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力四全蹲點」花溪區山王廟村:農村「三變」點燃鄉村旅遊

2020-12-17 天眼新聞

「抓緊時間裝修,我們要爭取在明年夏季鄉村遊前開始營業。」日前,記者來到花溪區青巖鎮山王廟村採訪時,貴陽市城發集團下屬子公司,貴陽城發資產經營管理有限公司(下稱貴陽城發資管公司)工作人員胡正陽正緊鑼密鼓地安排著。

風景秀美的山王廟村小擺託布依村寨原來,在青巖鎮統籌協調下,山王廟村引進貴陽城發資管公司合作開發小擺託鄉村旅遊點,共同盤活該村閒置民居資源。「你看,這邊是將近20幢精品民宿,正在進行內部裝修。」在山王廟村黨支部書記王文敬指引下,記者沿著小擺託廣場旁步道向右前方走去,只見一幢幢原木青瓦的吊腳樓沿著步道一字排開,吊腳樓下兩個梯田式的池塘裡倒影著青山和房屋,景色優美。

小擺託布依村寨沿著步道穿過吊腳樓群爬上村寨小山頂,另一面,同樣分布著10多幢正在改造的民居,大多保留著布依族民居的古樸風格。王文敬告訴記者,山王廟村交通便利、風景秀美,距青巖古鎮不過10分鐘車程,小擺託是布依族村寨,不僅風景好,更有豐富的布依族文化,發展鄉村旅遊資源得天獨厚。

小擺託寨的閒置民居「因我們村就在貴陽市周邊,有些村民到貴陽居住,家裡老房子閒置,用來發展鄉村民宿正合適。」王文敬說,2016年,村支兩委對全村資產資源進行整合,流轉土地,並以每月每平方5元的價格把閒置民居流轉過來。在此基礎上成立小擺託旅遊發展公司,以政府公司、村委會、小擺託合作社共同佔股的形式,成為「三變」資產經營主體,經營內容包括民居、廣場、綠化等可經營資產及配套設施。

經過裝修後的民宿內景隨後引進貴陽城發資管公司,與小擺託旅遊發展公司合作,對4000平方的民居及廣場、公廁、停車場、綠化進行運營管理,打造山王廟村具有IP標誌的精品民宿,建立「村集體+農戶+公司+專業團隊運營」農村三變發展模式。「通過該模式,把上級財政資金注入該村的經營性資產和該村閒置資源全部盤活,在專業公司運營下,產生效益,聯結全村群眾。」青巖鎮財政分局局長王彥介紹說。

民宿內景今年國慶期間,貴陽城發資管公司通過近半個月的前期打造,趕在長假前進行試營業,共接待遊客600餘人,註冊會員預收資金達17萬餘元。「圍繞精品民宿,我們在小擺託配套了漢服體驗區、手作體驗區、中醫堂等項目,讓遊客不僅住下來,更有實實在在的項目可以體驗遊完。」胡正陽介紹,下一步,希望通過民宿帶動農戶參與刺繡製衣、中醫養生、民族歌舞、太極拳、農家樂、自營民宿、林下養殖等業態。

遊客在手作區體驗「現在我們村已經有8家民宿、6戶農家樂,種植基地有300畝花卉和生態方竹,2017年還引進了貴州果舍天香農旅發展有限公司,投資建設溪南農夫果園項目。下一步,待城發公司的精品民宿開業後,整個小擺託將成為一個全新的鄉村旅遊點,老百姓的收入將會節節升高。」王文敬說,現在的小擺託,正蓄勢待發,力爭在明年夏天,乘著鄉村旅遊的東風,跨上新的臺階。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李中迪

編輯 歐陽蔚華

編審 閔捷 鍾俊怡

相關焦點

  • 黨建引領「三親六齊」路 走活鄉村振興「一盤棋」——花溪區青巖鎮...
    去年底,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農業農村部、中央宣傳部、民政部和司法部五部門下發通知,認定998個村和99個鄉(鎮)為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鎮。其中,貴陽有花溪區青巖鎮龍井村、開陽縣南江鄉毛家院村、清鎮市站街鎮杉樹村、息烽縣溫泉鎮興隆村4個村入選。
  • 「四全四力蹲點」貴陽觀山湖區翁井村:人人一小步 鄉村振興一大步
    「壩壩會」共商村產業發展12月16日,記者在觀山湖區金華鎮翁進村村委辦公室,碰到村黨支部書記、村主任楊德勇,村第一書記黃金林。他們通知9個村民組的組長梳理在外有一技之長、有創業經驗的「鄉賢能人」名單,為籌備成立「鄉村振興產業促進會」做準備。
  • 「四力四全蹲點報導」德江脫貧:贏下決戰 接續振興
    五年脫貧攻堅,水電路基礎設施跨越升級,縣容鄉情村貌煥然一新,工農產業茁壯成長,幹部作風能力淬鍊提升,不僅支撐著德江贏下脫貧攻堅決勝之戰,更為德江接續發展和開啟鄉村振興打下堅實之基。「三保障」政策短板全面補齊,全縣鄉村幼兒園全覆蓋,所有行政村(社區)衛生室正常運行,所有住房安全有保障,在12個安置點共搬遷群眾35188人。2016至2019年,德江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3972元增長到31548元,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從5917元增長到9850元,2020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預計突破1萬元,物質之貧快速化解。
  • 高州喜提中國鄉村旅遊發展名縣、全國十個名縣之一
    依託高州的紅色、古色、綠色「三色」旅遊資源優勢和現化農業產業基礎,規劃設計和打造了「冼太故裡遊」「大唐荔鄉遊」「美麗鄉村遊」等3條鄉村旅遊精品線路。其中「大唐荔鄉遊」線路入選首批廣東省鄉村旅遊精品線路。這3條鄉村旅遊精品線路,涉及11個鎮街、15條重點村、10多個重要景區景點,通過長達100公裡的「四好農村路」示範路串珠成鏈。
  • 「四力四全蹲點」花小莓變致富果!花溪「草莓大王」煉成記
    2020年最後一周,記者走進貴州省貴陽市花溪區久安鄉打通村時,熊慶祥正凝神遠眺自己的草莓基地。兩周前,附近基地已有草莓成熟上市,而他的草莓基地離成熟可能還需10多天。熊慶祥的草莓大棚基地「沒辦法,做有機草莓就是要慢一點,慢慢等吧。」
  • 建好「四好農村路」,奏響鄉村振興協奏曲
    雲臺山鎮堅持美學+「四好農村路」+產業發展的工作思路,通過創建四好農村路,助力鄉村振興,服務全域旅遊,壯大鄉村集體經濟,增加農民收入。2019年創建的百家巖至萬善寺路段全長11公裡,投入資金500萬元。在創建工作中,該鎮積極引導企業和社會資金共同參與,雲臺山景區和周邊家庭賓館戶投入資金150餘萬元。
  • 全市推進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暨部署農村「三變」改革工作會議在建昌召開
    副市長馬文志解讀全市農村「三變」改革工作方案,部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農村「三變」改革等工作。會議指出,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和農村「三變」改革工作是系統性、艱巨性、變革性、惠民性工作,事關群眾福祉、鄉村振興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黨政齊心、統籌抓好,確保這兩項工作在我市取得紮實成效。會議強調,要精準聚焦、補齊短板,高質量完成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目標任務。
  • 興化昌榮三整三變三提升,建設美麗新農村
    實施以「整治危舊房、閒置用房和廢舊棚舍,變為微花園、微菜園和微果園,提升村民規範建房意識、村莊綠化美化質量、鄉村社會治理水平」為內容的「三整三變三提升」行動,構建「黨群凝心、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
  • 貴州擬評18個甲級鄉村旅遊村寨、46家精品級鄉村旅遊客棧、26家五...
    時間:2020/11/12 來源:多彩貴州網   多彩貴州網訊(記者 王珏)記者從貴州省文化和旅遊廳獲悉,經貴州省鄉村旅遊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研究決定,擬評選出貴州省遵義市赤水市黎明村等18個村寨為貴州省甲級鄉村旅遊村寨、貴陽市花溪區梵塵隱居等46家客棧為貴州省精品級鄉村旅遊客棧
  • 衡水市四個村莊入選第二批河北省鄉村旅遊重點村
    深州市西八弓村、西馬莊村景縣華家口村 高新區東桃園村我市4個村莊入選第二批河北省鄉村旅遊重點村近日,省文化和旅遊廳網站公示了第二批河北省鄉村旅遊重點村評選結果,50個村莊上榜。每年舉辦梨花節和千年古梨園梨王爭霸賽、古梨電商節和鄉創客大賽,目前已經成功開發包含古梨文化廣場、香雪海、五子登科、長相依、御品園等多個旅遊景點。景縣安陵鎮華家口村,位於景縣安陵鎮東部大運河西岸,村內華家口夯土險工至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隨著2014年大運河申遺成功,華家口夯土險工成功入選,成為我市唯一一處大運河世界文化遺產點。
  • 春風吹進小山村——隴西縣通安驛鎮黑家岔村「三變」改革見聞
    春風吹進小山村——隴西縣通安驛鎮黑家岔村「三變」改革見聞  過去幾年,在龍頭企業的帶動下,黑家岔老城山種上了松樹等生態綠化樹種,昔日光禿禿的山綠了。甘肅日報·每日甘肅網通訊員 張登華  甘肅日報·每日甘肅網記者 楊世智 通訊員 張登華  黑家岔村是隴西縣通安驛鎮的一個山村,隨著脫貧攻堅持續推進和農村「三變」改革的深入開展,春風吹到了黑家岔。  村黨支部按照「黨建引領、村企聯合、農戶參與、合股聯營」的思路,通過建立「村集體+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利益聯結機制,積極探索一條產業扶貧的新路子。
  • 「四力四全蹲點」從「窮窩窩」到「高顏值」!看交吾村如何「變身」
    作為鳳亭鄉人大主席、交吾村工作隊第一隊長的高少波也坦言說,過去提起交吾村聽到最多的詞就是:「太髒了」「爛木房」「泥巴路」「人畜混居」「屙野屎」……如今,通過環境整治,什麼都變了,而且變化越來越大。村民們最大的感受就是住著舒服、生活提高,「有水泥路、有廚房、有廁所、有電視、有自來水等等」。
  • 浙江後營村的身份「三變」:從「羊村」走向「未來」
    鄭薇提供中新網杭州10月12日電 題:浙江後營村的身份「三變」:從「羊村」走向「未來」作者:童笑雨從「羊村」到民宿村,再到「未來村莊」建設樣板,浙江省杭州市臨安區後營村的「身份」一變再變。該村黨支部書記張興忠感慨,和做夢一樣。
  • 靈臺西屯鎮:「黨建+產業聯盟」點燃鄉村振興
    去年以來,鎮村兩級融合推進黨支部建設標準化和黨建統領「一強三創」行動,紮實開展「四抓兩整治」工作,積極探索黨建促脫貧攻堅、促鄉村振興新路徑,走出了一條「黨建+產業聯盟」點燃鄉村振興的發展之路。用好「四議兩公開」工作法,推廣28項「小微權力」清單,積聚了班子的公信力。緊扣「支部建在產業鏈上」的要求,成立了柳家鋪金源農牧業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設立了聯合社黨支部,做到了產業鏈上黨組織全覆蓋,為鄉村振興提供了堅強組織保證。
  • 鄉村旅遊「四態融合」規劃模式解析
    美麗鄉村建設如火如荼,旅遊型新農村建設更是遍地開花,但新農村建設缺乏完整的規劃理論體系及規劃思路,過度追求經濟效益造成「千村一面」,困境也日益凸顯。本文提出鄉村旅遊的可持續發展必須關注鄉村的保護原則,應對鄉村意象的「四態」進行構建,以」四態融合」為規劃理念建立鄉村旅遊規劃設計。
  • 玉山縣四股橋鄉車頭村:因地制宜 走出新農村建設特色之路
    乾淨整潔的道路(劉勇 攝)在車頭村姜明仙家裡,她向記者介紹了自從車頭村進行新農村建設後村貌發生的變化。「以前村裡都是泥路坑坑窪窪的,一下雨路上就全成了水坑,想出門都不方便,現在泥路全變成了柏油路,從村門口一直鋪到了村裡面。」今年89歲的姜明仙告訴記者。據她介紹,自從上了年紀後,就不怎麼願意外出走動了,而車頭村自從進行了一番天翻地覆的變化後,她表示自己現在會時不時地走出家門活動一下,看看景色。
  • 「廣東」是「民心路」也是「致富路」!梅州因地制宜推進「四好農村...
    此前道路不通,美麗的玉水村只能養在深閨無人識,如今「四好農村路」的建設不僅帶旺了村莊旅遊,村中的農產品也得以大量外銷。村民富裕起來了。鋪下的是路,豎起的是碑,連接的是心,通達的是財富。截至2019年底,梅州農村公路通車總裡程達15971公裡,基本實現「有路必養、養必良好」,為脫貧奔康、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了基礎保障,農村公路與農業產業、文化旅遊、美麗鄉村建設的融合發展更加緊密。
  • ...脫貧故事」花溪區青巖鎮龍井村駐村第一書記陳莎莎:我願與鄉親...
    我叫陳莎莎,是花溪區民族宗教事務局的工作人員。2018年3月,我響應組織號召,到花溪區青巖鎮龍井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龍井村距國家5A級旅遊景區青巖古鎮僅1.5公裡,有7個村民組354戶1321人,其中布依族人口佔總人口的99%。
  • 瑞金:「四好農村路」鋪就鄉村振興快車道
    在沙洲壩鎮群峰村,同樣有一條「四好農村路」,長度為2.5公裡,瀝青路面5米,於2019年開工建設,當年就建成通車。記者乘車來到這裡採訪時,路況順暢,坐在車上沒有一點顛簸的感覺。在村委會門口下車後,只見道路沿著村莊主要居民聚集點一路延伸過去,沿途房屋整齊、牆面乾淨,樹林掩映其間,鄉村美景盡收眼底。
  • 習水民宿「梧桐山」,鄉村旅遊「旺」田壩!
    編輯 |「楊勁」圖片|「周東亞」視頻|「鬍子哥」曾經,旅行在哪裡,民宿就在哪裡而現在,民宿在哪裡,旅行就到哪裡民宿,作為鄉村旅遊新業態,它不僅可以展示村落的文化魅力,還提升了村落的文化內涵,讓「文化+旅遊」實現融合發展,助推百姓脫貧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