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園標誌性建築原來叫這個名字,還有許多知識歷史老師沒教過!

2021-01-19 談文說理

一直以為圓明園就是1860年和1900年被聯軍燒毀的皇家園林,以為圓明園的標誌性建築就是進出園林的大門,直到遊覽之後才知道,自己原來學的都是假歷史,初中老師根本就沒教過!

圓明園只是圓明三園之一!

圓明園始建於1709年(康熙四十八年),與頤和園毗鄰,由圓明園、長春園和萬春園組成,所以也叫圓明三園。園林面積350多公頃,其中陸上建築面積比故宮還多一萬平方米,水域面積又等於一個頤和園,總面積竟等於8.5個紫禁城,故有「萬園之園」之稱。

清帝每到盛夏就來到這裡避暑、聽政,處理軍政事務,因此也稱「夏宮」,而故宮則稱為「冬宮」 ,皇帝一年一中在圓明園的時間比在故宮的時間還長!

圓明園的總設計師名叫雷金玉,他是在修建紫禁城時被康熙看中的,而圓明園的名稱則是由康熙皇帝命名的。雍正皇帝崇信佛教,號「圓明居士」,因此,康熙皇帝在把園林賜給胤禛(雍正皇帝)時,親題園名為「圓明園」,並御書三字匾牌,懸掛在圓明園殿的門楣上方。

圓明園不止遭遇過兩次大的浩劫!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洗劫圓明園,文物被劫掠,10月18日-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闖入院內,把園中的建築物燒毀。

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燒殺擄掠,慈禧太后和光緒帝逃往西安。八旗兵丁,土匪地痞即趁火打劫,把園中殘存和陸續基本修復的共約近百座建築物,皆拆搶一空,使圓明園的建築和古樹名木遭到徹底毀滅。

其後,圓明園的遺物,又長期遭到官僚、軍閥、奸商巧取豪奪,乃至政府當局的有組織地損毀。北洋政府的權貴們包括某些對圓明園遺址負有保護責任者,都倚仗權勢,紛紛從圓明園內運走石雕 、太湖石等,以修其園宅。

外敵入侵,再加上家賊難防,使曾經的奇蹟如神話般的圓明園變成一片廢墟,只剩斷垣殘壁,供遊人憑弔。

圓明園的標誌性建築叫做大水法!

圓明園內有著名的四十景之說,如正大光明、勤政親賢、九州清晏、武陵春色、方壺勝境、平湖秋月、蓬島瑤臺等,如今皆已不復當年勝境。

這裡所說的大水法,是西洋樓最壯觀的噴泉。建築造型為石龕式,下邊有一大型獅子頭噴水,形成七層水簾。前下方為橢圓菊花式噴水池,池中心有一隻銅梅花鹿,從鹿角噴水八道;兩側有十隻銅狗,從口中噴出水柱,直射鹿身,濺起層層浪花。俗稱「獵狗逐鹿」。

復原圖

大水法的左右前方,各有一座巨大的噴水塔,塔為方形,十三層,頂端噴出水柱,塔四周有八十八根銅管,也都一齊噴水。當年,皇帝是坐在對面的觀水法,觀賞這一組噴泉的,英國使臣馬戛爾尼、荷蘭使臣得勝等,都曾在這裡「瞻仰」過水法奇觀。據說這處噴泉若全部開放,有如山洪爆發,聲聞裡許,在近處談話須打手勢,其壯觀程度可想而知。

大水法遺址

當年沒有水泵等電化設備,噴泉是如何形成的呢?

原來,有一處叫做「海晏堂」的供水樓,樓東西兩頭為提水用的水車房,中段平臺樓下邊是海墁高臺,臺上砌蓄水池,俗稱錫海,一次可蓄水160餘立方米。貯水是用「龍尾車」(靠機械原理將水位提高的一種水車)向上輸送至「錫海」,然後再利用地心引力使水經過銅管流向噴泉。可笑的是,設計「水法」的法國教士蔣友仁,在乾隆三十九年病逝,宮內未留下此技傳人,沒有人能夠修整、使用「龍尾車」。每逢皇帝遊園,只好勞累小太監汗流浹背提水上樓,俟皇帝駕臨再開水閘放水,皇帝離去,噴泉也就沒有了。

大貝殼

我們熟知的十二生肖獸首,其實是噴水的時鐘,根據中國傳統的計時方法,用12種動物的名字表示一天的12個時辰,每隔1時辰便有1獸的口中向池內噴水。

復原圖

殘垣斷壁訴說著往昔令人痛惜的歷史,曾經氣勢恢宏、令人驚嘆不已的噴泉群景觀被英法聯軍付之一炬後,現在已經不復存在,只剩下這些雕刻著精美西洋花式的石柱和亂石堆,供後人憑弔。我們唯有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才不會讓歷史的悲劇重演!

相關焦點

  • 圓明園到底是不是清代五位皇帝的驕奢淫逸之所?
    園子裡先後建成的景觀類型很多,一共有9種,包括前朝後寢、天地人倫、神佛護佑、文化教育、觀稼驗農、觀演建築、景觀建築、西洋樓、市井建築。可以說,圓明園不只是一個皇帝玩樂的地方,它具有很深的文化內涵。圓明園真是帝王驕奢淫逸的場所嗎可惜,國人對圓明園知道得太少了。我們曾搞過一次網上調查,題目叫「我說圓明園」。
  • 蘇州著名的標誌性建築,都叫它大秋褲,卻忘了它的真名
    這些建築有的外形非常漂亮,讓大家記憶深刻,但也有一些外形奇特的建築,被大家稱為奇葩。在我國,自然有一些外觀上很有特色的建築。在蘇州,有一座非常著名的標誌性建築,被人們親切地稱為「秋褲」。它的真名是什麼?這座特大型秋褲樓從招標到建成共耗時13年,整體高度278米,分多個方向的主體結構單元。
  • 郭黛姮帶你「重返圓明園」
    正好當時我們國家圖書館收藏了一批當時傳教士留下來的書籍,原來北京西什庫教堂有個圖書館,解放後那些傳教士回國了,這個教堂的書就存放到了國家圖書館。在國家圖書館的書單裡也有這本水利書的名字。他決定馬上飛到中國來查這個資料。他在國家圖書館發現這本書上還有用鉛筆畫的一些對這個機械進行註解的小圖,他覺得過去來華傳教士裡真正跟這個有關係的,無非就是蔣友仁。
  • 圓明園為什麼叫「圓明園」?敵軍攻入時,為何只有太監拼命抵抗?
    雍正對圓明園這三字進行過解釋,「圓」代表皇帝的品格應該是健全的,比其他普通人優秀的;「明」代表了政績輝煌,國運光明的意思,也是古代皇帝對自己的要求。康熙帝一生去過五次圓明園,最後一次是在康熙六十一年。那一年的十一月,六十九歲的康熙,四十五歲的雍正和十二歲的乾隆第一次一起走進圓明園,實現了祖孫三代齊聚一堂的盛會。
  • 圓明園到底是誰毀的?
    但不好意思,圓明園嚴格意義上來說真的不算是華夏文明,而是正兒八經的舶來品:你們看那羅馬式的立柱,巴洛克式的拱門,勒洛特式的植物造型還有五彩斑斕的琉璃瓦,覺得很中國風?抱歉,中國幾千年文明史和建築史,從來沒有出現過這種形狀的式樣。它的設計師是一位來自義大利的傳教士,這個人到了中國以後取了一個漢語名字,大家應該很熟悉,叫「郎世寧」,圓明園的主體建築,都是這個外國人設計的。
  • 圓明園160周年|復原後的圓明園讓人震撼,更讓人心痛!
    2020年10月18日,圓明園罹難160周年,免費對公眾開放,讓更多人的走進園中,銘記歷史。1860年10月18日,被西方列強搶掠、焚毀,園林建築被毀殆盡、無數珍寶不知去向,被譽為「萬園之園」的圓明園逐漸淪為荒園廢園。這也就是如今我們走進圓明園看到斷壁殘垣的原因。
  • 追尋失落的圓明園——圓明園罹劫160周年紀念
    布立賽:我很早就讀到過雨果的這封信。我知道這封信被收入學校的課本中,在中國流傳甚廣,我記得在山東遇到一位老師,她說她八歲時就在小學課堂上知道了這封信。我也很高興看到雨果的雕像在圓明園落成。對我而言,其實雨果就是我剛才所提到的「記憶責任」的一部分。
  • 這個神秘家族建了半個北京:故宮、圓明園、天壇..卻被活活燒死,無人知曉
    用自己設計的建築撐起了半個北京城而當北京城陷於帝國主義之手時當皇家已經棄城而逃時這個家族卻選擇留下來與自己的祖國共存亡最終與自己設計的建築一起被燒為灰燼這個家族再次撐起了半個北京城這一次,是用自己的脊梁這個偉大而神秘家族他們的名字叫做——「樣式雷」
  • 圓明園罹難160年,郭黛姮帶你重返圓明園
    據郭先生介紹,目前由其團隊精確復原的景區已達圓明園全園總量的60%。10000餘件歷史檔案,4000幅復原設計圖紙,2000座數字建築模型,6段歷史分期中的120組時空單元......80餘位專業人員十餘年的不懈努力,使圓明園數字復原工程的多項數據指標創下世界園林遺址研究之最。
  • 英國爆出「圓明園」被毀前照片,金碧輝煌富麗堂皇,網友:可惜了
    說到圓明園,這個我們是再熟悉不過了,而且談到這個的時候,都會覺得非常心痛的。 但是這樣的雄偉建築,還有裡面的美好景色,卻被毀於一旦。1860年,圓明園在英法聯軍之役中被英法侵略者洗劫破壞後放火焚毀,歷經戰亂劫掠。
  • 五年級語文《圓明園的毀滅》練習
    圓明園不但建築宏偉,還收藏著最珍貴的歷史文物。(用關聯詞語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寫出加點詞語的近義詞。
  • 確切地說圓明園應該叫圓明三園,由圓明園,長春園,綺春園組成
    確切地說,圓明園應該叫圓明三園。由圓明園、長春園、綺春園組成,在北京西郊海澱掛甲屯的北面。乾隆時期有圓明五園之稱,包括圓明園、長春園、熙春園、綺春園、春熙院。公元1644年,一支來自北方的遊牧民族滿族,金戈鐵騎,入關南進,越過長城,佔領了北京,佔領了象徵著皇權的紫禁城,歷史上最後一個帝國開始了長達295年的清王朝封建統治。清的締造者是滿人,他們來自中國北方的白山黑水,林海雪原。
  • 清代著名皇家園林——圓明園
    對這個「圓明」雍正帝有個解釋,說「圓明」二字的含義是:圓而入神,君子之時中也;明而普照,達人之睿智也。圓」是指個人品德圓滿無缺,超越常人;「明」是指政治業績明光普照,完美明智。這可以說是封建時代統治階級標榜明君賢相的理想標準。
  • 乾隆為什麼要在圓明園建西洋樓?原來是為了這個目的
    還有280幅功臣像,包括平定西域準回部的「乾隆御題紫光閣前五十功臣」和「平定西域後五十功臣」;平定大小金川的「御題平定金川前五十功臣」和「平定金川後五十功臣」;平定臺灣的「平定臺灣前二十功臣」和「平定臺灣後三十功臣」等。其目的自然是褒揚忠於朝廷的功臣,以激勵後世。 乾隆這種繪像表彰的做法,其實是始於圓明園的。
  • 圓明園被修復時,意外發現5萬多件文物,唯獨這件讓專家驚喜不已
    這是法國文學家維克多·雨果眼中的圓明園,在《就英法聯軍遠徵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中他直白地寫道:「有一天,兩個來自歐洲的強盜闖進了圓明園。……將受到歷史制裁的這兩個強盜,一個叫法蘭西,另一個叫英吉利。」1860年,英法聯軍攻佔北京後,將貪婪的目光投向了富麗堂皇、美輪美奐的建築奇蹟圓明園,他們在闖入這座藝術博物館後,對其中的珍寶瘋狂搶掠。
  • 諾大的圓明園,為何到了今天就剩下了一堆石頭?還有的東西去哪了
    多年後,根據人民大學圓明園研究學者王道成所言,在圓明園事件中損失的國寶數量,並沒有準確的統計數字,史學界只能根據為數不多的清代史料,估算出圓明園遺失文物的大體數量。其實,清朝時期有一本關於圓明園的「陳設清冊」,這個《內務府陳設檔》是清宮內務府每年對其所轄各處殿堂陳設物品進行清點時所立的「陳設清冊」。
  • 今天,有人「感恩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還有人點讚?
    這些材料經翻譯轉引到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後,被一些「媚」「崇」「畏」者拿來當做「歷史」,成為他們否定自身民族解放鬥爭,以所謂「真相」挑戰正統主流歷史敘事的濫觴。火燒圓明園「怎麼成了國恥」一文,又是這樣一些材料的最新拼湊。
  • 圓明園的毀滅說課稿
    《圓明園的毀滅》說課稿各位評委,你們好。我今天上的是《圓明園的毀滅》的第二課時。下面,我將從教材、教法、教學設想、學法、教學程序等幾個方面對本課的設計進行說明。請問評委老師我可以開始了嗎?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讓學生了解圓明園輝煌的過去和毀滅的經 過,激發學生熱愛祖國文化和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四、說重點難點。引導學生自主讀文,通過感悟、想像,了解圓明園的輝煌過去和被毀滅的經過,體會課文蘊含的思想感情。
  • 關於圓明園你知道多少?
    圓明園(圖片來源於網絡)圓明園又稱圓明三園,是清代大型皇家園林,它坐落在北京西北郊,由圓明園、長春園和綺春園組成,所以也叫圓明三園,有萬園之園稱號。他除了對圓明園進行局部增建、改建之外,並在緊東鄰新建了長春園,在東南鄰併入了綺春園。至乾隆三十五年即1770年,圓明三園的格局基本形成。嘉慶朝,主要對綺春園進行修繕和拓建,使之成為主要園居場所之一。道光朝時,回國事日衰,財力不足,但寧撤萬壽、香山、玉泉"三山"的陳設,罷熱河避暑與木蘭狩獵,仍不放棄圓明三園的改建和裝飾。圓明園的總設計師叫雷金玉的建築師,他是在修建紫禁城時被康熙看中。
  • 圓明園「若帆之閣」原來是個觀察哨
    中國歷史上公認的盛世有三個,第一個是西漢時的「漢武盛世」,從「文景之治」到「武帝極盛」;第二個是「大唐盛世」,從「貞觀之治」到「開元全盛」;第三個就是「康雍乾盛世」。也有人說應該把「永樂盛世」也加進來,稱為四大盛世,這不是本文討論的重點,我們先放下不談。 康熙晚年到暢春園辦公,開啟了清代園政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