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教育方式是父母以身作則

2021-01-19 童淇讀書

最好的教育方式是父母以身作則

時代變了,學習居然成了一件讓人焦慮的事情。成為一名母親後我才驚覺,現在的教育竟然成了輔導班式的攀比。似乎不給孩子報十個八個輔導班,孩子就得不到好的教育一樣。

看到過兩個視頻。一個視頻裡,一位媽媽對著主持人提問,她的語調急促,一張嘴就能感受到她的焦慮。說了好久,不帶停的,聽眾都趕不上她說的速度了。我聽著也莫名地開始煩躁。她認為要給孩子素質教育,給孩子報了很多興趣班,但是現在孩子考試分數沒有達到預期,老師叫家長了,她問主持人是不是應該停掉興趣班,去爭取分數。

主持人笑了,然後開始回答。聽著主持人正常的語速,頓時好受多了。主持人的回答一針見血,說你作為家長首先要放鬆下來,孩子每天看到你這樣焦慮,他會面對很大的壓力。最後才針對她的具體問題作了回答。

另一個視頻裡,孩子有潔癖,甚至出現了強迫症。媽媽面色慘白憔悴,擔憂得不行。育兒專家跟著他們一家三口共處了一天。孩子因為小時候生過病需要精心的照顧,所以這位媽媽更是戰戰兢兢,一有風吹草動就如臨大敵。而爸爸呢,好像一個旁觀者一樣,大部分時間就在一旁看著,偶爾說幾句指導意味的話。家裡的冰箱裡沒有蔬果,全是一排排的英文名字的保健品。媽媽說是孩子吃的……

這個家庭的問題出在哪裡呢?媽媽已經沒有了自我,她的生命全在孩子那裡,而爸爸又缺席,不僅沒能幫助媽媽,反而孩子一出問題就責怪媽媽。這就導致了媽媽自己精神都出現了問題,這樣怎麼能照顧和教育好孩子呢?

上面兩個例子比較典型地反映出現在家庭教育出現的種種問題:父親缺席、喪偶式育兒、教育方式浮躁功利、父母錯誤地將重心放在孩子身上……

是的,在當今社會,對於絕大多數家庭來說,孩子能考上名校,是他未來有好前途好生活的保障。父母都希望自己孩子有出息,學習成績好。我也是。但是一味地將壓力逼迫到孩子身上只能是適得其反。

家長自己首先要放鬆下來,清醒接受現實。考上清華北大的畢竟是少數,名校的名額就那麼多,勢必一大批家長不能如願。就算孩子考不上名校,那你就不愛他了嗎?肯定不是的。只要孩子能遵紀守法,不走歪路,有一技之長能自立,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這就是成功,就是一個家庭最大的福氣。

希望孩子積極向上、勤奮努力,那家長應該做的不是每天跟在孩子屁股後面囉嗦、逼迫,而是自己先做到。你自己每天到家躺沙發玩手機,然後命令孩子寫作業、看書,孩子自然不服。中國詩詞大會冠軍、已被清華錄取的才女武亦姝,從小飽讀詩書,詩詞書畫懼佳,才華橫溢。這與家庭的薰陶是分不開的,她的媽媽是一名美術教師,父親是一名律師,從小她在家就每天和爸爸媽媽一起看書、作畫,這樣的言傳身教,孩子怎麼能不受益?

無論是父母還是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孩子幼小時期需要父母的照顧,但是無論什麼時候父母生活的重心應該是自己。太多的媽媽有了孩子,自己就丟了。一天24小時全部圍著孩子轉,不平衡的關係自然會導致不平衡的結果。孩子嫌管得太多,沒有成長空間,媽媽會覺得我都是為了你好,你還不領情……長此以往,親子關係自然變差。這種狀況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爸爸的缺席,沒有承擔育兒部分的責任。這也是社會、家庭多種因素導致的。意識到這些,才有可能改變。

「孩子出現了問題,那一定是父母的問題。」這句話還是有一定道理的。孩子是父母的翻版,當我們指責、抱怨孩子的時候,首先應該反思自己;當我們教導孩子的時候,首先問問自己是不是已經做到。最好的教育方式是父母的以身作則,沒有其他。和各位家長共勉。

相關焦點

  • 言傳身教,以身作則是教育孩子的最好方式
    今日,維樂迪很榮幸地邀請到了Owen媽媽做客「維樂迪演播室」,採訪父母對這場疫情的一些看法。以身作則,是一種好的教育方式老師問:得知疫情爆發後,您最初有什麼感想呢?都說孩子是父母的鏡子,從孩子身上,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父母的樣子,看到家庭對孩子的教育是怎麼樣的。孩子本來就如同一張白紙,模仿能力特別強,如果看到身邊有人亂吐口水,也會直接模仿;有些人會說,這個孩子不懂禮貌;殊不知,養不教,父之過;複印件出現問題,那就要找原件,修改複印件是治標不治本的行為。
  • 豆瓣7.9《起跑線》:給孩子最好的教育,是父母的「以身作則」
    這不僅是中國家長的心聲,更是全世界家長的心聲,但又有多少父母"以身作則"了呢?通過本文,你將可以收穫到:1、 三類以身作則父母的表現。2、 父母對孩子的榜樣作用。一、 三類"以身作則"父母的表現1、 沉溺於網絡世界的父母這類父母,也是新時代科技下負面效應的典型代表,他們雖然嘴上說著不要讓孩子玩手機,但是自己卻對手機電腦十分痴迷。
  • 當代家庭教育正確的方式:言傳身教,以身作則
    家庭教育有什麼作用?正確的家庭教育方式是怎麼樣的方式?相信最近幾年,很多的家長對於家庭教育這個概念其實還是模稜兩可,雖然很多的家長知道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是,根本不知道怎麼去實施,去網上找資料也是說得很雜,不可能全部照搬。其實最適合中國家庭的家庭教育的方式,就是言傳身教,以身作則。
  • 規範自身言行,以身作則做孩子最好的老師
    俗話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的教育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也通常絞盡腦汁採取各種各樣的方法,但往往會忽略最直接也最有效的一種方式,那就是以身作則。沒錯,今天小書要和大家聊的就是家庭教育當中的「以身作則」。
  • 子曰:「欲教子先正其身」,最好的家庭教育:是父母的以身作則
    談到教育,我們無疑會想到學校的教育和家庭的教育。可能在各個地方,都會有人斥責學校教育,但是主持人白巖松就認為影響孩子最嚴重的,其實就是家庭教育。而她的爸爸就只是用嚴打來教育孩子,皮帶抽一下就是一道印跡,可是舅舅自己也是挑食,經常熬夜。談到教育的方法,更多的專家們卻表示:家長以身作則,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方式。就像孔子所言:"欲教子先正其身"。
  •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孩子的行為是家長的映射,要以身作則
    孩子的行為是父母的映射父母很多時候都會產生一個誤區,他們覺得自己對於孩子有絕對的教育權利,但是這種教育完全基於父母要求孩子做到的。他們對於自己的行為給孩子造成的影響是完全沒有概念的,覺得孩子擁有辨別是非的能力,好孩子即便看到不好的行為也不會去模仿。可是這種想法實際上是完全低估了自己的影響,高估了孩子的思想。
  • 打罵孩子是錯誤的教育方式,但是不打不罵的方式就一定有效嗎?
    雖然說打罵孩子是錯誤的教育方式,並不是說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完全不使用打罵孩子的方式來教育孩子。很多人都說,沒有挨過打的童年是不完整的童年,說明在我國家長們教育孩子時,使用打罵的方式還不是少數,而是被普遍使用的。
  • 初中生被母親扇耳光後墜樓身亡,原來,閉嘴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有網友認為,在大庭廣眾之下扇耳光,媽媽的教育方式太過了。也有網友呼籲,要多多理解家長,他們也不容易。在這件事裡,家長是最傷心的……更多時候,家長們也很無助,打也打不得,罵也罵不得。教育家盧梭認為:世上最沒用的三種教育方式,就是:講道理,發脾氣,刻意感動。很多父母講道理的出發點,是為了孩子好,希望孩子能夠聽話。但在孩子看來,父母不斷重複的道理,說多了也就成了指責和批評。
  • 重慶棒棒打工「扛」出市中心一套房:最好的家庭教育,是以身作則
    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愛,莫過於以身作則。03去年暑假有一對火上熱搜的雙胞胎。兩兄弟在完成本科畢業後,一個被保送到北京大學物理學院,五年直博;另一個被保送到中科院物理所,五年碩博連讀。網上有句話說:三流的父母當保姆,二流的父母當教練,一流的父母當榜樣。仔細想想真的如此,每個孩子對世界的理解,做事的方式,對生活的態度,大多都是從父母身上習得的。在孩子的教育上,身教永遠比言傳更重要。
  • 給男孩最好的教育方式:陽光教育
    孩子從呱呱墜地起,一直牽動著年輕爸爸媽媽的心,然而更多的父母經常把男孩當女孩養,或者將女孩當男孩養,男女畢竟有別,現先談談對男孩的教育,與年輕的父母們共勉,第一篇章先看看男孩的教育。要敢於冒險,一旦在教育的領域當中,冒險的意識開始萌芽,冒險的行動及時跟上,生命的自我成長、主動性成長就會一發而不可收拾。對於當前更多的家長,更多的教育工作者,我們需要做的是相信,我們需要做的是放手,而不是還在這裡思考,我們該不該做,我們該怎樣做。教育的使命,是讓每個人在不一樣的經歷中找到適合自己的生命方式!
  • 「中國式教育」的悲劇:有6種教育方式,父母可能會「毀」了孩子
    教育方式應該因人而異。執筆:木子定稿:蘇子後在中國,孩子對每個家庭來說都十分重要,在教育方面更是不能懈怠,無論家長吃多大苦,都想要給孩子最好的成長環境。可有些時候,上一代流傳下來的,刻在骨子裡的那些傳統觀念,也影響著父母的教育方式,而有些不恰當的教育方式,就很有可能會「毀」了孩子,落個悲劇結尾。案例:「中國式教育」下產生的悲劇林女士家裡的兒子上了五年級,為了孩子的未來考慮,夫妻倆可以說是殫精竭慮,就想給孩子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
  • 「打罵」教育孩子,是家長最無能的教育方式,孩子犯錯後應這樣做
    其他的鄰居們紛紛表示,曾經那個又文靜、學習又好的小美會變成這樣,說到底都怪李阿姨的打罵教育,把好好的一個孩子逼成了這樣。為什麼不能用「打罵」方式教育孩子?但是很多家長為了方便管理孩子就非常喜歡用打罵方式教育孩子,這種方式只會限制孩子天性的發展,把孩子很多潛能就此扼殺在搖籃裡了。並且心理學家表示:孩子從小被打大會對他的性格產生很大的影響,很多孩子性情暴力就是因為在童年接觸了父母的暴力對待。
  • 女兒寫「惡毒」字條恐嚇同學,媽媽僱人毆打老師:以身作則教育
    作為父母,孩子做錯事,不第一時間進行引導,教育,卻是選擇毆打老師,這種行為,就是這樣給孩子做榜樣的?也難怪孩子有如此暴力的想法。也許正是她媽媽這樣,做出壞的榜樣,孩子每天耳濡目染,小小年紀才會寫出那種惡毒的語言。如果未來這位媽媽和孩子走的還是這條囂張的路,總有一天,想要道歉,也不會有機會了。
  • 「閃爸」潘瑋柏投入爸爸角色 以身作則教育兒子
    潘瑋柏教育蛋蛋做錯事不能把責任推給別人  韜爸爸望女成鳳 鼓勵女兒勇敢嘗試  在照顧與教育萌娃的日常生活中,明星嘉賓們不僅適應了「奶爸」角色,更在歷練與挑戰中有了新的升級。就在上周六的節目中,90後閃爸黃子韜也開始進入父親的角色,變得「望女成鳳」,與女兒爆發了第一次矛盾。起因是女兒貝貝因為膽小,不敢在舞蹈課上與其他孩子一起跳舞。
  • 爸爸赤腳下水撈玻璃渣:教育是以身作則,並非...
    對於孩子來講,父母的每一句說教,都抵不過以身作則。泰國的暖心廣告《家庭教育真的很重要》,短短三分鐘的視頻,濃縮一個沒有接受過教育的母親的智慧。女兒做了菠蘿棒冰,帶到市場上去賣,不管孩子如何吆喝,都沒人問津。
  • 毀掉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縱容孩子做這4件事,你是這樣的父母嗎
    #「閃光時刻」主題徵文 二期##育兒有招#文丨合格父母導語父母都希望孩子將來能夠過得好,作出一番成就,可在孩子小的時候,有一些父母對孩子的愛卻是過多的,甚至是沒有底線變成溺愛。首先,家長要以身作則,孩子都是一張白紙,我們老師可以教育孩子知識,但是家長才是孩子的啟蒙,只有家長以身作則,做一個誠信守信的人,孩子才不會撒謊,因為潛移默化的效果才是最好的。
  • 孫儷曬兒女吵架記錄,教育方式獲92萬贊,家長們值得學習
    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注重教育的力量,明星也是如此,對於教育孩子這方面不同的家長有著不同的教育方式,要知道好的教育方式,才會培養出優秀的孩子。想要教育出優秀的子女,那父母的教育方式就很重要1、好的教育離不開家長的包容和愛護學生的成長本身就是需要家長的陪伴,很多時候子女就像是家長的一面鏡子,在子女的身上是可以看到自己的身影。
  • 「父母管好自己,就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被封為「牛津媽媽」的...
    佛系的「牛津媽媽」:家長做好自己, 就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為什麼雷校長「不怎麼管孩子」,但女兒依然如此優秀?而談及教育方針,他們的父母也會說:我沒有怎麼管過孩子。 這難道是巧合嗎? 這些父母真的只是運氣好,碰巧生出了優秀的孩子而已?
  • 每一個父母都是孩子成長路上最好的老師,這才是最好的教育
    家庭教育是孩子最初的學校,這份教育伴隨人的一生,對孩子的性格、脾氣、秉性影響至深。父母的教育決定孩子的性格和行為,孩子的性格和行為,又反過來影響孩子的遭遇。可以說,孩子的一生,都和家庭的教育方式息息相關。
  • 父母的教養方式對孩子有多重要?
    每一對父母對孩子教養方式,或多或少都有所不同。父母的文化水平、性格、與孩子的溝通方式、傳遞知識的方法、對孩子日常行為舉止的要求、面對孩子的成長或犯錯所表現出來的態度,無一例外都在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孩子的人格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