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學森侄子,拿下諾獎後卻說:我不是中國人,我在美國長大

2020-12-16 上官木啊

中國有著遼闊的疆土,生活著大量人口,有著源遠流長的歷史,因而養育了驕傲又自豪的中華民族。但上世紀中華民族遭受的災難至今傷痕仍在,我們缺少高端科學人才這是不爭的事實,所以我們無比渴望能夠證明自己。

這樣的情形下,諾貝爾獎的獲得自然成了全民最關注的事情,由此就不得不提一位和中國既有聯繫又無聯繫的科學家了。

榮譽之下,標籤引發熱議

2008年是榮譽熱血的一年,也是災難頻發的一年。中國在奧運會上大放異彩,獲得了51枚金牌,作為首個登上奧運會金牌榜首的亞洲國家,我們舉國歡慶。

也是這一年,錢永健摘取2008年諾貝爾化學獎的桂冠。這個名字似乎聽起來不耳熟,但他的身份大家一定都不陌生,他就是錢學森先生的侄子。他獲獎的消息一傳回國內,國人聯想到他與錢學森的關係,想著這也是中國人的榮譽,都倍感振奮。

但大家都沒有想到,錢永健聽到中國傳來這樣的消息,立馬站出來澄清,表明自己留著中國的血脈,卻不是一個中國人,更沒有所謂的故土情結,他獲獎,是完完全全作為一個美國人領的獎,是美國的榮譽。

澄清的消息剛散開,國內一片譁然,很多人都不分青紅皂白跳出來指責錢永健,似乎他不承認是中國人剝掉了我們驕傲的外衣,只剩下赤裸裸的羞澀的皮囊來。國人在乎的本質,其實不是他身上究竟屬於哪國的標籤,而是大家都希望這個獲得諾貝爾獎的是中國人。

天資聰穎,成長在異國

為什麼錢永健不願承認自己是一個中國人呢?這個事情還要從錢永健的成長路程說起。

錢永健的父親是錢學榘,是錢學森的堂兄弟,兄弟兩從小一起讀書,形影不離,雖不是親兄弟勝似親兄弟,兩人修完國內的課程後,又一同出國留學。但兩人卻選擇了截然不同的道路,錢學森毅然決然回國,而錢學榘則選擇留在美國發展,成為波音公司的工程師

這樣的背景下,錢永健出生了,錢學榘夫婦對這個孩子傾注了全部的精力。錢學森和錢學榘雖然處於兩地,但兩家關係一直都很密切,錢永健出生時,錢學森夫婦還特意趕到美國看他們新出生的小侄子。

錢永健從出生起就一直在美國生活,他對於中國的印象也只停留在他具有的中國血脈和身處中國的親人上,照這麼說來,說他是一個土生土長的美國人也是沒錯的。

錢永健繼承了父母良好的基因,從小便聰明伶俐,對科學展現出了非凡的天賦和濃厚的興趣。錢學榘夫婦發現之後更是全力培養兒子,更是為兒子在家裡建造了一個實驗室,供錢永健實踐學習,有一次因為進行化學實驗家裡甚至發生了火災,但他們並沒有加以指責,而是把實驗室搬到了室外。

正是因為這些多方面的因素造就了成就非凡的錢永健。天資聰穎的錢永健沒有出現"傷仲永",他的人生始終一路引吭高歌,儼然是世人眼中天才應有的模樣

年僅十六歲的錢永健,發表的"金屬易受硫氰酸鹽腐蝕"化學課題獲得了美國素來有少年諾貝爾獎之稱的"西屋科學人才選拔賽"一等獎。隨後錢永健進入哈佛大學進行學習,二十歲的錢永健以優異的成績通過物理及化學雙學科考核,取得了雙學位。

正是在這樣不斷鑽研下,錢永健確定了自己今後研究的方向,把自己全身心都投入到了化學及神經學科,這位"少年天才"在這條道路上開始了他新的奇蹟。

不斷進取,終獲諾獎

成長的道路上,總有人相互扶持,一起努力。而錢永健的成長夥伴則離不開錢永佑,也就是當年家中引發火災的另一個男孩。

錢永佑和錢永健雖出生在一個家庭,但有著截然不同的成長背景,錢永佑出生在貴州,在中國度過一段童年時光後才被帶去了美國,和錢永健成了成長道路上的好夥伴。

兩人都是學術研究領域的天才,先後在多所名校就讀,後擔任了史丹福大學的教授職位。兩人先後成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這樣優異的家庭,在美國曾引發一陣轟動。正因為他們的不斷努力進取,相互促進,才成就了我們今天所熟知的錢永健。

錢永健在2008年獲得的諾貝爾化學獎並不是一個人的榮譽,應該是三個人共同的榮譽。獲獎的項目是由錢永健、美國生物學家馬丁沙爾非、日本化學家下村休合作研究完的。

項目主要內容圍繞綠色螢光蛋白展開,這種蛋白是從維多利亞發光水母體內提取出來的,它可以和鈣離子交互作用,由於這種蛋白結構穩定,在生物細胞研究,藥物篩選,信號傳導,甚至是光伏發電領域都有非常重大的影響。諾貝爾獎的獲得,是對他們研究的肯定,也是對他們的激勵。

錢永健獲得的科學成就世界都有目共睹,國人既為他取得的成績驕傲,又有些失落。

錢永健和叔伯錢學森家的關係一直都很好,他也公開表示過對叔伯的尊敬和維護。但他也明確表示,他雖很尊敬和親近叔伯一家,但他確實是一個擁有美國國籍的美國人,這是兩碼事

他自由出生在美國的國土,接受的是美國本土的教育和他的風俗習慣,他的故土情結不在中國,而在美國,他希望將自己科學的熱血和種子播撒在生養他的美國國土上。

同時,他並不希望大家對這件事一直糾結,影響他正常的生活,雖然他的事業貢獻於美國,但和處在中國的親人仍舊有著無法割捨的親情和聯繫,希望大家把他當作兩碼事看待。

2016年8月24日,錢永健因為心肌梗塞與世長辭,永遠離開了他所熱愛的事業,對他的爭議都戛然而止。

無論他是中國人,還是美國人,他對世界科學研究所貢獻的力量都值得我們尊敬。他對自己國籍的選擇和人生方向的選擇,是他應該擁有的權利,我們任何人都不具備評論的資格。但每當想到錢學森先生千辛萬苦回國發展為祖國所做的貢獻,不知他在侄子這件事上會不會有所遺憾。

相關焦點

  • 錢學森侄子獲得諾獎後,直言:我是美國科學家,不是中國人!
    2008年,錢學森的侄子錢永健成為諾貝爾獎的獲得者,但是錢永健和錢學森不太一樣,錢永健並沒有公開對中國表示感謝,反而在他獲得諾貝爾獎後,直言:我是美國科學家,不是中國人。到底是因為什麼,才導致錢永健有這樣的言論?
  • 錢學森有一個侄子,拿下了諾貝爾獎,他說:我不是中國人
    譬如著名學科學家中國飛彈之父——錢學森,其貢獻枚不勝舉,其愛國情懷更是令人折服。在國家搖搖欲墜之際,錢學森毅然決然留學歸國,專心致志搞飛彈研究,令中國的科技實現迅猛的發展。然而,錢學森的侄子在2008年拿下諾貝爾獎之後,卻說:我不是中國人,我在美國長大。
  • 錢學森侄子:我不是中國人,我在美國長大,擁有的是美國國籍
    不管我們身處何地何時,都不會忘記我們是一個中國人。 今天要說的這個人,名字叫錢永健,可能大多數人對他不了解,但說到他,就不得不提起他的叔叔——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錢學森早年就去國外留學,後來留在了美國發展,成為了某重點大學的一名教授。在當時的中國面臨著重大挑戰的時候,他毅然選擇了回國。
  • 他是錢學森侄子,他獲得諾貝爾獎後,卻說:我不是中國人
    錢學森先生是中國近代最有名的科研工作者,他明明可以在美國享福,卻故意放棄自己在美國的一切,回到了相對艱難的祖國,用自己在美國學到的先進知識,幫助祖國發展技術。有很多人認為,錢學森先生的回國,讓整個祖國的基礎發展順利許多,少走了幾十年的彎路。
  • 錢學森的侄子比普通人聰明,在獲得諾獎之後,卻承認他不是中國人
    一個天才知識分子,一個美國人諾貝爾化學獎獲獎者,一個中國人自稱美國人。他們是世界頂尖的人才,但不是其他國家的驕傲。天才還是悲哀?他對科學的貢獻和造詣值得全世界驕傲,但一個民族的人民卻不尊重他,甚至不記得他。錢永健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 錢學森親侄子,拿下諾貝爾獎後,坦言:我可不是中國人
    錢學森就是這樣一位科學家,當時祖國迫切的需要專家,錢學森那個時候還在外國留學,為了回到祖國,錢學森克服了一切的困難。▲錢學森由於當時錢學森就已經是一個著名的科學家了,美國不會輕易捨棄一個這樣的人才,因此對他回國的想法百般阻撓,美國政府甚至邪惡的將錢學森拘禁在監牢了。
  • 「我是美國科學家,不是中國人」,錢學森侄子為何這樣說?
    錢學森的祖籍是浙江省杭州市,在早期的時候錢學森一直致力於學業上面,在1935年開始了他的留學之路,在美國留學期間也是斬獲很多的學位。 在他歸國後,開始不斷的為中國的建設做出了貢獻,在很多技術領域我國都得到了突破。可以說錢學森這種愛國的情懷讓人感到敬佩。
  • 錢學森侄子56歲榮獲諾貝爾獎,採訪時說:我不是中國人,是美國人
    因此在教育的發展下,一批一批的人才都湧現了出來,在國際上知名的科學家都有很多,他們都在自己的事業上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就比如錢學森先生,他對於祖國的貢獻是我們每一個中國人看在眼裡的,就在中國最需要他的時候,他二話不說放棄了美國所有的優越條件,堅定不移的要回到祖國來,美國那邊一直在阻攔,甚至還監視他囚禁他,但最後跨越了重重艱難,還是回來了,他是愛國的科學家,但他的親侄子
  • 他是「中國飛彈之父」的侄子,獲諾貝爾獎後卻說:我不是中國人
    對於錢學森很多人都耳熟能詳,他可能也是知名度最高的科學家了,除了兩彈一星之外,錢學森是一個標準的物理學家,在美國的時候,錢學森就曾與費米深入討論過一些物理學問題,並且也得到了費米的稱讚
  • 錢學森的侄子,在獲得諾貝爾獎之後,為何聲稱自己並非中國人
    但是近年來公眾時常會發現,擁有華人面孔的人卻矢口否認自己是中國人,這使得中國民眾的感情似乎受到了傷害。01身為錢學森的侄子不承認自己是中國人在2008年,就有這樣一位科學家,他獲得了諾貝爾獎,一張中國人的面孔,卻說自己是美國人,不是中國人。
  • 錢學森侄子56歲獲得諾貝爾獎,採訪時說:我不是中國人,是美國人
    早年間,錢學森曾留學美國,並在此獲得博士學位,年僅28歲的他,就已經是世界知名的空氣動力學家了。 1949年,錢學森曾勸說他回到祖國,但由於各種原因,錢學渠並沒有回去,而是加入了美國籍。錢學森回國後,他們兄弟倆就很少聯絡了。
  • 他是錢學森侄子,獲諾貝爾獎時,不承認是中國人,只因在美國長大
    錢學森身上的標籤有很多,他是「中國航天之父」,是「中國飛彈之父」,是「中國自動化控制之父」也是中國的「火箭之父」。錢家可以說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錢學森的堂侄錢永健於2008年獲得了諾貝爾獎,他還是當今生命科學的大牛,幾乎拿遍了該領域的所有大獎。他登上諾貝爾講臺的那一刻中國人都覺得有殊榮,為他鼓掌為他吶喊,為何他卻反駁自己是中國人呢?
  • 頂級華人科學家獲諾獎,卻口出狂言:我這輩子都是美國人!
    更有一批科學家是在國外學習外,就不顧國外企業給予的高額薪資福利,直接回國,其中錢學森前輩就是其中之一,可以說也是家喻戶曉。不管是其研發成果的成功還是其對祖國一腔的忠心與熱血,但也有一些科學家,雖然骨子裡留的是中華的血,但卻認為自己並不是中國人。而這樣的故事,同樣是發生在錢學森家族中。
  • 錢學森侄子,2008年獲得諾貝爾獎,獲獎時卻說自己不是中國科學家
    錢學森,中國的火箭之父、航天之父、飛彈之父。我們能夠有今天這般強大,能夠在國際上挺直腰板說話,錢學森老先生功不可沒。如果沒有錢老先生,我們不可能成為軍事大國。我們都知道,錢學森為了能夠回到祖國受盡了苦難。
  • 錢學森的侄子贏了諾獎,興奮地說:雖然我姓錢
    最著名的是林樺,排名靠前的科學家帶著中國基金去了美國,然而他最終放棄了國籍,成為一個徹底的美國人,他在世界上為美國人建造了最先進的民兵飛彈,在東風系列飛彈問世之前,美國一直依靠民兵飛彈來威脅我們他只是林樺,錢學森,錢永健的侄子。
  • 他是錢學森的侄子,獲諾貝爾獎後稱:我有中國血統,但我是美國人
    而他旁邊的哥哥叫做錢永佑,是未來的美國科學院院士,史丹福大學教授。而他還有個更加出名的伯伯,正是我國兩彈一星的元勳之一——錢學森。 在1968年,年僅16歲的錢永健就拿到了美國科學基金會的資助,並且以一個化學項目奪得了當年的西屋科學獎。
  • 錢學森36歲還未婚,妹妹著急給他介紹對象,他卻說:你嫁給我吧
    其中就有我們熟悉的「航天之父」錢學森先生,他除了有耀眼的科學成就,感情也為人羨慕。錢學森36歲時還沒有結婚,和他一起長大的「妹妹」給他介紹對象,他卻說:「你嫁給我吧」。這個「妹妹」名叫蔣英,是一位出身顯赫的大家閨秀,還是民國時期的大美女,其父親是軍事理論家蔣百裡,表哥是民國時期的著名詩人,她自己也是中央音樂學院的教授,還是一位女高音歌唱家。
  • 錢學森回國後,為何再沒去過美國?錢學森:美國人耍滑頭,我不會上當
    當晚在北京的所有重要科學家幾乎都參加了這場晚宴,大家紛紛向錢學森敬酒致敬。 科學家竺可楨在日記中寫道:「錢已七八年不見,比前蒼老甚多,雖只43歲,恐因在美國被軟禁五年所致。據說五年中不露一笑容雲。」關於錢學森的貢獻早已家喻戶曉,可我們發現錢學森自從美國回國後,直到去世也沒有去過美國。要知道美國後來多次邀請錢學森訪美,結果都被拒絕,這是為何?
  • 他是錢學森侄子,曾獲諾貝爾化學獎,公開稱「和中國沒有關係」
    2009年,錢學森的侄子錢永健,在獲得諾貝爾獎後,接受香港記者採訪時表示:「我是美國科學家,不是中國科學家,血統和出身並不能決定一個人的身份。一個優秀的科學家,需要一個開放的社會,自由的環境才能讓我獲得諾貝爾獎。」此言一出,很多人譁然,即使你是美國國籍,也不必如此撇開和中國的關係吧。
  • 鄧嫁先、錢學森和楊振寧誰的貢獻最大?誰的科學成就最高?
    關於這一點,很多中國人並不知道。 隔行如隔山,據學物理的人說,楊振寧是當今活著的物理學家中最厲害的一個,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他能進前五,是比肩牛頓愛因斯坦的人物,是有史以來黃種人取得科學成就最高的人。有人說不是霍金嗎?業內稱,霍金與楊中間差著十多個諾貝爾獎,因為霍金沒有獲得諾獎,而楊振寧不僅獲得諾獎,並且後人沿著他的理論方向研究又取得十多個諾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