稷山縣的大佛寺裡有尊國內第一大土佛,始建於金皇統二年

2021-01-10 陽光下的風景

國內第一大土佛在稷山縣的大佛寺裡。縣城東北1公裡高崖上的古寺本名清涼院佛閣寺,因寺內依土崖雕就這尊巨佛,俗稱大佛寺。據清《稷山縣誌》和寺內所存歷代石刻記載,大佛寺始建於金皇統二年(公元1142年)。多年戰亂後,僅存下殿、垛垛殿十王洞、十六羅漢洞等。

幾十年前一場大火使大部建築再遭劫難。當地政府在幾年前再次重修大殿和配殿。正殿是樓閣式建築,依崖而造,把大佛整個包在裡面。巨大的釋迦牟尼坐佛背靠高崖,高20米,寬6.7米。

沿木梯登上二層,在大佛身邊可以看得更清楚,大佛的紅臉或許是後代維修施畫的。袈裟、手臂、手指指富有質感,好像可以感到肌膚的彈性。大佛的造型顯然經過細緻揣摩,在衣服褶皺和手指這些細節都一絲不苟。當年全靠手工,這樣的細活估計幾年才能完工。

正殿西側的十王洞深9米,寬3米,正麵塑地藏王坐像,兩側侍童,十殿閻君雕像分立兩側,其中有一尊是近代補做的,比較之下,和其他原物差得很遠。「文革」期期間十王洞群像被泥牆封擋,倖免於難,大佛寺的工作人員在談到當年發現這個「密室」時還很興奮,他們認為這些是元塑精品。

相關焦點

  • 大佛寺,你怎麼這麼好看!
    大佛寺位於江蘇省金湖縣黎城鎮北老街(縣城中心位置),始建於清乾隆甲寅年
  • "關中第一奇觀"一 大佛寺石窟
    大佛寺石窟始鑿於南北朝時期,大規模開鑿於唐初,唐太宗貞觀二年(628年)基本建成。寺內有446處佛龕,1980餘尊精美造像,是盛唐京師長安附近重要的佛教石窟寺,其唐代大佛為關中地區規模最大,體現了石刻大佛藝術自西域東傳及在關中地區的流行,被清代學者畢沅譽為"關中第一奇觀"。1988年1月,大佛寺石窟被國務院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 新昌大佛寺深度遊
    佛心廣場廣場佔地3000平方米,北面紅赫色的一道山體石壁上鐫刻著一個國內少見的巨大的「佛」字,高20米,寬13.5米,字體清秀而飄逸,頂天立地,蔚為壯觀,是弘一法師的字放大而成。現棲光淨院始建2004年,是大佛寺的下院,設有有天王殿、三聖殿、講經堂、覺海堂、藏經樓、地藏殿及鐘樓、鼓樓、茶禪一味堂與廂房。
  • 陝西有尊神秘大佛,長得很像李世民!今為世界遺產,知道的人不多
    其中,有朋友提到旬邑的「隔壁鄰居」彬州,同樣分布著許多石窟。今天,小漁就帶著大家去彬州逛逛吧! 不同於旬邑石窟的小眾神秘,彬州石窟規模更加宏大,有座石窟寺內有尊宏偉壯觀的「陝西第一大佛」,一隻手掌5、6米寬!如今已是一處世界文化遺產,不過知道的遊客似乎並不多。不知道你來過這裡嗎?
  • 重慶的寺廟有哪些?春節祈福好去處,這裡最靈驗​
    羅漢寺始建於北宋治平年間(1064——1067年),原名治平寺。寺因羅漢洞而建。《蜀中名勝記》載:「治平寺……有羅漢、先天二洞,皆古洞。」 羅漢寺內長20多米的古佛巖,存有宋代摩巖石刻佛像400餘尊,其中臥佛涅像(俗稱「睡佛」)、觀音像和供養人像等,風格頗近大足寶頂山石刻。
  • 專訪運城市稷山縣文物旅遊服務中心主任趙武琪
    有著「后稷故裡」之稱的稷山縣,如何把握這一發展機遇,依託豐富的文物旅遊資源打造文旅產業的新高地?近日,生活晨報記者專訪了稷山縣文物旅遊服務中心主任趙武琪。《生活晨報》:推動文化旅遊產業快速發展,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任務。對擁有悠久歷史的稷山縣,意味著什麼?
  • 供奉哪三尊佛?
    大雄是佛的德號:大者,是包含萬有的意思;雄者,是攝伏群魔的意思。因為釋迦牟尼佛具足圓覺智慧,能雄鎮大千世界,因此佛弟子尊稱他為大雄。寶殿的寶,是指佛法僧三寶。大雄寶殿中除供奉本師釋迦牟尼佛的佛像外,有的寺院還會在大殿內供奉三世佛像。所供奉的三世佛像,一般有兩種組合形式:從時間上講,為過去世迦葉佛,現在世釋迦牟尼佛和末來世彌勒佛,俗稱「豎三世佛」或「三時佛」。
  • 浙江新昌縣真低調,有亞洲第一臥佛,李亞鵬版《笑傲江湖》在此取景
    國內三大影視劇拍攝基地,浙江橫店最被熟知,每年都會有上百部影視劇到此拍攝。其實浙江不止有橫店影視基地,浙江的新昌縣也是個影視取景地,但世人卻鮮有人知。新昌縣隸屬浙江紹興市,面積並不算大,但境內有著豐富的旅遊資源,比如天姥山風景名勝區,大佛寺,穿巖十九峰、達利絲綢世界、沃洲湖景區等等。優美的環境以及特殊的地貌,成為很多古裝劇取景的地方,比如千丈幽谷。千丈幽谷位於穿巖十九峰,逶迤五裡,是一峽谷,由十九峰、臺頭山兩組丹霞地貌相峙而成。
  • 廣州市大佛寺第二期復建工程緣起
    大佛寺坐落於廣州市北京路商業區中心地帶。大佛寺始建於南漢(917-971年),名新藏寺,為南漢王劉龑應天上二十八宿之數,在羊城東南西北四個方位,各建七間佛寺,合稱「南漢二十八寺」。隨著歲月的遷移、朝代的更迭,原先的「二十八寺」大多已鐘停鼓息,惟此一脈歷盡劫波而不泯,流傳至今,尤滄桑可考。
  • 樹寫神元  山水之道——著名山水畫大家大土三陽
    著名山水畫大家大土三陽 閱觀中國山水畫發展的歷史,我們會發現,無論是宋元山水之巨匠還是明清畫壇之大家, 在其山水畫作品裡主要描繪和表現的一定是繁複紛呈、姿態各異的樹木,從根須伸延到枝出四方, 從葉形多狀到樹形變化,均極盡努力深入刻畫,並賦予雜樹灌木以生命。
  • 稷山縣東渠村舉行第三屆國光教育獎勵金發放儀式
    9月16日上午,稷山縣稷峰鎮東渠村第三屆國光教育獎勵金發放儀式,在該村支村委會議室隆重舉行。
  • 東林大佛 | 國內第一尊不收門票的大佛
    "↑  關  注   在二零一二年以前全國各地有二十多尊大佛,都賣門票,動輒上百元。我國大陸第一尊不收門票的大佛——中國廬山東林大佛正式裝藏撒淨。東林大佛的建造背景:我們建造的這個佛像是阿彌陀佛,在佛教當中稱為佛中之王、光中極尊。十方三世佛,阿彌陀第一。
  • 道來 | 佛為何要在《無量壽經》中連說五十三尊佛的名字?這裡頭學問大了
    後面說「次有如來名曰光遠,次名月光,次名栴檀香,次名善山王,次名須彌天冠……」,一共是五十三尊佛。所以,是以「錠光如來興出於世」作為一個時間點,在這尊佛之後,有五十三尊佛。但是,在《無量壽經》的其他譯本裡,有的就不是這樣的順序,是說在錠光如來之前有許多佛出世,而且數量不一樣,不都是五十三尊。
  • 始建於北魏的「亞洲佛光」佛光寺
    世界文化遺產佛光寺坐落在佛光村,佛光寺始建於北魏孝文帝時期(公元471——499年),因此寺歷史悠久,寺內佛教文物珍貴,故有「亞洲佛光」之稱。寺內正殿即東大殿,建於唐朝大中十一年,即公元 857年。從建築時間上說,它僅次於建於唐建中三年(公元 782年)的五臺縣南禪寺正殿,在全國現存的木結構建築中居第二位。
  • 南無羌佛 弟子 旺紮上尊 證到了聖體質金剛大力王4-7集【佛教 正法】
    南無羌佛的弟子旺紮上尊證到了真正上超三十段的聖體質金剛大力王
  • 【佛圖欣賞】長壽三尊之一 ——長壽佛
    在藏傳佛教中,長壽佛、尊勝佛母、白度母被認為是福壽吉祥的象徵,稱為「長壽三尊」,是西藏諸多寺廟中常見的佛像組合形式。長壽三尊一般以長壽佛為中央主尊,左下是 白度母,右下是 尊勝佛母。    長壽佛,阿彌陀佛的梵文原意是「無量光」和「無量壽」兩種意思,具有空間和時間兩種性質,本來都是阿彌陀佛一身所兼具的,但在藏傳佛教將這兩種含義分別當作兩尊佛供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