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熊貓血」溶血症寶寶 全身換血3遍獲新生
「熊貓血」溶血症寶寶 全身換血3遍獲新生 大字 日期:2020-12-09 來源:南昌新聞網 近日,28歲的董女士在江西省婦幼保健院產下一女,因為與媽媽血型不合,寶寶出生後就患上了嚴重的溶血症,產後半小時皮膚越來越黑,吃奶反應也不好。醫生檢查後發現寶寶需要全身換血。
-
全身的血液換了10次!無為79歲老人患罕見血液病
對一個79歲的老人來講,本應是安享晚年的年紀,但老汪卻被一種發病率為3.7—11/100萬的血液病「擊中」了——那就是「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老人家命懸一線,經全身血漿置換10次,共使用新鮮血漿2萬餘毫升,才重新獲得生的希望。目前,老汪情況穩定,正在進一步治療中。
-
安徽79歲老人患罕見血液病,全身血液換了10次
對一個 79 歲的老人來講,本應是安享晚年的年紀,但汪某卻被一種發病率為 3.7~11/100 萬的血液病 " 擊中 " 了——那就是 " 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經全身血漿置換 10 次,共使用新鮮血漿 2 萬餘毫升,才重新獲得生的希望。
-
罕見「熊貓血」溶血新生兒被救治 2天全身換血4次
罕見「熊貓血」溶血新生兒被救治 2天全身換血4次 2017-12-14 10:14:15來源:杭州日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因「蠶豆病」出生10天需全身換血,專家稱孕婦應警惕氧化劑藥物
出生僅10天的小樂樂(化名),不幸患上溶血症,急需「全身大換血」。幸運的是,依託湖北省兒童醫學中心同濟兒童專病聯盟打造的「黃金6小時危重救治圈」,小樂樂得到及時救治,終於轉危為安。在完成病史詢問、查體後,醫生診斷小樂樂為新生兒溶血症,黃疸指標嚴重超過警戒值,病情十分危重,需緊急換血治療。否則,將造成永久性的神經系統損傷,甚至有生命危險。時間就是生命,小樂樂的病情已刻不容緩,在徵得樂樂父母同意後,鹹寧當地醫院當即與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聯繫,將樂樂轉送到其新生兒科進行換血治療。
-
狂奔千裡,全身換血2遍,罕見「熊貓血」溶血寶寶在深獲救
接到轉診電話後,深圳市兒童醫院新生兒科火速將孩子接回。檢查發現,他患有重度新生兒 Rh溶血症,而且是少之又少的 E,c兩種血型不合,堪比"熊貓中的熊貓"。好在,經過全身大換血,終於保住了孩子性命。危急:新生男嬰全身發黃,危在旦夕"我們醫院有個新生兒,可能出現了溶血,現在情況危急,請求『支援』",日前,深圳市兒童醫院新生兒科接到一個緊急轉診電話。這個轉診電話來自陸豐市人民醫院。前一天晚上10點多,孕婦李女士在該院生下二胎男寶小鴻,一家人還沒從喜悅中回過神,護士就發現了異常:出生1小時後,小鴻皮膚出現黃疸,並迅速加深。
-
嬰兒出生不久出現溶血症 凌晨,「黃金寶寶」全身大換血
丁雲 攝蘇宣 丁雲「一個剛出生10小時重度黃疸的寶寶需要緊急轉院!」10月12日下午3點左右,寶應縣人民醫院聯繫蘇北人民醫院,一場「生死時速」悄然上演。一個剛出生的小寶寶出現了危重稀有血型溶血並發血小板減少症,該醫院專家在短時間內診斷,並及時大換血,讓寶寶轉危為安。
-
畢節一新生兒全身「換血」,竟和這種常見病有關!
新生兒科醫護人員正在換血中 科室醫護人員接到危急值後 即刻安排給寶寶進行外周動靜脈同步換血術聯繫輸血科進行備血準備換血 19:00分開始 一直持續到21:10 結束
-
湖北一出生4天的新生兒竟然要全身大換血,原因是……
「入院時寶寶的黃疸已經非常嚴重,全身皮膚從眼睛到足部明顯發黃,看上去就是個『小黃人』。」荊門二醫新生兒科劉莉主任醫師首診時表示,考慮到孕母的典型血型,需警惕「新生兒ABO溶血症」。總膽紅素值大大超出標準值近兩倍,而足月兒出生≥72小時,血清膽紅素不應超過15mg/dl(256.5μmol/L)。
-
寶寶出生兩天為何要全身換血? 只因遺傳了母親的「蠶豆病」
寶寶出生兩天為何要全身換血
-
熊貓血生孩子危害:罕見溶血症患兒全身被換血
17日晚上,一位35歲的「熊貓血」媽媽在中山醫院生下Rh溶血症男嬰歡歡(化名)。因為母嬰間血型不合,歡歡病情危急,在出生2小時後,醫生為他進行全身換血,目前病情已平穩。 出生2小時就全身換血 歡歡媽的血型是罕見的「熊貓血」Rh陰性。
-
剛出生嬰兒嚴重溶血 奮戰三小時全身換血拯救「小黃人」
醫生為男嬰換血。 昨天,在市婦幼保健院的新生兒保溫箱裡,一名剛出生7天的男嬰正在安然入睡,他的黃疸指數等已經恢復正常,這讓市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主任醫師吳新萍懸著的一顆心終於放了下來。醫護人員經過連續3小時奮戰,成功為男嬰全身換血。目前,男嬰正在進一步康復之中。 治療嬰兒溶血方法 有哪些? ■光照療法 光照療法是降低血清膽紅素最簡便而有效的方法。當血清膽紅素達到光療標準時應及時進行光療,光療標準依據不同胎齡、不同日齡有無併發症而制定。
-
深夜為新生兒全身換血 出生僅8天經歷的「生死時速」
映象網訊(記者 黃向陽 通訊員 陳毅 孫冬冬)「配血成功,現在採用的是同步外周靜脈換血療法,開始進行換血治療,注意,一定要同步……」晚上22:40分,駐馬店市中心醫院新生重症醫學科主任王新華和護士長張國英仍堅守在病房,為一名出生僅八天,在家保守治療黃疸七天無明顯好轉的女嬰進行換血療法
-
諸暨新生兒變「小黃人」,出生7天全身換血,這件事家長要重視!
2020-12-10 12:00 |諸暨市婦幼保健院
-
男寶寶患「蠶豆病」 醫生為其全身大換血
這是我市首例採用全自動外周動靜脈同步的方法為新生兒成功實施換血株洲日報記者 劉瓊通訊員/張米橋株洲日報訊 出生不到一周的樂樂(化名),不幸患上「蠶豆病」,急需換血治療幸運的是,6月23日,省直中醫院新生兒科採用全自動外周動靜脈同步換血術,成功為其換血,讓他轉危為安。據悉,這是我市首例採用全自動外周動靜脈同步的方法為新生兒成功實施換血的病例。6月17日,樂樂(化名)出生了。正當全家人都沉浸在喜悅中時,噩運卻在不知不覺中降臨到這個孩子身上。出生後不久,樂樂出現了皮膚重度黃染現象,並逐漸加重。
-
七歲女孩多臟器衰竭,住進ICU三次全身換血,竟是吃了這個家常菜
豆角所以說家長在孩子的飲食上是要極為注意的,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一個7歲的女孩(朵朵化名)。和弟弟(明明化名)同時多功能臟器衰竭,住進了ICU。寶貝吃飯朵朵和明明吃完涼拌木耳,感覺身體不適,父母把朵朵和明明及時送到醫院就醫,情況緊急,大夫說需要換血搶救,後來朵朵經過 3次血漿置換,每次1500毫升,相當於給朵朵
-
4天全身換血2次!這種新生兒常見病最容易被忽視
在廣州祈福醫院新生兒科一名黃疸早產兒經歷了4天生命歷險記全身換血2次救命終於康復祈福醫院新生兒科傅萬海主任告訴記者,高膽紅素血症的主要表現便是黃疸,很多父母對新生兒黃疸不以為意,認為自己會痊癒。實際上,病理性黃疸若延誤治療,或致命、或殘疾。
-
小夥輸入血液12萬毫升,相當於全身換血20次!只因一次長跑
烈日下的一次長跑, 把28歲小夥送進了重症監護室。 治療過程一波三折 輸血量相當於全身換血20次 治療過程可謂一波三折。
-
79歲老人自製千年年份表
今年79歲的申民風老人,是吉林省收藏家協會常務理事,他用5年籌備製作一張公曆和農曆(黃曆)換算的圓形千年年份表。如今,千年年份表已經手工完成,只缺一個電腦高手,用電腦幫他準確無誤地繪出。記者來到了位于榮光路與東盛大街交會處申民風老人的家中。申民風有一個小書屋,屋內堆滿歷史書籍和有關家譜的資料。
-
全身關節變形 10年間置換五處關節 老人淚謝醫生給自己第三次生命
通訊員 馬遙遙 記者 李文秀10年前,一位全身關節變形的老人為了能再次走路四處求醫,最後進行了人工關節置換手術。近期,老人再次找到10年前的手術醫生進行肘關節和髖關節的人工關節置換手術。前日,老人出院前在病房裡感動地說:「我身上的五處關節都是張主任做的關節置換手術,10年前你給我了第二次生命,這次感謝你給了我第三次生命!」69歲的張奶奶家住漢口,身患嚴重的類風溼性關節炎20多年,由於骨質破壞嚴重,導致全身關節變形。半個月前,她在家中不小心摔倒,身體左側著地後頓時感到髖部劇烈疼痛,無法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