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月之:戈鯤化和戈朋雲都是近代史上了不起的人物

2021-02-08 上海辭書出版社

8月16日晚,「走向世界,服務社會——《鯤鵬集》籤售會」 在上海展覽中心世紀出版館活動B區舉辦。復旦大學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近現代史研究專家熊月之,《鯤鵬集》一書的編者、戈朋雲曾孫戈鍾偉出席活動,並為讀者籤售。

戈鍾偉首先介紹了《鯤鵬集》成書的經過。他開始編這本書只為完成父親的夙願。他父親曾寫過五六萬字關於戈鯤化、戈朋雲的文稿,文革中抄家遺失。文革後,他父親又向在臺灣的二哥和戈鯤化曾任教的哈佛大學求助過,曾得到一些資料,終因眼疾作罷。戈鍾偉從2000開始根據父親的講述繪製一張家譜,又依據家中上輩人的回憶整理戈鯤化、戈朋雲兩人的資料。2002年,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張宏生贈送戈鍾偉一本其編著的《戈鯤化集》。在張宏生的啟發下,他陸續搜集到更多關於戈朋雲的資料。從戈鍾偉開始繪製家譜至《鯤鵬集》出版,前後歷時近二十,終於完成了這部呈現戈鯤化、戈朋雲父子主要生平經歷及作品的著作,既可告慰戈氏先人在天之靈,又嘉慧學林。

熊月之對《鯤鵬集》一書的出版給予很大幫助,還為此書作序。在籤售會上,他首先感謝上海辭書出版社把社會效益和學術效益放在第一位,用最高的規格出版《鯤鵬集》。接著從戈氏父子的生平及貢獻談本書的價值及出版的意義。

熊月之指出,戈鯤化和戈朋雲都是近代史上了不起的人物,值得我們花大力氣去研究。戈鯤化是中美文化交流的先驅,向美國介紹中國文化的第一位學者,對中西文化採取不卑不亢的態度。一百多年前,他只身前往美國哈佛大學教書,保持中國的生活習慣,用中國的文化禮儀對待美國人,得到了美國人的尊重。熊月之強調:「在西方不看好中國文化的時候,他隻身在美國,採取不卑不亢、進退有度的態度,這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是不可能的。在戈鯤化的身上有一種深沉的文化自信,他認為我們中國文化是有很高的價值的。」

戈朋雲在美國接受文化教育,卻沒有被美國文化所奴役。他回國後,參加各種各樣的會議,各種大大小小的愛國活動中都有他的身影,他用在美國學到的知識為國家、為民族服務。他在近代史上還有一個了不起的貢獻:他回國後提倡家庭教育,他認為應該用自由、平等和尊重子女的方式來教育孩子。這在今天都沒過時。

總之,戈鯤化和戈朋雲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戈朋雲的研究空間更大,但目前還沒有得到很好的研究。

籤售環節非常火爆,讀者排著長長的隊伍請戈鍾偉和熊月之籤字。熱情的讀者還和兩位嘉賓合影留念。

供圖:章戎

相關焦點

  • 人物丨晚清秀才戈鯤化:登上哈佛大學講堂的第一位中國人
    頂戴花翎,足蹬皂靴,他是那個時代美國家喻戶曉的人物。但他的名字幾乎不為今天的世人所知。他被請到哈佛當中文老師戈鯤化,字硯畇,一字彥員,道光十八年(1838年)出生,安徽省休寧縣人。一個半世紀以前,他將漢語與中國儒家文化傳入遠隔萬裡重洋的英語世界。
  • 戈鯤化:美國高校任教的中國第一人
    [2]戈鯤化著有《人壽堂詩鈔》,編著有《人壽集》、《華質英文》等,分別有刊本和油印本。前兩種藏哈佛燕京圖書館,後一種藏哈佛大學瓦德那圖書館。   [3]1919年11月4日,吳宓在其日記中也提到戈鯤化。他說:「哈佛大學,當光緒初年,1880-1882曾設漢文一科,聘寧波戈鯤化先生,為正教員。閱三年,戈逝世,其漢文一科遂又廢之。
  • 戈鯤化,哈佛大學的首位中國教授
    他教書認真,雖然僅僅有四五個學生,但他愛社交的性格、幽默的授課、有紳士風度的舉止及富有成效的教學,讓當地人對他、並通過他對中國人都留下了相當好的印象。1880年,戈鯤化以他的特立獨行和厚重的中國文化背景成為哈佛大學畢業典禮上令人矚目的貴賓。在日常生活中,旅居哈佛的戈鯤化也以一種開放積極的姿態融入了美國社會。他一到哈佛就開始學習英語。
  • 絳帳遙相設——衛三畏與戈鯤化的交往
    讓人們欣慰的是,耶魯、哈佛兩校的競爭絲毫沒有影響到學者之間的友誼,美國最早兩位漢學教授衛三畏與戈鯤化的交往既是他們兩人晚年的一大樂事,也是美國漢學史上的一段佳話。戈鯤化是安徽休寧人,生於道光十六年(1836),早年做過幕僚,同治二年(1863)在美國駐上海領事館任職,兩年期滿後移居寧波,供職於英國駐當地的領事館,這兩處的經歷為他帶來了執教哈佛的機會。
  • 熊月之:這個特點讓龍華與眾不同
    12月23日,在「龍華歷史文化風貌區文化研究論壇」上,中國史學會副會長、上海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上海江南書院院長熊月之作出上述表示。 龍華紅色文化與漁陽裡、中共一大、二大會址和四大紀念館等重要場館一起,構成了上海紅色文化的重要內容。近年來,徐匯區聯合多方力量,全力攻堅龍華烈士陵園「初心地」建設。同時,為進一步弘揚紅色文化,重塑古韻風華,在龍華歷史文化風貌區開展了一系列工作。 論壇上,來自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就發掘龍華地區多元文化資源,弘揚時代精神等主題開展交流研討。
  • 熊月之開講首屆三史講堂 上海的城市品格從「三史」說起
    近日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和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主辦的「三史」講堂在社科會堂揭幕並舉辦首講。復旦大學上海史國際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史學會副會長熊月之以「學習三史解讀上海城市品格」為主題,回顧了70年間上海由計劃經濟時代負重前行到改革開放後勇立潮頭不斷邁向全球卓越城市的發展歷程,並分析了上海襟江帶海、腹地廣闊的自然稟賦以及兩大租界、一市三治的近代開放制度等城市品格的形成要素。
  • 《了不起的女孩》人物劇照,演員表
    《了不起的女孩》人物劇照《了不起的女孩》人物劇照張芒 演員 孫陽 沈思怡的大學同學,陸可的新同事。創造力豐富、奇招頻出的市場部負責人。性格爽朗且賤,風趣幽默,思路清奇,撩妹技能高超的他卻也坦率真誠。
  • 世界公認的近代史上的十位偉人,看看你都認識嗎(上)
    在世界近代史上,出現過許許多多的偉人,他們被人稱之為世界近代史上最為傑出的人才,小編為你盤點世界公認的近代史上的十大偉人。在任期間提出了「在一個國家首先建立社會主義」的主張,放棄了列寧的新經濟政策,全力進行社會主義工業化和農業集體化,使蘇聯成為重工業和軍事大國,但同時也導致了烏克蘭大饑荒,他還樹立個人崇拜,發動「大清洗」運動。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領導蘇聯紅軍,與盟軍協力擊敗軸心國,取得了蘇聯衛國戰爭的勝利。戰後他扶植了社會主義陣營,在冷戰中與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對峙。1953年3月5日因腦溢血病逝於莫斯科,年74歲。
  • 人物|餘英時家族與中國近代史
    從三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恰好是中國大陸波譎雲詭的歷史時期,餘英時及其身後的潛山餘氏家族的百年變遷,恰恰是中國近代史劇烈變動的縮影,二十世紀上半葉,潛山家族的分化,折射出國共政爭中近代史的戲劇性,而餘英時本身成長的歷程,經歷了自抗戰之後中國近代史中若干重要轉折點,餘英時都和這些轉折點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 在中國近代史上,有6位影響歷史進程的人物!
    自清王朝晚期後政府腐敗無能,連年戰爭戰敗,被外強欺壓割地賠款,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這時有很多有志之識就站出歷史的舞臺,希望能拯救這個危難的國家,下面小編就來盤點下,在近代史上對中國革命最具有影響的人物有哪些
  • 近代史上中國和土耳其的相似命運
    [摘要]同時期,在英國與奧斯曼帝國和清政府之間籤署的兩個不平等條約中,無論是其籤署時間、亦或是涵蓋的內容都驚人地相似:這就是1838年的《巴爾塔李曼條約》和1842年的《南京條約》。近年,中國和土耳其都走在復興之路上,無論在經濟還是政治領域都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近代史上的中土兩國都經歷了漫長的曲折道路。在本篇文章中我將為大家介紹一下19世紀後半葉中國和土耳其的相似經歷,也展望了中土兩國的發展前景。中國和土耳其的近代史有著相似的經歷,晚清和奧斯曼帝國末期都喪失了昔日帝國的光環。
  • 了不起的兒科醫生各個人物角色關係介紹 主要演員表角色解析
    陳曉、王子文、賈青、于小偉、嶽躍利、朱嘉琦、李歡、張淞等主演的「寶貝」醫療劇《了不起的兒科醫生》暖心開播!了不起的兒科醫生演員陣容及各人物關係介紹!  了不起的兒科醫生演員陣容及各人物關係介紹?
  • 陳恭祿:我沒有敵人 ——評《中國近代史》
    圖為陳恭祿先生在作演講任何一個國民,都有權利和義務了解自己國家的過去、現在和將來。但直到22歲讀到陳恭祿《中國近代史》之前,我都未能發現一本相對靠譜的近代史著作。1999年3月,我讀大四,在學校圖書館的近代史書架上亂翻,不是范文瀾,就是胡繩,或者「某某近代史研究室編」,其主要內容差不多如日本學者奧村哲所言,「動輒以『半殖民地半封建』作為解決一切問題的魔杖」。
  • 來自一線歷史教師與學者的思考:中國近代史的教與學
    目前課程一方面需要在教與學上做一些總結,討論進一步推進的方向;另一方面也希望為各位耕耘在歷史教學一線的大、中學教師構建一個交流平臺,分享歷史教學和歷史研究上的心得。第一場分享由華東師範大學歷史學系李文杰主持。來自華東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的周健首先做題為《基本問題與基礎史料:中國近代史課程教學的思考》的報告。
  • 世界公認的近代史上的十位偉人,看看你都認識嗎(下)
    他是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和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的主要締造者、布爾什維克黨的創始人、十月革命的主要領導人、第一屆蘇維埃政府人民委員會主席(蘇聯總理)。列寧是他參加共產主義運動後的化名,他繼承了馬克思主義,並與俄國革命相結合形成列寧主義,是他創建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同時也是他結合馬克思主義,並根據俄國革命情況最終形成「馬列主義」,被全世界的共產主義者普遍認同為"國際無產階級革命的偉 大導師和精神領袖",同時他是20世紀最有影響力和評價最具爭議的人物之一。
  • 了不起的兒科醫生主要演員表角色解析 各個人物角色關係介紹
    陳曉、王子文、賈青、于小偉、嶽躍利、朱嘉琦、李歡、張淞等主演的「寶貝」醫療劇《了不起的兒科醫生》暖心開播!了不起的兒科醫生演員陣容及各人物關係介紹!了不起的兒科醫生演員陣容及各人物關係介紹?
  • 首都北京近代史上最為知名的三大名人,看看有你認識的嗎?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北京近代史上較為出門的三大人物!第一位:老舍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男,原名舒慶春,字舍予,北京滿族正紅旗人。中國現代小說家、作家、語言大師、人民藝術家、北京人藝編劇 ,新中國第一位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作家。
  • 資料庫推介 | 臺北中研院近代史數位資料庫
    在近代中國,無論發行時間、發行區域、發行量,或是讀者群,社會影響,都是其他面向女性的刊物難以比擬的。《婦女雜誌》的刊行期間,歷經五四醞釀、高潮、退潮期,以及國民革命期等重要歷史時期,因此《婦女雜誌》不僅為婦女研究,也為中國近代史研究提供了具體而微的史料。3.
  • 張海鵬_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
    編著有《中國近代史稿地圖集》、《追求集—近代中國歷史進程的探索》、《中國近代史研究》、《東廠論史錄—中國近代史研究的評論與思考》、《張海鵬集》,主編《中國近代史1840-1949》、《中葡關係史資料集》、《中國近代史論著目錄1979-2000》、《中國近代通史》(十卷本)、《中國歷史學30年》等論著和資料集多種,發表有關中國近代史研究理論方法、中國近代史專題研究和涉及香港、澳門、臺灣和中日關係問題的文章百數十篇
  • 臺北中研院近代史數位資料庫介紹
    在近代中國,無論發行時間、發行區域、發行量,或是讀者群,社會影響,都是其他面向女性的刊物難以比擬的。《婦女雜誌》的刊行期間,歷經五四醞釀、高潮、退潮期,以及國民革命期等重要歷史時期,因此《婦女雜誌》不僅為婦女研究,也為中國近代史研究提供了具體而微的史料。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