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宗永泰元年(765)正月,杜甫辭去節度參謀職務,回成都草堂。同年四月,杜甫在成都的靠山嚴武去世,杜甫失去了依靠,杜甫不得不在五月拖家帶口離開成都,乘舟沿江東下。六月份,杜甫來到忠州(今四川忠縣),在長江邊有感而發,留下詩句。
旅夜書懷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
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夜深人靜,微風輕輕地吹拂著江岸上的細草,碼頭邊,一葉孤舟高立著桅杆停泊在那裡,隨著波浪起伏。放眼望去,無邊無垠的夜空中,無數的星星在閃爍,更加顯得天地遼闊。此時,一輪明月在長江盡頭升起,好似被江水簇擁著流淌。好不容易因為一些文章獲得了一些名望,如今年老體衰就應該早點辭官歸隱,告老還鄉,似我這樣還在到處漂泊,居無定所,究竟是為了什麼,我現在就象是茫茫天地之間的一隻沙鷗,雖然奮力飛翔,卻無一個安穩的棲息之地。
前四句寫「旅夜」所見景色,杜甫以雄渾不失蒼涼之句,在讀者面前描繪出一幅壯麗但又沉寂的長江夜泊圖畫,孤舟泊岸,微風輕拂,野闊星垂,江流月湧,一派孤獨之感迎面撲來。後四句「抒懷」,杜甫對景生情,年老多病,仕途不如意,引發杜甫太多的感慨。杜甫抱著「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
理想很骨感,但現實太殘酷,仕途坎坷,年老體衰,窮困潦倒,使杜甫難免對自己遭受一系列不公平遭遇發出牢騷。「」似我這樣到處漂泊,哪裡才是個歸處,就象飛翔在茫茫天地間的一隻沙鷗,無一個安穩的棲息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