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歲的蘇軾用這12個字概括自己一生,兩個月後溘然長逝

2021-01-18 老張侃詩詞

在古典詩詞史上,蘇軾是影響力非常大的人物。不管是他的文學造詣,還是他曠達的生活態度,都給後世留下了很多津津樂道的話題。就是這個詞人,少年成名卻一生落魄;20歲進士及第,本應該擁有無限輝煌的未來,不成想最好的年華卻在被貶之地度過。

不過值得慶幸的是,他這種悲苦的人生經歷給予了他詩詞創作的豐富內容。從「大江東去浪淘盡」到「一蓑煙雨任平生」,從「詩酒趁年華」到「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蘇軾的這些宋詞當中都浸透了對他人生經歷的特有思考,大多富有哲理韻味,開拓了宋詞的內容境界。

晚年的蘇軾是非常落魄的。雖然相比杜甫等人來說,宋朝的士大夫整體的待遇還是不錯的,但是卻也架不住仕途的悲劇之路。尤其對於蘇軾來說,年輕的時候一直在京城任職,正當年華的時候,卻接連遭遇被貶,而且距離京城越來越遠。

公元1101年,64歲的蘇軾由虔州出發,經南昌、當塗、金陵,五月抵達真州。此時的蘇軾已經年邁,而且身體狀況確實大不如以前。在這個路途當中,蘇軾用12個字概括自己一生,留下了一首獨特的古詩: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這首古詩的題目是《自題金山畫像》,顯然是蘇軾對自己這一生的總結。尤其是這首古詩的最後12個字,「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有人問我這一生的功業建立在何方?在我看來,那就是黃州,惠州和儋州。這三個地方是蘇軾被貶久留之地,尤其是惠州和儋州,在今天的兩廣和海南之地,在當時都屬於還沒有真正開化的地區,非常落後。

蘇軾用這12個字概括自己的一生,內心的悲苦是不言而喻的。這在這首詩的前兩句當中也能夠找到佐證。「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當時的蘇軾已經年過花甲,內心當中已經無欲無求,也可以說是心如死水;而此時的身體,一生都在到處漂泊,就好像那無法靠岸的小船,經歷多少顛簸之苦。

這首古詩是蘇軾對自己畫像所得出的結論,也是蘇軾對自己這一生經歷的總結。他曾經經歷過20歲就拿到榜眼的榮耀,卻也經歷過在烏臺詩案中幾乎被殺頭的厄運。他從30多歲的時候就漂泊在外,極少回到京城,卻在這些條件非常差的地方建立了屬於自己的詩詞王國。

雖然他一生曠達,寫出了很多讓我們開闊心胸的豪放詩詞,但是在他的內心深處,在他回顧自己的一生的時候,內心所想的依然是功業未成,依然是自己仕途受挫。

讀到這首古詩的時候,我們的眼前就會出現一個蒼老的老人。幾十年的人生經歷讓他倍感滄桑;幾十年的人生經歷依然打不開他的心結。一生當中有過無數的榮耀,但在此時此刻的他,對於杜甫那句「名豈文章著」會有更多的感慨。

兩個月以後,64歲的蘇軾溘然長逝,一代文豪之星就此隕落。

本文圖片全部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感謝圖片原作者對本文的貢獻,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焦點

  • 7000字詳略得當從詩詞官途概括了蘇軾的一生,值得珍藏
    本文一共字,從蘇軾一生的宦海沉浮和詩句美文中,帶領大家重新完整的認識蘇軾,那個遭遇挫折困境無數卻依然能夠生性豁達我行我素的蘇軾,那個無論去到哪裡都能不畏坎坷泰然面對一切的蘇東坡。一、家庭環境——父母對蘇軾一生的影響。
  • 蘇軾打趣佛印:「大師乃牛屎」,佛印巧用12字回懟,後成千古絕對
    同伴狼狽躲雨,只有蘇軾依舊緩步前行,昂頭高歌: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這大概就是蘇軾的魅力吧;蘇軾的一生,可以用三句話來概括:青年時看遠,中年時看開,老年時看淡。蘇軾在二十歲時中進士,可謂少年得志;中年以後,從北到南,卻是接連被貶,直到被貶到遙遠的海南島;年老以後才明白,一切皆是浮沉。就是這種跌宕起伏,四海飄零的一生,卻被蘇軾過得有模有樣,有滋有味。
  • 短短35個字,卻概括了孔子一生的變化
    但是但是對於孔子一生的變化,有人卻只用了35個字就準確概括出來。那他是誰呢?他說了什麼?其實這個人就是孔子本人,他在《論語·為政》篇中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 天才蘇軾一生坎坷,都是因為沒管住自己的嘴?
    有的人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會有意識地加以克制,而蘇軾卻從來都是隨心所欲。王安石曾經問他斑鳩的"鳩"怎麼解釋,蘇軾答道:《詩經》上說,"鳲鳩在桑,其子七兮"。一公一母兩隻鳲鳩停在桑樹上,加上七個孩子一共是九隻鳥,所以"鳩"字左邊一個九,右邊一個鳥啊。王安石頷首贊同,沉思良久,才醒悟過來被戲弄了,從此便開始討厭蘇軾。
  • 蘇軾一生為何坎坷、顛沛流離?
    一是文學上的成就: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其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其散文著述宏富,縱橫恣肆、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二是書法上的成就:蘇軾亦善書,為「宋四家」之一。
  • 蘇軾很灑脫的一首詞,當你身陷困境,要學會對自己說這2個字
    提到一代文豪蘇軾,人們首先想到的是他流傳廣泛,豪邁灑脫的詩詞。看上去他過得不錯。然而,這都是經歷了一生風雨坎坷,歷經磨難後,蘇軾在苦難中依然積極樂觀,熱愛生命。從而到達的隨緣自適,逍遙闊達的處世境界。宋神宗元豐五年的春天,這時已是蘇軾被貶到黃州的第三個春天,時間總是如此之快,當年的驚心動魄在時間的撫摸之下慢慢變得平靜,我們的蘇東坡先生也在時間的治癒之下重新開始了自己做官、遊玩、吃美食的舒適日子。
  • 郭沫若4字罵魯迅,魯迅5字回罵,概括郭沫若一生
    郭沫若用4個字辱罵魯迅,而魯迅則用5個字罵回並且概括了郭沫若的一生!1892年郭沫若誕生,從此一位文學才子問世,他是中國新詩的奠基人之一,相信《女神》、《星空》、《潮汐集》、《百花齊放》等書籍大家有幸翻閱過,喜歡郭沫若詩集的人也數不勝數,他是一位熱愛文學,更是一位天生的詩人!
  • 風流倜儻的蘇軾,酒後納12歲歌姬為小妾,一生妻妾眾多堪比君王
    蘇軾醉酒寫下一詩,把12歲歌姬納為小妾年僅不惑的時候蘇軾被貶到了杭州,這個時候的蘇軾已經對名利看淡了,所以來到黃州之後經常與友人飲酒作樂。這天蘇軾在湖邊喝酒,期間有幾個年輕的歌姬跳舞助興,其中最漂亮年紀也最小,只有12歲,也正是這一次的見面,讓這位12歲的歌姬成了蘇軾的小妾。
  • 9個字可全部概括,讀懂後64卦的智慧迎刃而解
    學習易經,最重要的便是要讀懂易經的易理,而易理又都是在64卦之中,因此把握64卦是學習易經、感悟易經的必備條件。易經這本書應有盡有,而且博大精深,自打易經誕生之初,許多智慧的先賢都依靠易經的智慧感受出很多道理,因此才有了後來的五經四書和國學經典。
  • 蘇軾一生起起落落,醒悟後寫下宋詞名句,雖只有7字,但寓意深刻
    蘇軾的豪放宋詞我們已經讀過很多。後人在評價蘇軾成就的時候說,蘇軾的人生態度成為後代文人景仰的範式:進退自如,寵辱不驚,曠達瀟灑,無往而不可。蘇軾仕途烏臺詩案的餘波之後,死裡逃生的蘇軾被貶來到黃州。也正是在這個時候,他突然醒悟了,自己一生雖然起起落落。醒悟後的他寫下宋詞名句,雖僅有7個字最讓人深刻,但裡頭的每個字都寓意深刻,不妨跟著我來了解理解。
  • 40歲蘇軾為博取12歲小妾的歡心,寫了一首詩,後成男追女經典名句
    蘇軾是有名的情種,一生娶兩妻,納妾無數。蘇軾的原配夫人叫王弗,15歲時便嫁給了蘇軾,夫妻兩人非常恩愛,時常如影相隨。蘇軾結婚當天,他寫了個洞房詩,他曾借鑑前人的詩句,將妻子誇得天上有地下無。蘇軾為博取12歲小妾的歡心,寫了一首詩,後成男追女經典名句!除了娶了兩個正妻,蘇軾還納了很多的妾,其中他最心愛的侍妾是王朝雲。蘇軾被貶黃州,在那裡住了五年。還朝臨行之際,黃州的官員士紳和平時與蘇軾要好的歌姬都去為蘇軾擺宴踐行。
  • 蘇軾寺廟大喊:禿驢何在?小和尚4個字機智回懟,蘇軾老臉一紅
    一日蘇軾又來到佛印居住的寺廟,剛進門就扯著嗓子大聲的喊「禿驢何在」。蘇軾這麼一嚷,旁邊掃地的小和尚有些不高興,畢竟佛印是自己的師傅,而且蘇軾直呼「禿驢」,未免有些不禮貌。於是小和尚他當著蘇軾的面,回了四個字「東坡吃草」。
  • 蘇軾的24字絕筆詩,總結自己一生悲慘遭遇,讓人讀一次哭一次
    他就是——蘇軾。就這樣,一代大文豪寫完這首詩之後又被貶了,這次什麼也沒有,蘇軾也最終在辛酸當中結束了自己的一生。蘇東坡劇照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在這首詩中,他以自嘲而又自豪的「戲言」對自己的一生作出了中肯的評價:「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 王維:母親留給他一個字,這個字概括了他的一生
    這個字的由來王維,字摩詰,他的名字來自《維摩詰經》這是一部佛教大乘經典,主要闡揚大乘般若性空的思想。那年熱血青年王維初出茅廬,負責皇家音樂和舞蹈,因為一個舞蹈錯用了黃色,被貶到濟州去做了一個管糧庫的倉管員。
  • 蘇軾:這五個字,讓人一輩子不發愁
    這五字箴言,是蘇軾一生為人處世的精華。做到這五個字,一輩子不用愁。1、勤勤,是要保持一種積極向上的衝勁兒。蘇軾說:「世上沒有神人,學問都是勤學得來的。」他自己雖天資聰穎,卻從未間斷過學習。即使成名以後,也仍舊堅持勤學苦讀。
  • 人生的盡頭,蘇軾寫下這首隻有四句的詩,回首一生,滿是感慨
    《自題金山畫像》宋·蘇軾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這首詩蘇軾以自嘲的口吻,講述自己平生的漂泊,仕途上的貶謫。蘇軾在面對自己曾經的畫像時,心中感慨不已。聯想到自己目前的暮年狀態,和自己一生的浮浮沉沉,多樣的感情交織在一起,便成就了這首詩的無奈、悲涼。
  • 蘇軾酒後刁難友人小妾,她僅回8個字,蘇軾深有感觸寫下千古名作
    蘇軾43歲的時候,在著名的烏臺詩案中,因為受到官場黨派鬥爭的牽連,蘇軾也被捲入其中,但除了他之外,還有他的一位蘇軾的同僚也被牽扯其中,他的名字叫王鞏。蘇軾酒後刁難友人小妾,她僅回8個字,蘇軾深有感觸寫下千古名作見到蘇軾後,這三人一起到飲酒團聚,當時蘇軾看見這個女子,心想,這麼漂亮的女子,是真心跟著朋友嗎?正巧柔娘向蘇軾敬酒,蘇軾在醉酒後脫口而出「調戲」柔娘:「你跟著他去吃苦,難道就沒有後悔過嗎?
  • 她為何用「清」字概括25歲這一年?
    今天是朱婷26歲生日。過去這一年,對朱婷來說很不一樣。她用一個「清」字概括這一年:清淡、清靜、清楚、清醒的「清」。從運動員的角度直觀來說,因為疫情,2020年成了特別「清淡」的一年。當自己靜下心,沉下來,發現很多事反而「清楚」了,也更「清醒」了。看清方向,看清目標,看清責任,看清自己……不過站定回望,對於朱婷來說,2020年仍然是收穫滿滿的一年。
  • 蘇軾酒後為難友人小妾,她僅回8個字,蘇軾深有感觸寫下千古名作
    蘇軾43歲的時候,在著名的烏臺詩案中,因為受到官場黨派鬥爭的牽連,蘇軾也被捲入其中,但除了他之外,還有他的一位蘇軾的同僚也被牽扯其中,他的名字叫王鞏。見到蘇軾後,這三人一起到飲酒團聚,當時蘇軾看見這個女子,心想,這麼漂亮的女子,是真心跟著朋友嗎?正巧柔娘向蘇軾敬酒,蘇軾在醉酒後脫口而出「調戲」柔娘:「你跟著他去吃苦,難道就沒有後悔過嗎?是你心甘情願的麼?」
  • 蘇軾大徹大悟後,留下千古宋詞,雖然僅7個字,卻富有哲理
    在官場上深受皇帝賞識,在創業上自己又是當時的「大V」,不愁沒人跟他一起賺錢,就算他去擺攤做熟食(東坡肉)也能賺個盆滿缽滿。蘇軾大徹大悟後,留下7字詩詞,富有哲理在外漂泊後深感生活不易的叔叔回到了黃州,他的忠心雖然不在讓皇上看見,但是同樣也沒有自暴自棄,在他的苦心鑽研之下他終於參透的自己的內心世界。隨後,就有了下面這句流傳千古的宋詞《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