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力四全蹲點」黎平縣滾正村:被民宿改變的侗寨

2020-12-23 天眼新聞

46歲的侗族村民吳明本,早已不用再像過去那樣辛辛苦苦地在廣東跑大客車來養家餬口。如今的他,在家鄉侗寨裡經營著民宿,「既能夠照顧到家庭,一年還有幾萬塊錢收入,生活過得很幸福。」

民宿主人為遊客開闢的田園,讓遊客體驗農耕文化

貴州黔東南黎平縣水口鎮滾正村,大山裡的侗族傳統村落,全村87戶380多人。過去,這裡雖然青山滴翠、溪水潺潺,猶如世外桃源一般美麗,且民風淳樸、民族節日眾多,侗族大歌、侗族琵琶歌遠近聞名,但是,由於沒有什麼經濟來源,大家過著窮日子。  變化發生在2015年。憑藉生態資源和民族文化資源,村民決定發展鄉村旅遊。為發展鄉村旅遊,滾正村以眾籌方式組建黎平縣滾正鄉居綜合服務管理有限公司,以眾籌模式建立農民資金合作社,為農戶的民居改造提供金融支持,以改造完成的房舍接待來滾正村旅居的客人。   在廣東跑了多年大客車的村民吳明本,就是這個時候回到村裡。經過村裡規劃,他將三層木樓的二層、三層和屋頂的閣樓改造成民宿。「當時想著改造後即使沒有遊客,自己住得舒服,也不吃虧。沒想到鄉村旅遊發展起來後,遊客不斷。」他說。

古色古香的民宿

為了讓貧困戶實現旅遊脫貧、同時給遊客提供舒適的居住環境,滾正村改造了13戶貧困戶房屋。  52歲的龍成義,曾經也是在廣東打工,如今成了民宿老闆。日前,記者走進龍成義的民宿,但見整棟房子被改造成了1個套間、1個單間和4個標間,空調、衛生間樣樣具備,每個房間都安裝有無線網絡,牆上還掛有裝幀成畫的侗族刺繡,顯得既古典又現代。   「這是有80多年歷史的祖宅,當時改造這個老宅,總共花去了12萬元,我自己只花去了5萬。」龍成義介紹,另外7萬是跟村裡的公司借的。

錯落有致的侗家吊腳樓

除了經營這家民宿,龍成義還經營一家主打農家特色菜的精緻小飯館。「旅遊旺季的時候,遊客不少,最多的時候,每天有四五十人在這裡就餐。」  「經營民宿比在外面打工強多了,既守住了鄉愁,每年還有5萬多塊錢收入。」對於生活的變化,龍成義感概道。  綠水青山的生態環境,加上濃鬱的侗族風情,每年有不少來自北京、上海、廣州、深州的遊客來到這裡休閒度假。「特別喜歡這種風景清幽、有不同體驗的地方。」來自上海的遊客李女士坦言,在綠水青山間體驗「詩和遠方」,非常充實快樂。   依託民宿發展鄉村旅遊,帶動的是整個村寨的發展。

滾正村的鼓樓

村裡的扶貧幹部吳雙福介紹,遊客的到來,帶動了農特產品的消費。為此,村裡發展起了油茶、鉤藤、茶葉等種植業,發展起了生豬、稻田魚、綠殼蛋雞等養殖業。去年,給遊客出售農特產品就為村民帶來20多萬元收入。  當然,變化不僅於此。在發展鄉村旅遊中,村裡的基礎設施得到大力改善,修建了四通八達的組組通公路和串戶硬化路,修建了蘊含侗族文化元素的鼓樓、戲臺、涼亭等。村裡還大力開展人居環境整治,村頭寨尾、房前屋後被整治得乾乾淨淨,整整齊齊。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王遠柏

編輯 韋依  編審 楊儀 施昱凌

相關焦點

  • 「連載」侗寨建築(八)含義豐富的橋梁
    「連載」侗寨建築(七)民以食為天「連載」侗寨建築(六)村寨中心的祭壇「連載」侗寨建築(五)家族的象徵「連載」侗寨建築(四)人與自然的分界「連載」侗寨建築(三)親情的凝聚轉載自
  • 「四力四全蹲點」油茶滿枝頭 幸福在心頭|黎平35萬畝油茶惠及16萬人
    初冬時節,天氣雖然寒冷,黔東南州黎平縣高屯街道絞便村油茶樹種植基地裡,不少農戶卻在忙著給油茶樹剪枝,一派熱火朝天。油茶種植基地近年來,黎平縣油茶產業發展迅速,已經成為該縣主導產業。目前,該縣油茶種植面積達35.71萬畝,參與油茶種植農戶4.81萬戶16.25萬人,其中貧困戶1.8萬戶7.1萬人,戶均增收0.99萬元。黎平縣已被列入全國百個重點油茶發展縣、全國木本油料特色區域示範縣。
  • 冬遊肇興侗寨,走進當地人的生活
    1/初識肇興侗寨 肇興侗寨是全國最大的侗寨。很多人知道肇興侗寨是從2018年春晚開始,作為2018年四個分會場之一的肇興侗寨用出色的表演驚豔世界。
  • 遺失在時光邊緣的侗寨---黃崗
    黃崗侗寨,隸屬於黎平縣雙江鎮,距黎平縣城80公裡。這段現今看來似乎不遠的路程,在2013年通車前卻是一段需要步行跋涉的艱難困途。
  • 「四力四全蹲點」花溪區山王廟村:農村「三變」點燃鄉村旅遊
    小擺託寨的閒置民居「因我們村就在貴陽市周邊,有些村民到貴陽居住,家裡老房子閒置,用來發展鄉村民宿正合適。」王文敬說,2016年,村支兩委對全村資產資源進行整合,流轉土地,並以每月每平方5元的價格把閒置民居流轉過來。
  • 「四力四全蹲點」清鎮市麥格鄉小谷隴村:守護穿在身上的「史書」
    傳承  「女性盛裝的上衣用五顏六色的絲線在胸前、後背和兩袖上各綴一個用五色絲線挑花而成的正方形圖案,仿若四尊大印。」省級非遺傳承人王榮畢介紹這就是他們四印苗族的特點。楊學書王榮畢從小跟隨姐姐學習刺繡和蠟染等技藝,1999年開始以手工藝作坊形式製作、銷售四印苗服飾,是小谷隴村一帶做盛裝的能手。2013年她註冊成立了老韋民族服飾廠。
  • 貴州最大的侗寨,曾入選《中國國家地理雜誌》,被評中國最美之地
    肇興東村位於貴州省黎平縣南部。村落四面環山,建在山盆之中,一條小河穿過村落,使侗寨更具活力。肇興侗寨集歷史與精神於一體,侗族文化在此沉澱與傳承。肇興侗寨是一個充滿著民族風情的地方,它是侗族的聚集地,並且有著吉尼斯世界之最——肇興侗寨及鼓樓群,有全國唯一的侗族生態博物館――堂安侗族生態博物館,還有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紀堂鼓樓,侗寨內全部為陸姓侗族,以鼓樓分為自然片區,當地稱之為"團",各旅店地址也以團的名字為主要坐標。
  • 「四力四全蹲點」貴州凱裡交卷:答案寫在群眾笑臉上
    從簡陋的「茅屋」到敞亮的新居,易地扶貧搬遷進入城鎮的村民,擺脫了世代貧困的宿命,在城市裡演繹別樣的幸福人生;從師資匱乏、輟學率高到高質量公平教育,教育扶貧讓孩子健康快樂成長,讓知識改變命運、夢想生花;從看病難、看病貴到生病不愁、病有所醫,醫療扶貧為脫貧攻堅築起「健康防線」,村民看病不再難
  • 「四全四力蹲點」貴陽觀山湖區翁井村:人人一小步 鄉村振興一大步
    圍繞農旅觀光一體,該村正形成蓮藕生態園、草莓公社、李子大隊、楊梅園等為主的花果蔬產業帶,規劃建設鄉村民宿、農家樂及露營場地,以田園綜合體為載體,融合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構成鄉村旅遊綜合發展的抓手。  「一年四季,能賞花、能摘果、能吃菜、能住下,用鄉愁留客。」楊德勇說。
  • 「四力四全蹲點」任老漢「喝水記」:三口水窖與一根水管
    「一根扁擔兩個桶,早上蒙蒙亮出門,三四個小時後才能回來。」儘管這樣肩挑苦幹,每家每戶仍然缺水。「用水除了省,還得重複用。」深井村人經常都是「一道水四道用」,即洗菜—洗臉—洗腳—餵牲口。在枯水季節,哪怕遇上一個水凼,村民也會加以利用。
  • 「四力四全蹲點報導」德江脫貧:贏下決戰 接續振興
    脫貧攻堅五年來,按照「1234567德江打法」,全縣動員,全要素動員,累計投入資金260.11億元,實現174個貧困村全部出列,徹底撕掉絕對貧困標籤。  這是一場可歌可泣的勝利。五年間,全縣累計選派駐村幹部9687人次、幫扶幹部43572人次,進村入戶為群眾謀思路出點子13.5萬多條,幫助群眾解決好事實事26.8萬多次。
  • 臺灣春節「特搜令」(四)——民宿集
    走在宜蘭的田間小路上,徐徐的微風吹來,翠綠的稻田捲起一層浪,「合盛 66」如愛之船一般,浮在稻浪上,守護田野、守護幸福。小屋除了一樓的1個房間之外,二樓還有3間雅房,空間足以容納十個人包棟,但「合盛 66」卻只讓夫妻、情侶訂房,他們認為一個民宿,不只是一間房,而是一個居家空間的提供,所以「一次只接一組客人」是他們的堅持。
  • 「禾倉有展」 願你如約而至!
    2018年12月1日,「禾倉有展」暨「新米品食田間派對」將在貴州黔東南州黎平縣黃崗侗寨拉開序幕,為期四天的鄉村展覽,即將迎接遠道而來的朋友和老師們
  • 再開民宿是「傻子」?去花東一萬次的理由是......
    美景不需遠求,池上「莊稼來了」從二樓望向遠方就是壯觀山景。●黏人的淨土 再開民宿是「傻子」?把生活留給自己,使得民宿工作看似夢幻;但在臺東池上負責3家民宿經營的管家阿邦,他可不只這麼想。阿邦管理的民宿「莊稼來了」在池上設有三處分館,談起與老闆魏文軒的緣分,他說,兩人同樣來自東部,卻是在臺中相識。起初在臺中從事室內裝潢的魏文軒與妻子回鄉農作,是池上首批返鄉創業青年,他把全部資金5萬元投入老家旁的農田挖渠疏浚之外,也接案為池上民宿設計裝潢,從而開啟改造農田旁倉庫計畫;後陸續開設分館,交由阿邦經營管理。
  • 四個臺灣民宿的成功故事
    這間民宿其實距離花蓮市區、花蓮火車站、花蓮機場都還蠻遠的。幾乎已經是界於花蓮海岸線的中間偏臺東那邊了。公車一天才一兩班而已,非常不利於自助客前來。但是花蓮民宿一般都會搭配計程車業者,以機場、市區接送的服務結合。只需付費就能接送民宿、市區之間。另外民宿下方就是花蓮唯一的海水浴場磯崎海岸。這裡有海岸線可戲水、潛水。又可以衝浪。距離臺灣東海岸四個賞鯨聖地之一的石梯坪又近。
  • 「海峽組合」開民宿 青梅花開香雪海
    鄢朝暉 攝「兩個媽媽」民宿坐落於福建省福州市永泰縣葛嶺鎮的溪楊村,周圍植有數百棵青梅樹。民宿二樓視野開闊,身為民宿主理人的王佳淩最喜歡在這裡「闌幹拍遍」,看「溪梅晴照生香,冷蕊數枝爭發」。永泰是有名的「梅李之鄉」,種有青梅5萬餘畝。 鄢朝暉 攝去年秋天,王佳淩一家分別從臺北、福州來到福州女子官水琴經營的溪楊村民宿,「偷得半日閑」。「這樣一處全家人都喜愛的自在之地,一家人很舒心。」
  • 「四力四全蹲點」小奉獻傳遞大幸福!貴州扶貧戰士勇擔當
    2016年凱裡市開始探索跨區域易地扶貧搬遷,在市委市政府的強有力推動下,成功打造出「一步搬到位,六個全覆蓋」的易地扶貧搬遷「凱裡模式」。過程中有這樣一件令他印象深刻的事,有一家人從錦屏縣搬遷到上馬石安置點,丈夫由於長期從事煤礦工作,患上了嚴重肺病,家裡四個孩子尚年幼,40來歲的妻子承擔下了家庭的重擔。一次,妻子在朋友圈發了一張空蕩樓頂的照片,張榮察覺到她的情緒問題,連忙趕去安撫,了解到了她家裡遇到的問題,欠了銀行5萬元貸款等。
  • 2018黎平·百裡侗寨 國際劃騎跑鐵人三項公開賽落幕
    隨著參賽隊員們今天逐漸離開,為期三天的2018黎平·百裡侗寨國際劃騎跑鐵人三項公開賽正式落幕。今年賽事共有來自世界各地的200名「鐵人」挑戰跑步、皮划艇和自行車三項賽,此外還有200人則挑戰集陡坡和爛路於一體的山地自行車賽。
  • 【日本民宿】大阪--步行可達觀光地的「日式別墅」
    步行可達觀光名勝「難波」「心斎橋」「日本橋」「通天閣」「天王寺動物園」編號:D98.2(從車站到公寓的路線、公寓周邊情況、客房規則等)相關閱讀【日本民宿】大阪-來霓虹國度,住一晚日系之家。【日本民宿】大阪-日系別墅,給自己一個別致慢時光。【大阪民宿】大阪兩日遊路線,要住得像當地人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