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色字關注「動靜貴州」
這裡負責解釋貴州的野生動物、野生植物、野生石頭、野生空氣——解釋貴州野生的一切!1053種脊椎動物、8400多種野生維管束植物,每一樣都是傳奇。
要說貴陽的靈動,最為吸引人的,當數那些潑猴。
「黔南第一山」
在貴陽的市中心有一座黔靈山,山上有幾個大字「黔南第一山」,我就想了,就黔靈山那點高度,何以敢稱第一?如今細算來,還真有幾樣是第一的。是最大的市中心公園,既有禪鍾佛鼓,遊人如織,也有林茂草深,古木參天,還有特有植物巖生紅豆樹和那一群自由自在的野猴。
黔靈猴
這群猴不僅在貴陽家喻戶曉,在全國也是小有名氣。黔靈山的猴子屬於獼猴,是群居動物,往往數十隻或上百隻一群。它們在這裡已經有幾十年,當初不過是從籠子裡逃脫出來幾隻,也許是人餵習慣了,還是守著那個猴籠,既不願再回去,也不想遠離。也許是這黔靈山畢竟在市中,周邊都有居民,都是房屋,它們剛從牢籠逃脫,斷然不敢再去撒野。公園的養猴人看它們沒有遠去,還以為它們會重新回到籠子裡,索性洞開猴籠,放些食物,希望把它們招回去。誰知這些傢伙智商也不低,每次想吃籠中的食物了,總是輪番著一隻一隻地去,其他猴都留在四周放哨,進去取食那隻,也是取了就跑。如此這般,無可奈何,也就由它們去了。誰知得了自由又衣食無憂的猴群,開始快速發展起來。通過分群、擴大,擴大、分群,很快發展到幾百隻。山裡的食物早已經不夠吃,恰巧黔靈公園每天遊人眾多,有些好事者會以餵猴取樂,讓它們既有了充足的食物,還有了更大的膽子與人接觸。
本以為樂,卻不知此樂埋下了隱患。猴子們是越來越聰明,越來越大膽。有越來越多的遊客專門拿各種食物來考驗野猴的智力,什麼水呀、飲料呀、牛奶呀,猴子根據自身的喜好,各取所需。本來是向遊人乞食,慢慢就變成了明搶。稍有遲疑,便會凶相畢露,掌摑牙咬,總會佔了上風才去。被傷者哭爹喊娘,未傷者樂此不疲。
遊客在餵食
這些潑猴在黔靈山已經有幾十年,之所以把它們叫潑猴,是因為它們已經劣跡斑斑。可以說它們學聰明了,也可以說它們學會了撒潑。
有一次,我與幾位以前的同事一起到貴陽森林公園相聚,其中有一位朋友正好初交了女朋友,便獨自帶女朋友去公園裡轉轉。中途我那朋友去上廁所,他女友就在路旁等候,沒想到來了一隻猴子,也許是為了乞食,來拉他女友的褲子,嚇得他女友大叫,朋友便迅速出來趕走了猴子。沒過多久,那隻被趕走了的猴子帶了八九隻猴子回來,意欲攻擊他們。看到猴子太多,朋友向我們呼救,我們一群人出來才將猴群趕走,把他們接了回來與我們一起繼續坐在屋簷下聊天,吃喝一些東西。屋簷與高大的樹林幾乎相連,誰也沒有注意到,什麼時候這群猴子已經爬到了我們的上面,又是拉屎又是撒尿,還折斷一些樹枝來砸我們,呲牙咧嘴的,露出一臉兇相。就算我們撤到了屋裡,它們仍然到房頂上來鬧騰,摔壞了瓦片,扯破了篷布,還弄斷了一根電線。房主人說,一定是我們中的人得罪了它們,它們是來打群架的。
還有一次,有隻大公猴跑到了花溪那邊的清華中學校園,就在操場上遊蕩不願離去。那天正值高考第一天,參加高考的學生看到那隻野猴都很奇怪,都站在那裡看熱鬧。但送孩子去參加高考的家長們可不幹了,一個接一個的電話打來,要求我們馬上去處理。其中有一位家長氣憤地說:「我們家孩子可是要考清華北大的,你們的猴子影響了孩子的成績怎麼辦?」我也覺得很無語,心想:這潑猴去湊什麼熱鬧嘛,沒有準考證是不能參加高考的!
還有一些猴子獨來獨往,行走在貴陽街心的隔離帶中拈花惹草。想起爬誰家窗戶了,躍身而起,進退自如。也有些猴子遠走清鎮市、龍裡縣,不知道是去偵察還是去走親戚。
當然,咬人傷人的事肯定是不會少的。若是在黔靈公園內,它看到誰手裡拿有東西,特別是吃的東西,一般是不會放過的。只要它抓住,要不你快放手,要不等它咬你。每年在黔靈公園都會發生多起傷人事件,咬了手、咬了腳、咬了頭、咬了屁股,不分部位,或是撓你一把,也可能見血破肉。
黔靈山上成群的猴子
公園管理部門也很無奈,賠償、補償、賠不是,忙都忙不過來。到處求仙問藥,其實就是猴子數量太多。黔靈公園面積不算小,森林植被也還可以,要保持一個健康種群,有150-200隻足矣,但現在黔靈公園的猴子已經達到了1200隻,分布空間窄小,根本沒有辦法分群,各個家族混在一起。不僅繁殖混亂,也基本脫離了優勝劣汰的原則。公園管理部門不是沒有想到過控制種群數量,捕捉一部分分流到其他公園或養殖場,但那些餵猴人一次一次地抗議,讓他們不好大膽地執行。
遊客被猴群包圍
城市是人類的城市,有一點猴趣是可以的,但畢竟城市是為人服務的,當然應該以人為本。公園就那麼大點天地,食物短缺在所難免,如果一開始所有人都不為動物額外提供食物,種群的發展是不會快的。既然禁止不了遊客投食,就應該考慮控制措施。成年公猴被逐出群是猴群為了保證種群昌盛的習性,只有將成年公猴趕去其他猴群,才會避免近親繁殖。這些離群的公猴肯定是沒有好脾氣的,張口傷人就在所難免了。所以,不管出於什麼樣的目的,控制猴群的數量都是應該的。讓人好奇的是,黔靈山上的猴子究竟是從哪裡來的呢?先留個懸念,最後請你來投票作答。
關於獼猴,這些冷知識你也許感興趣:
獼猴王國裡也有「潛規則」
獼猴的王位並不是世襲的,也不是猴群選舉產生的,而是通過武力爭奪的,只有最終的勝者才能出任猴王之位。妻妾成群,休息時坐得最高、尾巴翹得最高、走路時有很多小猴子前呼後擁的就是猴王。
母猴在猴群的地位高
母猴在猴群的地位也很高,既是猴媽媽,帶領小猴學習生存技能,又要擁護猴王的地位。猴王的孩子可以跟著媽媽享受「王后」、「妃子」的同等地位,但當小公猴三四歲後,猴王就會將它們趕出家門,得靠自己打鬥拼殺去爭取自己的地位。
獼猴冬天時喜歡打雪仗
獼猴是靈長類生物,它們的模仿能力很強,看到同類搓雪球後,都紛紛學到了這樣的技能。
獼猴在滾雪球
還記得之前專欄咱們提出的問題嗎?蛇為什麼那麼怕雄黃呢?你參與投票了沒?下載動靜APP的童鞋都提早知道了答案。
現在鄭重公布答案:無論是雄黃酒或是雄黃粉,都不能對蛇造成直接傷害,但對蛇有一定的驅逐作用,蛇在遭遇這兩樣東西時,它們會知趣地選擇避開,這其實就是刺激性氣味起到了功效。至於電視劇中白娘子喝了雄黃酒能顯出原形,更多體現的是古代人對雄黃的看法——「善能殺百毒、闢百邪、制蠱毒,人佩之,入山林而虎狼伏,入川水而百毒避」。你選對了嗎?
最後,黔靈山上的猴子究竟是從哪裡來的呢?
請你來投票↓↓↓同樣,下期專欄咱們公布答案。
如果你還有關於貴州野生動物、野生植物及野生的一切的任何問題,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我們有問必答!
點擊在看 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