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利媒體本月26日報導,以色列從被佔領的戈蘭高地空襲了敘利亞大馬士革省南部庫奈特拉地區的一處高地。以色列軍方稱,飛彈準確命中了目標地區的一座伊朗軍火庫,同時造成了大量人員傷亡。敘利亞方面確認了此事,但是只承認造成了物質損失,並沒有人員死亡。以色列特工指出,很多伊朗人在睡夢中就被炸死了,敘利亞不承認只是在玩文字遊戲。
這種文字遊戲實際上已經玩了很多年了,不只是敘利亞,伊朗、以色列也都在玩,除了必須要事情搞清楚的俄羅斯之外,敘伊以三方的聲明都當不得真,往往是以色列以打擊伊朗軍事目標為由發起襲擊,敘利亞的回應往往是攔截了多少枚來襲飛彈,很少會承認有人員死亡,除非是一些比較重要的人物,只要不是敘利亞人死了,那就是沒人死。
最近由於美國的混亂,以色列的軍事動作並沒有太頻繁,這一次之所以動手,跟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訪問以色列有著直接關係,蓬佩奧訪問了多個國家,仍然對他的態度沒有什麼太大變化的,只有以色列,不僅不歧視他過氣國務卿的身份,還好吃好喝地招待。而就是蓬佩奧離開以色列之後,以軍立刻就在蓬佩奧刻意去過的戈蘭高地,對伊朗目標發起了襲擊。
而在這兩件事中間,還發生了一件大事——川普同意過渡權力。這意味著美國大局已定。那麼對於以色列來說,在跟拜登建立起關係之前,必須得抓住川普仍在任的時機,對伊朗採取一些軍事行動。在伊朗問題上,川普的態度跟以色列高度一致,就是想方設法把伊朗給整垮了,美國主要負責制裁,以色列主要負責軍事行動。
所以能夠看到,在川普當美國總統的這幾年時間當中,以色列跟美國巴不得穿一條褲子。但這種日子馬上就要到頭了,隨著拜登的上臺,美國和以色列的關係也出現了巨大的變數,原因很簡單,拜登在伊朗問題的立場上並沒有川普那麼激進。
自1979年之後,伊朗跟美國關係最好的時候,就是歐巴馬時期,而拜登正是歐巴馬時期的副總統。拜登在競選的期間就表示過要緩和美伊關係,在勝選後依然強調過,會找出一條路,讓美伊坐在談判桌上。伊朗方面對此也非常重視。
一旦美國和伊朗的關係緩和了,以色列再想三天兩頭找伊朗麻煩可就沒那麼容易了。長久以來,以色列一直在收買一些美國的內部人員,目的就是讓美國對付伊朗,這在川普時期表現得尤為明顯,直到現在,川普仍在惦記著轟炸伊朗。
因此,在川普和拜登過渡的這段時間裡,以色列很可能會採取更加激進的措施,川普也有可能會上演最後的瘋狂,總而言之,不到川普離開白宮的那一刻,伊朗都算不上安全。
#蓬佩奧10天密切出訪7國遭冷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