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重大發現,出土石碑記載失傳多年歷史,專家:這個人真的存在

2020-12-16 博古史澤

《琴僧贈》有言:清音太古端發指,松頂月當夜寒堂。

通過對中國歷史進行了解,我們可以發現,由於中國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所以,在中國社會發展的進程中,也曾湧現過許多優秀的人才。在這些人的共同努力之下,中國的社會發展水平得到了穩定的提升,而在現代社會中,通過對古代人才的探索,我們也能夠學習到一些特殊的民族智慧。

提到佛教,想必大家都不陌生,雖然說佛教並不是起源於中國的本土宗教,但是,它的到來也為中國社會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幫助,而對於佛教的發源國印度來說,我國與印度之間的關係也是十分微妙的。

曾經,在西藏地區出土了一個石碑,而在專家們對這個石碑的內容進行解讀之後也發現,原來,歷史上的這個人是真實存在的。那麼,這個具有爭議的歷史人物究竟是誰?他在中國與印度交往過程中,又起到過怎樣的作用呢?

這位具有著一定歷史爭議性的人物就是王玄策。在史書記載中,王玄策是洛陽人,身為唐朝的官員及外交家,王玄策曾多次出使印度,由於他曾為中國社會的發展做出過一定的貢獻,所以,後來的他也被升任為了朝散大夫。

據了解,在貞觀十五年時,天竺(印度)地區曾送使節來唐,自此,天竺與中原之間也開始了定期的交往。而在貞觀十七年時,王玄策也奉命出使天竺。可以看出,對於中國與印度的交流往來而言,王玄策這位唐朝使節在其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貞觀二十一年時,唐朝統治者又派出王玄策,並讓他與其他三十人一起出使天竺。然而,由於當時的中天竺王暴斃,因此,其國內的境況也變得十分混亂,在這種情況之下,天竺國內的一位大臣便趁機篡位,並發動所有的軍隊來拒絕王玄策的到來。雖然說在那個時候,王玄策及其所帶領的三十名騎兵都因戰爭的失敗而被天竺方面的軍隊擒獲,但在此後的日子裡,王玄策也趁機逃亡吐蕃,並徵召軍隊來與天竺之間進行對抗

在得到一千二百名吐蕃士兵與七千名泥婆羅騎兵之後,王玄策便對中天竺地區進行了再度進攻,通過三天的努力,最終,王玄策成功戰勝了天竺方面的軍隊,並奪回了所有失去的財物,而在王玄策率兵回到中原後,唐玄宗也將王玄策稱封為朝散大夫,以此官職來對他的功績予以嘉獎。

由於在當時的社會當中,唐朝的國力是非常強盛的,在這種情況之下,人們也並不認為成功擊敗天竺國的王玄策是一位英雄,畢竟在唐朝統治者的眼中,天竺不過是一個弱小的國家。在這種情況之下,史書中關於王玄策功績的記載內容也是較為稀少,而許多人在了解這段歷史的時候也認為,真實歷史上的王玄策只是一個虛構出來的形象,並不是真實存在的一位外交官員

但是,在上世紀九十年代的中國社會中,西藏地區曾經出土過這樣一個特殊的石碑,而在這塊石碑上所記載的則是大唐天竺使出銘。在有關專家對這塊石碑上的內容進行解讀之後可以發現,這篇文章中所記載的正是王玄策帶兵出使天竺,並對其軍隊進行攻擊的重要內容。可以說,通過大唐天竺使出銘的出土,我國對於唐代外交關係的探索也能夠得到進一步的推進,而在2001年時,這個大唐天竺使出銘也被列為了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對於王玄策這一歷史人物而言,通過大唐天竺使出銘的出土,他的種種功績得到了確切的印證,而在此後的日子裡,每當人們提到王玄策的時候,也都會為他的英勇無畏而感到敬佩。

據了解,在顯慶二年時,王玄策也曾第三次出使印度,此後,菩提寺主也為王玄策等人設立過大會,以對他們進行獎賞。對於唐朝的外交事業發展而言,王玄策所做出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如果沒有王玄策的努力,那麼,中國與天竺之間能否做到和平往來,也是一件難以預料的事情。

結語

在對王玄策的一生進行了解之後就可以發現,雖然說他是一個具有著一定爭議性的歷史人物,但是,通過大唐天竺使出銘的記載我們也會發現,正是因為王玄策立下了無數的汗馬功勞,因此,他才會成為人民百姓所尊重的對象。可以看出,在中國古代社會中,曾經出現過許多優秀的人才,如果不是因為他們的存在,或許歷史上的唐朝也不會成為萬國來朝的存在。

參考資料:《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

相關焦點

  • 西藏出土一塊古代石碑,碑文內容讓專家直呼:原來此人真的存在!
    眾所周知,咱們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擁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歲月沉澱,而在過往的歷朝歷代中,唐朝絕對是最能引人遐想的朝代之一,大家都知道,唐朝的經濟十分繁榮,各種詩人也是層出不絕,所以在那個時期,唐朝在其他國家也是非常有影響力的。
  • 上世紀西藏發現唐朝石碑,所載信息失傳多年,專家:終於找到了
    《舊唐書》記載:「二十二年至京師,太宗大悅,命有司告宗廟。」但是關於王玄策的事跡在史料上的記載,失傳多年。所以有一些歷史學家綜合分析後,認為王玄策其實是虛構的,實際上很可能並不存在這樣一個人。▲王玄策畫像在研究歷史的時候,很多史實都需要考古發現來進一步證實。直到上個世紀90年代,西藏日喀則地區發現了篆刻在崖壁上的「大唐天竺使出銘」。
  • 西藏發現一塊石碑,上面的記載令人吃驚:傳說原來是真的
    ,這個人極有可能只是杜撰而來,不過在西藏發現的一塊石碑,卻恰恰證明了此人的存在,石碑上究竟記錄了些什麼,這個如同傳說一般的人物又是誰呢?1990年,霍魏與李永憲在西藏吉隆縣著手進行文物普查,因為兩人是四川大學的老師,故而當地人十分配合,在吉隆縣,幾乎每個人都知道「神石」的存在,這塊神石陪伴著吉隆縣人走過了無數歲月。
  • 西藏意外發掘一塊石碑,內容讓人不敢相信,專家:原來他真的存在
    中國歷史源遠流長,曾經歷了盛世唐朝的鼎盛時期,也經歷過自鴉片戰爭以來的國民衰退時期,朝代更替,無可避免,也不存在對錯。 但在歷史中出現過獨領風騷的英雄人物,我們卻依然銘記於心,他們在人類社會的進程中,起到了十分關鍵的作用。我們在了解過了諸葛亮的足智多謀,韓信的勇猛剛強等這些身處國家權力集中地的人物後,也不得不承認在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關係聯絡人也是十分重要的存在。
  • 西藏出土一塊特殊石碑,碑文讓人不敢相信,專家:原來他真實存在
    而真正將中國和印度乃至西域各地聯繫起來的,卻是一個並不怎麼出名的歷史人物——王玄策了。因為玄奘的影響,唐朝開始重視這門越發勢大的宗教,也明白了唐朝西域諸國的存在。同時也加強了中印之間的聯繫。在643年時,當時就有婆羅門國使臣達到了中國,經過友好會晤之後,不多久婆羅門使者就決定回到婆羅門國。
  • 古墓挖出9部「失傳醫書」,記載「起死回生」之術,專家:迷信
    中醫是我國古代時期人民以疾病鬥爭的經驗和理論知識,是我國醫療實踐體系逐漸形成的醫學體系,具有極高的歷史研究價值。在我國考古史上也有挖到有關於醫術的文物,有一座古墓之中還挖出9部「失傳醫術」,記載了「起死回生之術」,專家卻表示:迷信!
  • 西藏發現塊石碑,上面內容令人詫異!學者:一人滅一國原來是真的
    對於王玄策這個名字,如果有熟悉歷史的人肯定知道,其一人滅一國的事跡讓人聞之熱血沸騰。但是關於他的事跡其實在我國的史書上記載得並不多,因此一度有很多人認為他滅了印度是人杜撰出來的,直到「大唐天竺使出銘」的發現才真的確定了這件事。
  • 俄羅斯出土漢字石碑,請我國專家幫忙,石碑內容讓雙方尷尬不已
    早在晚清時期,中國戰爭不斷,以至於在當時清政府將很多土地割讓給了列強,雖然到了今天已經有一些土地回到我們的手裡,但是仍然有一些土地存在許多爭議問題,比方說在俄羅斯的庫頁島上就發現了帶有中國漢字的石碑,這上面到底是什麼內容呢?俄羅斯方面也求助了中國的歷史專家。
  • 古井中挖出3.6萬冊失傳古籍,內容顛覆歷史,專家:將改寫秦始
    古井中挖出3.6萬冊失傳古籍,內容顛覆歷史,專家:將改寫秦始皇古代歷史奇聞秦始皇是歷史上第一位皇帝,在他
  • 巨人真的存在?新疆發現史前古墓,出土3米巨人屍骸
    我國史書上確實記載了許多有關於巨人的事跡,但由於年代久遠,很多事情存在不真實性,人們也不敢全部相信。因此,巨人是否真的存在這一疑問也成為了未解之謎,直到考古專家從新疆挖出一具3米長的巨人屍骨,裝了整整一卡車後,人們才開始相信歷史的記載是真實的。
  • 洛陽發現夏代遺址,出土「真龍」後,西方考古家:夏朝不存在
    洛陽發現夏代遺址,出土「真龍」後,西方考古家:夏朝不存在說起我們國家的歷史,大家都知道,5000這個數字,但是也就僅限於這個數字了
  • 蘇美爾出土公元前56世紀石碑,記載初代國王曾統治43200年
    筆者:三體-小遙我們對歷史的了解一直都停留在表面,藉助於文獻記載和考古研究推測人類歷史已經成為一種普遍方式,而大部分人也由此認為,人類只在地球上存在了幾百萬年而已。而追溯人類歷史,除了研究我們熟知的四大文明古國之外,神秘的蘇美爾文明也值得我們多加關注。作為創造了人類最古老文字的蘇美爾人,早已經習慣用楔形文字記載歷史,相對來說,該文明的歷史更加悠久,值得我們深入探索。最近,科學家們就在蘇美爾文明遺址中發現了一座石碑,通過碳十四測定它出現在公元前56世紀,其保存完整度驚人。
  • 冶山出土一塊神秘石碑!碑上4個大字,引人深思……
    一名施工人員介紹,近日,他們清理泉山石刻時,無意中發現了該石碑。據悉,今年,施工人員在泉山石刻「一曲」附近找到了「天泉池」石刻,在專家建議下,施工方在該石刻下方尋找泉眼。下探到一米多深時,他們沒有發現泉眼,卻找到了這塊石碑,石碑周圍還有大量的青石築成的臺基。
  • 湖北英山發現神秘石碑,石碑上6字引考古界關注,引起全球關注!
    在四大發明傳承的過程中,活字印刷術就遭遇到了很多質疑,「活字印刷術」是我們在中國的,這是板上釘釘的事實,沈括便在《夢溪筆談》中記載過:「有布衣畢昇,又為活板。」然而隨著一些歷史資料的丟失,一些別有用心的國家,就想將活字印刷術的成就佔為己有,其中,韓國將活字印刷術申遺的行為,更是令我國群眾憤憤不平。
  • 從東北到西南,考古家不斷出土「真龍」,莫非龍真的存在?
    但古往今來,一直都沒有人見過龍真真實的模樣,很多人都認為其實龍根本不存在,所有的圖騰全部都是人們自己臆想出來的。一直到上世紀時期,考古專家從東北到西南不斷出土真龍,人們才疑惑莫非龍真的存在?「中華第一龍」的出土,證明龍在古代時期是真實存在的俗話說中華民族發展至今已經有5000多年的時間了,但我國的圖騰文化卻不僅僅只有五千年而已,被譽為我國圖騰的「中華第一龍」距今已經有6000多年的時間了,見證了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的成長曆程。
  • 老農在自家菜園發現「古石碑」,專家研究後,問:敢問祖上何人?
    本期筆者將和大家一起來探索一下,一個石碑引發的歷史大發現和最後的大宋王朝。 一、農民和石碑 這件事情發生在1982年的福建省漳浦縣,在那裡有一片城堡,這邊城堡建築風格是明代風格,但是卻顯得與周圍的環境格格不入,而且這個堡壘裡面的人都姓趙,與周圍人的姓氏似乎也很不搭。
  • 穿越者存在的鐵證?河南出土一500年石碑,碑文:扯淡,再不來了
    不過,關於王莽是不是穿越者,歷史上尚無定論。暫且先擱置王莽的事情不提,我們先來看看河南出土的「扯淡碑」,它反倒更像是穿越者存在的鐵證。扯淡碑是比較通俗的叫法,其便是河南省淇縣出土的「泰極仙翁碑」,考古學家經過碳十四鑑定,發現此碑鐫刻於大約500年前的明末時期。至於為何會被大家稱為「扯淡碑」,則是因為其碑上刻有扯淡二字。
  • 重大發現!山東東營出土一贔屓型碑座重1.8噸,約有800年歷史!
    5月17日,史口鎮史口村在灣塘清理過程中,發現一座體型龐大的石碑底座,後經一個多月的認真清理髮掘,該碑座露出真實面目,經市、區文物管理部門專家論證,確認該碑座為贔屓型石碑底座。它長1.74米、寬1.26米、高0.7米,重約1.8噸。雖然碑座上沒有文字符號,但是碑座周身雕有雲雷花紋。遺憾的是,經過再次在此打撈發掘,並沒有發現碑體及碑帽。
  •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時間長達1000多年,外國專家:根本不存在
    初中歷史告訴我們,華夏文明的開端是夏朝。這一朝代的存在時間大概在公元前2070到前1600年左右,也是我國史書中記載的第一個世襲制朝代。
  • 俄羅斯發現一中文石碑,將內容翻譯過來後,專家激動:終於找到了
    我國的歷史是非常的悠長的,因此在這個過程中,其實發生了很多事情,其中有興盛的歷史,也自然就有低谷的時期,而在探究過去的歷史時,一般就是通過考古挖掘和史料記載,從而去推斷出一個完整的歷史。俄羅斯發現一中文石碑,將內容翻譯過來後,專家激動:終於找到了。很顯然考古挖掘這個不僅僅是在我國有,在外國同樣擁有,而當時俄羅斯在發現這個中文石碑的時候,發現上面的文字看不懂,然後就聯繫了我國的一些專家學者進行研究,對於中國的學者來說,這上面的文字當然再熟悉不過了。一下就看出來了,這是乾隆皇帝留下的一副對聯:七旬天子古六帝,五代孫曾餘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