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覺得自己笨,很自卑,因為你沒給他講這5個「笨」小孩的故事

2020-12-23 烽火系古今

望子成龍,是每個父母的心願。

2018年,楊冪拍了個片《寶貝兒》,本以為會火,卻並沒有。

沒火就沒火吧,但《寶貝兒》提出來的問題,真的值得我們思索:

爸爸媽媽,如果我是個笨孩子,你們還愛我嗎?

因為人的資質不同。有人天生靈慧,有人反應遲鈍。

老師那邊題還沒講,就已知道答案的是學霸。老師題都講完好幾年了,才睡醒睜眼的是學渣。

我們每個人都非常喜歡聰明伶俐的孩子,對於那種古靈精怪的孩子尤為喜歡。

家長有意無意的比較,讓孩子很敏感,產生自卑的情緒。

特別是對於學習非常困難的孩子,覺得他們反應遲鈍,是"笨"孩子。

他們自己也覺得自己很"笨",將來沒什麼出息,越發破罐子破摔了。

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我們能為此斷定他的一生都會像此刻面對學習一樣處處碰壁?

我們能因為他們不那麼聰明,否定他的其它優點嗎?

當然不能。

歷史上有幾個天生的"天才"能夠成才的呢?反而是那些"笨孩子"成為偉人的例子比比皆是,今天跟大家5個"笨小孩"的故事。

達爾文的故事

當年,達爾文決定放棄行醫時,遭到父親的斥責:"你放著正事不幹,整天只管打獵、捉老鼠,將來怎麼辦?"達爾文在自傳中這樣寫道:"所有的老師和長輩都認為我資質平庸,我與聰明是不沾邊的。"但是,後來他被稱為"進化論之父"。

愛因斯坦的故事

愛因斯坦4歲時才會說話,7歲才會認字。老師對他的評語為:"反應遲鈍,不合理,滿腦子不切實際的幻想。"老師們害怕在教學中遇見他,一致認為他資質低下,所以愛因斯坦不得不接受退學的命運,並且申請瑞士聯邦技術學院時也被拒絕。但是愛因 斯坦成了偉大的科學家,而他死後,許多科學家都在研究他的大腦與常人的不同之處。

羅丹的故事

羅丹的父親曾經抱怨自己的兒子是白痴。在眾人眼中,他是一個前途無"亮"的學生,藝術院校考了三次都沒考上。他叔叔絕望地說:孺子不可教也。然而,後來羅丹卻成為一代藝術大師。

邱吉爾的故事

在上小學六年級時曾留過級,他的前半生充滿了挫折和失敗,直到62歲才當上首相。

馬雲的故事

馬雲從小就是一個傻孩子。從小,馬雲功課就不好,不僅沒有上過一流的大學,而且連小學、中學都是三四流的 ,初中考高中考了兩次,數學31分。高考數學第一次考了1分,高考失敗。直到有一天在金華火車站撿到一本書,路遙的《人生》,這本書改變了這個傻孩子:"我要上大學"。他自己說:"我大愚若智,其實很笨,腦子這麼小,只能一個一個想問題,你連提三個問題,我就消化不了。"

雖然我們的孩子可能成不了如此偉大的人物,但是,我們相信:笨小孩不會笨一生

因為每個孩子的成長都需要等待,都需要生命的潛質全方面平衡發展。

他們像小樹一樣,枝枝葉葉慢慢伸展出去,才能長成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

列夫·託爾斯泰有一句名言:"一生的一切變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陰影構成的。"

作家周毅在《長江日報》上曾經寫過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小男孩班級測驗考了倒數第二名,被同學嘲笑為"笨小孩"。出乎意料的是,爸爸知道後,不但沒有絲毫的憤怒,反而對孩子笑道:"兒子,我給你出題,如果你能得零分,爸爸給你買一雙運動鞋。"於是爸爸出了20道選擇題,連續測試了兩次,兒子都沒能得零分。爸爸語重心長地問:"兒子,你知道為什麼不能得零分嗎?"兒子說:"有些題我能夠選出正確答案,有些題我是猜的。"爸爸又問:"你怎麼知道那幾道題的正確答案呢?"這一下兒子來勁了:"爸爸,我懂的東西可多了。同學們都以為我笨,其實我才不笨呢。"爸爸拉著孩子的手,激動地說:"兒子,爸爸就愛聽你這句話,你其實一點都不笨。兒子,你要永遠記住爸爸這句話——殘餘的火花,看上去並不明亮,可是一旦綻放,或許是最絢爛的。"

這個世界上沒有笨孩子,他們只是不完美而已。

"梅需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如果老師能多一把衡量的尺,就會多一個充滿自信的好學生;

如果父母能多一點賞識,陽光下就會多一個神採飛揚的好孩子。

當孩子因為不聰明,感到自卑的時候,請你給他讀讀這幾個故事,

當孩子因為不聰明,家長感到焦慮的時候,請你給自己讀讀這幾個故事。

作為家長的你,千萬不要"低度評估"自己的孩子,否則有一天孩子會證明給你看:你是錯的!

每個人的命運千差萬別,但這個世界的仁慈就在於:我們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盡情發揮自己的人生。

哈佛大學教授:讓孩子變聰明是非常容易的一件事。

《瘋狂大腦思維訓練營》是一套專門為幼小銜接階段的孩子打造的思維訓練遊戲書,它參照世界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和認知發展理論開創者讓·皮亞傑的理論體系編寫而成,可以培養孩子的專注力、觀察力、邏輯力、想像力、表達力等12大能力,全面開發孩子大腦!

每冊書設置了一個孩子喜愛的主題情景,而且有故事線索,題目都是建立在具體的故事情景中,而且又採用了遊戲的形式,讓孩子學習起來興趣滿滿。而根據不同的主題情景,整套書分成了10冊。

整套書中一共有2星、3星、4星、5星幾種難度,分別對應著不同的年齡,而且裡面的題目並不是從低到高按序排列的,一本書中綜合了許多類型的題目,這樣的排版不僅可以避免孩子做單一題型的勞累和乏味感,而且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不會越做越難。

而且每本書最後都附上了習題的答案,爸爸媽媽可以先撕下來,最後在給寶寶對答案。

這套書性價比真的超級高,不僅嚴謹按照3~7歲兒童大腦發育特點命題,還貼心贈送專家的6節兒童心理課,實在太值了。

相關焦點

  • 孩子越來越笨,與5個習慣有關,還危及孩子的身體健康
    很多家長很困惑,明明自己家的孩子以前聰明伶俐的,怎麼長大點反倒越來越笨,呆呆的,腦子不開竅,成績也越來越差。無獨有偶,張姐家的兒子偉峰1歲多就可以很完整很清晰地說一些句子,2歲多已經可以背誦詩詞和三字經,也可以看繪本講故事。
  • 《小孩不笨》觀後感
    家長也會認為孩子讀EM3,人生走向絕路完蛋了,EM1和EM3的學生發生衝突,老師第一反應認為是EM3的學生引起的。同學、老師、家長、社會上的叔叔阿姨們對分班制,流露出的態度和行為讓許多EM3的小孩很不滿意。其中,Terry、國彬、文福,這3位來自EM3的小孩則是反抗的最激烈的幾個。
  • 「我很笨」「不,你只是潛能沒得到開發」
    從小,在父母眼中我就是個笨孩子。因為我看起來總是很木訥,不像其他孩子眼珠子一轉就一個主意。還記得有一次我爸把我和鄰居一個小孩叫到跟前,問我們27+19等於多少。我雖然會算,卻要在心裡心算很久,而那個男孩竟能脫口而出,而且每道題都對。這讓我很有挫敗感,父親望著我失落的點點頭。
  • 孩子越來越「笨」,多是因為這4點,看你家中了幾個?
    父母都希望培養一個聰明孩子,但明明有些孩子出生時非常聰明,長著長著卻越來越「笨」,這是怎麼回事呢? 其實,天資聰慧是優勢,但絕不是決定性因素,後天的成長對一個孩子來說更重要,以下4點可能就是孩子越長越笨的原因,快來看你家孩子中了幾個!
  • 當我們覺得自己很笨時,我們該如何面對
    這種天賦上的差異,一直也是個謎。身邊很多例子發現,這種狀況可以改變。隨著時間段的不同,會有所變化。但是這方面也沒有足夠的資料來驗證。當我們發現自己什麼事都比別人慢一拍時,你會發現其實心裡是很不好受的,相比旁人的眼光,最難接受的是心裡對自己的否定造成的壓抑和難過。這種的異於常人會給自己的信心和能力帶來懷疑,甚至陷入抑鬱和自卑。
  • 孩子語文教不會:孩子很聰明,你的方法很笨!
    2.語文學不會,是孩子的問題(可能是孩子太笨); 這些家長朋友,也許你還是對語文有些誤解,甚至讓人覺得,你對教育也有誤解! 這些都是「丟」給孩子的,你覺得孩子能接受嗎? 最聰明的方法是,讓孩子被語文吸引,他自己產生興趣,再加上拋磚引玉的好方法,語文成績不提升才怪。
  • 知識詛咒|老師為什麼覺得你笨?
    不少學生都或明或暗地被老師罵過笨,因為一道在老師眼裡很簡單的問題,可愛的學生們總是瞪著一雙無辜大眼向老師發出愛的提問。老師為什麼覺得你笨?因為你真的笨!——這僅僅只是很少部分的原因。有可能是因為你基礎沒打好,沒有下層知識建築,自然就築不起上層大廈。但在這裡,我講一個老師方面的原因,那就是知識詛咒。人一旦獲得了某一知識或經驗,就很難體會沒有它的感覺了。這就是對所謂知識詛咒的一個簡單概念總結。
  • 走神是因為笨?不,是因為太聰明了
    當一個成績比你考得好,可是看起來卻沒有你用功的人對你說這句話的時候,即使,他說出你名字的時候很親切友好,但不可否認的是,這確實是在傷口上撒鹽。我也曾怨過他們的落井下石。但要明白一件事,就是當自己身處沼澤的時候,就不能怪環境沾了了自己一身泥巴,因為當時的自己本身也是一塊泥巴。由於管不住自己的大腦。我曾一概歸咎於自己的腦袋不好使來掩飾自己的不作為。
  • 我很笨,又有顆玻璃心
    是的,沒人在旁不會說,一定是有人在圍觀的時候說:「她就是比別人笨,這都不會,連小孩都不如。」老媽這種打擊,小時候就有了,所以我性子膽小懦弱,不愛做事,也不愛幫人做事,總害怕一動手,被人罵笨手笨腳。1我知道自己笨。沒有人希望自己是個笨蛋。這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天然傾向。一個五歲的天真小孩都有跟同伴比聰明的想法。
  • 這8個習慣會讓孩子越來越笨
    若是在孩子的生活裡,他很少得到「贏」的感覺,最終,他可能就會變成一個看起來笨頭笨腦又畏手畏腳的孩子。    2. 父母沒有學習、閱讀的習慣    也許有的家長會說,我愛看電視,跟孩子有什麼關係?可是你的言行舉止和境界,直接決定孩子的高度,孩子受父母的影響至關大。你不學習、不讀書,就不能為孩子營造一個好的閱讀、學習環境,孩子也必定不會對書本感興趣。
  • 《小孩不笨》:孩子成績不好,是不學還是學不會,家長一定要看清
    孩子學習成績不好,很多家長一籌莫展,送課外班、找家教,各種方法都用遍,還是不奏效。作為家長,一味著急是沒有用的,到不如靜下心來,好好分析一下孩子到底屬於哪種情況,他是不好好學習呢,還是學不會?分析清楚,才好對症下藥。我想請家長聽我講一下這個叫劉國彬的小孩的故事。
  • 毀掉一個孩子有多簡單呢?吃東西的時候,把米粒掉了,罵他笨豬
    任何一個孩子都會犯錯誤,但是父母的態度和解決辦法,卻能改變孩子的一生。由於工作的原因,平時也會接觸不少兒童。有一天,一個小孩給我發了一封私信,說自己剛剛和父母吵架了,對自己感到很傷心。為何別人的父母可以站在孩子的立場為他們考慮,而我的父母卻總是想當然。看著孩子發的內容,身為母親,我心痛。一是不知如何安慰他。
  • 孩子怎麼這麼笨?家長看透「笨」的原因,用鯊魚思維幫助孩子開竅
    專注育兒思維分享,幫助家長打開孩子智慧的大門,大家好,我是睿爸。一位媽媽說,自己和孩子爸爸都是985大學畢業,從來沒有感覺學習是多麼難的一件事,可是如今有了孩子卻被孩子整的快要崩潰了。1元=10角能理解,反過來10角=1元就是繞不過來,10道題掰開揉碎了講,整整用了1個小時,可是孩子還是懵逼狀態!媽媽直呼,我上輩子造了什麼孽,生了一個這麼笨的孩子?
  • 當門撞上頭,你會覺得是門傻還是自己笨?
    是門沒長眼睛還是你沒長眼睛?那麼傻的一個人,真是比門都笨,怕是豬也不會笨到這個程度吧……」聞此話語,好傷心呵。不過,也順著這話細細品味了一番,到底是門傻呢?還是自己笨呢?抑或,豬都比自己聰明了?其實也並非這個理,當然也又是這個理!
  • 小時候很聰明的孩子,為什麼上小學後變笨了?原因出在這幾方面
    文|好孕姐我嫂子說,她感覺小侄子自從上了小學變笨了,輔導他寫字,輔導半天還寫錯。但是,這孩子小時候挺聰明的,很多事情都是一學就會,跟大人接話腦子也反應很快,怎麼一開始學習腦子就不好使了呢?嫂子說,她真擔心,自己也變成了每天吼娃的操心「老母親」。小時候很聰明的孩子,為什麼上小學後變笨了呢?原因出在以下這幾方面:上小學後要打基礎,就算聰明的孩子也只能慢慢學其實,我嫂子嫌我小侄子變笨的問題,主要是在學習方面。
  • 「習慣性愚蠢」讓孩子越變越笨,很多家長卻還都不知道,父母要警惕
    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伶俐、乖巧懂事應該是每個做父母的對孩子的期盼,但是很多時候卻往往都是事與願違的。因為在很多父母的眼中都覺得自己的孩子很「笨」,總是覺得自己孩子沒有別人家的孩子聽話、聰明。其實這些父母都不知道的是,孩子的「笨」就正是由父母們一手「教」出來的。
  • 這四個壞習慣導致孩子大腦變遲鈍,別等孩子變笨了才知道
    孩子聰不聰明有先天基因的影響,但更多的是後天的培養,通往聰明的道路只有一條,勤奮和自律,但讓孩子變笨的道路卻有千萬條。小明媽媽最常對他說的一句話就是「你咋這麼笨呢,你爸博士生,你媽本科生,怎麼到你,連考80分都難」。
  • 值得家長和孩子們一起觀看的勵志電影《小孩不笨2》
    在這裡,給大家推薦一些適合大人和小孩一起觀看的勵志電影。《小孩不笨2》是一部適合青少年觀看的好電影,這部電影在親子溝通障礙方面、孩子們與父母之間缺乏相互理解方面值得我們學習。這部電影描述了兩個家庭父母與孩子之間從「因為忙而無溝通」,到「孩子的心靈逐步走向墮落」,再到「偶然事件架起溝通的橋梁」,最後終於找回「曾經茫然、失落的心靈」!孩子踏入青春叛逆期,父母們通常會抱怨孩子很壞不聽話,感覺自己很難與孩子溝通,覺得孩子們要變壞了,其實孩子真的壞嗎?真的完全無法和孩子溝通嗎?
  • 哈佛最新研究發現:越長越笨的孩子,父母生活中通常有這3個習慣
    記得在小的時候 ,總會有六七個差不多大的孩子在一起玩耍,二哥成為當時六七個孩子中的"孩子王",小朋友們都願意追著他跟著他到處玩耍,他奇特的點子多、膽子也大,經常帶小夥伴們用彈弓打鳥、扛著竹子做的梯子去摸鳥蛋、下河摸魚 ,那時的小河水很清 ,也很淺 ,河水沒過腳面 ,踩到河裡的沙子,細細沙沙的感覺 。
  • 我的孩子天生笨,不是學習的料。成長型思維的父母怎麼想
    初為老師時,總有家長對我說:老師,我家孩子有點笨,您多操點心。初聽到這話時,我特別納悶,怎麼會有父母自己嫌棄自己小孩笨呢。有一天放學後,又有一位家長跑來和我說「老師,我家孩子是不是笨呢,他學得特別慢,和別人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