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遠上白雲間】一路向西,為什麼越走越悲壯悽涼

2021-02-07 寶寶念詩

  出塞(涼州詞)

【唐】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雲間,

  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

  春風不度玉門關。

前面說過,盛唐詩人寫了七絕,就會被樂工拿去譜曲,當流行歌曲唱。

於是,唐朝的大人們下了班去酒館喝酒,就有可能聽見歌女唱自己的詩,所以唐朝的詩人都是集廳局級幹部和林夕黃偉文於一身的。


話說唐玄宗開元年間,有那麼一回,王昌齡、王之渙和高適一起去喝酒,旁邊有歌妓在唱歌,仔細一聽,唱的歌詞淨是這三位寫的。於是這三位閒得無聊,想統計一下唱誰的歌詞多。

先是唱了一首「寒雨連江夜入吳」,王昌齡一聽,「我的!」就在牆上畫了一道。接著又唱了一首「開篋淚沾臆」,高適一聽,「我的!」也畫了一道。一會兒又唱「奉帚平明金殿開」,王昌齡一聽,「我又一首!」又畫了一道。

這時候王之渙就急了,說這幫歌妓怎麼這麼沒品位,都不唱我的。於是指著一位最漂亮、看上去非常有品位的姑娘說:「她要再不唱我的,我這輩子就不寫詩了。」果然那姑娘開口唱:「黃河遠上白雲間」,王之渙的。於是三位詞人一齊大笑。


這是唐朝的一個網絡段子,叫「旗亭畫壁」,最早見諸文字是《集異記》,比開元年間晚個五十來年,相當於現在講五六十年代的段子,不知道真假。在這個故事裡,王昌齡那兩首和王之渙這一首都是七絕。王昌齡的那首「奉帚平明金殿開」是宮廷戲,前面講過,今天來講講王之渙這首「黃河遠上白雲間」,也算是戰爭戲。

據王之渙自己說,唱這首詩的姑娘是最有品位的。由此可見邊塞詩比閨怨詩高級。現在也是這樣,如果一個姑娘是軍事宅,就比甄嬛粉更容易被男人說是有思想。

「出塞」是古題,做歌名的話,也有叫「涼州詞」的。上次說的王昌齡那個《出塞》,是出的長城,是往北走,北邊的民族當時是被擋在長城外面的,所以出塞等於出國。王之渙這個《出塞》,是出的玉門關,是往西走,西域當時理論上是大唐的土地。

往西走嚴格說來不算出塞,但是在詩人的心目中,往西走也是出塞,也是出國。可見政權的範圍和文化的範圍是不一定重合的。一個熱愛美國的姑娘嫁到美國,可能並不覺得自己是嫁到了陌生的國土,一個戀家的姑娘嫁到鄰村,也會覺得自己是昭君出塞。


甘肅是一個細長條,因為河西走廊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細長條。就算現在坐火車或者走高速去甘肅,也是直直的一條路,通往前方的城市,路的兩邊就是荒漠。在唐朝,這條路只能比現在更漫長,更荒涼,更寂寞。

一仞是七尺,古時候一個男人大概七尺高,一仞也就是一人來高。按周朝的尺,七尺算一米六一(我並不是黑我們祖先的身高),那麼萬仞就是16100米,也就是16.1公裡。山沒有萬仞高的,當然我們可以說詩人是誇張。而我在去甘肅考察的路上,不止一次地想過,也許所謂「萬仞山」,指的不是高度,而是半徑。方圓16.1公裡都是山,差不多算是寫實了。當然,這只是我的感受。


在涼州城內未必沒有絲竹弦管,但這是一座「孤城」,是一塊文明的飛地,城郊並沒有農田和人家,周圍就是一片荒山,望不穿的荒山。萬仞高的山給人的是驚異,甚至不乏新鮮的快感,而看到萬仞之內全是山,則是一種悲涼絕望的心情,或許與全詩的調子更搭。

下一句,什麼叫「怨楊柳」呢?笛子的聲音本來就哀怨,可你怎麼知道它怨的是楊柳呢?其實,「折楊柳」是樂府的曲名,很可能是從西域傳過來的調子。「羌笛怨楊柳」,就是羌笛在吹《楊柳》曲。

《折楊柳》在唐代經常寫成七絕,這首《涼州詞》或許填的也是《折楊柳》的調子,也未可知。可以想見,《折楊柳》在唐朝的西域是很流行的。可能王之渙往西走的時候就想了,你們整天折楊柳折楊柳,這萬仞荒山之中,哪有你們說的楊柳啊?


當然,如果不知道《楊柳》是曲名,把楊柳就當成真的楊柳,這句詩也挺好的。羌笛是在為楊柳而哀怨,或者為見不到的楊柳而哀怨,也很有詩意。所以,用典的時候,也得揀字面漂亮的用,萬一人家不懂你的典故,也不至於太難看。

最後一句抖的包袱好,「春風不度玉門關」,春風是無形的,玉門關是擋不住的。只是在內地的人眼中看來,玉門關外沒有垂柳池塘,沒有可以反映春天到來的景物,一年四季都是一樣的荒涼。春風好像到玉門關戛然而止了,這是詩人的感覺。把無形的東西用有形的東西截斷,把沒有截斷說成是截斷了,這就是句法。羌笛你整天哀怨什麼《折楊柳》呢?春風又吹不過玉門關。連春風都吹不到的地方,已經不是人間,這句詩傳達出一種死亡般的絕望。


其實,玉門關外何嘗沒有春風,對於喜歡生活在西域的人來說,玉門關外自有可以體現春天的景物。「春風不度玉門關」只是一種主觀的心理感受,所有人都在快樂,並不妨礙詩人感受到徹底的絕望;即使沒有感受到徹底的絕望,也不妨礙詩人寫出徹底的絕望。

  


====================================

baobaonianshi【←長按複製微信號】

以當代情懷,看古代詩詞;以「美詩+美圖+美文」為特色重新發現經典,帶孩子和父母念詩。感謝您關注「寶寶念詩」!感謝您每一次的閱讀、點讚和轉發!本文圖片據網絡。

相關焦點

  • 《涼州詞》首句應為「黃沙直上白雲間」而不是「黃河遠上白雲間」
    影印宋明刻本:第197卷的前兩句為:「黃沙直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第299卷的前兩句為「一片孤城萬仞山,黃沙直上白雲間」。清四庫寫本:第197卷的前兩句為「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第299卷的前兩句為「黃河直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 古詩鑑賞(六)「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更是千古絕唱。涼州詞:又名《出塞》。為當時流行的一首曲子(《涼州詞》)配的唱詞。原題二首,此其一,郭茂倩《樂府詩集》卷七十九《近代曲詞》載有《涼州歌》,並引《樂苑》云:「《涼州》,宮調曲,開元中西涼府都督郭知運進」。涼州,唐隴右道涼州治所在姑臧縣(今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遠上;遠遠向西望去。
  •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王之渙《涼州詞》鑑賞
    涼州詞【唐】王之渙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③遠上;遠遠向西望去。「遠」一作「直」。④黃河遠上:遠望黃河的源頭。⑤孤城:指孤零零的戍邊的城堡。⑥仞:古代的長度單位,一仞相當於七尺或八尺(等於231cm或264cm,約等於2.3m或2.6m)。⑦羌笛:古羌族主要分布在甘、青、川一帶。羌笛是羌族樂器,屬橫吹式管樂。屬於一種樂器.⑧楊柳:《折楊柳》曲。
  • 黃河遠上白雲間, 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涼州詞唐代:王之渙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 每日一首詩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涼州詞》
    《涼州詞》·王之渙huáng hé yuǎn shàng bái yún jiān 黃河遠上白雲間, yī piàn gū chéng wàn rèn shān 一片孤城萬仞山。首句抓住自下(遊)向上(遊)、由近及遠眺望黃河的特殊感受,描繪出「黃河遠上白雲間」的動人畫面:洶湧澎湃波浪滔滔的黃河竟象一條絲帶迤邐飛上雲端。寫得真是神思飛躍,氣象開闊。詩人的另一名句「黃河入海流」,其觀察角度與此正好相反,是自上而下的目送;而李白的「黃河之水天上來」,雖也寫觀望上遊,但視線運動卻又由遠及近,與此句不同。
  • 王之渙 |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其中「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和「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都是流傳千古的佳句。登鸛雀樓唐·王之渙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這是一首學習古詩詞的啟蒙之作,也是唐代五言詩的壓卷之作。
  •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仞」是長度,一仞是多少?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是一千古名句,該句古詩詞估計大家都學習過,來自於唐朝詩人王之渙的《涼州詞》,這是一首邊塞詩,全詩可見雄渾蒼涼之感,全詩是這樣的: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也就是說「一仞」相當於一個成年人伸開臂膀臂的長度,大概就是七尺或八尺的樣子,「尺」也是一個長度單位,現如今的年輕人用的比較少,但是老一輩人估計都知道這個單位,曾記得小時候姥姥去集市上買布,都是論一尺兩尺的,是用的「尺」這個長度單位,但是也只是聽說,不陌生而已,具體到一尺又是多少呢?
  • 岑參:我的人生旅途就是「一路向西」的傳奇
    高適曰:「雪淨胡天牧馬還,月明羌笛戍樓間。借問梅花何處落,風吹一夜滿關山。」這是深沉的傷感。 王之渙曰:「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這是士兵的思念。 岑參與以上的三位詩人合稱「唐代邊塞四大詩人」。他是寫邊塞詩的曠世奇才,兩次出塞深入西北邊陲,成為他一生中的壯舉。
  • 地名文化|大河遠上白雲間,盡顯風骨柔情
    大河遠上白雲間,盡顯風骨柔情——西北江河地名故事當你走進西北的每一條江河,看兩岸樹綠花紅,客舍青青,聽一段悠揚悅耳的花兒、信天遊或慷慨激昂的秦腔,就會被眼前這美色與韻律陶醉,心中溢出一段漣漪,一股柔情;而每一條大河背後鮮為人知的故事,總讓人浮想聯翩,難以忘懷。
  • 水文化|黃河之水向西流
    黃河之水向西流秋日的風落在昏黃的河面上,那輪跌落水中的夕陽給河面鍍上一層金,波浪把圓日揉皺拉扁,日復一日,便是地老天荒。浪頭落到土岸邊,一陣響聲,一堆堆土被洶湧的浪頭捲走,向南流去。七十年代中葉,正是國家積弱積貧,百廢俱興的時候,水利專家來到這裡,看到一路空流的黃河,突然生出了一個大膽設想,把黃河水通過電力提灌,提到黃土塬上,再通過泵站渠道向西輸送,以便緩解渭北旱情。人們都知道,黃河從陝北高原進入關中平原,河床都在塬下的夾谷地帶,地勢極低。
  • 冬季,鄭州一路向西的這條路,你會需要怎樣的風景(上)
    01路線簡介314省道是河南省打造了一條東西大動脈,主要是沿著黃河南岸分布,為了促進鄭汴一體化和鄭洛經歷發展,在省道314的基礎上拓寬,修建了沿黃快速通道目前擴建通車部分是從鄭州市惠濟區江山路,西至鞏義黑石關。今天說的自駕旅遊線路就是已通車部分的沿黃快速通道。如果從鄭州江山路沿著314省道向西,我們會遇到怎樣的風景呢?
  • 為什麼自動機械錶越走越慢?
    自動機械錶,是手動機械錶的一種改良,在表裡加入了一個擺陀;當在配戴時,表內的擺陀可因手腕的活動而旋轉,而達到上發條的效果。由於手腕的活動會為手錶持續上發條,因此自動機械錶都有防止發條過緊的功能,以避免發條損壞。
  • 風雨無阻繼續砥礪前行一路向西,說走就走!
    因為天氣原因沒有再多耽擱,一路向西,繼續出發……因為在網上查的,看到好多人都在發「大茶蛋」大柴旦的翡翠湖。我們臨時決定拐一圈。結果在半夜12點趕到的時候,一查房價差點崩潰。隨便一個小旅館就要七八百!一個普通的鐵皮房臨時房都要3-4百!
  • 藍盈盈黃河紅撲撲山
    盛夏8月,在貴德黃河岸邊的黃河山莊小住。站在黃河大橋上,一覽黃河的清澈與壯麗。黃河水滔滔西來、奔湧東去,激流滾滾、浩浩蕩蕩。這裡的黃河像一條巨大的碧藍緞子,鋪開在貴德兩山間的坪壩上。大橋欄杆上的五彩經幡在風中翻飛,念誦著常駐的春光和永恆的吉祥。  橋下,我走在鵝卵石河灘上,一路尋尋覓覓。河灘邊、淺水裡,大大小小的石塊、石片、石子兒,是形狀各異、花紋奇特的黃河石。撿得一塊碗口大的石頭,石頭上顯現的花紋圖案奇特,如同一幅水墨畫,煙雨蒸騰、雲霧濛濛,意境深遠。  我繼續前行,邊走邊看。
  • 跑跑跑,越跑越快樂!
    當時悲壯的想,跑不下來,走也走下來。跑到五公裡的時候,感覺還好啦,不是很累;跑到十公裡的時候,藍天救援隊,和其他的志願者不停的鼓勵加油,這時信心十足,而且一路上的雪景還不錯,這中間還超了好幾個跑友;跑到13、14公裡的時候,開始痛恨自己,有病麼,幹嘛要跑個半馬,累個半死,在家躺著玩手機多舒服,想念我的沙發,想念我溫暖的被窩。
  •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唐】王之渙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 破風而行,一路向景!甘肅省體育局在黃河石林勘察「隴越騎聯」2020...
    5月13至15日,甘肅省體育局工作組在景泰縣黃河石林大景區進行「隴越騎聯2020穿越絲綢之路國際山地自行車多日賽」線路勘查工作。白銀市體育局、黃河石林大景區、景泰縣文廣旅局相關負責人陪同。據了解,本次賽事初定於7月1日以線上方式開賽,10月至11月舉行線下比賽。
  • 黃河奔騰於榆林轉彎,一路呼嘯,風光旖旎!
    榆林地處黃河中遊地區,原本一路由西向東奔流的黃河,從內蒙古河套地區拐了一個90度的大彎,從這裡進入了陝西。一路呼嘯,一路馳騁,經過千萬年堅韌執著的衝刷,在莽莽黃土高原上拉開了一道巨大深邃的峽谷,沿途自然景觀優美,文物古蹟眾多。這條潛藏著無數旖旎風光的路線,等待著人們去探索,去尋找,去體驗。
  • 「窮養」自己的女人,往往越活越悽涼
    文/雪落無塵為什么女人之間的差距能這麼大?有的人總是敏感且小心翼翼,有的人無論到何種境地,都是落落大方。原因就是因為窮養和富養的區別。很多時候,「窮養」自己的女人,往往越活越悽涼。01前段時間,去好友小悅家做客,當時她公公婆婆也在家。吃飯過程中,婆婆總是不願意上桌吃飯,只是一人躲在廚房收拾家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