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指的是身體或者意識從一個空間移動穿越去一個空間,關於穿越人們的想像可是不少,前些年還特別流行穿越類的電視劇。像尋秦記,主角項少龍便是穿越回兩千多年前的戰國,尋找秦始皇,特別扯的是劇中的嬴政還是個假冒產品。這種穿越過去搞事業的還是比較少的,後續的穿越劇大多是穿越回去展開一段轟轟烈烈的戀情,比如說穿越時空的愛戀、宮、步步驚心等等。
但歷史上究竟有沒有人穿越回去過沒有人知道,這些均是想像、虛構出來的。不過歷史上還真有人被懷疑穿越過,那就是彭加木和王莽這兩人,彭加木失蹤。而王莽的行事作風不太像封建的古人,腦洞大的現代人便將兩者聯繫起來,提出彭加木失蹤是穿越成王莽的說法。當然,這同樣只是猜測、想像,畢竟王莽同志也沒有留下過書信說自己不是古代人。不過八十年代出土的一塊碑倒是讓人不禁疑惑,到底有沒有穿越者?
因為這塊碑不太像古人的作風,上面的一句話倒是頗像現代人的語氣,這塊碑是在河南淇縣發掘出來的。說起淇縣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但提起它古代的名字那是人盡皆知,淇縣便是曾經商朝的首都——朝歌。一個小小的縣城文化底蘊十分深厚,它還是中華民族姓氏的重要發源地,也是荊軻的故鄉。碑最先是在淇縣的北關八角樓西祖師廟內,後來十年混亂期間一度被推倒,1984年才重新被移去在摘心臺公園。
這公園便是比幹殉難的地方,但這塊碑跟他可毫無關係,碑上沒有立碑時間、也沒有墓主人的姓名。但根據考證,它有很大的可能性是明朝的,有人猜測是否是明朝勳臣沐家的墓碑,甚至有人猜測說是崇禎皇帝的碑。當然,猜、研究了這麼久,也沒搞清楚到底是誰的。令人驚訝的是,碑上的碑文,首先這塊碑高178釐米,厚18釐米,碑座寬102釐米。
在碑圓首上有一行字,便是再不來了,下面是十分醒目的兩個字——扯淡。也因為這兩個醒目的大字,它被命名為扯淡碑,引起了人們的好奇。整個碑有111個字,碑文破解意思如下,扯淡:我仙翁是燕人,明末來到雲夢山修道成仙。我的名字已經載入史冊,所以不敢再多說。我也不說自己的年齡,卻忽然有人跟我說,你已經一百四十四歲了。我很愕然,便回答說,我已經四大皆空,成了道教徒。如今整日與琴棋書畫為伴,抱病所以立下這個碑。
碑陰:我沒有辜負上天,沒有辜負人民的希望,沒有欺騙鬼神和貧苦百姓。有人問我的修行方法,其實沒有竅門。橫額:我再不來參與爭名奪權廝殺了。也是因為其中的扯淡跟再不來了很像現代人的口吻,所以有人猜測為穿越者,不過除去扯淡跟再不來了。就內容來看,更像是明末某位大人物,因此有了崇禎和沐氏的猜測。要想知道墓主人究竟是誰,或許還得有更多的發現和考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