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中國發展的速度非常快,但離自給自足還有很大的差距,每年中國都需要從其他國家大量進口各類產品,澳大利亞的農牧產品跟礦產資源受到了中國的青睞。
去年中國還成為了澳大利亞最大的貿易夥伴,然而近來由於受到美國的影響,澳大利亞在反華一線活躍導致兩國關係逐漸惡化,中澳貿易受到影響,許多澳洲商品被中國拒之門外。在澳大利亞還在等中國妥協的時候,中國早就找到了替代澳大利亞的賣家。
澳大利亞商品受到限制
將農牧業跟礦產資源作為主要出口的澳大利亞曾經認為中國離開不了澳大利亞的商品,但是現實顯然不是這樣,面對澳大利亞的過分舉動,中國果斷採取了對等反制措施。
澳大利亞大麥受到雙反調查,被徵收高額關稅,不久前來自澳大利亞的葡萄酒緊隨其後被要求繳納高達212%的保證金。現在還有幾十艘載滿澳洲煤炭的貨輪因為環保檢測不合格等問題無法靠岸卸貨。
對此,澳大利亞方面表現出來的態度十分強硬,將兩國貿易爭端交給了世貿組織來主持公道。先不說中澳之間的大麥官司中國的做法合法合規,外媒擔憂這場官司將變成一場拉鋸戰,在澳大利亞跟中國打官司的時候,其他國家會將澳洲商品在中國市場的份額都搶走。
中國牛肉市場被搶佔
事實上,其他國家早就採取行動要搶佔澳洲商品原有的在華市場份額了,比如法國葡萄酒就表示要大力開發中國市場,美國大麥即將進入中國市場,俄羅斯的煤炭正在趁機增加對華出口。
最近中國還找到了新的牛肉賣家,那就是烏拉圭。烏拉圭《國家報》12月10日報導表示烏拉圭獲得了來自中國的活牛進口協議,未來將有5萬頭活牛從烏拉圭運往中國,今年就會有一萬頭活牛進入中國市場。
烏拉圭從2013年開始就在對華出口牛肉,貿易量還在逐年增加,並且烏拉圭還希望獲得更多牛肉出口的優惠,以便在未來增加本國肉類產業出口額。
可以看到的是中國正在貿易上尋求更多樣化的選擇,而澳大利亞只能在一邊乾瞪眼,看著自己的「盟友」跟其他國家紛紛搶佔原屬於自己的中國市場份額。莫裡森現在就算後悔也已經來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