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佛山迎來了一批全國冠軍和優秀工匠,他們是剛剛閉幕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職業技能大賽(下稱「第一屆全國職業技能大賽」)的獲獎及參賽選手,不少還是在校學生。14日-16日,他們將走訪廣州、深圳、佛山、東莞幾個粵港澳大灣區城市,參觀了解這些城市的龍頭企業,進一步深入了解工匠精神。
在佛山,他們走訪了廣東萬和新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廣東新寶電器股份有限公司、佛山維尚家具製造有限公司、佛山市國星光電股份有限公司等製造龍頭企業以及豬肉婆、西樵旺閣漁村等佛山品牌美食企業。佛山崇尚工匠精神的濃鬱氛圍和因此而蓬勃發展的民營經濟活力,極大地感染了這些年輕工匠們,他們紛紛為佛山點讚。參加活動的國賽選手還表示希望搭建起佛山企業和學校之間對接的橋梁,為佛山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貢獻工匠力量。
經濟高質量發展,技能人才功不可沒
「國星光電立足實體經濟、堅守製造數十年,對技能人才的重要性體會得非常深刻。」國星光電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萬山說,國星光電一直堅持人才興企,在薪酬待遇、晉升渠道等方面都給於技能人才更多的優待政策,正是因為強調對技能人才的培養,國星光電才能從一個小企業成長成國內第一家以LED為主業首發上市的企業,國內率先實現LED全產業鏈整合的企業,以及全球LED封裝行業龍頭企業。
萬和電氣、新寶股份、維尚家具等也紛紛提到在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技能人才所起到的功不可沒的作用。「萬和電氣目前有500多名研發技術人員,佔企業總人數約10%,由於大量技能人才的加持,企業的生產工藝不斷改良,設備精度不斷提升,企業自動化、智能化水平也隨之提高。」萬和電氣總裁盧宇聰說,目前萬和電氣擁有46項行業先進技術、1800多項專利,未來,企業往智能化方向轉型升級還需要大量的智能製造、軟體工程等方面的人才,企業將繼續在全社會大手筆招才引智。
全國冠軍紛紛為佛山工匠精神點讚
「佛山的企業都非常尊重工匠,也很重視對工匠的培養。」陳新源是第一屆全國職業技能大賽雲計算項目冠軍,他說,今天參觀完佛山的龍頭企業後,給他最大激勵的,是這些企業都給了工匠很大的發展平臺、晉升空間和尊重,不因為他們的學歷而限制他們未來的發展,像維尚家具開展有「千匠工程技能人才培養」計劃,國星光電每年都設有勞動技能大賽,今年還首次舉辦了全員微創新小改進活動,讓人才能在崗位上發揮最大的價值。
走訪佛山企業的過程中,企業工匠的演講也讓參加活動的選手們備受鼓舞。萬和電氣研發工程師李新學介紹了自己在萬和電氣的奮鬥歷程,從一個車間裝配實習生奮鬥到研發工程師,自己作為項目負責人或參與人很受公司重視,參加了多項公司重點項日,其中產品項目開發近50項,技術項目開發近10項,還申請了13項專利。
「在多年的發展過程中,佛山龍頭企業培養了很多工匠大師,他們數十年如一日堅守企業研發、生產一線,這種匠心精神值得我們後輩不斷學習。」第一屆全國職業技能大賽工業設計技術項目冠軍卓嘉鵬說,此外,這些工匠在企業那麼受重用,也讓我感受到如今社會越來越重視技能人才,以前不少人都會刻板地認為讀技校沒有發展前景,看到佛山企業重視工匠的情況後,我覺得自己選這條路是沒錯的,很多企業也需要技能人才,我對自己以後的就業和職業發展更加信心滿滿了。
為企業招才引智搭建對接橋梁
「新寶股份重視工匠的企業文化、企業良好的發展前景以及給工匠的晉升渠道,都非常吸引我們。」參觀完新寶股份後,2019年世界技能大賽冠軍、廣東省機械技師學院老師曾祥博說,廣東省機械技師學院也有很多優秀學生,希望到新寶股份這樣的龍頭企業鍛鍊、奉獻自己,很希望學校能夠和新寶股份之間建立起深度的校企合作關係。
對此,新寶股份人力資源模塊助理副總裁譚本鄉表示非常歡迎:「企業正處於轉型升級的上升期,對於智能製造、工業設計等領域的技能人才需求度高,企業目前已經和70多家學校建立了合作關係,未來也希望可以引入廣東省機械技師學院的技能人才,同時與學校在訂單班等人才深度培養領域進一步探索。
引才心切,新寶股份、維尚家具等企業還現場給這些高技能人才準備了聘書。「他們拿著聘書來企業,馬上就可以辦理入職了。在維尚家具,技能人才和行政人員一樣有非常完善的晉升渠道。」維尚家具人力資源副總經理葉玖榮說,企業目前正往全屋定製、智能製造等領域全面升級,需要引入大量的高級技能人才。
將利用好所學技能更好地奉獻社會
在參觀製造業龍頭企業的同時,「大國工匠灣區行」還有一批隊伍主要是參觀「粵菜師傅」工程。在順德名店「豬肉婆」,國賽選手們觀摩順德名菜炒牛奶的製作過程,聽創始人吳素芬講述發揚順德菜的故事,她講道:「品牌不是包裝的,是菜品質量吸引食客回頭吃。」最近,她成立了工作室培養年輕一代,教授廚藝、服務和運營技巧。「全部都教,一點都不保留,為的就是把順德的文化、餐飲味道、技能發揚光大。」她說道。
在佛山市南海區西樵鎮的旺閣漁村,選手們體會粵菜「粗料精做」的精髓。旺閣漁村不僅是首批廣東省粵菜師傅大師工作室,其創始人吳榮開更是粵菜餐飲界的傳奇人物。吳榮開17歲從職高畢業後,做過搬運工、電工,奮鬥30多年成為飲食大亨,2020年他更被評為佛山市大城工匠。
國賽選手參觀了吳榮開的白醋基地和醬園,現場品嘗醬油分辨頭油、二油和三油。感受粵菜師傅的匠人精神。吳榮開表示,他堅持自己釀造白醋和醬油是因為喜歡追求完美,「有好的醬料才能做出好的菜品,今天的醬園是為了日後建工廠做準備。」吳榮開對於釀造醬油有著很深的熱情:「看著一顆豆子經歷幾個月變成醬,就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來自四川專業是西點糖藝的國賽選手高亮表示,他感受到工匠們毫不保留授課只為傳承的精神,「以後我也會把所學全部教給後輩其他人。」他講道,目前糖藝還掌握在少數人手裡,未來他會繼續鑽研這門技術。
經過一天的「大國工匠灣區行」活動,來自山西的國賽選手張敏說,她深刻地感受到工匠們「幹一行愛一行」的特點,她認為:「在自己的崗位上敬業、堅持、專注、有耐心,這些特點是各行各業相通的。」她表示會把工匠們的這種精神品質運用到健康和社會照護專業。
文/佛山日報記者高慧超 張菲菲
編輯/林曉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