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有約」南京市中醫院腦病科主任醫師王敬卿:大多數眩暈不是...

2020-12-16 瀟湘晨報

天旋地轉、噁心、嘔吐……眩暈常讓患者痛苦不堪。休息一會或吃點藥緩解了,下回再發作時症狀更厲害。本期揚子名醫團「大咖有約」欄目,記者專訪了南京市中醫院腦病科眩暈門診專家王敬卿主任醫師。據她介紹,眩暈是由人體對空間定位產生障礙後引起的位置性錯覺,它只是多種疾病中的一種常見症狀,而非一種疾病。眩暈病發病原因複雜,需要醫生和患者一起認真分析,找出原因克服困難。

由頸椎病引發的眩暈不常見眩暈不是病,暈起來難受得「要命」。在王敬卿主任的眩暈門診,主訴眩暈的患者病情通常比較複雜。「引發眩暈的疾病多達幾十種,需要仔細分析。」王敬卿主任解釋說,單從發病部位來看,有周圍性眩暈和中樞性眩暈。周圍性眩暈由內耳迷路或前庭部分、前庭神經顱外段(在內聽道內)病變引起的眩暈為周圍性眩暈,包括急性迷路炎、梅尼埃病等。中樞性眩暈是指前庭神經核、腦幹、小腦和大腦顳葉病變引起的眩暈。這兩個部位病變引發的眩暈的患者佔30%—50%,其中中樞性眩暈佔20%左右。還有其他致病原因,比如貧血、內分泌腺疾病、精神疾病等,這部分患者病人佔15%左右。還有部分眩暈尚不清楚致病原因。

說到眩暈,很多人第一個想到是不是頸椎出毛病了。發生眩暈後,有人會選擇推拿、按摩,希望減輕症狀。王敬卿主任介紹說,實際上由頸椎疾病引發的眩暈在門診並不常見。在眾多頸椎病類型中,只有椎動脈型即頸源性眩暈可能出現眩暈症狀,發病機率相對較小。「發生眩暈後,找到致病原因最重要,這樣才能達到治療的目的。」王敬卿主任說。

夏季高發的眩暈有時是中風信號

夏季是眩暈高發的季節,中老年人居多,女性患者略多些。夏季眩暈往往不是小事,一定要找準病因,準確治療。王敬卿主任解釋說,夏季是心腦血管病高發時節。中老人年要格外留意夏季眩暈症,因為眩暈也可能是腦中風的表現,或者腦中風的先兆。高血壓、動脈硬化時患者易發生腦幹、小腦梗塞或供血不足,這部分病人出現眩暈可成為腦中風非常重要的「報警信號」。

尤其要關注臥位起身時發作的眩暈。有一位60多歲的阿姨早晨起床突然天旋地轉、噁心嘔吐、心慌、氣短、出冷汗。被家人緊急送到南京市中醫院急診,經過眩暈門診專家會診明確了病因,「是小腦梗塞引發的眩暈。」這類患者眩暈之餘會伴隨平衡功能障礙,不能行走必須由家人攙扶,有時語言功也會問題。這些患者必須第一時間送到醫院,發病4.5小時之內是治療的黃金期,可以採用靜脈溶栓治療。

改善生活習慣從控制「三高」做起王敬卿主任提醒說,預防和控制眩暈發作,應從改善生活習慣,控制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做起。分析眩暈的發病原因,大部分患者與「三高」和代謝症候群有關。比如較常見的內耳眩暈又稱梅尼埃病,是由於內耳膜迷路水腫而致發作性眩暈、波動性耳聾和耳鳴為主要表現的內耳疾病。一般為單耳發病,青壯年多見。內耳眩暈常反覆發作,很難根治。內耳眩暈的主要的發病原因就是高血壓、貧血、代謝性疾病等。

其次,患者注意飲食均衡,少吃油膩、甜食等。保證高質量睡眠。適當運動,提高抵抗力。運動對體質、情緒調節都比較好。但運動量不宜過大,有眩暈的患者應注意避免頭部的強烈運動。加強情緒管理。此外眩暈患者情緒管理非常重要,部分患者單純的情緒情緒引發的眩暈,容易焦慮,導致徹底恢復慢。

眩暈患者不用再輾轉多科室了大部分眩暈患者同時伴有嚴重的耳鳴、嘔吐、心悸、轉頭即眩等症狀,常常不知道去哪裡就診,輾轉於急診科、神經內科、骨科、五官科、心內科和消化科等。 王敬卿主任提醒說,眩暈患者先到眩暈門診就診,明確病因後對症治療。南京市中醫院腦病重點學科眩暈學組2016年成立眩暈多專業一體化診療平臺,並下設眩暈門診、前庭功能檢查室(通過儀器檢查發現眩暈的病變部位和損傷程度)、前庭功能康復室(指導眩暈患者進行視覺穩定性和平衡能力康復等)、眩暈病房(腦病科25病區),常規開展耳石症(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前庭性偏頭痛、前庭神經炎、梅尼埃病、前庭陣發症、慢性主觀性眩暈、老年性前庭病、後循環缺血等各種耳源性及中樞性眩暈的一站式診療服務。

王敬卿主任介紹說,綜合平臺藉助醫院核磁共振(MRI)、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DSA血管成像、眼震視圖檢查、視頻頭脈衝檢查等先進檢查技術,為廣大眩暈患者做出明確的眩暈定位、定性診斷。在治療上,南京市中醫院眩暈門診以「眩暈治療四結合」為特色,包括中西醫結合、針灸與藥物結合,內服與外用結合,前庭康復與護理結合。

大咖提醒:常見五大眩暈疾病症狀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眩暈在起床、翻身、臥倒改變頭位時出現,持續時間短暫

梅尼埃病

眩暈發作時常伴耳鳴耳脹甚至聽力喪失等聽覺症狀,持續數小時左右。

前庭神經炎

急起劇烈眩暈、持續數天,常不伴耳鳴耳聾等聽覺症狀。

前庭性偏頭痛

眩暈或頭暈呈發作性,每次發作可持續5分鐘到72小時,伴有偏頭痛或既往有偏頭痛病史,發作時伴畏光、畏聲、噁心、嘔吐等。

【大咖名片】

王敬卿 主任中醫師,南京市名中醫,碩士生導師,南京市中醫院腦病科副主任,南京市科學技術局評為南京市中青年行業技術學科帶頭人;江蘇省第四屆優秀中青年中醫藥(中西醫結合)工作者;江蘇省優秀中青年中醫臨床人才優秀學員。曾獲江蘇省醫學新技術引進二等獎。長期從事臨床、教學、科研等工作。擅長眩暈、中風、失眠、頭痛、痴呆等中西醫結合診療。每周四上午腦病科專家門診兼眩暈門診、周二、周三下午腦病科專家門診(地點均在南京市中醫院門診二樓內科專家區域)。

通訊員 張明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蔡蘊琦

攝製 楊澤華

【來源:揚眼】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大多數眩暈不是頸椎出毛病
    南京市中醫院眩暈門診。 天旋地轉、噁心、嘔吐……眩暈常讓患者痛苦不堪。休息一會或吃點藥緩解了,下回再發作時症狀更厲害。本期揚子名醫團「大咖有約」欄目,記者專訪了南京市中醫院腦病科眩暈門診專家王敬卿主任醫師。據她介紹,眩暈是由人體對空間定位產生障礙後引起的位置性錯覺,它只是多種疾病中的一種常見症狀,而非一種疾病。
  • 欽州市中醫醫院腦病科副主任、副主任醫師林佳明:讓中醫進基層...
    欽州市中醫醫院腦病科副主任、副主任醫師林佳明接受訪談。王功孝攝欽州市中醫醫院腦病科副主任、副主任醫師林佳明。王功孝攝人民網欽州9月15日電 (王功孝)為全面展示廣西衛生健康事業發展成就,加快推進健康廣西建設,日前,欽州市中醫醫院腦病科副主任、副主任醫師林佳明接受人民網專訪,以下為採訪實錄。問:林主任您好,首先非常感謝您可以參加我們的採訪,您也是腦科方面的專家,您可以給我們介紹一下我們中醫院腦病科相關的情況嗎?
  • 「我們九零後守護你們」,南京市中醫院六位護士馳援方艙
    現代快報訊2 月 10 日,南京市中醫院的科研樓裡,即將馳援武漢方艙醫院的六位護士正在參加出徵儀式,他們平均年齡 27.5 歲,除了一位組長外其餘全是九零後。
  • 南京市中醫院專家團義診 第一鍋「掛旗」膏方出爐
    江蘇省名中醫、南京市中醫院腎病科主任醫師孔薇告訴記者。10月23日一大早,南京市中醫院正式開啟新院區第一鍋膏方的熬製。膏方作為中醫傳統進補的一大劑型,南京市中醫院 「金陵膏滋」流傳至今已有百年,因講究辨證論治、「一人一方」,具有調理、滋補、治療三大作用,深受市民喜愛。
  • 追記倒在抗疫一線的南京市中醫院副院長徐輝
    「這時候就是打仗,打仗時,我們要帶頭,我們在一線,大家才更有章法、更有信心。」南京市中醫院醫務處主任高飛記得,徐輝這樣為工作組的成員鼓勁。連續18天,她沒日沒夜,她全心投入。沒有上下班的概念,一直奮戰在防疫一線。制定應急預案、組建發熱門診、預檢分診的醫療隊伍、設置隔離病房和醫護人員休息區、籌集防控物資……不是研究防控工作,就是在急診、門診一線巡查。
  • 11月21日德州市中醫院邀您赴一場「養生」之約|本周六第五屆膏方節...
    由德州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德州市中醫藥管理局主辦,德州市中醫院承辦的德州市第五屆中醫藥文化節暨第五屆膏方節定於11月21日盛大開幕。活動主題為「2020中醫中藥中國行——中醫藥健康文化推進行動」。弘揚我國優秀傳統文化,讓市民感受中醫藥文化的獨特魅力,讓廣大市民在家門口享受中醫藥文化的科普盛宴。市民朋友可零距離接觸名醫專家,享受到優質的診療服務。
  • 南京市中醫院副院長徐輝:用生命詮釋堅守
    【南京市中醫院副院長徐輝:用生命詮釋堅守】走進南京市中醫院大門,這裡處處都留下徐輝工作過的痕跡。急診科主任張偉告訴記者,這些沿途張貼的的發熱門診箭頭標識,都是徐輝親自設計,親自張貼的。為了找到這樣一條最佳路線,她在這段路上反覆走了許多遍。
  • 南京市中醫院副院長徐輝被追授「南京市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2020-02-12 10:07 來源: 「南京日報」微信公號 日前,省委書記婁勤儉就南京市中醫院新冠肺炎防治指揮部副組長、副院長徐輝同志突發疾病逝世作出批示。
  • 長假「不打烊」,還有中醫「大咖」坐鎮!這份就醫指南請收好
    今年國慶中秋假期,江蘇省中醫院首次實行"不停診"。目前患者就醫方不方便?都有哪些醫生出診?接下來幾天各家醫院究竟是開診還是停診呢?  10月5號上午9點多,記者來到江蘇省中醫院門診大廳裡。長假8天,這裡門診都是不停診的。每天有超過300名的副高以上專家在這裡坐診。此外,名醫堂、輔助檢查等,也都是正常開放。
  • 南京市中醫院副院長徐輝突發疾病離世 南京市衛健委表示深切哀悼
    據南京市中醫院官方消息:南京市中醫院黨委委員、副院長,南京市中醫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指揮部副組長,防治工作小組組長徐輝同志因突發疾病搶救無效,於2020年2月7日00點03分在南京不幸逝世,享年51歲。
  • 大咖來會診 | 有一大撥「大咖」來了 可提前一個星期預約
    別急,每月都會有一大撥醫學「大咖」來溫嶺。有需要的市民,可提前一個星期預約。●市一院4月10日,邵逸夫醫院普外科、胃腸外科朱玲華主任醫師,將到特需門診坐診、查房、手術。4月11日,浙醫一院泌尿外科俞建軍主任醫師,將到特需門診坐診、查房、手術。
  • 腦病科專家談中醫如何治療帕金森病
    其主要中醫治療方法概括起來有:中醫藥物、中醫針灸、中醫推拿和功能鍛鍊治療等。 分期論治我們可以按早期以純中醫治療;中期以中醫為主,西醫為輔;晚期以西醫為主,中醫為輔的大原則去辯證調治。因帕金森病有些是以震顫為主,有些則是以僵直和動作遲緩為主,我們就可以按症狀表現來分型論治。以動作遲緩、僵直為主的,中醫認為是「血不養筋,筋脈肌肉拘緊」,我們主要治以養血濡筋。以震顫為主的,中醫認為「陰虛風動」,可治以養陰熄風。可視病情辯證論治。
  • 本周六,來黃埔中醫院看首屆膏方節,十位名醫專家義診
    目前治療較多的病種有:肺癌、肝癌、胃腸癌等良、惡性腫瘤的中醫藥治療,不孕症、月經不調、胃腸疾病、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等。出診時間:周一、周五上午出診地點:門診樓一樓名醫工作診室2號診室梁雪芳:教授、主任中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現任廣東省中醫院大婦科主任、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二臨床醫學院婦科教研室主任。獲得「羊城好醫生」、「嶺南名醫」稱號。
  • 眩暈≠頭暈?! 你知道如何自我保健?
    眩暈≠頭暈?! 你知道如何自我保健?健康問題收集入口(掃描或長按識別)課程介紹眩暈≠頭暈?!你知道如何自我保健?中醫「靜管講」出現頭暈/眩暈,該去什麼科就診?反覆頭暈急性發作患者,到底需不需要急診?眩暈/頭暈突然發作,該注意些什麼?有哪些中醫小妙招可以自我緩解症狀?
  • 本周六腎科大咖跟您聊聊糖尿病腎病!
    「杏林之聲·直播廳」是由江蘇省中醫院主辦,揚子晚報紫牛APP、揚子名醫團重磅支持的養生直播活動,大咖專家將與您在「空中」見面,一起聊聊健康話題。本周六(5月16日)早上10點,「杏林之聲·直播廳」的「當班主播」是來自江蘇省中醫院腎科孫偉主任醫師與腎科科主任何偉明,他們將一起來和大家說說糖尿病腎病年輕化這個特別值重視起來的問題。
  • 南京市中醫院順利舉辦2020年規培結業暨研究生畢業典禮及學位授予...
    6月16日上午,南京市中醫院、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南京中醫院「2020年規培結業暨研究生畢業典禮及學位授予儀式」在學術報告廳隆重舉行。南京中醫藥大學學位評定委員會委員、南京市中醫院黨委書記陳延年、南京市中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虞鶴鳴、副院長樊志敏、朱曉慧、總會計師張文良、副院長趙國梁、陳慶琳,院內研究生導師、2020屆畢業研究生以及2020年規範化培訓結業人員共計近160人共同出席了本次典禮。
  • 南京市中醫院舉行集體默哀 悼念徐輝等抗疫烈士及逝世同胞
    今天(4月4日)在南京市中醫院,默哀活動在10點鐘準時舉行。數十位醫院工作人員肅穆在國旗下,悼念包括徐輝院長在內的在抗擊新冠疫情中犧牲的烈士和逝世同胞。     徐輝從事婦產科工作近30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南京市中醫院立即組織精幹醫護人員,成立了防治指揮部。
  • 江蘇省中醫院「大幹100天門診200萬」
    健康時報記者注意到在南京市各三甲醫院中,江蘇省中醫院在2020年國慶中秋8天長假期間門診正常開放不停診,全院每天安排300多名副高以上專家坐診。對於此舉是否造成醫務人員負荷過重,該醫生表示,不是所有的醫生都來上班,每個科都會輪流安排一些醫生來值班,保障每天都有醫生給患者看病。「我就是輪休值班,前幾天休息,今天剛來上班。」「江蘇省中醫院去年門診量585萬人次,單體綜合服務能力全國中醫系統第一。目前我院推行全年無休門診,極大方便病人就診,體現的是擔當。」
  • 德州市中醫院健康素養促進義診講座活動 走進趙虎鎮李芳社區
    為持續貫徹落實健康素養促進項目工作,進一步提高社區居民的生活質量,普及居民的健康保健知識,建立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斷提高群眾的健康文化素養,12月22日我院組織東院區腦病科、內科專家到趙虎鎮李芳社區為社區居民進行健康素養促進公益義診講座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