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模仿班主任一夜爆紅,專家:縱容孩子玩遊戲就是扼殺孩子的...

2020-12-14 騰訊網

近日,某短視頻平臺一名名叫鍾美美的小男孩突然爆火,從粉絲20萬,一夜之間上升到了100萬,這個小男孩子到底做了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影響力,通過搜索可以發現,這個小男孩是在是視頻中模仿班主任,從班主任生病上課,分析考試成績等,表現的淋漓盡致。

爆火後,鍾美美的多條視頻刪除或者隱藏,事發後有人稱是被教育局約談,導向不好,後來被媒體證實,是孩子家人自己刪除的,覺得突然火了受不了,而關於被約談教育部門回應並沒與此時,並且鼓勵孩子創作更加有意思的視頻,這是孩子的創造力。

說到這裡,很多家長對著自己正在玩王者的孩子就是一腳,「別的孩子在努力創造,我的孩子在玩遊戲……」這鮮明的對比之下,到底是誰扼殺了孩子的創造力, 作為家長,的確值得反思。我們先來看幾個例子。

1、某男孩靠桌球擺地攤

小胡在暑假期間,在網上買了幾百個桌球和幾個杯子,在擺地攤玩遊戲,很多人以為幾塊錢就是玩玩,小胡正是抓住了大家中彩票的心理,所以在一天之內狂攬數萬。這也是一個孩子的思維和創造力的誕生。

2、女孩16歲開工資融資百萬

這個小女孩叫喻言,00後,16歲的身後就是聯合創始人,公司估值1000多萬元,同樣是孩子,她說了這樣一句話。當場撒貝寧老師面對她的成績,滿臉黑線……比不起。

那麼究竟是誰扼殺了孩子的創造力呢?很多教育專家表示,很多家長縱容孩子去玩遊戲,去娛樂其實是很大的錯誤,不難想像,在孩子有了一個好成績以後,沒有鼓勵,反而是獎賞,給了孩子更加充足的幸福感,我們不是反對家長獎勵孩子,而是要讓孩子知道山外有山,激發自己的創造力。

也許當你的孩子考了100分,你會讓他去玩一天遊戲作為獎勵,或者給他100元作為獎勵,但是更加聰明的家長是帶她去航天館,博物館學習知識,學習和創造力是積累的過程,正如這個鐘美美,如果從一天是就在家裡玩遊戲,會有這樣的成績嗎?如果沒有觀察過諸如老師的形象會表現出如此相似嗎?

也有很多家長說,這一定是家裡條件好,其實不然,孩子的學習和創新,一方面是自身的努力,更多的是家長的引導,不光孩子要學習,作為家長,也應該多抽時間多陪陪孩子,多和孩子一起學習。(本文原創,謝謝轉發關注)

相關焦點

  • 曾經「一夜爆紅」的孩子,後來過得如何?結局並沒想像中那麼美好
    ,他們很可能因長相、才藝、一個短視頻、一張圖片就紅了,其中不乏一些小孩子,那麼那些孩子最後都怎麼樣了呢? 4、鍾美美一個因模仿老師走紅網絡的小男孩,隨後傳聞他被教育局約談並下架所有作品,由於驚人的模仿天賦被一家公司看重,並邀約籤一份一百萬的代言合同,但是被其母親拒絕,父母認為孩子年齡尚小,不應該被金錢迷惑,耽誤學習。
  • 初中生模仿老師惟妙惟肖,一夜爆紅後卻宣布「息影」,這是為何?
    大家對這位小男孩的模仿毫不吝嗇讚美之意,很多人稱讚孩子演技好,將來是可以當演員的料,可以說模仿老師的系列視頻讓初中生大火了一把,他的社交平臺在短短幾個月的時間收穫了幾十萬的粉絲。然而一夜爆紅之後,男同學卻刪掉了之前模仿老師的視頻,並且宣布「息影」,這是為何?
  • 網絡時代,那些「一夜爆紅」的孩子,最後大多走向以下結局
    所以,經受不住巨大名和利考驗的人,紛紛使用網絡展示自己,幻想著一夜成名。而這其中就不乏很多未成年的中小學生。 我的一位朋友,在一所中學當語文老師,他說自己在作文課上問孩子們,有什麼夢想?有孩子回答說,想要當網紅、明星,而且自己也在朝著這個方向努力著,比如開直播,學習剪視頻,希望有一天能突然一夜爆紅,賺大把的錢。
  • 小男孩模仿小女孩哭得惟妙惟肖,孩子超強觀察能力如何培養?
    小區育兒群的盈盈媽轉發了一段視頻,視頻裡是一位幼兒園小男孩模仿小女孩表情的一組圖片,模仿的惟妙惟肖。可可媽回覆說:「這孩子真是戲精,小孩子模仿能力都超強,昨天在小區遊樂場玩,一個小女孩摔倒後趴在地上耍賴,打滾地哭。被可可學會了,回家也開始在地上打滾的耍賴,又哭又鬧。唉!」
  • 為什麼孩子都喜歡玩過家家?遊戲背後是孩子運算階段規律的體現
    現在看孩子玩遊戲,大人們有時候都看不懂了,但有一種遊戲卻一直經久不衰,不管是曾經的我們還是現在的孩子都玩過,這個遊戲就是「過家家」。3、4歲的孩子大概最喜歡玩這類遊戲,不過即便是過家家,細心的家長們有沒有發現差別呢?其實過家家遊戲這類象徵性遊戲是全國際通行的兒童遊戲,女孩喜歡抱著布娃娃、毛絨玩具過家家,把小玩偶當成孩子、妹妹弟弟看來,又是餵飯又是打扮的。
  • 班主任最厭惡的家長是縱容孩子沒有時間觀念的父母
    班主任不止一次在家長會和群裡強調不能遲到的事情,有時候甚至苦口婆心發很長一段文字,只為勸說家長別再放縱孩子遲到,但個別家長卻總是選擇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縱容孩子睡懶覺,縱容孩子遲到,縱容孩子毫無時間觀念,這對孩子究竟有哪些弊端?曦曦媽認為,至少以下幾點危害是有目共睹的——(1)孩子沒有團隊意識。
  • 《彼得潘》過家家是孩子對成人的學習模仿,對周圍環境的認知構建
    1、過家家是孩子對成人世界的學習和模仿「達林太太發現,她的兩個大一點兒的孩子在玩遊戲,假扮成她和爸爸在溫蒂出生那天的情景,約翰在說:「我很高興地告訴你,達林太太,現在,你做母親了。」在遊戲中孩子就把這種願望賦予行動,在過家家中孩子會以成年人的姿態出現,而過家家的內容則是模仿日常生活的情形,例如做飯、照顧孩子、工作等等。為什麼大多數孩子都喜歡玩過家家呢?這是因為0到3歲是兒童幻想和社會性戲劇遊戲的高峰期。
  • 孩子總愛模仿大人?愛模仿的孩子更聰明,這樣來引導讓孩子更優秀
    有的時候家長和孩子在玩遊戲,家長可以輕而易舉地發現自己做什麼動作孩子就會跟著做什麼動作,並且還會笑得很開心,這個時候孩子就是在模仿大人的過程,而在這個過程,孩子們是愉快的。當孩子在模仿大人的時候,大人們給予孩子們的回應,會讓孩子們覺得更加的有趣和更加的有挑戰,同時也會激發他們繼續模仿的興趣。3."
  • 一夜爆紅的「天選之子」們:父母的選擇決定孩子的未來道路!
    隨著丁真的爆紅,各個經紀公司開始揚言要籤下他,進行包裝炒作, 熱心的網友們開始擔心丁真會走上「帶貨」「直播」的網紅道路。 父母的眼界 決定了孩子的未來 丁真的父母聽說丁真爆紅之後,他的父母並沒有把兒子當作賺錢工具。
  • 在家就能玩的簡單親子遊戲,爸爸媽媽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大家好,我是小可樂媽媽,家有三歲小男孩,用最簡單易懂,平凡樸實的文字,分享育兒心得。現在幼兒教育提倡「寓教於樂」,會玩的孩子更聰明,今天就來推薦幾款在家就能陪娃玩的簡單小遊戲。捉迷藏:兩個人就能玩。媽媽先藏起來,孩子找。然後調換角色,孩子藏,媽媽找。
  • 模仿女老師的「鍾美美」爆紅,究竟對誰是一種傷害?
    「鍾美美」的班主任田廣霄老師表示,他個人曾與家長有過溝通,但是目的並不是為了限制孩子的發展,而是為了對孩子的身心健康進行保護——值得一提的是,田廣霄老師是一位男老師,而「鍾美美」模仿的是女老師。▲田廣霄老師接受媒體採訪(圖/網絡視頻截屏圖)當記者問到視頻被下架是否因為被學校或老師約談時,「鍾美美」母親吳女士予以否認。
  • 「他只是一個孩子」,這是孩子作惡後,家長最無恥的辯解
    為了避免類似的事情發生在自己家孩子身上,她提了三個建議:不縱容孩子的「熊行為」、培養孩子的同理心、保持和孩子溝通。1懷孕的堂妹差點被推倒阿呆爸爸:你好,昨天看了你的《小孩子的惡意,到底有多大?看完這個6年級小男孩的同學錄,我有點難過》,我也很難過。有說我們80後90後太老了,那些在我們看來是惡意滿滿的話,可能只是現在的孩子之間特有的溝通方式。他們覺得那樣很酷,很有趣。我不這樣想。我覺得現在很多孩子的惡意沒有理由,就是純粹的,源自人性的惡。他們沒有經過社會化,是一種很直接的,心裡怎麼想的,便怎麼表達出來。
  • 孩子模範數學老師圈粉無數,卻被學校約談,一個天才少年被扼殺
    最近,一個叫鍾美美的孩子橫空出世。這個坐標黑龍江鶴崗的初二男生,以一口地道的東北話,神模仿數學老師,瞬間圈粉無數。看過他視頻的人,無人讚嘆他「拿捏到位,惟妙惟肖」,一夜之間就吸引了30多萬粉絲。但人怕出名豬怕壯,麻煩也來了。
  • 女子如廁遭男童擅闖反被男孩母親罵:你的樣子就是未來孩子的樣子
    但,推門的人絲毫沒有停止,門被野蠻撞開後,出現了一個面帶不屑的小男孩,男孩不僅沒有羞恥,反倒一副鬼魅的表情。美女感覺被侵犯,和男朋友找到小男孩母親,誰知,男孩母親不僅沒有任何歉意,反倒大聲開罵,「又不是沒見過,都老娘們」「你比別人多長一個,怕看啊?」
  • 父母陪孩子遊戲,就是陪孩子一起成長
    但是,很多父母並不明白這一點,要麼拒絕孩子的請求,要麼總是隨意中斷正在進行的遊戲,這樣不僅影響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情感交融,而且會打擊孩子參與遊戲的積極性。一、父母陪孩子玩遊戲有哪些好處呢?每個孩子對於父母陪他玩遊戲並沒有什麼特別的要求,對於他們來說,只要是父母陪著他們一起玩遊戲,就是很開心的事情。那麼,父母陪孩子玩遊戲會帶來哪些好處呢?
  • 長假在家孩子太無聊?和孩子玩「假裝遊戲」,培養社交小達人
    很多孩子在小的時候都喜歡玩"過家家"遊戲。也就是在一個場景下,有的孩子扮演"爸爸",有的孩子則是"媽媽",毛絨娃娃就是"寶寶"。在這個過程中,有人會負責"買菜做飯"有人則負責"帶孩子"……"過家家"實際上屬於"假裝遊戲"中的一種。
  • 9個遊戲鍛鍊孩子手眼協調和專注力,還能放電,讓孩子玩好又睡好
    雖然道理我都懂,但是架不住孩子在家無聊又調皮啊!以前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現在恨不得是分分鐘都在房頂扔瓦,媽媽心裡苦啊一方面是家長忙碌、孩子煩躁,另一方面,很多專家又提到,坐在孩子身邊看手機打電腦不算陪伴,只會讓孩子越來越纏人、越來越調皮(吸引關注),只有高質量的陪伴才能讓孩子真正得到心靈的滿足。
  • 孩子:「我就是輸不起!」輸不起的孩子,將來也贏不起
    這次經歷我才頓悟,孩子不能一直處於贏的狀態,一旦輸了,他就不敢面對。我知道他有好勝心,我並不批評他,而是開導他,告訴他失敗並不可怕,沒有人是一直勝利的,引導他直面自己的失敗。大部分孩子在玩遊戲時都希望自己能贏,因為他們大部分都有好勝心。
  • 孩子是不是小學霸?班主任:這3個特徵會很明顯,希望孩子都符合
    後來和一位老班主任討論孩子的學習問題,他和我說:「孩子是不是真心愛學習,當了十幾年的班主任一眼就能看出來。」,上課不是趴著睡覺就是偷偷在課桌裡玩手機,個別時候還會趁老師在黑板上寫字的間隙從教室後門溜走;能成為小學霸的孩子,不僅上課會用真摯的眼神看著老師,下課或者放學後也不會快速離開,反而是跟著老師屁股後面問個沒完。
  • 智商高的孩子,通常都有這些「癖好」,父母千萬別扼殺了「天才」
    經常被打斷,就會影響到孩子今後集中精力,從而影響到他們後續的發展。給他們更多的時間和空間來「頓悟」並沒有壞處。2、喜歡問為什麼?由於各種原因,有很多家長當孩子問為什麼時,會感到很不耐煩。但這種行為很可能會扼殺他們的好奇心,更重要的是,會傷害孩子的心靈。一般來說,高智商的孩子更容易集中注意力,更容易觀察,往往反映出對周圍事物的一種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