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姓歷史名人:黃初平(黃大仙328-)

2021-03-05 黃氏在線

  點上面黃氏在線加入黃氏大家庭!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黃氏在線」,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和世界各地黃氏宗親交流!讓我們攜手同行,弘揚黃氏文化,共建家族文明!

個人簡介
黃大仙原名黃初平,生於328年,是東晉時代的浙江金華蘭溪人。在他十五歲上山牧羊時遇到神仙指引,到金華赤松山修練,四十年後修成正果。因此黃大仙亦以「赤松子」為別號。他的兄長黃初起在黃初平十五歲那年上山牧羊後便沒有再見到他,直至他已經得道成仙。其兄問他,當年那些羊現在在那裡,黃初平隨手指著滿山的石頭大聲叫道「羊起」,其兄眼前所見的石頭隨即全部變為一隻只活生生的羊。現在廣州黃大仙祠黃大仙殿的對聯亦以原廣州黃大仙祠舊址所用的「叱羊傳晉代,騎鶴到南天」對聯來紀念黃大仙成仙的傳奇。該對聯是放在大殿兩旁給遊人觀賞。

黃大仙有求必應
相傳於宋代元裕二年(1087年),當時江南發生大旱災,官府在赤松山黃大仙祠向黃大仙祈雨,當地人民的慘情感動了黃大仙,所以當他們祈雨後,黃大仙隨即顯靈下雨,消除旱災,令人民得以逃過大難。

另於光緒年間,當時的廣東水師提督李準的母親雙目患有眼疾近乎失明,李準遍尋明醫都醫不好他母親的眼疾,李準於是誠心地到廣州黃大仙祠祈求黃大仙能治好他母親的眼疾。後來經黃大仙祠內的道長醫治,終於將他母親的眼疾治好。此後李準見人便說黃大仙是何等的靈驗,後更帶頭捐款及發動城中富商於光緒甲辰年重修黃大仙祠。 

黃大仙贈醫施藥
傳說明朝萬曆年間,中原地區發生瘟疫,無數的百姓因此而病倒。有一天,一位背著葫蘆的道長向患者免費送藥,那道長拿了小藥丸一粒,病人服後立即藥到病除。一傳十、十傳百,求藥者紛紛慕名而至,每位都在服藥後立即痊癒,所以老百姓都稱這位道長為「神醫」。當道長被問到姓名時,他只答姓黃。晚上,有病癒者夢見黃道長,問道長住在那裡,道長說在赤松山。病癒者夢醒後有所領悟,此道長是「黃大仙」顯靈施藥救人。於是黃大仙贈醫施藥廣為流傳。

各位宗親,如果您感覺內容不錯,請傳給更多的黃氏宗親!歡迎各位宗親提供更多的黃氏資料。

知曉黃氏天下事,敬請留意「黃氏在線」微信公眾號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查看更多內容

相關焦點

  • 典故丨【黃蠟石專欄五】黃初平叱石成羊的傳說
    公元328年,出生於浙江中部蘭江之畔黃湓村的黃初平,家庭貧寒,七歲時,父母先後去世,與年長九歲的兄長黃初起相依為命。
  • 香港黃大仙祠
    香港黃大仙祠肖介漢香港黃大仙祠,又名嗇色園,坐落於九龍半島獅子山南麓高聳的市民住宅和華廈之間,是香港香火最旺的廟宇之一,金碧輝煌,氣勢雄偉,極富中國傳統寺廟建築特色。祠裡主要供奉東晉時南中國道教著名神祇黃大仙。據說,黃大仙原名黃初平,於公元328年(晉朝)出生在一個貧苦家庭。
  • 黃大仙指的究竟是動物還是人?
    在我國南方,尤其在港澳地區,黃大仙非常受民間的崇拜。但在北方,黃大仙又經常被稱為黃鼠狼,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 道教的黃大仙不是黃鼠狼!
    黃初平,後世稱為黃大仙,是漢族民間信仰之一。有拜黃鼠狼的說你們看道教也供奉黃大仙啊!加上網絡文化中經常出現這些出馬的故事,讓現在不少人一聽到黃大仙就想到黃鼠狼。正統道教徒說的黃大仙是一位姓黃的仙人,今天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他的故事。黃初平,後世稱為黃大仙,是漢族民間信仰之一。著名道教神仙,出生於浙江省金華蘭溪黃湓村,一說出生於浙江省金華義烏赤岸。原是當地的一名放羊的牧童,在金華山中修煉得道升仙。宋代敕封為「養素淨正真人」。在港澳臺,東南亞廟宇眾多。今得道升仙地建有浙江金華黃大仙祖宮,廣州和香港等地建有黃大仙祠。
  • 黃大仙信仰的文化內涵!
    歷史上,浙江金華地區的道教氛圍十分濃厚,出現了不少的道教人物和道教遺蹟,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自然是黃大仙(黃初平)了。根據清光緒《金華縣誌》記載,與黃大仙有關的自然遺蹟和人工建築就有將近 30 處。關於黃大仙的傳說在民間流傳頗多,如「救人引虎」、「仗義取銀」、「避雨遇道」、「補壟」、「懲貪官」、「刀劈珠寶山」等等,所有這些傳說無一不體現了黃大仙「扶正祛邪、濟世勸善」的品格。其中最為著名的還屬「叱石成羊」的典故。這個富有浪漫主義色彩的民間神話傳說,在一些歷史文獻中都有所記載。
  • 有求必應,黃大仙祠,中國兩大黃大仙祠之一,集儒釋道三家於一身
    廟宇主祭東晉道教仙人黃初平,同時也供奉儒、釋兩教神祇如孔子、觀音等,三教融合頗具特色。據說,在1915年,梁仁庵道長及梁鈞轉道長把黃大仙師畫像從廣東西樵山普慶祖壇請來香港,先後在乍畏街及大笪地開壇闡教,後來在灣仔大道東設壇安奉黃大仙及開設藥店,兩年後這裡被火燒毀,又把壇遷移往灣仔海傍東。後來於1921年在現址建祠,並於同年7月落成啟用。
  • 抽取你的黃大仙靈籤,財富卷土而來,家人都有福!
    黃大仙俗名黃初平,出生貧苦,八歲以牧羊為生,常年在金華山放牧。黃初平酷愛山間風景,搭一茅草屋,流連忘返。    十五歲那年,與家人失聯,原來,黃初平仙緣獨厚,於山中遇一仙翁,仙翁見他本性頗善,收他為徒,指點它拋開凡塵俗世,歷四十餘年,得道成仙。  黃大仙成仙后神通廣大,法力無邊,為世人共知的一位有求必應的神靈。為後人留下靈籤,以供佔卜,趨吉避兇之用。
  • 海內外黃氏同胞共同的家族紐帶——黃大仙祠
    讓我們攜手同行,弘揚黃氏文化,共建家族文明!
  • 黃姓的來歷:家聲遺韻遠,百代衣冠說黃姓
    其後兩支,原因如他姓歷史,是因為政治之禍而改姓,元時回族蒲氏,造「反色目」誅殺之禍,索性改黃姓。滿清滅國,其吳扎拉氏,即以顏色為姓,黃氏、紫氏、紅氏、白氏。但《新唐書》也記載了一個很有趣的事情,「邕管(在廣西境內)蠻有黃姓。唐黃少卿、少高、少溫是。」
  • 黃姓宗譜
    770萬;2.9—8.7人/平方公裡的地區佔國土面積的28.8%,黃姓人口大約1800萬;不足3.8人/平方公裡的地區佔國土面積的66.8%,黃姓人口大約920萬。世界黃姓人口為7500多萬。每平方公裡的黃姓人口在30人以上,中心地區可達50人以上。其後江門廣州梅州河源汕尾都在5%以上。更多關於黃氏資料請搜索關注黃氏大家族。每平方公裡的黃姓人口在20人以上的黃姓分布密人口總覆蓋面積佔了廣東面積的15.%。四川黃姓有人口380萬居四川第七,廣西黃姓有人口470萬居省第一,湖南有人口220萬居省第七。福建黃姓人口將近200萬居第三。
  • 黃姓起源
    黃姓是我國十大姓之一,其人口數位居全國人口的第8位,佔全國漢族人口的2.23%,近2900萬人。黃姓歷史悠久,源遠流長。作為一個古老的姓氏,黃姓淵源可以追溯到遙遠的史前傳說時期。戰國晚期,隨古黃國遺民楚相黃歇家族的興衰,黃姓遷居江南及其他地區。漢魏之世,黃姓郡望興起,主要有江陵、江夏、會稽、零陵、巴東、西郡。秦漢時期黃姓遺民散處在江南、閩粵和湘、鄂、川、黔交界地帶的廣大地區。兩晉南北朝時期,洛陽和晉安兩支黃氏望族大姓興起。兩晉時期,掀起黃姓入閩的第一個高潮。南朝時期,歷史上最著名的少數民族黃氏――「黃洞蠻」興起,分布在湖南衡陽至五嶺之間。
  • 黃姓之繁衍與播遷
    許多考古事實證明,位於河南省潢川縣城西北六公裡處的黃國故城,記載著兩千多年前輝煌的黃國歷史,展現著黃國故城當年的雄風,這裡便是黃氏宗族的根系所在,就是黃姓的發源地。       黃氏歷史上有三次大的繁衍。這三次大繁衍,使黃姓走向全國。
  • 【駐村典型】把特色產業送到貧困群眾的心坎上——黃初平
    河艾村土地肥沃 、氣候適宜、光照充足、交通便捷。針對該村經濟結構單一的實際,黃初平決定利用良好的區位優勢和地理資源,大力發展特色產業,著力解決貧困戶增收難的問題。他把這一想法在村「三委」會議上提出,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贊同。
  • 黃姓歷代遷徙
    黃姓的原始祖先——黃夷的流徙 黃夷的發源地在今內蒙古東部、燕山之南的遼河西源——西拉木倫河流域。後來向東南遷徙,經河北遷安縣西的黃山和束鹿縣的黃丘進入山東半島,加入東夷集團,成為九夷中的一支。宋代還有莆陽黃巷遷潮始祖黃詹(一名黃汝詹),子孫散處廣東各地,居潮州者為多,後發展成為廣東大姓。宋元時期的遷徙① 金華黃氏:始祖是黃香裔孫黃苾。自江夏遷婺(金華府)之浦陽(今浙江金華市浦江縣)。黃苾,是東晉時人,黃香的第十代孫。最初在兗州(今山東鄆城縣)做官,後來升為金陵(今江蘇南京市)按察,故族譜上稱他為按察公。
  • 黃氏族譜-黃姓是最優秀、傑出的氏族
    黃姓,是中華大地上最優秀、最傑出的氏族。它歷史悠久,源遠流長,似一串串光彩奪目的珍珠,穿行在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之中。