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中的蕪宣機場跑道 記者 鄭遠 攝
□記者 王世寧 程中玉
仰望長空,從蕪湖起飛的民航班線,今年將率先直飛北京、廣州、深圳、重慶、成都等全國十多個主要城市,再度刷新人們的時空觀念。
綜合樞紐,融通賦能。地處蕪湖東南的蕪宣機場外圍,高速公路擴建、互通立交建設、高鐵站快速路改造、城際鐵路規劃等互聯互通工程有序謀劃、穩步推進。
在安徽通向長三角腹地的咽喉要道上,一座輻射皖南、集「公鐵水空」於一體的綜合交通樞紐呼之欲出!
小機場大願景
蕪湖宣州機場是蕪湖宣城兩市共同出資建設的4C級民用運輸機場,是安徽省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被國家發改委納入長三角世界級機場群。
單論民航機場級別,這座機場的規模不大,但發展的夢想很大。
「『十三五』期間,機場順利建起來、飛起來;『十四五』,要實現產業鏈起來、貨運流起來;遠景,我們還要實現整體實力大起來、強起來。」蕪宣機場投資建設有限公司董事長孫躍進滿臉振奮。
據介紹,為保證如期通航和直飛通達度,機場目前順利對接的航線有10條以上。計劃直飛北京、廣州、深圳、重慶、成都、西安、昆明等國內主要城市。計劃到2025年,機場實現開闢航線25條以上,年客流量200萬人次以上、貨運量200萬噸以上。遠期來看,機場飛行區等級還將進一步提升為4E,航站樓面積有望增至2.5萬平方米,跑道拓展至3200米,並預留3600米建第二跑道,為發展臨空經濟、航空物流提供保障。
孫躍進認為,機場便捷了出行,更將城市與世界連為一體。機場計劃噴塗歡樂蕪湖號民航飛機,建立通達全球的航空貨運網絡體系,建成長三角機場群中的樣板機場、專業化的航空貨運機場,實現「小機場、大貨運」「小基地、大中心」。
當前,蕪宣機場改擴建前期研究論證工作已經啟動,爭取2025年完成改擴建前期工作,為擴建項目列入「十五五」規劃打下基礎。內容包括推進啟動通航運營區、大維修、空港物流保稅區建設;規劃建設機場航食配餐樓、機場旅客集散中心等項目,使得蕪宣機場及空港的功能更完善,加快融入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
低耗時高能級
交通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先行官。記者從市發改委基礎設施科了解到,通過聯通蕪湖港、商合杭高鐵、滬渝高速,蕪宣機場目標成為皖南區域「公鐵水空」四位一體的綜合交通樞紐。為此,機場專門編制了專項綜合交通規劃。
這份規劃主要包括三個交通流程:對外交通、航站區交通和飛行區車輛運行流程。其中,對外交通流程是旅客進出機場的首要環節,更是構建低耗時、高能級綜合交通樞紐的決定因素,建設方案十分具體:
一是推進G50滬渝高速蕪宣段改擴建,雙四車道改雙八道。項目目前處於工程可行性研究階段,力爭2021年底開工。
二是建設機場路與滬渝高速機場互通立交、峨山路東延段與滬渝高速互通立交。兩座互通立交建成後,將進一步縮短蕪湖、宣城兩市通過高速公路到達機場的時間。
三是建設機場路等快速路。機場路向西接商合杭高鐵灣沚南站、G329蕪屯路,向東經過規劃中的國際航空器維修中心、接宣城昭亭北路。這條路將幫助兩市旅客快速換乘高鐵與民航交通。同時,通過裁彎取直建設機場南路,提升道路等級,提高機場空港物流的交通效率。
值得關注的是,我市還聯合宣城市積極爭取建設合蕪宣城際鐵路,爭取「十四五」期間動工。並規劃在航站區北側設置機場站,推動機場和鐵路運輸進一步聯動發展。
民航振翅,產業落地;城市興旺,經濟騰飛。
「更高能級的交通體系,勢必為城市發展迸發更大能量。」市發改委人士表示,我市將全力把握機場運營、綜合交通體系升級機遇,打造國內大循環的重要節點和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連結。通過推動基礎設施聯網優化、運輸服務提質升級,促進多式聯運服務和上下遊產業的快捷融合和聯動發展,加快將綜合交通樞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和產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