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圓明園復原圖,美呆了!

2021-03-01 觀眾網



圓明園全景


方壺勝境:在福海北北岸灣內,1740年(乾隆五年)建成是圓明圓中最為美麗的建築。此景前部的三座重簷大亭,呈"山"字形伸入湖中,中後部的九座樓閣中供奉著2000多尊佛像、30餘座佛塔,建築宏偉輝煌,是一處仙山瓊閣般得著名景觀,主題閣樓實為一座寺廟建築。

溫馨提示:關注觀眾網微信:iguanzhong





九州清晏為圓明園中最早的建築物群之一,部分建築物為康熙年間所建。雍正初年,此部分景區成為帝王重要的寢宮區.歷史上著名的西太后(慈禧)為「懿嬪」時居住在此。九州清晏位於圓明園九州地區的中軸線上,此處是「上元三宴」之首宴的地方。此處也是各地衙門,向皇帝呈覽貢品、物件、畫冊的地方。




正大光明是皇帝在園內舉行朝會、接見外使的行政區域。功能類似故宮太和殿、保和殿,亦是皇帝駕崩後停靈之處。佔地10萬平方米,建築面積7000平方米。正大光明殿建成於1725年(雍正三年)內簷高懸雍正御書「正大光明」四字匾。



鴻慈永詁,亦稱安佑宮,圓明園四十景之一,位於月地雲居西北,為清帝御苑的皇家祖祠,主要供奉御容畫像,是一處大型的寺廟園林,佔地6.5萬平方米,築面積3600平方米。



蓬島瑤臺:建於1725年(雍正三年)前後,時稱蓬萊洲,乾隆初年定名蓬島瑤臺。位於福海中央,為相連的三座湖心島,仿神話中一海三山之意,水霧中的蓬島瑤臺如仙境一般。





海晏堂由正樓和後工字蓄水樓組成,是最大的一處歐式園林景觀。海晏堂正樓朝西,上下各十一間,樓門左右有疊落式噴水槽,階下為一大型噴水池,池左右呈"八"字形排列著我國十二生肖人身獸頭銅像。每晝夜十二個時辰,由十二生肖依次輪流噴水,俗稱"水力鍾"。



牡丹臺,就是後來圓明園四十景中的「鏤月開雲」。牡丹臺位於後湖東岸,南臨曲溪。殿為三間,殿前以文石為坡,種植牡丹數百本.康熙六十一年,康熙來圓明園的牡丹臺觀賞牡丹。主宰中國命運長達130餘年的康雍乾三朝天子,在牡丹臺會聚一堂,傳為佳話。

溫馨提示:關注觀眾網微信:iguanzhong





澹泊寧靜俗稱田字房,又名淡泊清淨。此景雍正5年1727年已建成。這座宮殿的外型是一個漢字的形狀:「田」。「田」的意為耕地,農業是封建帝國的命脈,皇帝每年都要在這兒舉行犁田儀式。






萬方安和是以國家統一、天下太平為意境的一組景觀, 位於圓明園中心景區後湖的西北側。雍正時稱「萬字殿」,俗稱萬字房, 乾隆時稱「萬方安和」。主建築位於湖中,外觀為卍字形,共33間殿宇, 萬字型建築是我國建築史上的特例。





遠瀛觀西鄰海晏堂,在長春園南北主軸線與西洋樓東西軸線交會處,是最為壯觀的歐式噴泉景觀,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英使馬戈爾尼,曾至此處遊賞。遠瀛觀分為三部分,分別為:遠瀛觀主體樓、大水法、觀水法。

溫馨提示:關注觀眾網微信:iguanzhong



 南邊朝北建有專供皇帝觀賞噴泉用的寶座和石雕屏風,名曰觀水法。



線法亭位於大水法之東,在圓形土丘上建西式漢白玉八方亭。"線法"意指西洋透視法。此山曾是乾隆帝跑馬登山處,俗稱轉馬臺。




別有洞天:在福海南岸,位置隱秘,經城關出入,有納翠樓、水木清華之閣、時賞齋、石舫。雍正時期曾在此處開爐煉丹,乾隆(1736-1795年在位)、嘉慶(1796-1820年在位)二帝常在此園居住。現今遺址處還留有石舫的基座。






方外觀,建於1759年(乾隆二十四年)。為三開間用刻有回紋圖案的大理石貼面的歐式小宮殿.上下各三間,兩側有半環形石階通往二樓。「方外觀」為一座清真寺,據說此樓曾是乾隆帝維族愛妃(容妃,俗稱香妃)作禮拜的地方,方外觀西南橋外有一座西式八角亭。



萬花陣: 即迷宮,現已經重新復建。黃花陣花園門為西洋座鐘形,黃銅雕刻花紋大門兩扇。花園迷宮中央為石亭,內設西洋式座椅。每年中秋節皇帝坐在亭子裡,宮女們手持黃色蓮花燈從迷宮入口進去,誰先到達亭子,就可以得到賞賜,所以又稱黃花陣。

1900(光緒二十六年),八國聯軍(英、法、德、意、日、俄、美、奧)入侵北京燒殺擄掠,慈禧太后挾光緒皇帝逃奔西安,京畿秩序大亂,八旗兵丁、土匪地痞即趁火打劫,把園內殘存及陸續基本修復的共約近百座建築物,皆拆搶一空,使圓明園的建築和古樹名木遭到徹底毀滅。 其後,圓明園的遺物,又長期遭到官僚、軍閥、*商的巧取豪奪,乃至政府當局的有組織地損毀。北洋政府的權貴們包括某些對圓明園遺址負有保護責任者,都倚仗權勢,紛紛從園內運走大批石雕、太湖石等


更多精彩節目敬請關注觀眾網微信:iguanzhong

分享觀眾網的微信到自己的朋友圈,

讓觀眾網的精彩活動,豐富/娛樂大家的生活!

 

【點擊右上角】【分享朋友圈】【發送】

如果您是新朋友,想獲得更多精彩節目。

【點擊右上角】【查看官方帳號】【點擊關注】

請把觀眾網微信帳號推薦給身邊的好友:iguanzhong 

併線上參與觀眾網新浪官方微博【觀眾網官方微博】有獎轉發活動,即可贏得免費門票哦!

更多資訊信息請登錄:www.iguanzhong.com

—————————————————————

相關焦點

  • 今天咱們一起聊聊圓明園十二生肖
    圓明園是清朝著名的皇家園林之一,坐落在北京西北郊,與頤和園相鄰,由圓明園、長春園和萬春園組成,也叫圓明三園。圓明園海晏堂復原圖它匯集了一個民族幾乎超人類的想像力所創作的全部成果,有「萬園之園」之稱。但由於圓明園被列強焚毀,使後人無緣欣賞曾經恢弘盛大,精美絕倫的皇家園林藝術。
  • 歷經160年,「馬首」回歸圓明園
    12月1日,馬首銅像回歸原屬地圓明園,牽動著億萬網友的心。自1860年英法聯軍侵華,圓明園慘遭劫掠和焚毀,位於其中的馬首銅像與其他11尊獸首銅像同流失海外,一直到160年後的昨天,馬首銅像成為了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
  • 趙合德容貌復原圖,已經不是一個「美」字能形容,堪稱傾國傾城!
    自古英雄愛美女,這已經成為無可否定的事實,網友流傳的趙合德容貌復原的照片,這些照片震驚史學界,那麼趙合德容貌復原圖到底是怎樣的呢?下面就隨小編一起去看看吧。    趙合德畫像  趙合德出生漢朝,因為憑姐姐入宮做了皇帝漢成帝的妃子的關係,她也被接入了皇宮,成了漢成帝的嬪妃,有史料記載,姐妹二人曾是世上少有的美人,當時很得漢成帝寵愛,姐妹曾一度集六宮寵愛十幾年,直到漢成帝死亡,從中不難想像二人容貌有多美了,可是想像卻也是憑空猜測,作為古人,也沒人見到其真容,但這也難不倒如今的科學,網上看看趙合德容貌復原圖
  • 故宮文創打頭陣,圓明園緊隨其後,會是下一個文創大IP嗎?
    如果遊歷者沒有良好的知識儲備和想像力,圓明園這顆文化瑰寶帶來的體驗效果,必然會大打折扣。而數字圓明園對於盛景的復原,讓原本因被毀而導致視覺效果貧瘠的圓明園,重新煥發生機。原本需要想像的美,得以可視化。圓明園武陵春色復原圖另,根據數字圓明園官方對外的信息,如今,數字圓明園項目,已經完成了對圓明園景區65%的復原,完成了195個時空單元的虛擬重建。
  • 圓明園標誌性建築原來叫這個名字,還有許多知識歷史老師沒教過!
    一直以為圓明園就是1860年和1900年被聯軍燒毀的皇家園林,以為圓明園的標誌性建築就是進出園林的大門,直到遊覽之後才知道,自己原來學的都是假歷史,初中老師根本就沒教過!圓明園只是圓明三園之一!清帝每到盛夏就來到這裡避暑、聽政,處理軍政事務,因此也稱「夏宮」,而故宮則稱為「冬宮」 ,皇帝一年一中在圓明園的時間比在故宮的時間還長!圓明園的總設計師名叫雷金玉,他是在修建紫禁城時被康熙看中的,而圓明園的名稱則是由康熙皇帝命名的。
  • 英國首次曝光圓明園被燒毀前照片,美的轟動世界
    這是英國人模擬的中國圓明園遺蹟,美的像幅畫,但即便這樣也不能彌補燒毀的過錯。 如果圓明園還在,可能就沒橫店什麼事了。
  • 中國第二座「圓明園」,複製95%的北京圓明園,佔地466萬平方米!
    後人永遠不會知道當年的皇家園林有多美,我們只能通過古人的描繪來感受這座非凡園林的震撼,圓明園是乾隆皇帝造的,他把一生都獻給了圓明園,因為一場大火而消失,留給世界的只有一個美麗的幻影,幸運的是,21世紀後,我們又建造了第二座圓明園。
  • 「圓明園」燒毀前照片在英國流出,每一張都美到讓人心碎!
    1860年英法聯軍侵華,當時鹹豐皇帝帶領王公大臣棄城逃跑,致使紫禁城淪於敵手,最終圓明園被侵略者火燒三天三夜,最終這座美輪美奐的皇家園林被燒成一片廢墟,雖然如今圓明園的遺址仍然保存完好,但是裡面已經空空如也,之前英國流出了幾張圓明園被燒毀前的照片,每一張都美到讓人心碎。
  • 曾「禍國殃民」的妲己,容貌復原圖曝光,網友:想戀愛了都!
    當然,她的美很妖嬈。據說妲己曾經是商朝大臣的女兒。因為她出眾的外貌,商紂王當時把妲己當成了公主,但是妲己卻被九尾狐狸附身了。妲己是個大美人,但是她有多美呢?對她來說,紂王真的有可能不為她去山裡嗎?據說網上有些人比較有想像力,加上現代技術,很難做出妲己古屍復原圖,然後用PS裝飾。妲己真是美若天仙。網友感嘆她真的像只狐狸。
  • 圓明園罹難160年,郭黛姮帶你重返圓明園
    2020年10月20日,在圓明園罹難160周年之際,著名建築史學家、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84歲的郭黛姮先生在人文清華講壇通過其團隊潛心研究近20年的數字復原技術帶領線上線下近80萬觀眾重返圓明園,領略萬園之園的盛世風採。她表示和園林一個個具體的實體建築相比,圓明園的文化價值更高。
  • 四大美女趙飛燕復原圖曝光,網友:美得令人窒息!
    四大美女趙飛燕復原圖曝光,網友:美得令人窒息!說到四大美女,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八個字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今天小編要給大家講的是「環肥燕瘦」中的燕,那麼小編給大家講一講趙飛燕都有什麼故事。歷史專家們為了還原趙飛燕的樣貌,所以都在努力的想還原趙飛燕的樣子,功夫不負有心人,最後也有了成績,網友表示:美得令人窒息,不拿來當屏保可惜了!這裡也可以想像到趙飛燕是有多美了。今天的故事講完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自己的思考。小編希望大家可以腳踏實地去做一些事情,而不是一直想著自己哪一天會成功,每個人的成功都不是夢出來的,而是通過不懈的努力得來的。
  • 十二生肖「馬首」回歸圓明園,來看3D列印如何參與文物保護
    12月1日上午9時,國家文物局、北京市人民政府在圓明園正覺寺舉行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入藏儀式,國家文物局正式將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北京市海澱區圓明園管理處收藏。馬首就此結束百年流離,成為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
  • 關於圓明園你知道多少?
    圓明園(圖片來源於網絡)圓明園又稱圓明三園,是清代大型皇家園林,它坐落在北京西北郊,由圓明園、長春園和綺春園組成,所以也叫圓明三園,有萬園之園稱號。圓明園最初是康熙皇帝賜給四皇子胤禛(即後來的雍正皇帝)的花園。在康熙四十六年即公元1707年時,園已初具規模。同年十一月,康熙皇帝曾親臨圓明園遊賞。雍正皇帝於1723年即位後,拓展原賜園,並在園南增建了正大度光明殿和勤正殿以及內閣、六部、軍機處諸值房,御以"避喧聽政"。乾隆皇帝在位60年,對圓明園歲歲營構,日日修華,浚水移石,費銀千萬。
  • 追尋失落的圓明園——圓明園罹劫160周年紀念
    吳浩:今天是10月18日,160年前的今天,兩個歐洲的強盜闖入了圓明園,將有「萬園之園」美譽的圓明園付之一炬。請問二位第一次到圓明園是什麼時候?兩位圍繞圓明園進行寫作的初衷是什麼?汪榮祖:我第一次到圓明園是在1981年的夏天。當時的圓明園非常荒涼,連圍牆都沒有,裡面就幾塊石頭,所以感慨很深,回去之後也沒有馬上寫《追尋失落的圓明園》這本書。
  • 晚清重修圓明園之爭,一個醜聞成為壓倒圓明園重修的最後一根稻草?
    近日,國家文物局回復全國人大代表關於「重建圓明園,加強國家愛國主義文化建設的建議」,提出圓明園遺址是近代中國被侵略、被殖民的歷史見證,遺址以斷壁殘垣告誡後人勿忘國恥、警鐘長鳴。重建圓明園缺乏必要的考古及歷史文獻依據,且將改變圓明園遺址被列強破壞的歷史現狀,應慎重論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至此,多年來引發人們討論的「重建圓明園」話題,算是畫上了一個句號。
  • 悲哉,《圓明園的毀滅》知識點概括!
    1、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開篇點題,闡明圓明園的毀滅是中國以及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2、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具體介紹圓明園的布局、建築風格及收藏的文物,再現了圓明園當年的宏偉壯麗。3、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講述了圓明園被毀滅的經過。
  • 世界上第一張古生物復原圖的故事
    撰文 | 盧靜(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 來源:中科院之聲 最近以女性早期化石收集和研究者瑪麗·安寧為故事原型的英國電影《菊石》上映了,趁此機會,我想展開講講瑪麗·安寧與世界上第一幅古生物復原圖的故事。
  • 北京圓明園
    ,坐落在北京西北郊,與頤和園相鄰,由圓明園、長春園和萬春園組成,也叫圓明三園。        圓明園始建於1709年(康熙四十八年),最初是康熙帝給皇四子胤禛的賜園。1722年雍正即位以後,拓展原賜園,並在園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政殿以及內閣、六部、軍機處諸多值房,欲以夏季在此「避喧聽政」。
  • 妹喜容貌復原圖 妹喜最後怎麼死的
    妹喜容貌復原圖 夏朝最後一位君主夏桀的王后叫妺喜。近日有網友上傳數張妺喜古屍容貌復原圖,瞬間掀起夏朝歷史研究熱潮。 據夏朝歷史資料顯示,妺喜讀作末喜。由於其名字的「妺」字與「妹妹」的「妹」字字形相似,且在《莊子》等作中也有以妺為妹的用法,因此常誤作"妹喜"。
  • 移天縮地:圓明園裡的江南仿園
    今年是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160年。160年之前,圓明園被西方人稱為「萬園之園」,是「一切造園藝術的典範」。圓明園內的「夾鏡鳴琴」,亦是「取李青蓮『兩水夾明鏡』詩意」。圓明園裡的「武陵春色」,則是以陶淵明《桃花源記》為藍本建成的園中園。所以,晚清文學家王闓運在其《圓明園詞》中寫道:「行所留連賞四園,畫師寫仿開雙境。誰道江南風景佳,移天縮地在君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