的歷史中,金足農僅出場過6次。

整個學校50名的野球部員,最終只選出了9位正選隊員,剛好湊夠一支比賽隊伍,也就是此次參加甲子園的首發隊伍,9位隊員從地方大會一直打進甲子園正賽,連個輪換的替補都沒有。而這9名隊員中,只有3個隊員是在初中打過棒球的,另外6位完全是半路出家。對比一下決賽兩支隊伍的球員履歷

作為一所鄉下的農業學校,選手們除了學習、練習,恐怕還要兼顧自家的家務,比如本隊唯一的投手,吉田輝星家裡是種水稻的,他的捕手搭檔菊地亮太,家裡是種蘋果樹的,高橋佑輔每天的日常是清理自家的豬圈,個人愛好是釣鱸魚……

比起每天5-6小時,每周40小時+訓練量,擁有高級先進運動裝備的傳統豪強高校們,這樣一支「農民」隊伍,能站在甲子園的賽場上,幾乎就算是奇蹟了。

而這個奇蹟,一半的功勞恐怕都要算給隊伍的核心,吉田輝星。

8月17日的比賽,金足農擊敗了著名的豪門橫濱高中隊。這個隊出過各種棒球明星,比如如今打入美國職棒聯盟MLB的松坂大輔。吉田輝星在這場比賽中,一人連續三場投出13回以上的「三振」,創造了72年以來最強投手的記錄,被媒體驚呼為「高中怪物」,一炮而紅。

吉田算是金足農的隊伍中較為專業的球員了,他本來有轉入別家豪門學校的機會,但依然堅定地留在了金足農。原因是他的父親,吉田輝星的父親吉田正樹,曾經就是金足農的學生,也是一位棒球愛好者,高中曾兩次參加甲子園,可惜兩次都止步於地方大會決賽。

帶著父親的願望,吉田輝星留在家鄉和夥伴們並肩作戰,最終如願帶領這支一半以上球員都是半路出家、連經費都沒湊夠的草根隊伍衝入甲子園總決賽。無論是帶領球隊逆風翻盤,還是在球場上的開掛表現,這個不到18歲的棒球少年,幾乎就是從熱血漫畫裡走出來的主人公本人。

儘管在總決賽面對棒球豪門大魔王大阪桐蔭隊,金足農這匹黑馬最終還是惜敗。但相信在微博b站刷到這群臉上混著汗水、泥土和笑容,挽在一起仰著脖子下腰唱校歌的少年的你,也會忍不住為別人家孩子的青春而熱淚盈眶。

80年代大熱的《棒球英豪》,畫出了多少棒球少年的夢想,然而漫畫沒有畫出的是,在熱血和光環的背後,棒球少年們所要承受的,要經過怎樣近乎拼死的奮鬥。

這個夏天的甲子園,無疑是屬于吉田輝星的,作為金足農唯一的投手,到決賽與大阪桐蔭一戰時,他已經在球場上投了超過1500球。超強的投射,意味著過度的消耗,吉田在後期肘關節發炎嚴重,媒體報導說他不得不打封閉參賽。

這1500多顆球,算上地方大會的4場和甲子園的6場,平均每場比賽吉田大約要投出150球。一個高中生,一場150球,連續幾天。對比一下美國職棒聯賽MLB的投手,單場比賽投球數一般會控制在100球左右或者更少,而且對於職業棒球隊來說,通常會有高水平的5到6人投手輪值團隊。甲子園背後的的艱辛,可想而知。

跟擁有優質資源和充足資金的職業棒球相比,高中生球隊其實很難擁有穩定且優秀的多人輪值投手團隊,大部分只有一個真正意義上的ace,尤其是像金足農這樣核心球員稀少的學校來說。

加上甲子園採取單淘汰的賽制,參賽隊伍從地區大賽開始一直到甲子園,面臨的是輸一場就被淘汰的絕境。而對於絕大多數選手來說,一輩子可能也就一次進甲子園的機會,所以在沒有能撐住場面的替補投手的情況下,王牌投手不得不連續的完投。

甲子園的投手往往被過度使用,各隊王牌投手投完整個甲子園是常有的事,並且如果一個投手越強,就越容易被過度使用。這樣的直接後果是,甲子園出身的年輕選手們,可能會因為在16-18歲過度消耗導致的傷病,而影響未來的職業生涯。

80年代,傳統強隊智辯和歌山有個叫高塚信幸的投手,在春季甲子園連續四場先發投球712個,帶領球隊殺入決賽,後來進入職棒始終不順遂,從投手變捕手變野手,最後在30歲出頭退役,成了一位壽司師傅。1973年被日本媒體視為「一百年才會誕生一個的天才」投手江川卓,職業生涯也只持續了不到9年。

雖然也有優秀的例子,比如在後來的職業生涯中有所成就的桑田真澄、野村弘、松坂大輔等人(在職棒勝投達到100場以上)。但更多棒球小將們經歷卻的是,甲子園的輝煌以後,他們可能會面對寥寥幾場就被棄用的局面,或者在轉為野手後才勉強在職棒站穩腳跟。

日本的一位體育記者倉見徹,曾經針對日本高中棒球文化表達過自己的看法,

「日本的高校選手,經常處在一種『輸了就結束』的賽制壓力下徵戰,在榮譽心以及優勝動力的驅使下,他們平常努力苦練,鍛鍊更高的技術,就是為了能前進到夢想的甲子園舞臺,拿下至高無上榮耀的優勝錦旗。在大賽期間,每贏一場就要迎接一連串的硬仗,他們當然具備這樣的氣力與體力,面對每一場都不能輸的比賽,不管是教練或是球隊王牌,在他們心裡,沒有去考慮『消耗品』的多餘空間。」

對於日本打棒球的高中生們來說,甲子園的賽場,是實現夢想的最高形式,也是青春的結束。

甲子園以後,很少一部分的他們或許還能繼續從事自己的熱愛,但更多的卻只能變回普通人,考大學,找工作,或者回家釣魚種樹,然後成為他們曾經不屑的無聊的大人。

但那也無所謂,成年人才談利弊,少年只談熱愛。

在終將會消逝的青春裡揮灑汗水無怨無悔一次,也足夠炫耀一輩子了。

相關焦點

  • 甲子園:青春,理想與感動
    比賽進行到七局時放飛的氣球甲子園正賽期間,電視會不間斷播放每一場比賽,報紙會有關於各隊的大量新聞,在辦公室、街道、娛樂場所,甲子園的話題一直是主流。一時間,這個國家的人都變成了棒球少年。甲子園賽事歷史悠久,因此相關的活動、傳統以及文化也非常之多。這項賽事所承載的意義,已遠遠超出一般的高中體育範疇。
  • 日本甲子園:棒球少年的青春與熱血的聖地
    支持者不遺餘力的為球員加油打氣,讓觀者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校園時代,仿佛置身其中,一起歌頌陽光,一起為選手們的精彩表演叫好,一起感動流淚。一直都收藏著旅日作家毛丹青這條關於甲子園的微博,每當盛夏到來之時,都會讓人想起《棒球英豪》裡的那些陽光下的熱血,那些為了進軍甲子園的奮鬥。
  • 比少年 Jump 更熱血的青春只能發生在甲子園!
    」決賽在日本兵庫縣的阪神甲子園球場舉辦,也將「平成最後一個夏天」的氣氛推到了一個頂點。🌈從周末到今天,微博上關於甲子園的話題沒停過,大家對棒球的熱情空前高漲,紛紛感慨看到了熱血漫真人版的上演,mars 這就帶你回顧本屆甲子園中你可能錯過的閃光時刻👇// 令不運動的你也感動的甲子園瞬間
  • 沒有甲子園的夏天,屬於少年們的青春和熱血還在嗎?
    在日本,幾乎沒有一個夏季祭典的受歡迎程度能超過甲子園大賽,而觀看甲子園賽事的人數,甚至超過觀看職業棒球比賽的人。甲子園因其漫長而特殊的傳統成為日本每年盛夏都會奏響的「狂想曲」。然而在2020年這個沒有甲子園的夏天,有人決定離開,有人決定堅守。即使痛心、失望,許多熱愛棒球的少年們仍在奮鬥,他們在球場上戰鬥的意義也依然存在。
  • 「聖地」甲子園背後是苦澀現實 感動的熱血青春也要付出代價
    第101屆夏季甲子園落幕,這裡有感動,有青春,有熱血,有奇蹟,當然也會有殘酷的現實。顯然,過去的大半個月,在這甲子園的烈日酷暑之下,這個18歲的少年成長了許多。 甲子園,依然是那個王牌投手們最夢寐以求的完美舞臺。哪怕結局並不盡如人意,但是戰鬥到最後一刻的奧川恭伸心中了無遺憾,已經在最美好的青春歲月經歷了無數棒球少年最想要經歷的一切,作為棒球少年,能夠為了夢想拼盡全力,他已經是那麼的幸運。
  • 因疫情而取消的春季甲子園,讓這些熱血少年可能失去了「一生一次的機會」
    無論是在校園的棒球場,還是一些空曠的公園裡,你總能看到男生們或親子們相互練習扔球接球的身影。每年的「春季甲子園」及「夏季甲子園」這兩場比賽都能點燃愛好者們的熱情。這兩場比賽中的「甲子園」,更是屬於日本棒球中的靈魂存在。
  • 目標甲子園!那些燃燒的棒球魂
    最後,健突然意識到讓心愛的人幸福也是一種快樂,他放棄時空穿梭,在宴席上向禮獻上最誠摯的祝福……長澤雅美和山下智久靠著這部劇一戰封神,《求婚大作戰》也成了二十一世紀初的神劇之一,還記得播出的那些日子幾乎就是每周等著字幕組的更新。現在看劇基本就是想到了才會去看吧……婚紗造型驚豔而棒球在劇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部分。
  • 87年前,一群臺灣少年徵服了甲子園
    但當他來到這個球隊之後,提出的目標卻是:殺進甲子園!大運動量的魔鬼訓練、專業細心的一對一輔導,儘管過程艱苦異常,但嘉農的少年們進步神速。難能可貴的是,與當時不少日本人不同,近藤教練相信,棒球不只有日本人才打得好,只要努力,每一個民族的少年,都是有用之才!
  • 日本草根少年殺進平成最後一次甲子園,這才是我想要的熱血青春啊!
    日劇的特點,就是用非常吸引人眼球的誇張手法,巧妙的包裹著一個簡單到不行的主旋律故事。一無是處的不良少年,為了棒球而團結熱血,其實很多人只懂看不良的表象,那些浮誇的一面,真正能吸引人的,其實還是鋪陳在深處的東西。
  • 今年夏天,眼淚都給了甲子園
    可以說,甲子園比賽是日本棒球比賽中地位最高級別的比賽,科普一下,日本小學與初中棒球賽都是在地區範圍內舉行的,而到了高中階段,就有了真正意義上的全國大賽,而「全國高中棒球賽」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甲子園大賽」,這場比賽中重要到什麼程度呢?那些在大賽中表現突出的選手,除了冠軍和優勝錦旗之外,還極有可能受到職業球隊的器重和賞識,進而成為職業球員。
  • 你嚮往的不是甲子園,而是能填滿甲子園的青春
    然而,這位歲至期頤的老人,步履卻未見一絲老態,依然在身姿矯健地,引領著無數懵懂的蓬勃少年,無畏前行。到底是什麼賦予了「甲子園」如此大的吸引力?當我們在談論這項日本高中生棒球比賽時,我們究竟又該談些什麼呢?我們嘗試著透過一名中國留學生的親歷視角,在百年甲子園的洋洋大觀中,拾取滄海一粟,為你講述幾個動人的小故事。
  • 那年夏天,甲子園結束之後
    周圍的人到底不會對你的人生負責,還是選擇自己能接受的那條路比較好。」 不要聽那些大人的話啊,也不要執念於奇蹟,奇蹟只有一次,一次就夠了。在青春夢想熱血的夏天過去之後,齊藤佑樹讓我們看到的是一個真實人生:甲子園之後,人生多岐路。
  • 甲子園與你所不知道的日本棒球文化
    的確,以高中棒球為主題的漫畫動畫電視劇電影真的是數不勝數,《棒球英豪》《H2》《棒球大聯盟》《王牌投手 振臂高揮》《鑽石王牌》《ROOKIES》《KANO》等作品中,甲子園都是主角們的夢想聖地。而進入縣級循環的球隊也要先後擊敗至少3支球隊,才可以獲得縣級的1、2名,獲得進入甲子園的資格。對於一些16、17的少年來說,這已經是難以承受的重擔了。
  • 甲子園,最不缺感動和奇蹟的地方
    5年時間,從部員5人到甲子園初出場,難怪日本媒體紛紛為這支球隊冠以「奇蹟」之名。因為白山町本身就不大,學校的棒球部員們每天都會從街上經過,和父老鄉親彼此間也都熟絡。白山高中甲子園初出場的捷報傳來後,整個小鎮上幾乎到處都貼滿了慶祝的海報。面對媒體的鏡頭,一位大叔說他一直都看著這群孩子們努力的身影,說著說著忍不住流下了感慨的熱淚。
  • 甲子園球場上的這群少年,就是青春和夏天
    由於時間限制,春甲決賽時原本主力的三年級畢業了,頂上來的一、二年級還需要磨鍊,因此日本人更重視夏甲,一般提到的甲子園,說的也是夏甲。這些實現夢想的高三學生,為了人生中可能僅有一次的甲子園大賽,願意從小開始練習,經年累月地在烈日下奔跑。每一個踏上甲子園賽場的少年,不約而同地擁有一身黝黑的皮膚。
  • 如同動漫故事裡的日本棒球少年們,這才是我們嚮往的青春與熱血!
    比賽結束了,但它帶給人們的感動與熱血久久未散。或許你根本不知道甲子園是什麼,或許知道但從未真正看過一場比賽,但在聽過這段如同熱血動漫裡的故事以後,一定會為這些少年而感動。那些關於「甲子園」的事每一屆甲子園大賽,各個學校先打地區預選賽,拿到地方大賽冠軍的隊伍才有資格進入參加甲子園決賽,8個賽區共產生49支決賽球隊,每年參加地區預選賽的球隊已超過了4000支。
  • 活動 | 別羨慕日本的甲子園青年了,培養我們自己的運動少年
    還記得不久前在朋友圈被日本的棒球少年們感動的「百年甲子園之戰」嗎?
  • [01] 承載無數少年青春之地!進擊吧甲子園!
    「我覺得可以推廣日本高中生的甲子園。是高中生全國棒球比賽。是真的非常非常熱血,我一個不了解棒球的人,也因為這個甲子園的熱度關注過,有些高中是從墊底打到決賽,卻又敗給王者,隔著屏幕看著選手不甘心的哭我的內心也會熱起來😭😭」― 來自曹安寧所以!
  • 甲子園如此熱血,背後的原因你知道嗎?
    【聽到的真正的聲音,一定能找到,答案就在這裡,到約定的地方去】所以除卻勝利的喜悅之外,他們還面臨著很現實的問題,去甲子園沒路費了......於是秋田縣當地的老鄉們想辦法到處湊錢。站在這些少年背後的,不是什麼贊助商。而是再平凡不過的普通人,鄰家種田的老伯,理髮店的阿姨,烏龍麵店的夫婦,銀行上班的哥哥姐姐們.......大家通過不同的方式關注著比賽進程。
  • 純真棒球少年的青春吶喊 這才是史上最熱血甲子園
    金足農王牌先發投手吉田輝星騰訊體育訊 你被甲子園刷屏了嗎?甲子園,並不是賽事的名字,而是場地的名字,甲子園球場完工於大正13年(1924年)8月1號,該年為甲子年,因此命名為甲子園大運動場。同年,第10屆的全國中等學校野球(棒球)大會遷至該地舉行,因此又被稱為甲子園野球場。所有的棒球漫畫中都會有一句經典的臺詞,棒球少年對著心儀的女孩說「我一定要帶你去甲子園」,因為那裡是所有棒球少年的聖地。而中國的棒球迷如果去到日本旅遊,甲子園也是必遊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