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時代學過的杜甫唐詩,10個字心胸開闊,10個字卻無限孤獨

2020-12-23 老張侃詩詞

公元765年4月,嚴武死去,意味著杜甫在成都失去了依靠。所以,他決定離開成都,一路漂泊。當年杜甫已經53歲,正在度過生命當中最後的五年時光。

杜甫這一輩子足夠悽慘,雖然詩歌取得了絕高的文學成就,但是這些卻並非他所要的。他只想著能夠救民於水火,只想著扶大廈於將傾,但是現實卻總是跟他開玩笑。

他從來沒想過靠著寫詩出名,但是卻博得了「詩聖」的稱號。他一生追求學而優則仕,希望能有一個好的官職,但努力了一輩子也不過是個八品小官。

這才是真正的造化弄人,所以他把這些失落全部寫入詩歌當中。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

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這就是他的《旅夜書懷》,高中時代我們曾經學過這首唐詩。對其中的一句「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印象深刻。

正所謂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無心插柳的唐詩只不過是他一時興起的作品,但是卻成為了他在後世流傳下來的經典之作。而他活著的時候所追求的「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卻偏偏得不到命運的垂青。

這首詩歌當中,有無比闊達的境界,雖然與當時杜甫的心境很不相符,但是卻展現出了足夠的胸懷。「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這是杜甫夜行舟所看到的景象。星星垂在天邊,平野顯得十分寬闊。月光隨著江水的波浪湧動,而大江滾滾東流。

這是杜甫詩歌當中非常闊大的氣象,和那首著名的《登嶽陽樓》當中的「吳楚東南坼,蔣乾坤日夜浮」有異曲同工之妙。

就是在這樣的景色之中,使得「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的杜甫感覺到了無比蒼涼的孤獨和寂寞。環境如此遼闊,而自己卻又「」,又是在「」,而且又「」又「」,身世悲涼和滄桑之感呼之欲出。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自己在這艘小船上就像什麼呢?就如同天地間的那一隻孤零零的沙鷗,如此孤獨,如此難過。

晚年的杜甫是漂泊的,也是孤獨的。著名的唐詩《登嶽陽樓》當中也有類似的表達:「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這是一個詩人最後的倔強,這也是一個詩人最為孤獨最為落魄的時刻。千古唯一的詩聖,最後卻要以這樣的形象告別塵世,這是上天的眷顧嗎?還是命運的捉弄?

相關焦點

  • 人的一生註定是孤獨的旅程,杜甫的唐詩名句更是寫出孤獨最高境界
    部編版高中語文教材,有大量的古文,古詩詞反倒是變得更少了。不過入選的,卻也都是精品中的精品。比如高一語文下冊,有一首杜甫的唐詩,叫《登嶽陽樓》。昔聞洞庭水,今上嶽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 十個字描繪蒼茫大地,又用十個字寫出孤傲不羈,磅礴大氣撲面而來
    在《唐詩300首》中,許多詩人藉助詩歌勾勒出自己的精神世界。無論李白、杜甫還是王維,孟浩然都喜歡用他們的詩句來表達他們自己的個性和對這個世界的詩意關懷。我們今天講解的這首古詩詞的意境可以說是宏大的。詩人只用了20個字就寫下了無邊的大地,以及茫茫大地上孤傲的人們。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我們都非常熟悉這首古詩,它是唐代詩人柳宗元寫的一首唐詩《江雪》。這首古詩所創造的孤獨而冰冷的意境給中國古代繪畫帶來了很多啟示。不管我們從哪個渠道尋找漁民題材的畫,幾乎每個首都都有唐代詩人柳宗元創作的漁民形象的影子。
  • 兩句古詩14字,卻有八重悲苦,年少時學過,今天重讀感覺不一樣
    然而我們年少時所學到的一首唐詩,詩人就像是不經意地流露出,卻蘊藏著無比深刻的內涵。短短兩句14個字,其中卻蘊藏了八種悲情。少年時只會讀只會背,但是直到人到中年才能懂。這首唐詩就是杜甫的《登高》,我們年少時都曾經學過。
  • 《百年孤獨》最深刻的一句話,不足10個字,卻寫盡人生孤獨
    《百年孤獨》最深刻的一句話,不足10個字,卻寫盡人生孤獨馬爾克斯構建了一個宏大的時空,將時間延長到百年,將空間延伸到拉丁美洲,巧妙地糅合了現實與虛幻,展現出一個瑰麗的神奇的世界,描述了一種絕世的孤獨。在《百年孤獨》裡面,有這麼一句話,雖然還不到10個字,但是卻被奉為經典,寫進了人生的孤獨,戳痛了無數人的人——生未百年,死不孤獨。他說,除了孤獨,我一無所有!
  • 偏旁起名:10個「王字旁」的名字,個個靈氣逼人、光彩奪目
    在古代,「玉」和「王」字的寫法都是三橫一豎,沒有點。「玉」字三橫分布均勻,且長短一樣,是一串美石的象形字;「王」字的中間一橫稍短,並且靠上一些,意味著王者遵從天道。其實現代的漢字中,絕大多數多數「王字旁」的字都應該是和玉石相關的,「王字旁」的正確稱呼應該是「斜玉旁」。
  • 唐詩107《登嶽陽樓》 (杜甫)
    《唐詩三百首》【第五卷:五言律詩】25.杜甫:登嶽陽樓昔聞洞庭水,今上嶽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字:這裡指書信。老病:杜甫時年五十七歲,身患肺病,風痺,右耳已聾。有孤舟:唯有孤舟一葉飄零無定。詩人晚年是在小船上度過的。這句寫的是杜甫生活的實況。戎(róng)馬關山北:北方邊關戰事又起。當時吐蕃侵擾寧夏靈武、陝西邠(bīn)州一帶,朝廷震動,匆忙調兵抗敵。戎馬:軍馬借指軍事、戰爭,戰亂。這年秋冬,吐蕃又侵擾隴右、關中一帶。憑軒:倚著樓窗。
  • 杜甫這首詩短短28字誇了4個人,卻罵了一群人,最後一句非常解氣
    臺灣著名作家蔣勳曾經說過,他年輕的時候從來沒有喜歡過杜甫,可是到了五十歲,卻非常愛杜甫。李白是詩仙,仙人當然看不見人間疾苦,所以可以看到李白的詩大多是很浪漫灑脫、豪邁奔放的。而杜甫是詩聖,這個聖是心懷天下的寬廣。
  • 一首很孤獨的唐詩,只有短短的22個字,但是讀來讓人感慨萬千
    現在我們提起柳宗元的《江雪》,一定是會想到悽美和孤獨,這首詩也被稱為是最孤獨的一首唐詩,而且千百年來為後人津津樂道,不僅常年收錄在小學課本裡,同時後人對於這首詩的解讀也是爭議不斷,但是無論怎麼去理解這首詩,你都能夠從中感受到那種孤獨,還有詩人對於人生的無奈,所以讀這樣的作品,最是能夠引起我們的共鳴
  • 《百年孤獨》經典的傳世名句,不足10個字,卻說透一生孤獨
    在《百年孤獨》裡面,有非常經典的一句傳世名句,雖然還不到10個字,但是卻讓無數人拍案叫絕,寫透了人一生的孤獨,戳痛了無數人的人。而這句話就是:生未百年,死不孤獨。馬爾克斯說:除了孤獨,我一無所有!對於社會而言,每個人都是孤獨的;對於國家而言,社會是孤獨的;對於世界而言,每個國家是孤獨的;對於宇宙而言,何嘗不是孤獨!百年人生,百年思考,最終還是孤獨離去。
  • 重讀唐詩:杜甫這首七律第7句7個字,寫出了人到中年逃不脫的命運
    杜甫的這首七律《登高》被譽為唐詩七律之冠,歷來也都是高中語文課本必不可少的詩詞作品。雖然年少的時候我們就學了這首古詩,但是恐怕直到人到中年之後,才能懂得杜甫在這首唐詩當中所表達出來的那份情感。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 《百年孤獨》中直戳成年人的一句話,不足10個字,卻句句戳心窩
    而《百年孤獨》的藝術魅力正在於其魔幻色彩、孤獨主題與悲劇意蘊,因為幻想與現實的融合所營造出的魔幻之境引人人勝;馬孔多人心酸了百年的孤獨之旅令人心碎;埋藏在作者內心深處的悲憤之歌使人振奮。在《百年孤獨》裡面,有這麼一句話,雖然還不到10個字,但是卻被奉為經典,寫進了人生的孤獨,戳痛了無數人的人——生未百年,死不孤獨。他說,除了孤獨,我一無所有!
  • 唐詩鑑賞-望嶽(杜甫)
    賞析杜甫《望嶽》詩,共有三首,分詠東嶽(泰山)、南嶽(衡山)、西嶽(華山)。這一首是望東嶽泰山。開元二十四年(736),二十四歲的詩人開始過一種「裘馬清狂」的漫遊生活。此詩即寫於北遊齊、趙(今河南、河北、山東等地)時,是現存杜詩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裡行間洋溢著青年杜甫那種蓬蓬勃勃的朝氣。全詩沒有一個「望」字,但句句寫向嶽而望。
  • 《百年孤獨》最經典的一句話,不足10個字,卻寫盡人生孤獨
    奮鬥了一百年的馬孔多人民的孤獨旅程是悲慘的。悲傷和不滿的歌深深地藏在作者的心中。紐約時報稱「百年孤獨」是「創世紀之後全人類閱讀的第一部文學傑作」。馬爾克斯建造了宏偉的時空,將時間延長至100年,將空間擴展到了拉丁美洲,巧妙地融合了現實和幻想,呈現了一個宏偉而神奇的世界,無與倫比的孤獨我畫了「孤獨的百年」中只有不到10個單詞,但是有這樣的句子,但它被認為是經典,以孤獨的生活寫成,對無數的人來說是痛苦的,而不是100年的生命,死亡不孤單。
  • 看似簡單卻含著深意,只是三個字,卻是王維筆下唐詩的點睛之筆
    王維的唐詩讀來很舒服,因為他的詩歌可以超越時代。李白杜甫很多詩歌反映的特定社會階段下的內容,尤其是杜甫,其詩作被譽為詩史,可見其對當時社會現實的反映程度。另外從個性上來說,李白鋒芒畢露,杜甫又太過於含蓄深沉,而王維在二者之間,最為合適。
  • 杜甫最有名的10首唐詩及對應的千古佳句
    大唐最著名的詩人有兩位,一位是飄逸灑脫的詩仙李白,一位是憂國憂民的詩史杜甫。他們的詩篇,正如韓愈所說:「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這束光穿越時空,來到現今,光耀你我心房,故要時常吟誦、品味其中的美與智慧。下面我們一起來領略,杜甫最有名的10首唐詩及對應的千古佳句。
  • 10個水蜜桃般的帶達字寶寶名字,每一個都有美好的寓意
    下面是吉生起名挑選的帶「達」字好聽的名字推薦,僅供家長參考。一、與「達」字相關的解釋1. 出處達,通也。——《廣雅》天下達道。寓意心胸開闊、豁達大度、飛黃騰達4. 漢字本源本文由 吉生起名 寶寶科學起名改名專業人工服務平臺傾情奉獻。二、帶達字水蜜桃般的寶寶名字1.
  • 杜甫一首待客詩,之所以入選高中教材,恐怕還在「客」字上
    也就是說,當時的杜甫,並沒有受到人們的重視,比他官大、名氣又大的詩人太多了,但他的驕傲可一點都不比王維、高適等人少。今天介紹的一首詩,是杜甫的待客詩,他對於老友的到訪欣喜異常,很是熱情。但作為這樣的作品,比之杜甫其他更有影響力的詩篇,一定要有獨到之處,才能夠被選入高中語文教材。而這一點,正是今天所要說到的,被選入教材的原因,恐怕還在一個「客」字上。
  • 64歲的蘇軾用這12個字概括自己一生,兩個月後溘然長逝
    就是這個詞人,少年成名卻一生落魄;20歲進士及第,本應該擁有無限輝煌的未來,不成想最好的年華卻在被貶之地度過。不過值得慶幸的是,他這種悲苦的人生經歷給予了他詩詞創作的豐富內容。從「大江東去浪淘盡」到「一蓑煙雨任平生」,從「詩酒趁年華」到「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蘇軾的這些宋詞當中都浸透了對他人生經歷的特有思考,大多富有哲理韻味,開拓了宋詞的內容境界。
  • 唐詩81《哀江頭》 (杜甫)
    明年就發生安祿山之亂,從此在兵慌馬亂中過了三年狼狽生活,此後便回到成都。  他的詩篇,主要是記錄安史之亂一段時期的個人生活,同時也反映了當時朝野的現實。在安史之亂以前,他的詩作不多,或者是留存不多。在開元、天寶年間,人們只知道李白,而不知道杜甫。
  • 三個字的「典故」,除了這10個之外,你還能說出幾個
    在這些國學典故中,當然是以四個字的為主,不過,兩三個字的、五六個七八個字的,也是有的;而我們今天要說的,就是其中三個字的典故。歷史上,曾經留下了許多三個字的「典故」,除了以下這10個之外,你還能再說出幾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