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者存在的鐵證?河南出土一500年石碑,碑文:扯淡,再不來了

2021-03-02 歷史的巨輪

說到歷史上最有可能的穿越者,非西漢的王莽莫屬。回顧王莽的一生,始終籠罩著一層略微神秘的面紗,他的一些所作所為會讓今人產生熟悉的感覺。

就拿他稱帝後所頒布的一系列法令措施,便不拿看出此人思維的超前性。譬如土地國有,平均分配,廢除奴婢制度,修改官制和地名等,都是他的獨創。正是因為這些條例,讓我們有理由心生懷疑,他到底是不是穿越者。

不過,關於王莽是不是穿越者,歷史上尚無定論。暫且先擱置王莽的事情不提,我們先來看看河南出土的「扯淡碑」,它反倒更像是穿越者存在的鐵證。

扯淡碑是比較通俗的叫法,其便是河南省淇縣出土的「泰極仙翁碑」,考古學家經過碳十四鑑定,發現此碑鐫刻於大約500年前的明末時期。

至於為何會被大家稱為「扯淡碑」,則是因為其碑上刻有扯淡二字。不過,令人生疑的是碑上既沒有刻上墓主姓甚名誰,也沒有透露具體的刻碑時間。碑文更是藏頭露尾,撲朔迷離,上下散發出一股神秘的氣息。

並且,碑上除了刻有「扯淡」二字以外,還有「再不來了」等現代化口語風格的語句,仿佛是我們平常看的穿越小說一般。也難怪被人懷疑是否真的是哪位穿越者所立。

再來看看墓碑所刻內容,碑陰圓首處豎著刻了「碑陰」二字,正中央豎著刻了「為善最樂」四個大字。在石碑的兩側各有對聯一幅,右邊刻著「不負三光不負人不欺鬼神不欺貧」,左邊則寫「有人問我修行法只在虛靈自然間」。

什麼意思呢?翻譯成現代漢語意思大概就是:我沒有愧對蒼天對我的希冀,也沒有辜負廣大人民的期盼,不曾欺騙牛鬼蛇神,也從不誆騙勞苦人民。以前有人問我是如何修行的,其實我並沒有什麼竅門,只是順其自然,順從天意罷了。

是不是感覺這些內容有點眼熟?經常看小說的讀者不難發現,不管是從內容還是語氣上,這篇碑文的作者與網絡小說中的修行仙人非常相似。但結合正文的內容來看,情況完全是另外一回事。

碑文的正文共有六十四個字,記載了一位隱姓埋名的修行之人在雲夢山孤居修行,活到了一百四十四歲的高壽,並且已經感念四大皆空,無依無掛。因其已經年老,所以在此立下碑文,權當是對修行生活的一種紀念。顯然,這位「世外高人」只活了144歲便仙逝,要真是穿越的修仙者,估計現在還能聽到他的故事。

而隨著對歷史不斷的深入了解和發掘,史學家們注意到刻在碑文上還有「水沐氏」3個大字,這不禁讓專家聯想到此碑極有可能是明朝開國功臣沐家後人所立。那麼,這沐家到底是什麼來頭呢?

根據《明史》記載,沐家的祖宗沐英是輔助朱元璋打下大明王朝江山的開國元勳之一。後來江山鞏固天下初定之時,沐英一族奉朱元璋之命,世代鎮守麓川也就是今天的雲南一帶。從此,沐家便在雲南繁衍壯大。

可惜好景不長,明末時期各地農民起義四起,闖王李自成攻陷北京, 崇禎皇帝最終命喪在萬歲山,沐家當時也參與了鎮壓農民起義的戰爭。可惜兵敗,之後便全族逃往河南淇縣雲夢山一帶,想要東山再起,復興明朝。

奈何一直到一百四十四歲都沒有尋得合適的時機,所以最後才會如此悲憤,死不瞑目,留下了這樣的碑文。令人唏噓的是,沐家後人卻連自己的姓氏都羞於刻在碑文之上,可見他們對明王朝的忠心不二。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沐家的故事可以完美詮釋碑文內容,但碑上的「扯淡」二字依然像一團迷霧籠罩在人們心頭,沒人能知道咱們現代漢語裡常說的「扯淡」放在古代是什麼意思。畢竟明朝那會的漢語屬於近代漢語,跟如今的現代漢語完全是兩個範疇。

不過,扯淡兩字第一次在古代出現,並不是在這塊碑上。仔細翻看史書我們不難發現,明代的沈德符大師曾在《萬曆野獲編》中曾提到:……每書壁及幾牌雲「精扯淡」三字……至此可以得出結論:在明朝時,「扯淡」二字已經比較常見,沐家後人刻在碑上也就不足為奇了。

比起王莽,這塊「扯淡碑」顯然更像是穿越者存在的鐵證,各位讀者,你們覺得呢?

相關焦點

  • 真有穿越者?河南發現一明末石碑,上面刻著大字:扯淡,再不來了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歷史源遠流長,在長達幾千年的封建歷史中,曾出現了很多難以解釋的未解之謎。這些未解之謎流傳至今,等待後人去一一揭開發掘,比如穿越者。看過穿越劇的小夥伴對穿越事件並不陌生,但由於穿越違反了自然定律,很多人判定為「穿越」是玄乎其玄的虛擬事件!
  • 穿越者真不是傳說?河南有一明代石碑,碑文刻著:扯淡,再不來了
    不過八十年代出土的一塊碑倒是讓人不禁疑惑,到底有沒有穿越者? 碑最先是在淇縣的北關八角樓西祖師廟內,後來十年混亂期間一度被推倒,1984年才重新被移去在摘心臺公園。
  • 真有穿越者?河南發現一明朝石碑,碑上刻著大字:扯淡,再不來了
    自他稱帝後,頒布了一系列匪夷所思的命令:土地國有,平均分配;廢除奴婢制度;修改官制和地名……他的種種舉措,都讓我們合理懷疑,他到底是不是穿越者?不過,王莽我們先暫且不論,單就河南出土的「扯淡碑」而言,它卻更像是穿越者留下的「遺物」。扯淡碑,其實是河南省淇縣的明末「泰極仙翁碑」,只因碑上刻有「扯淡」二字,所以被戲稱為「扯淡碑」。
  • 世上真有穿越者?河南出土一明代石碑,上面刻著:扯淡,再不來了
    關於穿越的還不只王莽一個,河南淇縣出現了一塊「穿越碑」,這塊碑出自明朝,但碑上面出現了現代才有的「扯淡」二字,人們紛紛猜測這兩個字是不是現代人穿越到明朝寫的。「扯淡碑」位於河南淇縣的摘星臺公園,高178 釐米,寬86 釐米,厚18釐米,碑的中間寫著「泰極仙翁脫骨處」,碑首還橫刻著「再也不來了」五個大字。
  • 河南挖出一石碑,世上真有穿越者?碑上刻著大字:扯淡,再不來了
    扯淡碑,是相傳為明代的一塊墓碑。其實是河南省淇縣的明末「泰極仙翁碑」,只因碑上刻有「扯淡」二字,所以被戲稱為「扯淡碑」。令人疑惑的是,扯淡碑上既沒有刻墓主的姓名,而且,上面連立碑時間都沒有,碑文藏頭露尾,撲朔迷離,散發出一股神秘的氣息。
  • 歷史上真有穿越者?考古發現600年前的石碑,碑文刻著六個字
    其實,在我國歷史上,關於穿越者的故事就有很多,曾經,明代有一塊石碑上就被刻著:「扯淡,再不來了。」的話語,而這座石碑的主人也就曾被很多人看作是穿越者。那麼,這座石碑的來歷究竟是什麼?它真是由穿越者打造出來的嗎?正文這座神秘的石碑被人稱之為是「扯淡碑」,作為河南淇縣的著名景觀之一,扯淡碑在最開始的時候是被放置在北關八角樓的西祖師廟內的。
  • 考古發現一明朝石碑,碑上刻著:扯淡,再不來了
    除了雕龍畫鳳之外,墓碑上最最重要的,自然是碑文了。通常碑文上都會刻上死者大名,並且大致記載其家世譜系,以及死者在生前所作的功績,以此讓後人悼念緬懷,敬仰紀念先輩之榮光。可偏偏就有人要幹特立獨行之事,在河南淇縣就有一塊墓碑,碑上大刻——「扯淡,再不來了」!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 史上真有穿越者?專家發現一明朝石碑,刻著6字:扯淡,再不來了
    而在河南,就有一塊這樣的石碑,上面滿是荒唐話語,甚至大書「扯淡」二字,因此得名「扯淡碑」,但是這塊碑卻不是什麼當代人的惡作劇,而是一塊明代的古碑。這塊碑位於河南淇縣城北下關八角樓西寺院,後來因為歷史動亂被破壞推到,被遷移到摘心臺公園內。
  • 河南發現明朝石碑,碑上刻有6個字:扯淡,再不來了
    在河南省,就有一座墓碑上面刻著:「扯淡,再不來了「幾個字,這引發了人們的疑慮,這難道真是穿越過去的人寫下的嗎?扯淡碑,究竟是何?這塊扯淡墓碑,相傳是從明朝時期就存在的,它高達178釐米,寬度86釐米,正面密密麻麻地寫了77個字,兩個赫然大字:扯淡,引人關注。
  • 考古發現600年前明代石碑,碑上刻著:扯淡,再不來了
    如果要說我國歷史上有名的「穿越者」,大家第一個想到的一定是東漢的王莽,因為他實在是太有名了,30歲封侯,公元9年54歲稱帝,關鍵是在他的墓裡還發現了自製的標尺和牙刷,讓人不得不懷疑,畢竟這兩樣東西都是兩千年後才被發明出來,按理說在那個年代是沒有的,但是猜測歸猜測,世人還是不相信有穿越者的存在。
  • 中國從古代現存至今的那些奇葩物件,石碑上竟然有「扯淡」兩個字!
    石碑河南省淇縣的明末「泰極仙翁碑」,因其碑上「扯淡」二字,也被戲稱其為「扯淡碑」。碑上「再不來了」等現代化的內容,頗有穿越小說之風,因此也被人懷疑是某位穿越者所立。畢竟「扯淡」是我們的現代用語嗎,不得不讓人懷疑。
  • 西藏出土一塊古代石碑,碑文內容讓專家直呼:原來此人真的存在!
    西藏出土一塊古代石碑,碑文內容讓專家直呼:原來此人真的存在!其實王玄策在民間的傳說也有不少,其中最受人熱議的就是他一個人徵服天竺國的故事,這個故事讓那些原本就不相信王玄策的人更加不信了。可是後來,隨著1994一支考古隊在西藏發現了一塊石碑,這個謎底也隨之被人們揭開!其石碑寬81.5釐米,高30釐米,正中有七個大字「大唐天竺使出銘」。
  • 河南小縣有一塊特殊墓碑,碑文內容太「扯淡」,卻成為著名文物
    其實這樣的例子還是有很多的,可能姚玉忠叫囂的這句話的確很可能是真的,但是下面要介紹的這個事情就有點格外的扯淡了,可是沒想到就因為墓碑中的內容過於的扯淡,過於的穿越,為此卻成了名,還變成當地著名的文物,每一年吸引了大量的遊客前去參觀,實在是令人忍俊不禁!
  • 臺東郵電局附近出土92年前石碑 造型古樸(圖)
    「臺東鎮新修財神殿碑記」,昨天,在臺東郵電局附近一建築工地上,一臺挖掘機施工時挖出了一塊石碑,該石碑造型古樸,刻滿了繁體漢字。目前,經島城書畫收藏專家初步鑑定,該石碑刻於1921年,是當年修財神殿時為捐款人立的「功德碑」,而石碑所在地就是原蘿蔔會的發源地。文物專家表示,石碑的出土對研究青島和臺東的歷史有重要的意義。
  • 滄州再出土明代皇家石碑:是她當上了皇后,給娘家立的
    7月底,河北滄州滄縣興濟鎮發現了一塊斷碑,為明孝宗為皇后張氏修建崇真宮時所立石碑的上半塊,它與當地博物館內收藏的另一塊斷碑相吻合,兩塊斷碑拼合修復。興濟鎮是張皇后的家鄉。僅過了一個月,這裡又有新發現。9月3日下午,張皇后祭祀母親金氏一族所立石碑在興濟鎮餘慶屯村出土。石碑發現於興濟公園南側的餘慶屯村運河邊,根據碑上清晰的字跡可以判斷,這是明孝宗張皇后為母親金氏一族所立。石碑碑首是精雕細刻的龍紋,與此前發現的明孝宗敕建崇真宮石碑上半部分一致。碑首中部刻有「中宮祭文」四字。
  • 西藏重大發現,出土石碑記載失傳多年歷史,專家:這個人真的存在
    曾經,在西藏地區出土了一個石碑,而在專家們對這個石碑的內容進行解讀之後也發現,原來,歷史上的這個人是真實存在的。那麼,這個具有爭議的歷史人物究竟是誰?他在中國與印度交往過程中,又起到過怎樣的作用呢?這位具有著一定歷史爭議性的人物就是王玄策。
  • 西藏出土一塊特殊石碑,碑文讓人不敢相信,專家:原來他真實存在
    因為玄奘的影響,唐朝開始重視這門越發勢大的宗教,也明白了唐朝西域諸國的存在。同時也加強了中印之間的聯繫。在643年時,當時就有婆羅門國使臣達到了中國,經過友好會晤之後,不多久婆羅門使者就決定回到婆羅門國。於是,唐太宗就派遣王玄策作為副使跟隨大夫、寺丞等人一起護送婆羅門使臣回去。
  • 村裡修廣場 挖出190歲石碑
    壽光市紀臺鎮齊家莊村在修建文體廣場時,挖出一塊清代的古石碑。12月9日,記者採訪獲悉,這塊石碑立於清道光十年(1830年),記載著道光年間齊家莊村人捐款重建觀音廟的事跡,距今已有190年歷史。石碑出土時是碎塊,部分被當做普通石塊扔掉,有心人見石塊上有字,又將石塊找回拼接好。據了解,這塊石碑對於研究當地村史、傳播村文化具有重要意義。
  • 河南這些地方,本地人覺得稀鬆平常,但其實別有趣味~
    河南有一些地方,很少為外人所知,卻非常有意思,有些甚至是未解之謎!這些有趣的地方,本地人卻覺得稀鬆平常~下面來看看都有哪些吧! 扯淡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