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張照片走過周總理一生,看到最後已是熱淚橫流!

2020-12-22 青島新聞網

作者:北洋君

51歲的周總理

站在天安門城樓上,

眺望著他深愛的土地和人民……

1976年1月8日9時57分,

78歲的他帶著對國家和人民

太多的「放不下」離開了!

還是那道長安街,

總理卻靜靜躺在車裡,

車外的人群擠滿了十裡長安街,

送他最後一程,

看他最後一眼……

今天,又到1月8日。

44年前,總理走了,

他沒有子女,沒留下房產,

他將骨灰灑向了大海,

連一個能讓我們點上一根蠟燭、

放束鮮花、灑杯白酒,

寄託哀思的墓碑都沒有留下……

78載崢嶸歲月,

50多年革命生涯,

26年的總理任期,

一生憂國憂民,殫精竭慮

今天,就讓這78張總理最珍貴的照片,

化做墓碑,

化做鮮花,

帶去我們對總理的無限思念!

01

年少立志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生母萬氏(左)嗣母陳氏(右)

周恩來生於江蘇淮安,

不滿半歲他就被過繼給重病的叔父。

叔父去世後,

22歲的嗣母(叔母)陳氏

把她全部的感情和心血全部傾注

在對周恩來的撫養和教育上!

▲少年周恩來

兩位母親默默無聞的愛與教育,

是周恩來童年最寶貴的財富。

然而,1907年,

他9歲時,母親萬氏去世,

第二年7月,

叔母也被肺結核奪去了生命……

回憶起這段艱難的歲月,

他曾說:「我從小就懂得生活艱難,

父親常外出,

我10歲、11歲即開始當家,

照管家裡柴米油鹽……」

▲1912年,14歲的少年恩來在奉天(今瀋陽)拍下了這張我們熟知的照片。

▲1912年,周恩來在東關模範學校成立兩周年時和師生合影。前排中為周恩來。

1913年春,

15歲的周恩來隨伯父來到天津,

在南開度過了4年的中學時代!

南開校長張伯苓常對家人說:

「周恩來是南開最好的學生。」

▲1914年,在天津南開學校讀書時的周恩來。

1917年6月,

周恩來以優異的成績畢業,

靠同學、師友的幫助,

籌集到一筆最低限度的赴日路費。

▲1917年9月,周恩來赴日本求學(後排右一)。

周恩來去往日本時

為同學寫下

「願相會於中華騰飛世界時」。

▲1918年初,周恩來在日本留影。

1919年3月,

周恩來毅然回國

投身於轟轟烈烈的

五四運動中。

▲1919年,五四運動時期的周恩來。

回憶五四運動時,

周恩來說:

這個時期,我的思想

已從贊成革命而走向社會主義。

▲1920年1月,周恩來等人在反帝愛國運動中被北洋軍閥政府警察拘捕。圖為被捕前的留影(左三)

周恩來懷著對真理的渴望,

搭乘法國波爾多斯號郵輪

赴歐洲勤工儉學,

英國、法國、德國

都留下了他的身影。

▲在法國勤工儉學時的周恩來

▲1922年,周恩來在德國柏林萬賽湖。

在歐洲期間,

他給鄧穎超寄了100多張明信片!

並在一封印著李卜克納西和盧森堡

這對革命情侶的明信片上寫到:

願我們兩個人,

和他們兩個人一樣,

將來共同走向斷頭臺。

這就是周恩來與鄧穎超的情書,

他們在這樣年輕時已經下定決心:

一同獻身共產主義事業!

02

▲1924年,從歐洲留學回國的周恩來擔任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

1924年7月,

26歲的周恩來從法國歸國,

這張上世紀20年代拍的軍裝照,

到今天已經驚豔了一個世紀!

周恩來回國第二年,

21歲的鄧穎超隻身南下廣州,

五年未見、只用書信談戀愛的兩人,

在他們見面的當天

——共赴婚約!

▲1925年8月8日兩人結婚,這是他們的結婚照

▲1926年8月8日廣東汕頭,周恩來和鄧穎超結婚1周年紀念。

1926年12月,周恩來到上海

任中共中央組織部秘書兼

中央軍委委員。

▲1927年3月,領導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時的周恩來。

「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

周恩來又於8月1日,

領導南昌起義。

▲1935年,周恩來和鄧穎超在長徵勝利到達陝北瓦窯堡合影

▲1936年,西安事變時的周恩來。

▲1938年,抗戰初期的周恩來。

▲1938年,周恩來和郭沫若、葉劍英同彭德懷在武漢火車站留影。

▲1938年夏,周恩來和鄧穎超在武漢會見美國著名進步記者和作家、《西行漫記》作者埃德加·斯諾。

▲抗戰時期周恩來在重慶。

▲1939年7月,周恩來在延安墜馬,致使右臂粉碎性骨折,這是赴蘇聯治療前和劉少奇合影。

▲右臂骨折在延安治療效果不佳,周恩來和鄧穎超赴莫斯科治療,1940年初他們在莫斯科留影,並把這張照片贈送給瞿秋白的女兒瞿獨伊。

▲1940年,周恩來歸國回到延安後鍛鍊臂力時的情景。

▲1940年9月,周恩來和鄧穎超在被日本飛機轟炸破壞的八路軍駐重慶辦事處樓前留影。

▲1942年,周恩來懷抱榮高棠的兒子榮樂天和葉挺的女兒葉揚眉合影。

1943年6月,

周恩來等人離開重慶回到延安。

他在重慶人民留下了

深刻難忘的印象,

博得了普遍的尊敬和信任。

▲1944年,在延安的周恩來。

▲1945年8月,毛澤東與周恩來赴重慶談判,右為美國駐華大使赫爾利。

經過14年浴血奮戰,

中國人民終於迎來了抗日戰爭的

最後勝利。

毛澤東、周恩來一行抵達重慶。

當晚8時,蔣介石在林園官邸

舉行宴會。

重慶談判正式開始。

▲1945年12月20日,周恩來在延安歡迎美國特使赫爾利。

▲1946年5月3日,周恩來率中共代表團到達南京,這是周恩來在南京中共代表團駐地梅園新村十七號院內。

▲1946年9月16日,周恩來為抗議國民黨破壞和平談判,憤然離開南京到上海。這是他和李維漢(右)、郭沫若在中共代表團駐上海辦事處門前合影。

▲解放戰爭時期的周恩來。

▲1946年11月16日,周恩來在南京召開中外記者招待會,揭露國民黨撕毀政協決議,單方面召開「國民大會」,關閉和談之門,並宣布中共代表團即將撤回延安。

▲1948年5月,中共中央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從陝北遷到河北平山縣西柏坡,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合影。

▲周恩來在西柏坡

03

▲1949年10月1日,周恩來和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上。

在開國大典上,

一向注重儀表的周恩來

卻只穿了件舊卡其布中山裝

那天的他,

因忙於政治協商會議工作

已經整整四天四夜沒合眼了。

▲1949年10月1日,周恩來眺望遠方

▲1949年12月至1950年2月,毛澤東、周恩來(後去)訪問蘇聯。這是2月14日周恩來在《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等條約與協定籤字儀式上。

籌建政務院,

主持對外建交,

穩定經濟形勢,

領導救災治水,

主持編制「一五」計劃……

新中國剛成立的頭兩年裡,

處處浸透著總理的心血!

▲1950年9月30日,周恩來在全國政協舉行的建國1周年慶祝大會上莊嚴宣告:「中國人民熱愛和平,但是為了保衛和平,從不也永不害怕反抗侵略戰爭。」

▲1953年抗美援朝戰爭期間,周恩來和毛澤東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會議上。

▲1954年4月,周恩來步入日內瓦會議會場,代表新中國第一次出現在國際舞臺。他步履堅定,神情沉穩,形象英俊,舌戰以杜勒斯為代表的「十六國」,讓西方世界為之震動。

▲1955年4月19日,周恩來出席在印度尼西亞召開的萬隆會議(第一次亞非會議),以「求同存異」的發言徵服了全場,樹立了新中國真誠友好的形象。

為了確保人民生活安康,

他的心裡始終記掛著的,

是老人,是孩子,

是子弟兵,是工人、是農民,

他總是走到人們身邊,

帶著微笑,永遠都那麼親切……

▲1957年4月,周恩來在杭州梅家塢小學參觀。

▲1957年8月,周恩來檢閱海軍北海艦隊。

▲1958年,周恩來在北京十三陵水庫參加勞動。

▲1958年9月,周恩來在唐山開灤唐家莊礦井與礦工在一起。

▲1959年6月6日,周恩來視察石家莊市井陘礦區時,利用候車時間在麥田拾麥穗。

▲1961年4、5月間,周恩來在河北磁縣農村召開座談會。

▲1962年4月,周恩來出席我國參加第26屆世界桌球錦標賽組委會舉行的聯歡會,祝賀運動員取得好成績。

▲1963年2月,周恩來和鄧穎超在蘇州遊園時,親自清點隨同人數併購買公園門票。

總理將祖國發展視為己任,

將人民瑣事當作心頭大事,

他惦記著每一個人,

卻唯獨忘了他自己……

一次開會時

總理堅持站在桌子旁邊聽匯報

原來,他已經20多小時沒休息了

故意「罰站」,

是為了讓自己清醒點。

▲1963年10月,周恩來和鄧小平在天安門城樓上。

▲1964年10月16日傍晚,周恩來同毛澤東、劉少奇、朱德等領導人在人民大會堂接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演職人員時,興奮地宣布:

「今日北京時間十五時,

我國第一顆原子彈

爆炸成功了!」

▲1964年12月,周恩來在全國人大三屆一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為把我國建成四個現代化社會主義強國,國民經濟的發展可按兩步走的設想。

▲1968年2月,周恩來在國務院工交、財貿、農林等單位大會上講話,強調「必須真正地解放大批幹部」,依靠他們把工農業生產「推動起來」。

▲1972年2月,周恩來在機場迎接美國總統尼克森。這是美國有史以來第一位出訪未建交國家的總統。

▲1972年2月23日北京,尼克森知道周恩來一隻手臂受過傷後,主動為其脫下大衣。

尼克森訪華後說:

「他待人很謙虛,但沉著堅定。

他優雅的舉止,

直率而從容的姿態,

都顯示出巨大的魅力和

泰然自若的風度。」

04

周總理

最後的歲月

▲1972年4月6日,周恩來陪同馬爾他代表團去南京訪問。疲憊不堪的周恩來在孩子們中間都失去了笑容,沒有人知道他的身體已經發生了變化。

▲1972年5月18日,總理前往北京機場歡送索馬利亞貴賓西亞德一行。

鏡頭中的他,

身材矯健,目光有神

可就是這一天

總理被確認得了膀胱癌。

▲1973年夏,周恩來陪同毛澤東在中南海書房會見越南客人。在此之前,極度疲勞的周恩來在工作了30多個小時後,馬上就要會見越南客人前,竟然在衛生間裡睡著了。

當大家在衛生間找到總理時,

他已經沒有力氣刮鬍子洗漱了,

而是左手拿著毛巾,

右手握著沾有肥皂沫和鬍子茬的刮臉刀,

歪著身子,

倚在鏡子前睡著了……

累倒的總理,

從沒有惦記過,

自己還是一個癌症病人!

▲1973年7月,周恩來迎接剛果總統馬裡安·恩古瓦比。

▲1973年9月,周恩來迎接法國總統喬治·蓬皮杜。

▲1973年9月18日上午,周恩來坐著遊輪來到黃浦江上。

▲病痛中,總理依舊把最好的一面留給了人民。

得了重症,卻依然為國家日夜操勞

醫生們勸他多休息,

對身體恢復好。

可他卻這樣說道:

「我配合你們,

但你們也要配合我」。

▲周總理這一小碗飯,看哭無數中國人。

周恩來告別了生活20多年的西花廳,

住進了位於北海公園西側的

解放軍305醫院,

在這裡度過了他生命中

最後的最後一段時光。

▲1975年1月13日,周恩來在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最後一次念政府工作報告。

這是總理,

生命中最後一次念

政府工作報告!

▲1975年4月19日,朝鮮主席金日成應邀來華訪問。

這次會見,

距離周恩來做結腸癌手術才第24天,

當時他的身體還沒有恢復好,

雙腳浮腫得很厲害,

原有的皮鞋和布鞋都穿不下。

做鞋的老師傅

一下子就明白周總理病重了,

眼淚頓時就流了下來。

▲1975年9月7日上午,周恩來不顧病情的嚴重惡化和醫護人員的一再勸阻,堅持在305醫院會見了羅馬尼亞黨政代表團。

那天,從不要人攙扶的總理,

已不能獨自走完這段

只有幾米長的距離。

會見時,周恩來坦然而又自然地告訴客人:

馬克思的「請帖」,

我已經收到了。

這沒有什麼,

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自然法則。

▲這張拍攝於1973年的照片是由義大利記者抓拍的,成為周恩來最經典的照片之一,鄧穎超曾說,這是總理生平中最好的一張照片。

1976年元旦之後,

周恩來的病情更重了,

體重也只剩下了62斤……

1月7日,總理病情惡化,

深夜11時,彌留中他從昏迷中甦醒。

他微睜雙眼,用微弱的聲音說了

留在人世間的最後一句話:

「我這裡沒有什麼事了。

你們還是去照顧別的生病的同志,

那裡更需要你們……」

周恩來說完這句話,

卻一直睜著眼睛,

老是看門口方向。

▲1950年8月8日,結婚25周年銀婚紀念

1月8日早上,

鄧穎超打算下午去醫院看望總理

結果就在那天上午,

醫院的電話打過來了……

這對經歷了半個世紀風雨的革命伴侶

沒能見上最後一面。

等到鄧穎超走到病房,

看到醫護人員正在搶救,

她一下子撲倒在總理身上,

邊哭邊喊:「恩來,恩來……」

▲1976年1月8日上午9時57分,周恩來與世長辭,終年78歲。

當心臟監護儀上畫出一條直線時,

病房裡痛哭聲一片,

鄧穎超用顫抖的雙手摸著總理的面頰,

最後親吻了一下總理的額頭。

「把我的骨灰撒到江河大地去做肥料,

這也是為人民服務。

活著為人民服務,

死後也要為人民服務。」

▲1976年1月11日下午4時30分,靈車載著周總理的遺體前往八寶山火化。

那天,靜靜地睡著了的總理,

穿著他生前最喜歡穿的

已經穿了十幾年的舊衣服,

最後一次行駛在長安街上……

那天,沿途兩旁擠滿了送行的人。

「只見總理去,不見總理歸。」

長安街成了

「淚飛頓作傾盆雨」的長街。

▲1976年1月14日下午6時,弔唁活動結束。

6時30分,

鄧穎超由趙煒攙扶著走進靈堂,

她先帶領大家向周總理三鞠躬,

然後雙手接過骨灰盒,

面對眾人,她深情地說:

「我現在手裡捧著周恩來同志的骨灰,

向在場的所有同志表示感謝。」

話音未落,

全場失聲痛哭。

總理,您的照片,

我們一張張看完,

我們讀懂了您,

更讀懂了您對祖國和人民的深情!

總理,一別44年吶,

新中國剛剛過完70周歲的生日,

當年您眺望過的長安街,

當年十裡群眾送別您的長安街,

如今已是十裡繁榮,

今天,我們可以大聲地告訴您:

「我們的國家正在崛起,

我們的民族正在騰飛。

參考文獻: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 周恩來研究組. 周恩來(開國領袖畫傳系列)遼寧人民出版社.
人民日報,圖文摘自《周恩來最後600天》.顧保孜/著 杜修賢/攝 .中國青年出版社)

相關焦點

  • 大量珍貴照片!今天,深切緬懷周總理!
    大量珍貴照片!今天,深切緬懷周總理!湘大同一學院10人被保研至中科院化學所- 全文1500字 閱讀約3分鐘 -1976年1月8日操勞一生的周恩來總理走完了78年的人生旅程給我們留下了一個漸漸遠去的背影和綿長無盡的思念
  • 罕見「絕版」照片:周總理與毛主席最後一次握手,蔣介石吐舌微笑
    【罕見「絕版」照片:周總理與毛主席最後一次握手,蔣介石吐舌微笑】罕見「絕版」照片:中國十大元帥最後一次合影1974年,5月29日,周恩來陪同馬來西亞總理拉扎克會見毛澤東。會見結束時,人們都走出了書房,然而周總理卻一反常態,一動不動的沒有離開,似乎在等待什麼。
  • 今天,我們一起緬懷周總理
    當年送你的十裡長安街 如今已是十裡繁榮 山河猶在,國泰民安 這盛世,如你所願
  • 無限緬懷周總理!
    1976年1月8日,周恩來在北京逝世,享年78歲。這是人們抬著周總理畫像走向人民英雄紀念碑。(資料照片)那年十裡長街人群悲慟只為送您首都百萬群眾,淚灑十裡長街,極其沉痛地悼念敬愛的周總理。這是安放周總理遺體的靈車通過天安門。
  • 劉易平生前臥室牆上的那張照片
    劉易平生前臥室牆上的那張照片 劉易平握著總理的手 激動之情如浪奔湧 之後國務院設宴招待演出團 劉易平按桌牌在席間就坐 他猛然發現他旁邊的桌牌 名字竟然是周總理 劉易平驚喜意外之時
  • 一生兩袖清風,為民鞠躬盡瘁,你是人民最愛的周總理
    周總理從小學的課本上我們就學到了你的為中華崛起而讀書,您的一言一行告訴我們如何成為一個對國家建設有用的人才,正是懷著對您的尊敬,我們來到了您的母校南開大學,來到這裡我們的內心無限的壓抑,當看到您雕像的一瞬間,我們淚流雨下
  • 她相貌平平卻驚豔了周恩來一生,六張珍貴照片撒國家級狗糧
    在這張印有卡爾·李卜克內西和羅莎·盧森堡畫像的明信片上,周恩來寫道:「希望我們兩個人將來,也像他們兩個人一樣,一同上斷頭臺……」這時,才確認了兩人間的關係。兩年後,在周恩來回國後不久。紙短情長,寥寥數字便相許一生。周恩來後來才告訴她:「 還記得當年在天津開大會嗎?你第一個登臺發言,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兩隻炯炯有神的大眼睛」
  • 周總理與鄧穎超:五年靠寫信定情,攜手走過51載,一生沒有子女
    今天,我們看看周總理與鄧穎超攜手走過51載背後的故事。圖|周恩來與鄧穎超初次見面"你和我原不相識,姓名不知。1919年,在我國掀起了五四愛國運動……在這次運動高潮中,我們相見,彼此都有印象,是很淡淡的。"
  • 周總理一生未對妻子說過「我愛你」,但用八個字,撒下國家級狗糧
    就這樣,周總理與張若名女士的故事到此結束,周總理將目光投向了那個對革命工作飽含熱情的鄧穎超女士。你看,只要認定了自己是革命人,那一輩子就是革命人,就連愛情也是要和革命掛鈎的,足以見得周總理對革命工作愛之深,情之切。當然對於張若名女士,周總理也是祝福的,既然成不了伴侶,也是朋友,並沒有任何其他的關係。現在的人都貪心了,得不到的總是最好的,硃砂痣愛而不得,白月光得而不惜。
  • 這張照片是他們深厚革命友誼的證明,他們都是中華的英雄!
    這張照片是他們深厚革命友誼的證明,他們都是中華的英雄! 1975年1月,第四屆人大一次會議在北京如期召開,當時主持會議的是朱老總,那時候朱老總已經90歲了。
  • 今日聚焦:用熱淚,告別2020!
    文|鯤鵬友今天,是2020年的最後一天。我們用什麼,告別這個註定在人類歷史上,留下獨特印記的特殊年份? 回首366天裡的一幕幕。歷數我們的一次又一次感動。想起我們的一次又一次淚目。我們感覺,深情告別2020年,最有標誌性的,就是熱淚。
  • 這些可能是業界大佬,做夢都想刪掉的照片,馬雲都不想看到這張
    每個人都想留下自己足跡裡的每個一美好瞬間,留下自己的每一個記憶,好到老時慢慢回憶自己一生走過的歷程。 相機,給了人們這個機會。 但也有一些照片,記錄了自己不想讓人見的一面,或者不想再去觸及的痛。 商業大佬或科學家們,不例外地也有一些這樣的照片。
  • 敬愛的周總理,我們永遠懷念您……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元勳中國特色外交的奠基人……50多年革命生涯26年總理任職沒有留下子女、沒有財產走後要求把骨灰也撒落在祖國的江河之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一代偉人,令人景仰1 周總理的一生,是戰鬥的一生▼您1919年參加五四運動
  • 懷念我們敬愛的周總理
    我第一次真正的認識周總理是從小學的語文課本上認識的,那就是《十裡長街送總理》一課,當時真的被裡面的情節所感動!我記得當時讀著哭著,哭著讀著,感覺周總理很偉大!45年前的今天,在北京解放軍305醫院,有一位飽受癌症折磨,只有61斤的老人,永遠地閉上了眼睛。
  • 120個珍貴瞬間走過周總理一生……
    《這個人》(作者:喬良 朗誦:瞿弦和)這個人,來了海棠也還沒紅這個人,走了海棠花已謝他年少奮發,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他揮斥方遒,為中華之明日而革命他日理萬機為讓世界認識中國而奔走他鞠躬盡瘁為中國能有今日死而後已
  • 上世紀70年代,我在上海機場5次近距離看周總理
    那些美好記憶,已經深深地銘刻在我的腦海心中,永記難忘,而最令我感動的,是在1973年9月下旬一天的雨中,我最後一次見到周總理。在去年1月8日,為紀念周總理逝世四十四周年,我虔誠地寫下了《瀟瀟秋雨中,我見到敬愛的周總理》的回憶文章(在壹點號「海島尋夢」發表,點擊量492.4萬人)。
  • 周總理病逝,主席流淚,朱德敬軍禮!鄧穎超花圈寫:小超哀獻
    四十五年前的1月8日,也是凜冬時節,周恩來在北京305醫院走完了78年的生命歷程。山河白頭!草木落淚!周總理是患膀胱癌去世的。最初,他的病沒有任何症狀,只是他的保健醫生張佐良在做常規尿檢時發現4個紅血球。
  • 毛主席靠邊坐,周總理站後排這張照片火了!!!
    最近一張照片火了,不是一般的火而是大火特火。毛主席靠邊坐,周總理站後排,普普通通的一張照片體現出,在毛主席年代國家的最高領導人是何其注重科技,是何其的謙虛,這也體現出當時的科技人才地位是何其的高。
  • 新中國成立後,杜月笙打算回上海,看到一張照片後,馬上放棄了
    杜月笙的一生充滿了爭議,他是一位極其複雜的人物,他前期對潛伏在上海的共產黨人造成巨大傷害,而在後來的抗戰時期,他又積極組織幫會成員抗戰,傾盡所有幫助共產黨人。
  • 日內瓦會議,周總理非凡魅力折服西方代表,舌戰美國盡顯大國智慧
    相信大家都看過上面這張經典照片,這張照片是周總理參加日內瓦會議拍攝。照片中周總理穿著過膝的大衣,戴著紳士帽,風度翩翩,他步履穩健從容,展現出作為大國總理的自信,也將自己的魅力完全展現出來。為了最大程度扭轉不利局面,周總理在去日內瓦之前做了細緻準備,從發言策略到穿衣等,都由他直接負責。4月24日下午,中國代表團專機抵達日內瓦寬特蘭機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