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力四全蹲點」從「窮窩窩」到「高顏值」!看交吾村如何「變身」

2020-12-16 天眼新聞

走近羅甸縣鳳亭鄉一類深度貧困村——交吾村,遠遠望去,藍頂、紅頂的小房子格外顯眼。進入村莊,一條水泥路通往村裡家家戶戶,路邊是村民用小柵欄圈起來的「庭院」,庭院裡搭著木樁,木樁上攀著百香果苗,頓時有種「庭院深深」的感覺。「這得感謝駐村工作隊,上門發動我們改廁、改圈、改廚,特別是實行牛羊圈獨立村外後,房前屋後乾淨衛生又方便舒適。」談起村子的變化,交吾村村民謝永力感慨地說。

經過治理後的交吾村「髒亂差,村裡可以用下不了腳來形容。」回想起以前,謝勇力直言,那時候村裡家家戶戶人畜混居,又髒又臭。遇到下雨天,家裡被水淹,滿屋的稀泥和糞水。作為鳳亭鄉人大主席、交吾村工作隊第一隊長的高少波也坦言說,過去提起交吾村聽到最多的詞就是:「太髒了」「爛木房」「泥巴路」「人畜混居」「屙野屎」……如今,通過環境整治,什麼都變了,而且變化越來越大。村民們最大的感受就是住著舒服、生活提高,「有水泥路、有廚房、有廁所、有電視、有自來水等等」。

交吾村一角那麼,是什麼讓村民們改變的呢?高少波介紹說,通過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產業扶貧、智志雙扶,黨建引領工作來對老百姓的思想觀念、生活習慣進行轉變。為了從源頭上解決寨子上衛生環境差的問題,交吾村發動群眾將寨子上的牛圈羊圈雞圈,統一規劃到150米以外,解決了過去到處是牛糞,馬糞雞、羊糞,腳都下不了的問題。與此同時,堅持黨建引領,以開展「志智雙扶·感恩奮進」思想扶貧為契機,深入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2019年7月後,在推進農村基層治理方面,交吾村進一步強化建章立制,引導村民自治,更把村裡黨員集中起來進行培訓,通過黨員帶黨員、黨員帶群眾,逐漸改變村民的陋習,「讓他們從不講究衛生變成主動講究衛生,從不想動變成了我要動」。

家家戶戶牆壁上都貼得有衛生評比卡「發揮黨員幹部的引領作用,激發交吾村群眾的主人翁意識,激發他們創造美好生活的積極性。」村支書陸義宏還告訴記者,為確保措施有效,村裡制定了相應的環境衛生管理制度,通過衛生評比獲得獎勵積分,積分到年底又可以兌換洗衣粉、油、米等生活用品,讓群眾參與到衛生評比工作中,營造爭先創優你追我趕的氛圍。現在,家家戶戶門口都掛著「人人講衛生,家家樹新風」的評比卡。「每周村裡都有人來家裡檢查衛生情況,大家都爭著參與評比,都希望拿到『優』。」謝永力說。

交吾村一角此外,為了帶動村民脫貧,在交吾村打造百香果產業基礎上,勸說沒有外出務工的勞動力都到百香果基地去打工。尤其是針對一些懶漢和低保戶,他們既做思想工作又有硬性要求,讓同村群眾來督促他們到基地上班,不斷提升物質基礎促進思想轉變。隨著人居環境提升工作的持續開展,如今的交吾村田野飄香、處處皆景,呈現出優美、清新、幸福的美麗鄉村畫卷。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顧全 張恆

編輯 張良勝編審 王璐瑤 楊韜

相關焦點

  • 「四力四全蹲點報導」德江脫貧:贏下決戰 接續振興
    脫貧攻堅五年來,按照「1234567德江打法」,全縣動員,全要素動員,累計投入資金260.11億元,實現174個貧困村全部出列,徹底撕掉絕對貧困標籤。  這是一場可歌可泣的勝利。五年間,全縣累計選派駐村幹部9687人次、幫扶幹部43572人次,進村入戶為群眾謀思路出點子13.5萬多條,幫助群眾解決好事實事26.8萬多次。
  • 「四力四全蹲點」貴州凱裡交卷:答案寫在群眾笑臉上
    從簡陋的「茅屋」到敞亮的新居,易地扶貧搬遷進入城鎮的村民,擺脫了世代貧困的宿命,在城市裡演繹別樣的幸福人生;從師資匱乏、輟學率高到高質量公平教育,教育扶貧讓孩子健康快樂成長,讓知識改變命運、夢想生花;從看病難、看病貴到生病不愁、病有所醫,醫療扶貧為脫貧攻堅築起「健康防線」,村民看病不再難
  • 「四力四全蹲點」花溪區山王廟村:農村「三變」點燃鄉村旅遊
    風景秀美的山王廟村小擺託布依村寨原來,在青巖鎮統籌協調下,山王廟村引進貴陽城發資管公司合作開發小擺託鄉村旅遊點,共同盤活該村閒置民居資源。「你看,這邊是將近20幢精品民宿,正在進行內部裝修。」在山王廟村黨支部書記王文敬指引下,記者沿著小擺託廣場旁步道向右前方走去,只見一幢幢原木青瓦的吊腳樓沿著步道一字排開,吊腳樓下兩個梯田式的池塘裡倒影著青山和房屋,景色優美。
  • 走西口視野下的雜糧文化:世紀之交的《誇河套》到譽滿中華的「西貝莜麵村」
    — 壹·世紀之交的鄉土名曲《誇河套》 — 在上個世紀末,《誇河套》是一首神曲,他唱出了巴彥淖爾人民享受改革開放紅利,富裕起來的一種驕傲和自豪。這首山曲在當時看是種熱鬧和喧囂,調侃的味道比較重。黍子碾皮之後便是黃米,內蒙古中西部的黃糕是用黃米糕面製作而成的,上好的油炸黃糕講究的是「軟黃筋」,而「軟黃筋」也正好是內蒙古雜糧標杆品牌「田也旱地雜糧」黃米糕面的亮色和賣點。源自烏蘭察布涼城縣的「田也旱地雜糧」,是源自巴彥淖爾「西貝莜麵村」的戰略合作供應商,雙方有超過10年的合作歷史,合作的品種也比較豐富。
  • 「四力四全蹲點」任老漢「喝水記」:三口水窖與一根水管
    「一根扁擔兩個桶,早上蒙蒙亮出門,三四個小時後才能回來。」儘管這樣肩挑苦幹,每家每戶仍然缺水。「用水除了省,還得重複用。」深井村人經常都是「一道水四道用」,即洗菜—洗臉—洗腳—餵牲口。在枯水季節,哪怕遇上一個水凼,村民也會加以利用。
  • 「四全四力蹲點」貴陽觀山湖區翁井村:人人一小步 鄉村振興一大步
    一看發展成果,二看眼下村裡正在做的事,三看問題。」「壩壩會」共商村產業發展12月16日,記者在觀山湖區金華鎮翁進村村委辦公室,碰到村黨支部書記、村主任楊德勇,村第一書記黃金林。  可收集400餘戶的村汙水處理站已建成使用。  在建中的村飲水工程完成後,翁井村民將全面享受城鄉供水一體化的實惠。  實踐中,翁井村漸漸摸索出一套「三轉、四股、五紅利」的模式。
  • 南平建甌:跳出「窮窩窩」 「搬」進新生活
    原標題:跳出「窮窩窩」 「搬」進新生活   在建甌市東遊鎮鎮區,貧困戶葉健甌位於國道邊的汽車服務中心招牌格外醒目。汽車維修、美容、更換配件、清洗打蠟……小店所有的工作都由葉健甌和妻子兩人完成。雖然辛苦,但夫妻倆任勞任怨,因為能從偏遠自然村搬到鎮區,在家門口開間小店,對他們一家而言已足夠幸運。
  • 「四力四全蹲點」清鎮市麥格鄉小谷隴村:守護穿在身上的「史書」
    王榮畢和楊學書為更好地守護四印苗族文化,2017年,清鎮市文體廣電旅遊局支持老韋民族服飾廠擴廠,建立了苗族(四印苗)盛裝製作傳統工藝坊(清鎮坊)。工藝坊展示大廳裡,一幅幅生動的牆畫將四印苗的這段傳奇娓娓道來。  關於四印苗的傳說,可以追溯到更久遠——  大約兩三千年前,四印苗的先祖簪汪率領族人逃避追殺,一路長途跋涉來到威清衛,就是現在的清鎮。
  • 怎樣從佔星看出「本命好朋友」?四星四宮是關鍵
    對方行星是否入宮:三、五、七、十一宮 富蘭克林曾說: 「兄弟姊妹可能不是朋友,但朋友經常如同手足。」重要的朋友情誼,先看雙方的月、水、金、火等,落入彼此的三、五、七、十一宮的比重是否夠高。三宮掌管近親手足、同學鄰居等,距離接近常碰面、輕鬆閒聊隨口哈啦的人際關係。
  • 湄潭縣龍鳳村:「窮溝溝」變身「福窩窩」
    2008年,楊國琴回村後,正愁做什麼好時,茶產業讓她看到了其中的商機。「政府有幫扶政策,試一試唄!」楊國琴把家裡的15畝地全部拿來種茶,收益可觀。「我家茶產業就慢慢發展起來了,後來還開起了農家樂!」楊國琴笑著說,現在,依靠種茶與農家樂,年收入可達20萬左右。
  • 「四力四全蹲點」黎平縣滾正村:被民宿改變的侗寨
    如今的他,在家鄉侗寨裡經營著民宿,「既能夠照顧到家庭,一年還有幾萬塊錢收入,生活過得很幸福。」民宿主人為遊客開闢的田園,讓遊客體驗農耕文化貴州黔東南黎平縣水口鎮滾正村,大山裡的侗族傳統村落,全村87戶380多人。
  • 評論│從旭海、洲仔村 看吳宏謀的「軌道大夢」
    許多偏鄉雖有公車行經,但多半只路過幹道和大村落,偏村的居民即無法享有公共運輸服務,交通、就醫的移動多半只能仰賴白牌車解決。隨著臺灣進入高齡社會,學者統計全臺有卅四個「極限村落」,高齡人口超過廿五%,五百公尺內沒有任何公車站牌,成了現代社會中「行的難民」。在政府的宏大建設中,他們是被遺忘的一群。
  • 《假面騎士》四騎成功趕上末班車,月讀變身表騙氪沒商量
    按照劇情來梳理的話月讀變身是莊吾和王小明計劃的結果,由她來擊敗斯沃魯茲的話就能完美躲避前三種選擇帶來的後果。事實上假面系列裡的女騎士數量屈指可數,嚴格意義來說加上這次的只有兩個,即皮套演員和角色演員全是女的。於是乎在平成二十年最終作以及女騎士的雙重加持之下,月讀表的收藏具有了不俗的意義。
  • 到「白川鄉合掌村」看夢幻點燈!交通、行程、景點、美食總整理
    ▋走進合掌村的童話世界!冬季夜間點燈最夢幻岐阜白川鄉的茅草屋長得就像是合掌手勢,被稱作「合掌造(合掌造り)」,而理所當然這裡就成了「合掌村」。尤其的一、二月的「夜間點燈活動 」,不但需要另外收費,還要事前抽選預約⋯⋯不過!重重關卡也抵擋不住人潮,每年名額都要用搶的呢!▋如何前往白川鄉合掌村?高山、金澤搭巴士一小時就到!①決定出發地點!高山、金澤或富山?
  • 「奧特曼」百變戰士-歐布奧特曼
    奧特曼「ウルトラマン」在港澳地區會稱他做「超人」臺灣地區叫「超人力霸王」???
  • 馴龍鎮:讓「窮窩窩」變「金窩窩」
    此外還修建生產生活便道4公裡,小板路0.5公裡,蓄水池2口,山坪塘2口,落實上級補助資金76.81萬元,通過村內基礎設施補短,解決了制約貧困村發展的主要因素。」安嶽縣馴龍鎮副鎮長楊偉介紹說。「金雞村沒有交通優勢、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我們經過反覆調研,立足村情民情,村兩委提出了『強組織、建產業、亮新村』的工作思路,以『實』字為先、『幹』字當頭,抓好抓緊脫貧工作,切實推進產業發展。」金雞村駐村第一書記黃乙桃告訴記者。據黃乙桃介紹,金雞村規劃產業時「長短結合」,既注重貧困戶短期收益,也注重貧困戶獲得長效收益。
  • 「機娘鑑」女神裝置×Alice Gear Aegis「吾妻楓」
    文丨無鋒之刃天殤@bigfun社區本期是我曾經前年所購的模型,壽屋女神裝置——吾妻楓(話說這款價格一直很穩定,倒是讓我十分驚訝,當然,我當時並沒有購買特典版,現在看來確實是有點虧啊)>由日本壽屋玩具公司(KOTOBUKIYA)發行,結合機械與美少女的組裝模型系列「女神裝置(メガミデバイス)」宣布,與人氣手機遊戲《Alice Gear Aegis》的第一彈合作商品「女神裝置 吾妻楓」即將於 05 月 24 日開放預購,預計於 2018 年 10 月發售。
  • 「四力四全蹲點」花小莓變致富果!花溪「草莓大王」煉成記
    2020年最後一周,記者走進貴州省貴陽市花溪區久安鄉打通村時,熊慶祥正凝神遠眺自己的草莓基地。兩周前,附近基地已有草莓成熟上市,而他的草莓基地離成熟可能還需10多天。熊慶祥的草莓大棚基地「沒辦法,做有機草莓就是要慢一點,慢慢等吧。」
  • 新疆新源縣依爾肯德村:昔日窮窩窩今日香餑餑
    如何出實招,拔窮根,一直是近年來村「兩委」的頭等大事。  為了讓這個曾經落後的窮窩窩儘快改變面貌,兩年前,新源縣委統戰部副部長單保利來到該村擔任第一書記,確立了黨建引領、黨建惠民、黨建富民的基本脫貧思路,使該村華麗轉身,村集體收入從 2017 年的不足 6 萬元飛躍到今年的 143萬元,農牧民人均收入從不足5000元增長到14800餘元,人們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 「13月亮歷」如何從《冰雪奇緣1》看四個顏色的圖騰呢?
    如何從《冰雪奇緣1》看四個顏色的圖騰呢?作者:湯唯笙讓我先快速為你複習《冰雪奇緣1》的大概內容影片圍繞從小被要求壓抑自己能使用魔法能力的艾莎和沒有能力但開朗活潑的安娜開始。因為妹妹安娜的「越線」,所以姐姐的魔法誤傷妹妹。魔法從來都是人類所恐懼的。所以這個社會的要求是──不準使用魔法,而妹妹也被催眠忘記這個回憶。在《冰雪奇緣》裡面始終都在探討「恐懼」這個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