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測量血壓、血糖、體溫 你需要這樣做

2020-12-17 健康界

體溫計基本家家都有,發燒感冒都會拿出來量一量。有老年人的家庭,還會準備血壓計、血糖儀,然而家裡的這些健康自測神器,你真的會用嗎?醫學專業人士表示,臨床上還是有很多患者在家檢測血壓、血糖的結果和實際值有出入的。那是我們買的產品不對嗎?還是使用方法不對呢?本期請有關專家進行解讀。

A 量血壓 到底量左手還是右手?

受訪專家/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 陳晞明

高血壓是常見疾病, 在我國大約有32.5%的成年人患有高血壓。高血壓的診斷主要是根據測量的血壓值來診斷的,標準為首診發現收縮壓≥140mmHg 和/或舒張壓≥90mmHg, 如果在4周內複查兩次,非同日3次測量均達到上述界值即可確診。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陳晞明表示,在家測量血壓,能及時知道自己的血壓情況。

選購:家庭適用上臂式全自動電子血壓計

目前,常見的血壓計有水銀柱式、電子和真空血壓計。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陳晞明表示,家庭自測血壓最好使用經國際標準認證的上臂式全自動電子血壓計。

陳晞明解釋,因為水銀血壓計對測量者的要求很高,不適合家庭使用;電子血壓計有手指式、腕式和上臂式。因為手腕式在使用時捆綁位置低於心臟水平,而手指式受脈動彈力回波的影響比較明顯,容易致使檢測值不夠準確。而上臂式血壓計的優勢在於,袖帶壓迫的是上臂的肱動脈,而且量血壓的胳膊處能輕易做到與右心房平行(量血壓的標準姿勢)。

他建議,要在情緒穩定的情況下測量,保持定時測量的好習慣。

疑問:測血壓該量左手還是右手?

陳晞明介紹,許多因素如身體位置、手臂位置、手臂間的差異、袖口大小、袖口位置、測量人員等均可以影響血壓測量的準確性。所以,測量者量血壓時應坐位安靜休息5分鐘後測量為宜。且測量時,不蹺二郎腿、不可以說話、另一隻手不可以打電話玩手機,這些行為都會影響血壓的準確性。

此外,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及出現體位性低血壓情況者,應加測站立位血壓。站立位血壓應在臥位改為站立位後1分鐘和5分鐘時測量。

臨床上最多人關心的問題是:測血壓到底該測左手還是右手呢?通常情況下,我們測量雙臂的血壓會發現,測得右手手臂血壓較左手手臂血壓高5mmHg-10mmHg。然而,事實是左手的真實血壓比右手高。因為,從解剖學角度看,主動脈為體循環的動脈主幹,起自左心室,有左右肱動脈,而左側肱動脈離心較近,故理論上左肱動脈壓高於右側。

「所以,患者測血壓時,首診應該測雙側血壓,以後測血壓較高的一側為準。」陳晞明說。

頻率:何時測量血壓最好?

關於測量血壓時間段的選擇,早上6-8時是高血壓的「魔鬼時間」,此時人體交感神經開始興奮,血壓容易升高。另外,中午12時—14時也是需要注意的時間。

B 量血糖 要用第二滴血做檢測

受訪專家/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 姚斌

我國大約有1.14億名的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的治療,通常是控制血糖值。對於一般人來說,空腹血糖正常值在6.1mmol/L以下,餐後兩小時血糖的正常值在7.8mmol/L以下,如果高於這一範圍,稱為高血糖。當空腹全血血糖在5.6毫摩爾/升(100毫克/分升)以上,血漿血糖在6.1毫摩爾/升(115毫克/分升)以上,應做糖耐量試驗。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姚斌表示,血糖監測是高血糖人群自我管理的重要手段,患者最好在家中備一個血糖儀進行自我監測,以便及時全面地掌握自己的血糖控制情況,減少和減緩併發症的發生。

選購:試紙型號與儀器要一致

血糖儀的品牌很多,國產和進口都有。同一品牌的血糖儀價格也從幾百元到上千元不等。姚斌建議患者購買時首先要認準大品牌,這樣儀器的安全性和準確性能有保證,且能對產品後期進行定期更換和監測。

要提醒的是,購買的試紙必須與血糖儀匹配。現在市面上的血糖儀品種很多,包裝也會更換,為了避免買錯試紙,最好把血糖儀或試紙包裝帶上,讓專業人員辨認。其次,要留意所購買試紙的有效期,大概算一下自己多長時間測一次血糖,能否在有效期內用完試紙。再次,注意試紙的保管,要放在常溫下陰涼乾燥的地方,避免試紙受潮,不要把試紙放在冰箱裡,外出時應隨身攜帶,不要放在汽車的車尾箱,乘坐飛機時不要託運。如果是瓶裝試紙,打開後要馬上蓋好瓶蓋。

姚斌提醒,如果市民自行測量的數據與醫院測量數據相差較大或對血糖儀的準確性產生疑問,建議攜帶家用血糖儀到醫院,在進行空腹血糖測量後立即用家用血糖儀進行測量,將兩種方式得出的結果相對比。

疑問:餐後兩小時到底從何算起?

從臨床經驗來看,為了保證測量數據更加準確,在自行測量血糖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在測量前用酒精或洗手的方式進行消毒後,要保證酒精幹燥後進行測量,否則殘留的水分等會稀釋血液,從而影響測量數據的準確性。

其次,在測量時,儘量不要用第一滴血測量,也是為了防止第一滴血有可能被殘留的水分等稀釋,一般建議用第二滴血進行測量,準確度相對較高。

「血糖受多種因素影響,清晨空腹檢查時,能較大程度地排除這些因素、反映真實病情。」姚斌說,「測空腹血糖最好的時間段是在6點至8點,採血前有『三不』,即不用降糖藥、不吃早餐(至少8小時內無任何熱量攝入測量的血糖值,包括雪碧、可樂及含咖啡因的茶飲等都不能進食)、不運動。」

他解釋,對於大多數的2型糖尿病病人來說,餐後兩小時血糖可能會比空腹血糖更重要,因為此類病人空腹血糖可能不高,但其胰島素分泌功能已經受損,受高糖刺激後反應較差,出現餐後高血糖。需要提醒的是,測定餐後兩小時血糖,應該從吃第一口飯開始,直至滿兩小時為止,一些病人從吃完飯開始計時,結果可能會有顯著差別。

頻率:何時測量血糖為宜?

血糖正常人群和血糖控制相對穩定的高血糖人群:每兩周測一組血糖,包括空腹、早餐後、午餐後、晚餐後。

高血糖控制不穩定的人群:每周測一組血糖,包括空腹、早餐後、午餐前、午餐後、晚餐後、凌晨、夜間。

C 量體溫 燒到多少攝氏度才需要用藥?

受訪專家/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急診科主任 陳德雄

發燒了,大家都會用到家裡的體溫計。除了發燒用到外,其實還有很多時候會用到體溫計,如排卵期等。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急診科主任陳德雄介紹,由於受晝夜、年齡、性別、飲食、運動、情緒等因素的影響,體溫在一天內會有一定的波動,但波動範圍不會超過1℃。一般情況下,腋窩體溫超過37.5℃定為發熱,俗稱發燒,進一步劃分為:37.3℃-38℃為低度發熱、38.1℃-39℃為中度發熱、39.1℃-41℃為高熱、超過41℃為超高熱。

選購:水銀溫度計使用率最高

目前常見的有三種體溫計:水銀溫度計、電子溫度計、紅外線耳溫計。每種溫度計都有不同的優缺點——

水銀體溫計:使用率最高。它可隨體溫升高的水銀柱保持原有位置,便於使用者隨時觀測。由於玻璃的結構比較緻密,水銀的性能非常穩定,故測量時產生的誤差較小。但在實際使用中,要防止其破裂。由於水銀體溫計數字太小,故老年人使用不是太方便。

電子式體溫計:將體溫以數字的形式顯示出來,讀數清晰,攜帶方便。特別是寶寶正在哭鬧、十分不配合時,用電子體溫計需要的時間短。其不足之處在於示值準確度受電子元件及電池供電狀況等因素影響。

紅外線耳溫計:是通過測量耳朵鼓膜的輻射亮度,非接觸地實現對人體溫度的測量。只需將探頭對準內耳道,按下測量鈕,僅有幾秒鐘就可得到測量數據,非常適合急重病患者、老人、嬰幼兒等使用。但使用初期需要熟悉操作才行。

使用:腋窩測試原則上要達到10分鐘

使用體溫計前,用純度75%以上的酒精消毒,並將水銀柱甩到35.5℃以下。腋溫測量時,應頂住腋下的中央部位,不可接觸到內衣物等;嬰幼兒使用時,請輕輕壓住其手臂,以免其腋下翹起。測試時間長短也有講究,腋窩測試原則上要達到10分鐘。

口腔測量時,應頂住舌頭下方舌根的左方或右方,用舌頭頂住體溫計後閉緊嘴巴,用手拿著體溫計避免移位;測量過程中不要張開嘴巴,不要用嘴呼吸;測試前10分鐘請勿飲用冰、熱水,測試中口腔請緊閉勿張開。專家提醒,口腔測量別用水銀體溫計。

紅外耳式體溫計的使用必須注意,紅外耳式體溫計配有耳套,請注意相應規格補充耳套時,不要使用他人用過的耳套,可能導致交叉感染;使用前應放於10℃-40℃正常室溫下靜候30分鐘後方可測量耳溫。

疑問:高燒到多少攝氏度才需用藥?

一般情況下,不管是孩子還是成年人,體溫不超過38.5℃,一般不建議吃退燒藥,可以多喝水,增加尿量,促進人體體內毒素的排出。如果超過38.5℃,建議服藥或去醫院就診。但要提醒的是,給寶寶量體溫,通常傍晚時寶寶的體溫往往比清晨時要高一些;寶寶洗澡、進食、哭鬧、運動後,體溫也會暫時升高;衣被過厚、室溫過高,寶寶的體溫也會有所升高。所以,為了測得準確體溫,家長要避開這幾個點。

陳德雄建議,如果只是低燒,每6個小時測一次體溫,或懷疑有體溫上升時監測即可,測得太過於頻繁,反而會影響大人或孩子休息。如果是高熱,則需要比低熱時稍微測得密一點,在吃完退燒藥或物理降溫半個小時後應測一次體溫。

(原標題:量血壓、測血糖、量體溫 對照一下你有沒有做錯?)

相關焦點

  • 多久測量血糖比較好?需要注意什麼?醫生:降糖控糖,您可這樣做
    正因為定期檢查血糖對於病情恢復超級重要,所以我相信大多數糖友的家裡都有一個血糖儀,為能夠隨時測量血糖創下了條件。然而對於少部分糖友而言,血糖儀擺在家裡,卻不知道該多久進行一次測量?測量的時候又需要注意什麼?這些非常現實的問題,都需要一一解決。那麼今天,我這篇文章給予大家一個詳細的解答。為什麼要自我監控血糖?
  • 體檢發現血壓150/95,該怎麼辦?需要吃藥嗎?心血管醫生這麼做
    常常會在網上或者臨床上碰到這樣的問題,針對這樣的問題草率的回答,要吃藥或者不要吃藥,都是不太負責任的。有時也會回答「如果沒有合併任何危險因素的話,可以暫不吃藥」,可是老百姓哪能想到「吸菸、肥胖、血脂異常,甚至年齡」是危險因素。關於初次發現血壓升高,如果想要認真的對待、對健康負責的話,我可能會做的以下幾點可以了解一下。
  • 低血壓範圍是多少 如何正確測量血壓
    低血壓範圍是多少?  醫學上一般對血壓低於90/60mmHg的狀態稱為「低血壓」,它可能由生理或病理等因素造成。  血壓測量方法  1.一律測右上臂肱動脈部位;只有在右臂有不正常情況(如殘疾、癱瘓等)時,才測左上臂。這是因為,正常人左右兩側上臂的血壓值是不一樣的。
  • 給高血壓患者提個醒:在家測量血壓要注意3點,準確測量血壓
    根據世界組織公布的數據,全球三分之一的人有不同程度的血壓問題,每年因高血壓死亡的人數高達940萬人。隨著由高血壓引起的心腦血管疾病日益增多,保證血壓的穩定已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與高血壓高發相對應的是人們對高血壓的認識不夠,很多人對於如何產生高血壓、如何預防、如何穩定血壓沒有太多的認識。
  • 各年齡血壓、血糖、血脂、血尿酸對照表,太全了!
    今天我們就給大家送上各年齡血壓、血糖、血脂、血尿酸對照表! 人的血壓不是一直穩定不便,在一天之內會有所變化,在一生之內也有所變化,而且男性和女性的血壓也會有所區別,所以就很需要這張表來做參考。
  • 三星獲得可穿戴設備新專利 可測血糖、乳酸、血壓等
    為了超越蘋果,三星上周獲得了一項全新可穿戴設備的專利,該設備擁有一個可交換傳感器,可以檢測乳酸、體溫、血壓和血糖水平等生物標誌物。 事實上,血糖是三星專利的主要關注點。僅在美國就有3400多萬人患有糖尿病,其中90-95%為2型糖尿病,這是一個龐大的市場等著蘋果和三星等科技公司來攻克。 在三星的專利背景中,它們注意到各種生物標記物,如葡萄糖,存在於人類血液中。
  • 一分鐘教你正確測血壓
    高血壓,一個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名詞,但你真的了解高血壓嗎,血壓是怎麼形成的,如何正確的選擇和使用血壓計,測量血壓時又有哪些值得我們注意的呢?我們通常以收縮壓/舒張壓來記錄血壓。心臟舒張時接受血液回流(舒張期),緊接著心臟又收縮,壓出血壓(收縮期),心臟就是這樣交替重複著舒張與收縮動作。舒張期的血壓是最低的,即通常說的低壓或舒張壓;收縮期的血壓是最大血壓,即通常所說的高壓和收縮壓。通過血壓的高低,可以基本判斷我們的血壓健康情況,評估可能會造成危險的併發症和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風險。但是血壓的數值不是固定不變的,會受到心理和生理變化因素的雙重影響。
  • 測量血壓太繁瑣?你需要這款智能「手錶」
    事實上這樣測量是不準確的,BP Doctoe則採取了一種更傳統、更準確的方法,通過將傳統的振蕩測量元件小型化,在錶帶內使用充氣袖口進行準確的血壓讀數。這使得BP Doctor在這個行業中獨樹一幟,首屈一指。
  • 成年人各年齡段血壓、血糖、血脂、尿酸參考值對照表,果斷收藏...
    今天,對血壓、血脂、血糖、尿酸異常的危害和正常範圍進行詳細介紹。請看下面這張表:高血壓診斷標準醫生提示:人體的血壓受多種因素的影響而變化不定,如:寒冷、情緒激動、劇烈運動等,因而不能通過一次測量就確定自己是否患有高血壓。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情境下多次測量,如果均超出正常參考值,才能確定為高血壓。
  • 血壓測量:坐著,躺著,站著,怎麼測量更準確?
    測量血壓是坐著量好還是躺著量更準確?很多因素都可以影響血壓的讀數,包括測量時患者的姿勢和體位。不同體位測量的血壓讀數反應這種體位血壓的狀況,因此,無所謂採取哪一種體位來量血壓更正確問題。在某些情況下,需要分別測量不同體位的血壓數。
  • 體溫超過37.2℃?別慌,可能是你的測量姿勢不太對!
    「37.3℃,你發燒了!」——這或許是疫情期間最令人心驚膽戰的話。在抵禦病毒的日子裡,正常的體溫早已成為大家日常出行的「通行證」。無論是小區、超市、公司、地鐵站……都需要「嘀」一下。但即便是「身經百戰」,在測體溫時,心裡還是會不由得「咯噔」一下:「如果發燒怎麼辦?是不是感染新冠病毒?」
  • 降血壓降血糖,學會這4個招式就夠了
    當然太極拳對於有人來說比較複雜,即便做不下全套動作,只要學會這4個動作,對降低血糖、穩定血壓也非常有利。下面就跟著太極拳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練太極拳有效降血壓降血糖
  • 各年齡段血壓、血糖、血脂、尿酸對照表,快轉給家人!
    覺得有用就轉給你關心的人吧! 血壓、血脂、血糖、尿酸是目前衡量我們身體狀況最基本的四個指標。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這些指標到底多少是合格的? 更重要的是,這些參考指標並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年齡的增加也會有一些變化。
  • 血壓、血糖不正常,是身體出問題?這4個指數異常,可以先別緊張
    經歷過新型冠狀病毒風波後,人們越來越意識到健康的重要性,相當一部分人定期去醫院做體檢,但拿到檢查報告後發現稍有異常就膽戰心驚,擔心是疾病來臨。然而有的指標稍微異常,並不需做特殊治療,也並不代表著是患有疾病,可能是受到其他因素影響。
  • 告別水銀體溫計!耳溫槍、電子體溫計……你知道如何正確使用嗎?
    告別水銀體溫計!耳溫槍、電子體溫計……你知道如何正確使用嗎?體溫測得不準,可能受很多因素影響,包括環境、測量部位、操作者測溫手法不正確等。今天就來說一說測量體溫有哪些講究。
  • 診斷新冠第一步:如何正確測量體溫?
    現在進出小區、地鐵及醫院等公共場所都要測量體溫;體溫是重要的生命體徵,而臨床上對於嚴重感染,測體溫判斷有無發熱是診斷的必要條件之一。 作者丨李勇 蘇州市立醫院呼吸科 本文為作者授權醫脈通發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防疫| 水銀體溫計!耳溫槍、電子體溫計……你知道如何正確使用嗎?
    防疫 | 水銀體溫計!耳溫槍、電子體溫計……你知道如何正確使用嗎?體溫測得不準,可能受很多因素影響,包括環境、測量部位、操作者測溫手法不正確等。今天就來說一說測量體溫有哪些講究。
  • 電子血壓計,連續測量血壓為什麼越來越低?醫生闢謠:並非如此!
    電子血壓計並沒有這個特點,並不是電子血壓計測量血壓回越測越低,測量血壓有很多注意事項。只有選擇準確的血壓計,並且採取正確的測量方法,才能準確的測量血壓。一、為什麼血壓越策越低首先我們測量血壓,只有兩個結果,要麼越測越高,要麼越測越低,唯一不可能的就是連續兩次測量血壓一模一樣。因為我們的血壓本身就是曲線,並非直線,我們的需要隨時都是在變化的,只不過在一定範圍內小波動都是正常。所以幾乎所有人連續測量血壓都不可能一模一樣,要麼高,要麼低。
  • 嬰兒體溫多少算正常?提醒:三個部位溫度不一樣,教你正確測量
    對於如何判斷寶寶體溫是否正常,怎麼給寶寶測體溫算是正確,新手爸媽有必要了解以下的內容了。一、嬰兒體溫多少算正常新生兒的體溫是不能和成人相提並論的,因為新生兒的體溫是會比成人高一點。另外,爸媽在測寶寶體溫時,要注意兩點。一是人的體溫會有周期性的波動,清晨、下午和傍晚所測的體溫都是不同的,其中清晨的體溫是最低,而傍晚是最高。另外,夏季與冬季時所測的體溫也會有所差異,其中夏季測的體溫會稍高些。
  • 測量血壓的方式你了解嗎?這三種測量血壓的方式,你或許應該了解
    隨著醫療科技不斷發展,如今測量血壓的方式也多了不少。如果嫌去醫院過於麻煩,通過合適的方式自己在家也能夠進行測量,不過也是有一定標準的,如果操作失誤或者對結果不是很了解,也會存在一點誤區。一、測量血壓的方式你了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