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客亂投餵投出「猴災」 黔靈山公園野猴一年傷人5811次 該如何管?

2020-12-27 騰訊網

貴陽黔靈山公園野生獼猴傷人事件時有發生,多名網友在網上分享過在該公園被獼猴搶零食、甚至被抓傷咬傷的經歷。還有遊客調侃,來到黔靈山公園經常被獼猴包圍,不知道是人看猴還是猴看人。相關統計數據顯示,黔靈山公園有獼猴1200隻左右,數量嚴重超標,2019年全年,該公園發生獼猴傷人事件5811起。10月14日,北青-北京頭條記者從黔靈山公園管理處獲悉,天氣好的時候,公園每天發生十幾起獼猴傷人事件,針對野生獼猴傷人的情況,公園安排了工作人員勸導遊客遠離獼猴,同時驅散獼猴防止其傷人;針對公園裡獼猴數量超標的情況,公園也會科學進行人工分流。

黔靈山公園獼猴全年傷人5811次 多位遊客在投餵獼猴時被抓傷

10月13日,一場關於如何管理野生獼猴的小型研討會在黔靈山公園舉行。據當地媒體報導,相關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全年,黔靈山公園共計發生獼猴傷人事件5811起。今年1月至今,公園因疫情閉園過一段時間,共接到遊客被獼猴咬傷的投訴2147起,剛剛結束的9月份,就有194名遊客被獼猴咬傷。

北青-北京頭條記者搜索發現,遊客被獼猴抓傷是在投餵獼猴時,但也有遊客沒投餵也沒食物卻被抓傷咬傷。2011年,黔靈山公園的一起獼猴傷人事故曾引發社會關注,一名不足周歲的男嬰睪丸被獼猴吃掉。據了解,當時,男嬰的母親在公園麒麟洞附近給孩子換尿布,被一隻猴子突然襲擊,小孩的睪丸被獼猴抓掉在地上,被一老人撿起,但獼猴又搶奪過去吃掉了。最後,雖然孩子的生命沒有危險,但其右側睪丸被獼猴吞食,導致輸精管斷裂,生殖器缺失一半,治癒後生殖能力也會受影響。

今年6月,一名兩三歲的女童在黔靈山公園觀賞獼猴時,獨自拿著食物上前餵獼猴時,手突然被獼猴拉住咬了一口,隨後,女童號啕大哭被家人帶走。事發時,女童的家人並未向公園管理處報告此事。

今年8月24日,網友「瀟湘子」在黔靈山公園也因獼猴搶食被抓傷,跟上述女童不一樣的是,她並非主動投餵獼猴。10月14日,網友「瀟湘子」告訴北青-北京頭條記者,她當時並沒有帶吃食和飲料進公園,在麒麟洞旁的山坡上遇到獼猴群時,獼猴一開始也未對其產生興趣。當時,一名愛猴人士背著雙肩包和布袋在旁邊餵獼猴,並向周邊遊客宣稱「猴子溫柔,不會攻擊人」,同時向周邊遊客手中塞食物,鼓勵其他遊客一起投喂。「這位愛猴人士轉頭看到我蹲在地上拍照,也給我手裡塞了食物,塞第一顆時,有一隻靠我比較近的獼猴拿走了,隨後又有幾隻圍過來,第二顆被拿走後,沒拿到的獼猴就立刻攻擊我,從我額頭撓到嘴唇。」

起身後,「瀟湘子」發現自己的臉上出現了多條被抓傷的血痕,最長一條十幾釐米。「隨後我就下山到公園管理處,在工作人員指引下先用肥皂水洗臉,隨後工作人員給我用碘伏和酒精消毒。回酒店後我不放心,去醫院做了檢查,打了狂犬疫苗和破傷風針。」

「瀟湘子」告訴北青-北京頭條記者,她當時是去貴陽出差,回到廣州後,一個月內,她又陸續打了4針狂犬疫苗,還拿了一些外用藥,總共花了約600元。「醫藥費都是自己先墊付,打算這幾天整理好材料郵寄到公園管理處報銷。至今一個多月過去,我臉上還留有傷疤,不知道會不會消失,醫生說至少要三個月才能淡化。畢竟女孩子,在臉上留這麼一道疤真的很難過。」

回想起自己被獼猴抓傷的經過,「瀟湘子」覺得愛猴人士給她塞食物可能是誘因。「當時我根本沒想要餵猴子。那個愛猴人士看我被抓傷了,不僅沒有感到抱歉,還指責我嚇到了猴子。」

如何應對獼猴傷人?園方勸導遊客、驅趕獼猴雙管齊下

黔靈山公園管理處工作人員告訴北青-北京頭條記者,在天氣好的時候,獼猴的活動更加活躍,公園正常每天發生十幾起獼猴傷人事件。當接到獼猴傷人的報告時,園方工作人員會開展應急處理。「公園備有藥可以對受傷遊客的傷口進行清創,然後再視傷口的情況決定是否需要遊客前往醫院打狂犬疫苗。」

工作人員介紹,獼猴傷人事件發生後,園方會查看監控,看是獼猴主動傷人還是遊客挑逗獼猴或主觀傷害獼猴被報復,如果是前者,遊客需要打狂犬疫苗的,事後公園會報銷打疫苗的費用,如果是後者公園一般不予報銷。

據工作人員稱,黔靈山公園的獼猴是野生的,並非由公園圈養,在公園內隨時隨地都可能出現,甚至不光在公園內,在貴陽其他地方也可能會遇到。「我們無法告訴遊客,公園哪個區域沒有獼猴。為了減少獼猴傷人事件,我們在遊覽路線沿途都設有提示牌,同時循環播放擴音器,勸導遊客不要投餵、逗打、靠近獼猴,並用獼猴傷人的相關照片做宣傳,提醒遊客獼猴可能會傷人。」

除了勸導遊客,公園就拿傷人的獼猴沒辦法了嗎?據了解,獼猴在《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中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公園對其管理的同時也要考慮對其進行保護。黔靈山公園管理處工作人員稱,公園的保安們在巡查公園時除了勸阻遊客與獼猴近距離接觸,在人多的路段發現獼猴,為了防止其靠遊客太近,也會用空彈弓進行驅趕,只是拉彈弓讓皮筋發出響聲虛張聲勢,不會真的發射彈丸傷到獼猴。

公園獼猴嚴重超標頻頻傷人如何治理? 專家:人為投餵是主因 禁止投餵是當務之急

據當地媒體報導,在13日的研討會上,有野生動物專家認為,黔靈山公園內的野生獼猴數量最好控制在400-500隻,但根據實地調查,初步確定公園內實際存在的野生獼猴數量在1200隻左右,遠遠超出公園可容納野生獼猴的最佳值。下一步,建議進行人工控制和科學分流。否則,獼猴數量還將進一步上升,傷害遊客的事件也將伴隨上漲。

參加研討會的貴州野生動物和森林植物管理站研究員冉景丞告訴北青-北京頭條記者,黔靈山公園目前獼猴數量超標及傷人事件頻發的現狀,與人們長期投餵獼猴有關。「獼猴與人親密接觸後,被投餵習慣了,當一些要求得不到滿足就會傷人。因為長期被投喂,獼猴也形成了條件反射,看到拿食物、背包的遊客就會以為是給它們的食物,可能會上去搶,哪怕遊客包裡沒有食物。」

對於遊客的投餵行為,冉景丞認為很多遊客缺乏野生動物相關的知識,並不了解獼猴的飲食習性,按人的習慣給獼猴投餵餅乾、烤腸甚至口香糖等,這種行為對於獼猴而言不是關愛而是傷害。「與野生動物親密接觸還有傳播疾病的風險,保持安全距離才是最好的尊重和關愛,這也是為了人和動物的健康。獼猴是靈長類動物,很多疾病和人一樣,人和獼猴之間可能互相傳染。有遊客把自己吃了一半的食物投餵給獼猴,這其實並不衛生。」

冉景丞稱,根據實地調查數據顯示,黔靈山公園獼猴的最大承載量不應超過400,但現在有1200隻已經嚴重超標。「黔靈山公園的獼猴其實算是半野生獼猴了,如果按照野生獼猴在自然環境下的生存情況看,黔靈山公園不應該有那麼多猴子,但因為人們的投喂,讓它們沒有了覓食的壓力,還讓它們進行了大量繁殖。如果在自然環境中,它們的種群內部也會有競爭,會有優勝劣汰,強壯的個體才有繁殖機會。但現在種群大了,又沒有食物的壓力,缺失了優勝劣汰的機制,較弱的個體也能繁殖。總體而言,它們的體質下降了。」

面對目前黔靈山公園獼猴「成災」的現狀,冉景丞認為,為了調整獼猴種群的數量,可採取人工分流措施,將部分獼猴轉移到其他公園或者有資質的養殖場,甚至是到有研究需求的科研機構。「種群數量的調整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主要還得依靠公園的管理,當務之急是禁止人們投餵獼猴,讓獼猴慢慢轉回到野生狀態,從自然環境中覓食。這需要有關部門加強宣傳,提高人們對野生動物的認識。在轉變期間,如有需要應由園方有計劃地科學投食,園方也比較了解應該投餵什麼食物,投餵多少。」

但冉景丞同時表示,雖然野生動物保護和公園的管理條例中都規定了遊客禁止投餵野生動物,但對於違反者的處罰,尚未有法規實施細則規定應具體的處罰條款。「在實際管理中,園方沒有執法權,對於違反者也只能勸說,不能處罰。」對此,冉景丞認為,政府有關部門應當加強對違法投餵野生獼猴等行為的立法,讓管理者依法行政,讓違法者有所顧忌。「公園可以聯合有執法權的部門進行管理,執法部門也可以把執法權委託給公園管理方。」

(北青-北京頭條記者 戴幼卿)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Qnews

有線索請私信或發郵件(shehui@ynet.com)

【版權聲明】本文著作權歸北京青年報獨家所有,授權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獨家享有信息網絡傳播權,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去年傷人5811例!貴陽黔靈山1200隻猴子,該怎麼與人「和諧相處」?
    >獼猴傷人事件5800餘起;僅2020年9月份,就有近200名遊客被獼猴咬傷。 僅《百姓關注》欄目報導過的獼猴傷人新聞就有多起可查: 2011年7月17日,一名嬰兒在黔靈山公園被躥出的猴子抓傷下體。黔靈山的猴群,目前到底是什麼狀況?人們究竟該如何與猴群相處?怎樣在保留猴群與保持公園生態,保護遊客市民的安全之間,尋找平衡?
  • 在黔靈山公園直播餵猴,這個女子被送進了派出所……
    3月24日記者從黔靈山公園管理處了解到一女子在黔靈山公園直播餵食獼猴被公園工作人員抓個正著
  • 遊客亂投餵動物屢禁不止,煙臺南山公園呼籲遊客文明遊園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張菁 通訊員 賈琳琳近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從煙臺市園林建設養護中心南山公園辦公室獲悉,進入暑期以來,南山公園動物園遊客量不斷增加,不文明遊園行為隨之出現,違規投食、跨越欄杆、向動物扔石頭、拍打玻璃等不文明現象屢屢發生。
  • 網紅小狐狸因遊客投餵肝腎損傷!住手!禁止投餵才是愛動物的表現
    可如今小狐狸生病了,因為遊客的「好心」投食,小傢伙吃了遊客亂投放的食物,造成了肝腎損傷。投餵動物看似是好事,可不顧及動物安全,好心也會辦成壞事。過度投餵埋下健康隱患去年12月,據北京晚報報導,因遊客過度投喂,導致遊弋在杭州西湖上的鴛鴦被撐死了很多隻。據統計,西湖的鴛鴦數量較去年減少76隻,目前共有260隻,其中很多鴛鴦都因為過度投餵被撐死。
  • 貴陽黔靈山的野彌猴,無止境的繁殖,又討喜又可恨
    來貴陽旅遊,黔靈山公園是必去的一座山體公園。黔靈山被譽為黔南第一山,倒不是山有多麼高,多麼秀麗,而是黔靈山是一處國家獼猴保護山區,同時也是貴州佛寺弘福寺的所在地。來黔靈山公園旅遊,其中一大看點就是這裡的野生獼猴。
  • 椒江和合公園屢現「投餵手」
    「那麼多小朋友在投餵天鵝、魚,可能是出於好玩,但家長在旁不管不顧,這就不對了。」近日,家住椒江和合公園旁的李女士帶著孫女在和合湖周邊散步,看到了一幅不文明的畫面。她說,湖水上散落的菜葉、香蕉皮、麵包變相成了垃圾,希望相關部門能夠管一管。12月24日,周四,天氣晴好。和合公園冬意正濃,風景優美。雖不是周末,也有不少市民早早來此享受難得的日光浴,有的遛彎,有的拍照。
  • 黔靈山公園、河濱公園都開啦
    兩條通道的遊人也都按序進入公園。門區通道監控探頭同步監測和統計入園、出園人數,測算的留園人數作為預警信息分享和啟動應急響應機制的必要依據。據悉,公園其餘東西北門正常開放,須掃碼測溫後再購票入園。遊客自覺遵守園區規定記者在動物園、弘福寺和黔靈湖公園走了一圈,發現多數遊客都自覺遵守公園規定,全程佩戴口罩,並且很自覺分散開來,保持合適的距離。「黔靈山公園終於開園了,我們就來走一走。但還是疫情期間,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做好自我防控。」市民王先生說。
  • 野猴攻擊人類,只有分辨出這三類猴,就可以避免它們的傷害
    野猴攻擊人的事件,在網上一搜還是比較常見,很多村民都有被野猴咬傷的經歷,有些地方也在大力宣傳遠離潑猴,保護自己。事件發生在四川涼山,4月17日14時左右,在美姑縣馬海覺村出現一隻野猴,該野猴具有很強的攻擊性,這隻野猴居然闖入村民家中將兩名正在家門口玩耍的小孩兒咬傷。其中一名小孩的頭皮被大面積咬傷,另一小孩的兩隻手也被嚴重咬傷。目前,兩名孩子在第一時間被家長被送至最近醫院進行救治,還好目前均沒有生命危險。這隻野猴也是太猖狂、太野性了。
  • 今天,黔靈山公園、河濱公園、森林公園……都恢復開放了!
    自1月25日,貴陽市黔靈山公園暫時閉園已過去57天。隨著貴陽市疫情持續向好,3月17日,貴陽市發布關於調整部分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第6號),市民們就等待、盼望著黔靈山公園早日開園。3月22日,黔靈山公園開園,春光明媚,鳥語花香。22日清早9點,黔靈山公園正門的廣場四周已用不鏽鋼柵欄進行圍擋,將之作為安全引導區。
  • 野性貴州丨潑猴,再撒潑你師傅要念緊箍咒了!
    1053種脊椎動物、8400多種野生維管束植物,每一樣都是傳奇。要說貴陽的靈動,最為吸引人的,當數那些潑猴。它們在這裡已經有幾十年,當初不過是從籠子裡逃脫出來幾隻,也許是人餵習慣了,還是守著那個猴籠,既不願再回去,也不想遠離。也許是這黔靈山畢竟在市中,周邊都有居民,都是房屋,它們剛從牢籠逃脫,斷然不敢再去撒野。公園的養猴人看它們沒有遠去,還以為它們會重新回到籠子裡,索性洞開猴籠,放些食物,希望把它們招回去。
  • 女子在動物園亂投餵,被勸後竟反懟:我餵硫酸還是餵藥片了?
    據網友爆料9月9日北京動物園內一名女子帶孩子隨意亂投餵動物有遊客看到後進行勸阻該女子先是口頭答應可過了一會又開始投餵……視頻↓↓↓視頻:中國網視頻中可以看到遊客再次對其進行勸阻時該女子非常不耐煩地回答:「我是餵硫酸還是餵藥片了
  • 今天,黔靈山公園、河濱公園恢復開放!園內竟是這個樣……
    自2月15日閉園後貴陽市黔靈山公園、河濱公園、森林公園、登高雲山公園以及東山公園等都恢復開放了!自1月25日,貴陽市黔靈山公園暫時閉園已過去57天。隨著貴陽市疫情持續向好,3月17日,貴陽市發布關於調整部分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第6號),市民們就等待、盼望著黔靈山公園早日開園。3月22日,黔靈山公園開園,春光明媚,鳥語花香。22日清早9點,黔靈山公園正門的廣場四周已用不鏽鋼柵欄進行圍擋,將之作為安全引導區。遊人正在公園工作人員、安保、警察、志願者的引領下,排成兩列隊伍,等待入園。
  • 給猴子測孕、用老鼠逗猴… 網絡主播為博眼球拿動物取樂
    繼有主播拿驗孕棒給猴子測孕、用老鼠逗猴之後,近日,一則「黔靈山上用棉花糖投餵野生獼猴,開直播為猴兒慶生,誘導粉絲刷禮物」的視頻,
  • 杭州西湖邊遊客任意投餵導致鴛鴦聚集 或致野性減退
    圖為杭州西湖邊遊客在餵鴛鴦 董耿 攝中新網杭州12月10日電 (江楊燁)12月10日,記者了解到,連日來,在浙江杭州西湖湖濱三公園一帶,常常聚集百隻以上的鴛鴦。據悉,這是因遊客任意投餵導致的。浙江野鳥會副理事長程國龍表示,投餵鴛鴦,會使得鴛鴦的野性減退。圖為杭州西湖邊遊客任意投餵導致鴛鴦聚集 董耿 攝杭州西湖是世界文化遺產。鴛鴦是西湖邊的四大冬候鳥之一,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每年冬天,它們從北方飛來杭州過冬;春天再飛回北方繁殖。隨著杭州氣候環境越來越好,食物豐富,不少鴛鴦也從候鳥變成了留鳥。
  • 小猴子吃下遊客扔的塑料包裝袋,遊客投餵野生獼猴現象普遍,張家界...
    隨著暑期旅遊旺季到來,張家界各景區迎來大量遊客的同時,野生獼猴也聚集在遊客必經之地。野生獼猴為原生態的風景增添了生機,但人與猴互動親密了,又增加了新的問題。8月9日,上海遊客小李(化名)在瀟湘晨報官方微信留言,稱在張家界金鞭溪目睹了遊客用帶塑料包裝的食品投餵猴子,一隻小猴吞食了塑料包裝,不停咳嗽。「看著挺難受的。
  • 今日數據精選:青島力保核酸檢測1100萬人;全球現首例二次感染新冠...
    (新華社,每日經濟新聞) 貴陽黔靈山獼猴一年傷人5811次2019年全年,貴陽黔靈山公園共計發生獼猴傷人事件5811起。今年1月至今,雖然因為疫情閉園過一段時間,但依然接到遊客被獼猴咬傷的投訴共計2147起。剛剛結束的9月份,就有194名遊客被獼猴咬傷。
  • 流浪貓狗傷人,投餵者賠償4萬元!餵食流浪貓狗必須注意一件事
    法官認為,雖然該狗是流浪狗,但萬先生常投餵食物,屬於事實上豢養該狗。而且餵食行為不當,未能認識到流浪狗的危險性,使狗對其投餵的食物產生了依賴,常在附近流浪,引發本次事故,因此需要賠償大部分損失。據法院調查了解到,萬先生基本每天都會餵這隻狗,確切時長不詳,但最起碼應該有幾個月,這導致狗經常出現在其工作的門店旁,從而對周邊的人帶來潛在風險。一旦流浪貓狗傷人或者造成損害,就可能導致餵食者承擔法律責任。雖然這一關聯存在爭議,但現實中不少法官做出這類判例。過去,亦有 流浪貓傷人,愛心投餵者被判承擔責任 的案例。
  • 遊客用裹塑膠袋蘋果投餵大象,園區各處都設有 「禁止投餵」 提示牌
    10月7日,在昆明動物園,遊客將一個裹著塑膠袋的蘋果扔給大象,導致大象誤食。園區各處都設有 「禁止投餵」 提示牌,大多數遊客都能遵守。不過長假期間遊客數量暴增,偶爾還是會出現不文明行為,會採取措施加強管理。
  • 動物園餵狼吃草遊客被列入黑名單 再入園將向其進行一對一「文明...
    近日,一段「北京動物園家長帶著孩子餵狼吃草」的視頻在網絡上引發關注。視頻中,一名女子帶孩子隨意亂投餵動物,遊客看到後勸阻,該女子卻反懟:「餵硫酸了還是餵藥片了?」遊客隨即報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