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天海#
天津天海中超資格審查一事真是越來越狗血了!知名記者白國華透露,足協將在本周設立特別委員會,邀請第三方機構加入,決定天海能否通過中超資格審查,而足協職能部門將不再參與此事。
這波操作讓人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且不說接手的萬通方面是否夠資格,單說這個特別委員會就感覺莫名其妙。足協本身就是負責審查的,現在又搞個第三方機構是幾個意思?合著在足協這兒通不過,在第三方機構那兒就能通過嗎?
個人覺得,這乍一聽起來,特別委員會更像是足協授權的第三方。跟授權方打交道的場景我們在生活中倒是挺常見,比如A公司投放搜尋引擎競價廣告,可能會從所在區域的授權代理商那裡開戶,但A公司的廣告是否符合規定,最終還是由搜尋引擎大本營來決定。再者說,中超俱樂部一共就那麼十幾家,就算加上中甲和中乙,足協的業務也不至於忙不過來吧?
白國華還透露,其實足協內部對於天津天海中超資格審查有不同聲音。上周四,足協邀請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審計了天海上交的各種資料,後來又緊急通知萬通集團補充材料,其中包括萬通集團2019年的財務報表,萬通集團接手天海俱樂部以後的投資意願。
編者雖然不懂審計,也不是能接觸到財務報表的公司高層,但總歸清楚,如果天海和萬通符合了《中國足球協會職業俱樂部準入規程》、《中國足球協會職業俱樂部財務監管規程》及其他相關要求,那麼理論上就應該給予天津天海(萬通)參加新賽季中超聯賽的資格;如果不符合,那就公示出令人信服的理由,然後讓符合條件的俱樂部遞補進中超。
現在要是為了天海的中超資格審查專門搞出一個特別委員會,那就不光是效率低下的問題了。如果天海(萬通)最後沒有被審核通過,責任可以歸咎於特別委員會,然而特別委員會那時也解散了,這樣把鍋一甩,往後特別委員會原成員和足協之間就可以相互踢皮球,耗不起的天海和萬通又要找個牆角哭泣。
這麼多天了,真是不知道足協葫蘆裡賣的什麼藥。個人覺得,雖然天津權健咎由自取,但球隊和球員是無辜的。足協在做好對萬通審查的基礎上,及早宣布結果,是對球員的一種負責,是對天海俱樂部和萬通的負責,更是對中國足球的一種正向負責。若接下來還成立特別委員會再行商議,那只會讓人覺得背後玩著貓膩。
若您對事件有更深入的了解,十分希望您能在評論區講解,感謝!
編者致力於做一名有態度的足球人,期待您的關注。祝您復工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