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吉媒25日消息,吉爾吉斯斯坦國會議員阿克爾別克扎帕羅夫在對社會發展部部長候選人阿利扎索爾通別科娃進行資格審查時表示,上世紀90年代的經濟危機已在吉爾吉斯斯坦上演。
阿克爾別克扎帕羅夫說:「90年代的經濟危機已經在吉爾吉斯斯坦發生,貧困人口數量急劇增加。我們需要藉助數位化和地方政府成立專門委員會,有針對性地幫困幫扶,從而使每個需要幫助的人都能得到相應援助。我們不應像過去一樣,只是簡單地用吉普車運送些人道主義援助物資便作罷。艱難時刻即將來臨,從今日起,最需要幫助的人應該開始獲得藥品和食物等援助。」
20世紀90年代,吉國發生了什麼?
1991年8月底,吉爾吉斯斯坦取得獨立,由於獨立初期政治局勢的不穩定性,以及採取了過於激進的經濟改革手段來實現經濟領域的私有化以及建立市場關係的經濟體制,其國內的經濟水平在這一時期內經歷了大幅倒退,發生了嚴重的經濟危機,工農業產值都持續下降,國內經歷了嚴重的通貨膨脹期,國家預算出現了嚴重的財政赤字,政府面臨巨大的財政危機,其政府管理和經濟幹預失靈,引發了嚴重的社會問題,進而威脅政治上的穩定。與此同時,大批工廠停工,失業人數增加,收入下降,居民的生活水平也急劇下降,出現物資短缺的現象。
伴隨著獨立初期國家政治社會的混亂,國家經濟情況跌至谷底,隨後吉國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來穩定和恢復經濟發展,在吉國政府的努力以及國際社會的幫助之下,1996年吉國的經濟開始實現增長,國內生產總值達到225億索姆(約合1.828億美元),較上年增長5.6%。
但在1996實現獨立後首次正增長之後,從1997年開始連續三年吉國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速度又出了下滑趨勢,其原因是1998年爆發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機,受到這一時期國際金融市場動蕩的影響,以及國內自然災害衝擊,吉國內生產總值出現了一定幅度的下降。直到2000年總統阿卡耶夫成功連任,在這一時期政府對於國家掌控能力較強,政治相對穩定,經濟上履行以市場為導向的革新方針,努力於復興經濟、解決貧困問題的經濟政策,吉國的國內生產總值才實現了連續多年的正增長。
吉國如何擺脫危機?俄專家給出建議
俄羅斯中亞專家阿日達爾庫爾託夫在評論吉爾吉斯斯坦時事時表示,雖然吉國的戰略目標合乎國民願望,但在當前條件下仍然難以實現。吉爾吉斯斯坦應當通過自身力量解決當前問題。
庫爾託夫認為,吉爾吉斯斯坦政府沒有任何可以解決本國投資領域重重問題的「特效藥」。而且,當前的新政治家更加關注選舉、職位分配和其他對自身很重要、但對國家卻完全無用的事情。
「吉爾吉斯斯坦經濟問題的解決不在於由誰籤署文件或由誰做決定,最主要的應是保證合法性不受質疑且不違背國家利益。」阿茲達爾庫爾託夫說,「在我看來,吉國的國家利益包括如下幾個方面:首先,應儘量減少而不是加劇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經濟影響。在邊境關閉和缺乏外來資助的時期,加強國內生產仍然是支持經濟發展的少數手段之一。但在吉爾吉斯斯坦,能夠帶來強大經濟動力的國內生產行業並不多。」
庫爾託夫強調:「對吉爾吉斯斯坦而言,採礦業是最重要的產業之一。但令人驚奇的是,每次發生政權更替,採礦業受到的不是保護而是衝擊。」
其次,庫爾託夫呼籲吉爾吉斯斯坦儘早擺脫十月政權更替後引發的政治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