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庸置疑是楊振寧。這個問題問的也不清楚,如果是說對人類貢獻最大肯定是楊振寧,如果是對中國那麼就是鄧嫁先和錢學森了。
首先我們來看看楊振寧的成就:
一直以來網絡上各種對楊的誹謗完全掩蓋了他對物理學所做出的成就,單從物理學研究成就來說,霍金先生是傑出物理研究者,而楊振寧先生是偉大物理研究者。關於這一點,很多中國人並不知道。
隔行如隔山,據學物理的人說,楊振寧是當今活著的物理學家中最厲害的一個,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他能進前五,是比肩牛頓愛因斯坦的人物,是有史以來黃種人取得科學成就最高的人。有人說不是霍金嗎?業內稱,霍金與楊中間差著十多個諾貝爾獎,因為霍金沒有獲得諾獎,而楊振寧不僅獲得諾獎,並且後人沿著他的理論方向研究又取得十多個諾獎。這種說法誇張但卻道出本質。如同愛因斯坦不是因為相對論獲得諾獎一樣,楊獲得諾獎並不是因為他最厲害的楊米爾斯場理論,而是他一個不起眼的研究——宇稱不守恆。也就是說,楊振寧還有多項研究達到諾獎水準。
楊振寧先生在粒子物理學、統計力學和凝聚態物理等領域,均為人類文明做出了裡程碑式的偉大貢獻。他曾經和R.L.米爾斯聯手提出了著名的非阿貝爾規範場理論;他還和李政道聯合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恆定律;他甚至在粒子物理和統計物理方面做出了大量開拓性的成就,提出楊-巴克斯特方程,開闢了量子可積系統和多體問題研究的新方向。這些研究成果,任意砸出一個來,都是足以影響人類文明進程千百年之久的偉大發現。所以,他才被評入「最偉大的物理學家」權威榜單。
據說,美國當今最厲害的物理學家都拜服老楊,老楊過生日他們會親自到場祝壽。老楊是大師中的大師。我們低評了老楊,或者說我們無視老楊的成就。
所以說對人類最大的貢獻的理應該是楊振寧。
鄧稼先和錢學森:
鄧稼先和錢學森都是我國兩彈元勳之一,其中鄧稼先是我國原子彈的理論總師,而錢學森則是航天之父。他們一個主導研製了新中國第一枚原子彈,一個主導研製了新中國第一枚飛彈和運載火箭,他們都是中華民族的英雄!可以說,沒有他們在那個艱苦年代放棄國外優渥的條件回到中國為我們研製出原子彈和飛彈,就沒有今天中國的成就!鄧稼先和錢學森的貢獻對中國人民來說,是無法估量的,他們的名字,他們的貢獻將百世流芳。
當年鄧稼先在拿到博士學位後的第一時間就選擇了回國,回到這片煥然一新的紅色大地來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他的這個選擇,是當時我國在國外深造學子共同的想法,幾乎所有學習工程方面專業的中國留學生都選擇了回到祖國貢獻自己的力量。
他回來後,迅速受到祖國的委派,主導新中國第一枚原子彈和氫彈的研製工作。並在短短幾年之內連續突破難關,引爆我國第一顆原子彈,讓我國的國防水平迅速擠進世界頂級行列,奠定了祖國幾十年的和平發展和今天的國際地位!
錢學森是空氣動力學家,在28歲時就世界聞名,參與了當時美國所有頂尖航空航天計劃,是加州理工大學雙博士,麻省理工大學的終身教授。除此之外,他還被美軍授予上校軍銜,可以自由出入美國國防部和所有實驗室,條件無比優渥。但是新中國建立以後,他毅然放棄一切,想回到祖國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庇護後人。知道情況的美國軍方勃然大怒,對其進行了長達五年的軟禁,最終在我國的外交斡旋之下才回到祖國的懷抱。
他回國後迅速投入到氣動方面的研究工作,一手打造了如今的東風快遞家族,讓原子彈有了運載平臺,可以威懾萬裡之外!他和鄧稼先兩個團隊的成果,足以庇護中華民族千年!只要核武器在手,只要洲際彈道飛彈在手,中國就可以永遠屹立於世界東方。
楊振寧在那個年代沒有選擇像鄧稼先,錢學森他們一樣回國為新中國的國防事業作貢獻,而是留在了美國繼續深造。現在很多人不能理解楊振寧當時的選擇,認為他沒有在祖國最需要人才的時候回到祖國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但其實,楊振寧是學理論物理的,當時新中國百廢待興,根本沒有條件支持楊振寧的研究。如果楊振寧選擇在那個時候回國,不僅他的專業對新中國的幫助有限,而且當時的科研環境還會限制他的發展,可能最後他不僅做不出貢獻,還會淪為一名默默無聞的科研工作者,浪費一名物理天才。
綜述:楊振寧的貢獻是全人類的,他是目前活著的物理學家中最強的一位,是整個世界物理學界的泰山北鬥。他和鄧稼先,錢學森誰的貢獻是相對而言,每個人有不同的看法。但有一點可以明確,鄧稼先和錢學森是中華民族的英雄,而楊振寧是全人類的泰鬥,抹黑的人也要有抹黑的資本,不是只靠鍵盤跟風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