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百強城市就是我國經濟的主要締造者,對我國經濟發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在2019年,GDP百強城市表現優異,經濟總量在全國佔比高達70.5%,且佔比在不斷增加 。截止目前,2020上半年GDP百強城市榜單也已經公布,百強城市總量佔比又提高了0.5%,達到了71%。那麼今年上半年百強城市有哪些新變化呢?下面我們通過不同區間來具體分析。
GDP20強,重慶超廣州,武漢暫別前十,南京重回第一梯隊!
上半年,GDP20強城市經濟總量高達15.85萬億,佔全國比重達34.7%,較2019年提高了0.2個百分點。在一定程度上,這20強城市經濟發展影響著整個中國的經濟未來。
中國城市經濟向來競爭激烈,尤其在今年由於黑天鵝事件的影響,中西部城市異軍突起,東部沿海城市外貿出口下滑的背景下,中國經濟格局加速呈現出新變化。
在20強榜單裡,有12城的名次發生了變化,下滑幅度最大的是武漢和寧波,均下降了3名。其中武漢掉出前十,不過武漢的經濟恢復非常迅速,在今年年底有望重回十強。上升幅度最大的則是南通,上升了5名,西安和長沙也上升很快,均上升了4名。
在GDP10強城市裡,重慶和南京將成今年10強中的攪局者。由於出口的影響,外貿重鎮廣州經濟受影響較為明顯,上半年重慶GDP成功超越廣州位列中國第四城,全年重慶GDP超廣州的時間將在今年提前上演,「北上廣深」變「北上深渝」成了一種可能。而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天津和南京的身上,今年上半年,天津的GDP僅與2013年相當,六年的時間裡,天津發展停滯,而南京近年來不斷提高在省內的首位度,發展迅速,上半年GDP增速高達2.2%,千年金陵城已重回中國城市的第一梯隊。
在10至20強區間裡,長沙從第16名上升到第12名,西安從第24名上升到第20名,他們的GDP增速分別高達2.8%和2.2%,在20強中位居前列,近年來,以西安為代表的西北龍頭城市和以長沙為代表的中部核心城市,在帶動區域經濟發展上都取得了不錯的成就。值得一提的是,長沙今年扛起了中部發展的大旗,未來將和武漢一起形成雙強帶領整個中部崛起。寧波、鄭州、佛山名次則稍微下降,泉州成為我國第18個萬億GDP城市已是板上釘釘的事實。
GDP21至50強,西南和東北兩極化態勢明顯
21至50強主要是中西部省會城市以及人口數量較多,經濟較為發達的地級市。在上半年的50強榜單裡,哈爾濱下滑幅度最大,下降了7名,東莞,徐州,揚州下滑4名,瀋陽下降3名。而南寧,鎮江上升幅度最大,上升了5名,昆明上升4名。從名次升降中不難發現,西南地區第三城昆明和第四城南寧的進位速度與東北區域的哈爾濱和瀋陽的下滑速度可謂是旗鼓相當,這也反映出處於地理兩極的兩個區域目前的發展狀態。
GDP51至100強,福建新增2城,蘭州和烏魯木齊成黑馬!
在51至100強榜單裡,蘭州、莆田、烏魯木齊和滁州成為此次的黑馬,分別較上年提升了13位,10位,9位以及9位。福建莆田和龍巖分別取代河南焦作與信陽進入百強,福建的GDP百強城市增至6個。值得一提的是,江蘇的13個城市一如既往都在百強榜裡,其中有9個城市位居50強,不愧是經濟強省。
在上半年的GDP百強裡,僅有17個城市的名次未出現變化,而又有一半城市處在20強之中,這也反映出中國城市經濟競爭呈現出的新態勢,即頭部城市將越來越穩定,中國城市的競爭將是中小城市的競爭,以大城市為核心的城市群的競爭。評論區的你們覺得呢?歡迎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