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符能調動千軍萬馬,為什麼沒人仿造?專家:能造但是沒法用

2020-12-22 歷史知庫

羽檄走邊遽,虎符出精兵。——王炎《出塞曲》

大家都知道,在古代的時候,將軍若是想要調兵遣將的話,虎符是必不可少的東西。而且在現代的電影作品中,很多都是這種情況。通常來說,虎符是有兩半的,帶兵打仗的將軍拿一半,剩下的一半則是在皇帝的手中。只有當兩塊虎符聚集在一起,且合起來沒有差錯的時候,這樣拿著虎符的人才有命令大軍的資格。

古代戰爭中的時候,虎符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就好比如說歷史上非常出名的「信陵君竊符救趙」。當時趙國的都城已經被秦國的軍隊包圍得嚴嚴實實的,看樣子已經沒辦法解開這個死局。而這個時候,身為趙國國君的夫人,自然是不願意就此死亡,於是連忙向自己的哥哥信陵君求救,而當時信陵君是屬於魏國的。

當時魏國的國君接到求救信之後,立馬派十萬大軍前去解圍,無奈當時的秦國軍隊實在是太厲害了,魏國國軍也十分的害怕,於是命令這十萬大軍按兵不動。看到國君這個樣子,信陵君十分的著急,於是就想出一個計謀出來。他拜託魏國國君的一個妃子,想辦法將虎符給偷了出來,然後憑藉著這個虎符,信陵君立馬命令大軍前進,最後跟趙國一起合作,最後才終於讓秦國軍隊戰敗,而信陵君本人也因為這件事情出名。

除了春秋戰國時代之後,其實三國時期也有關於虎符的事情。據歷史記載,當初在赤壁之戰失敗之後,曹操就立馬帶著人向北方跑去,這個時候諸葛亮連忙抓住時機,利用虎符連續奪下了好幾座城池。可能這裡面有誇大的情節,但當時虎符的作用在古代是不能小看的。

這個時候可能就有人有疑問了,既然在古代戰爭中,虎符能夠調動千軍萬馬,為什麼沒有人去仿造呢?雖然古代的工業技術不像現在這麼的發達,但想要製造出一個虎符出來,對於一些世家來說,想必也是沒有什麼困難的吧。面對這個疑惑,專家也給出了解釋:能造是能造,當時卻沒有辦法用,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原來,虎符能不能用這跟當時的科技水平是沒有多大的關係的。虎符雖然能夠被偽造出來,但是能夠用使用的可能性極低,這是為什麼呢?其實虎符會被偽造,這個問題古人們也有想過,千萬不要以為古人都是一群書呆子。

古人在虎符的使用規則上面,其實設定得很嚴密的。首先皇帝下令要大軍出動的時候,接受命令的將領除了必須要有虎符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要有皇帝親自書寫的文書了,不然就會當成是假傳命令的。當虎符送到當地的駐軍手裡之後,首先當地駐軍的領袖需要先檢驗虎符,看看虎符是不是真的,然後還有確認文書的真假。根據史書的記載,當要調動五十個人以上的時候,這個時候就需要虎符的存在了。由此可見,古代想要使用虎符,其規定是多麼的嚴厲了。

而且,想要使用虎符的話,密碼是要對得上的。雖然古代的密碼不像我們現在使用電子密碼那麼的方便,但是人家的虎符設置得非常的精妙。基本上虎符的工藝技巧,代表了當時的最高水平,裡面的密碼也各不相同。因此就算別人的技藝再高超,能夠仿造出虎符出來,但只要裡面的密碼對不上了,那麼很容易就會被人發現是假的。假如不是了解虎符的人,根本就沒有辦法將虎符仿造出來。

而且在古代的時候,仿造虎符可是重罪。假如你身為一個將領,仿造虎符私調大軍被發現的話,那就是謀反的罪行,嚴重的話直接誅九族都是可能的。而且當時還規定,只要有人舉報別人仿造虎符,那麼就有大功獎賞,舉報人從此一步登天。正是因為這種鼓勵別人舉報的制度,讓當時想要製造虎符的人多了一層顧慮,畢竟你想要仿造虎符的話,就得要找人,就有洩密的風險。

所以說在古代的時候,於是辛辛苦苦的仿造虎符,倒不如乾脆一點,直接學習信陵君,利用計謀將虎符偷出來,這樣更加的有用。當然,對於一個帝王來說,不管是偷還是仿造,這兩種行為都是無法容忍的。

參考資:《出塞曲》

相關焦點

  • 古代虎符能調百萬兵馬,為何無人仿造?專家:你看上面的字,誰會仿?
    據了解,虎符最先出現在春秋戰國時期;當時國內戰爭頻發,加上軍隊數量龐大,不易調用,因此,在軍隊指揮官的勸諫下,統治者便發明了虎符,並將其作為手握兵權以及調發軍隊的一個必備信物。那麼虎符能調百萬兵馬,為何無人仿造?
  • 古代的虎符能調動千兵萬馬,為什麼沒人嘗試仿製,看完明白了
    虎符作為古代兵權的象徵,歷來為將軍們所重視。為了調集千軍萬馬,自古以來就湧現出很多盜虎符者,他們希望在偷盜虎符後,能夠坐擁幾十萬大軍。畢竟,在出戰之前,士兵往往只認虎符,虎符就代表一切指揮他們的權力,管他是偷的還是搶的,反正虎符在手,小兵的命都被自己拿捏在掌心。
  • 古代調動軍隊需要用到的「虎符」,為何不怕被人仿造呢
    從遠古時代開始,虎符就登上了歷史的舞臺。它承載的是皇權的力量,是兵權的強大。一塊小小的虎符卻見證了朝代的風雲變幻,它不動時,就是和平,它若出動,那就是一場場的戰爭。權力充滿著無窮的魅力,可是為什麼在古代的歷史上,卻從未有人仿造虎符,奪取那懾人的權力呢?
  • 沒有虎符的皇帝,為什麼不能再造一個虎符號令千軍?原因很簡單
    在中國古代,我們知道要調集千軍萬馬往往需要一個非常重要的東西「虎符。在戰場上往往是只認虎符不認人,比如《漢武大帝》之中漢武帝想要打閩越命令衛青前去,可是就算是衛青拿著聖旨前去,東郡太守就是不肯奉旨行事,為什麼?
  • 在古代,虎符能調兵遣將,為什麼沒有人偽造?
    眾所周知,虎符是皇帝調兵遣將用的兵符。它最早出現在春秋戰國時期,也有人說是周朝軍事家姜子牙發明的。至於為什麼要把兵符做成老虎的形狀,是因為古人認為老虎是百獸之王,在叢林爭鬥中始終處於不敗之地,所以在軍事上大都以老虎為尊。不過,虎形不是唯一的形狀,比如秦朝時有龍符、鷹符。
  • 「秦杜虎符」我國現存最早的虎符,古代調動千軍萬馬的「將軍令」
    珍藏在陝西歷史博物館的"秦杜虎符"就是二千多年前能調動千軍萬馬的"將軍令"。秦杜虎符"虎符"與"符合"一詞的由來在我國古代,為了保證君主在傳達命令或者調動軍隊時不出差錯,需要藉助一種信物作為憑證,這種信物便稱"兵符"。據說它最早是周朝軍事家姜子牙發明的。
  • 「虎符」能調兵遣將,難道沒有人想去偽造一個嗎?
    他請魏王的一個妃子,想辦法把虎符偷出來,然後用虎符,西陵君立刻指揮大軍前進,最後與趙軍合作,終於終於讓秦軍大敗。而西陵君本人也因為這件事而出名。除了春秋戰國時期,其實,三國時期也有關於虎符的事情。據史料記載,赤壁之戰失敗後,曹操立即帶人北上。諸葛亮乘機用虎符接連攻取了幾座城池。也許這裡面有誇張的情節,但虎符在當時的作用在古代是不可低估的。
  • 古代兵符很小,卻能調動千軍萬馬,專家:想要偽造太難
    東南一望可長籲,猶憶王孫領虎符。兩地幹戈連越絕,數年麋鹿臥姑蘇。疲甿賦重全家盡,舊族兵侵太半無。料得伍員兼旅寓,不妨招取好揶揄。為什麼不可以重新再造一個?其實確實沒有那麼簡單。如果一不小心丟失了兵符,那再造一個是否有用呢?
  • 皇帝的虎符被偷,為啥不能再造一個兵符?原因其實很簡單
    古代的時候,通信技術沒那麼發達,很多底層官兵根本就不認識皇帝,甚至一生當中都不知道皇帝的樣子。他們只知道有皇帝這個人,並不知道皇帝具體是誰,即便皇帝站在他面前,在沒有亮明身份的情況下,很多人都認不出來。
  • 古代兵符作用那麼大,是誰造的?為何不能仿造?專家:給你都沒用
    現代人對兵符卻不是很熟悉,很多人知道兵符也是因為在很多古裝電視劇中了解到的。而且也是通過各種影視劇的展現,人們才知道,如果兵符不在皇上手裡,即便皇帝想要調動兵權也是不可能的。 解釋一下兵符 兵符顧名思義就是調兵用的,它還有一個名字叫做虎符,這個在古籍上也都有很多這方面的記載。關於兵符到底是如何製造出來的,也有很多民間的傳說,比較多的說法就是兵符是太公姜子牙所造。
  • 百姓家找出戰國時期「虎符」,據專家說是目前最大的?值多少錢?
    百姓家找出戰國時期「虎符」,據專家說是目前最大的?值多少錢?虎符是古代皇帝調兵遣將用的兵符,用青銅或者黃金做成伏虎形狀的令牌,劈為兩半,其中一半交給將帥,另一半由皇帝保存。只有兩個虎符同時合併使用,持符者即獲得調兵遣將權。
  • 古代為什麼只認虎符不認人?任何人拿著虎符都可以調兵嗎?
    「虎竹」,即虎符與竹使符,皆為調動兵馬之信物,一般來說不同軍隊有專屬虎符,兵權君授,虎符在人在,丟失虎符者乃是大罪。 《文帝紀》有載:「初與郡國守相為銅虎符、竹使符。謂之「虎符」者,銅鑄,虎形,背有銘文,分兩半,右半留中,左半授將。」使用虎符調兵時由使臣持符驗合,方能生效。
  • 皇上虎符被人偷走,士兵是聽皇帝還是聽拿虎符的,請看以下故事!
    很多歷史的電視劇裡,都曾出現過皇帝命人調動軍隊的時候,會賜給將軍虎符,將軍就可以用虎符去調動軍隊。但是歷史上也有人拿著虎符調集千軍萬馬,直接逼皇帝退位,士兵也好像只認虎符不認人。那麼如果有人把虎符偷走,士兵該聽誰的?
  • 古代軍隊只聽命虎符,那為啥沒人偽造虎符造反?原因很簡單
    所以為了避免部隊不被人胡亂調用於自己的私事,也為了皇帝更好的管理,便需要用一種信物來控制軍隊,這種信物稱為「兵符」。當時老虎是百獸之王,在戰鬥中總是十分勇猛不會落敗,因此軍事也以虎為尊,於是後期的兵符基本都雕刻為虎的形狀,因此也被稱為虎符。
  • 虎符可調動千軍萬馬,將軍造反了咋辦?網友:皇帝有妙招!
    簡單來說,軍隊會聽從虎符的指令,因此皇帝便是會將虎符交給她最為信任的將軍手裡,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虎符在將軍手裡,就等同於皇帝的聖旨。在這種情況之下,便是有人問,如果將軍帶動軍隊來造反怎麼辦?這一點倒是很好解決,因為皇帝早就在虎符之上做了手腳。
  • 虎符可以調動千軍萬馬,萬一將軍造反了咋辦?別怕,皇帝有妙招!
    虎符看起來像一隻老虎,能夠平均一分為二,所以選擇了虎,因為虎是百獸之王,有引導百獸的寓意,一般虎符可以左邊分給將軍,右邊留在皇帝旁邊,使用時要兩面合用,軍隊才能聽從虎符使用者的命令。在春秋戰國時期,虎符就開始使用,除虎符外,還有鷹符和龍符,這兩種符形雖不同,但實際效果卻很相似。
  • 沒有虎符也能調動軍隊——這才是皇帝要殺功臣的主要原因
    對於功臣的處理方式,宋太祖的杯酒釋兵權算是比較溫和的,唐太宗因為是貴族出身且個人能力超強,地位比較穩固,而且外部有突厥隱患,沒殺功臣。大多數如劉邦和朱元璋一樣,因為是平民出身,和他們一起打天下的人裡,難免會有和他們一樣狼性很足的功臣,因此為了政權的鞏固,會選擇誅殺功臣。
  • 隨便一個人拿著虎符就可以調動軍隊嗎?
    虎符,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不管是在電視劇裡,還是在遊戲當中,都經常能夠見到。只要有人拿到了虎符,那麼這個人就等於拿到了一國的兵權。難道這小小的虎符真就那麼神奇?只要一看見虎符,那麼所有的士兵都會心甘情願聽從持有虎符的人的調配嗎?首先需要明確的是,虎符確實是用來調兵的信物。在中國古代,皇帝才是最高的統治者。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皇帝會想方設法的將最強大也是最危險的權力——兵權,掌握在自己手裡。如果想要調兵,就只能皇帝親自說話。
  • 虎符價值極高,可調動萬千兵馬,為何無人仿製?原因很實在
    虎符價值極高,可調動萬千兵馬,為何無人仿製?原因很實在文/小山無論是歷史上,還是電視劇裡,想必大家都聽說過虎符這種東西。其實虎符的出現是為了遏制那些掌握兵權的人,實際上就是加強君主專制統治,削弱除皇帝以外以下人的權利。
  • 古時用虎符來調兵,為什麼沒有人仿製?了解後感嘆古人智慧
    導語:古時用虎符來調兵,為什麼沒有人仿製?了解後感嘆古人智慧古代的虎符是帝王給予大臣或大將調兵遣將的信物,可以說虎符就是軍權的憑證,擁有虎符就擁有調動大軍的權力,軍隊更是有隻認虎符不認人的說法。基於虎符的特殊性,電視劇也不乏安排盜取虎符的情節,虎符不知不覺在不少人眼中都充滿一定的神秘色彩。可讓人好奇的是,虎符既然能夠調兵百萬,何必需要去盜取,直接仿製一個不行嗎,又為什麼沒有人敢仿製虎符呢?首先,虎符具有很大的特殊性。虎符種類不在少數,各地軍隊的虎符不一,只有位高權重能夠接觸虎符的人才能知道虎符的質地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